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60

第60章 张谷英村

寻找思古的幽情

踏着铺满石板的幽深古道,走进一扇扇吱呀作响的大门,触摸一根根重逾万斤的石柱,仰望一处处阳光抚摸的天井,环视一个个雕刻图案的窗口,你会禁不住想象她昔日的辉煌昌盛,追溯她百年的风雨沧桑。不知不觉中,大屋周围雕刻中的人物恍惚退隐到了一片神秘的虚幻世界中,历史离我们更近了,而现实似乎离我们更远了。

进入张谷英村的入口——大墩坳,顿觉面前豁然开朗,远方的幕阜山支脉绵亘地把她的触手延伸过来,懒散地在东南西北四方绵延起四座山,就在这些山的中央隐现出一大片绵延的、屋脊相接的庞然大屋,犹如巨幅画卷铺展在群山环抱之间。

经过一条油光石板铺陈的古驿道,走进张谷英村,即见一座牌坊,牌坊两边“古建壮奇观,先祖辛劳留胜迹;民风称典范,后人努力续新篇”的石刻对联醒然入目,好像向世人展示出一幅岁月沧桑的历史画卷。路边清澈的溪水在桥下轻吟低唱,恍如一本摇曳着破损页脚的史书,诉说着几个世纪的历史巨变。

张谷英是一个人的名字,以一个人的名字给村子命名,在中国的古村镇中极为少见。五六百余年来,张谷英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现有的600多户人家没有一个外姓。每户人家的房子之间没有围墙间隔,只有一个个天井和蜿蜒四通的甬道,所有居民同在一个屋檐下。整个大屋以主屋当大门,背靠青山,整个建筑群呈半月形在山脚下舒展开来。远远望去,檐廊衔接,起伏绵延,如古堡般幽静而美丽。走近大屋,便觉得朴素、静雅、亲切可人。梅雨时节,薄薄的雨雾常常在屋顶上轻灵地舞蹈,颇有一种水彩画的雅致。

古屋中那206个天井就更是一道值得称说的风景。大屋的墙很高,窗很窄,甬道很悠长,天井中的光线却总是能照亮大屋的每一个角落。上天要赐予的一切充满灵性的东西,都从天井飘洒下来,缕缕阳光,丝丝雨露,往事和回忆,所有的一切,老宅都一一笑纳。幽深甬道和遥遥相望的天井,看似简单,却可以千百年来庇佑古屋,无悔无怨。

这种神奇的建筑固然令人惊叹,但是,更令人崇尚和羡慕的却是张谷英村人几百年来淡定从容的简朴生活。那些散发着幽幽古香的门联、家训,那些无需围墙相隔的古老房屋,那一个同避风雨的坚实屋檐,那些跳跃在一种节奏上的纯朴灵魂,那些不紧不慢坐在廊桥的美人靠上看书的、在村口菜园里劳作的张谷英村人,惊人地,都是那般超然、自得。陌生人的脚步从不会惊扰他们的怡然自乐,你看,那油炸豆腐摊前的笑脸也写满了质朴与真诚。安逸,是一种境界,一种福分。

缥缈随意,诗意盎然的渭溪河玉带般环绕在古屋周围。梳洗、灌溉、嬉戏……村民们的脸上带着安详惬意的微笑,一如屋前的小河平静地流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世俗的纷争,几百年来依然故我,人们过着哲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