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79

第79章 街子

天水归源的诗人故里

位于崇州市西北群山之麓的街子古镇,是唐代著名诗人唐求的故里。这里不仅山灵水秀,而且又有以晋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文物。“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与深厚的文化积淀相互辉映,让置身于这座古镇的人,如走进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中。

街子是千年古镇,位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依山傍水,山灵水秀。这座汲取了山水灵气的古镇,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不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而且还有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的故居(唐求纪念馆)。

街子古镇的街与众不同,是最适合怀旧的。至今,这里还保存着一楼一底的10多间清代古民居。这些民居里的雕刻艺术,可称得上举世无双,就连民居房檐下起支撑作用的木板上,都雕刻有许许多多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形态各异,雕工也特别讲究,通常用工艺要求比较高的透雕。图案有花卉,也有生动逼真的人物造型,还有一些故事画面,不论是什么图案,这些透雕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过目难忘。

举步于古镇青石板的街上,穿行在青瓦粉墙的民居,那赭石色的门窗、古朴典雅的雕花窗,无不让你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事实上,青瓦、粉墙、朱檐只是街子古镇静态的古韵,清泉和兰花才是古镇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韵致。街子古镇居民向有崇尚邻水而居的习俗,于是引水入街自然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在街道两侧开凿沟渠,引来味江河和都江堰环山渠的清泉。汩汩流淌于街道两侧的水声,如一首空灵的诗,一曲动听的音乐,沁人心脾。

这里水润天成,花香袭人。由于清泉的滋养,街子变成了花花草草的天堂。但街子的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兰花。长久以来,居民们大多有在家门前摆放兰花的习惯,兰花几乎成了小镇的镇花,理所当然地,小镇也就有了“兰花之乡”的美誉。

街子的水不仅滋养了花花草草,也滋养了“一瓢诗人”唐求。唐求是唐代末期蜀州人,曾当过青城县令,后隐居街子场,过着诗酒文章的生活。他每成一诗,就将诗稿搓成纸团,投入葫芦,故有“一瓢诗人”之称。唐求用自己的诗表达了对街子的深情厚意。唐求笔下的街子是那样的古朴清幽,但他笔下“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岸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的古朴意境绝不是仅存于想象中,而是再现于古镇的一山、一水、一花、一寺中,到过街子的人,是不难体会到“诗礼故园、画境兰乡”的诗情画意的。

位于凤栖山密林深处的光严禅院是不能不去的,这养在深闺的“美女”,不曾远行却声名远扬。据说光严禅院始建于晋代,自明代起,光严禅院就已名声在外。缅甸、印度的喇嘛都曾远道而来,竭诚膜拜。明代朝廷赠送光严禅院的《洪武南藏》是中国佛门经典上保留下来的唯一印本,重11吨、体积达1.505立方丈,堪称中华佛门经典之最。古寺也因拥有此旷世珍宝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誉。

经过岁月的风风雨雨,原分上下两寺的禅院,只残留下古寺。走进下古寺,三重佛堂内香火缭绕,木鱼声声。

来到古寺的人,总是为千年古楠所吸引。它树干直径几达2米,树冠高耸入云。虽然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它依然枝繁叶茂,翳天蔽日,树身犹自青滑光亮,通体透出勃勃生机。

看过街子的街道与古寺,你可以选择在“天水归源”听戏,也可以在水木闲庭看山,或者去长春荣喝茶。闲看门前车马闹,坐听寺庙钟鼓声。坐在茶馆,吃着当地的风味名吃汤麻饼、叶儿粑、冻糕、豆腐帘子,品味着齿间留香的清茶,听着远山里的声声木鱼,沐浴着阵阵清风……

街子,不是天堂,胜似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