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88

第88章 肖溪

极具明清特色的水运码头

肖溪似乎是缓慢的,亦是悠闲的,当你看久了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看惯了瓷砖、阳台、雨棚,听厌了机器声和车声,那么,就来肖溪吧。当古老的“百年渺街恋幽篁独领巴渝风景,千载摩崖留华赋尽书禹甸文明”的肖溪骤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你不能不为之一振。

从四川广安花园乘船溯渠江而上,当你还沉醉于两岸异彩纷呈的美景时,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已触手可及,这就是极具明清特色的水运码头肖溪古镇。

肖溪似乎是悠闲的。举目,是一抹苍凉的远山,近看,是高高低低的树,湖边枯枝横陈,世间居然有这么清静的所在,一时物我两忘。从高处俯视滔滔渠江,又有一番不同景致,似乎可以数尽片片白帆,阅尽人间沧桑。渠江两岸翠竹丛丛,林木郁郁葱葱。江面渔舟穿梭,渔歌唱答,使小镇显得格外空灵恬静。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满镜生。自是欲归归不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是晚唐著名诗人崔涂在春游肖溪冲相寺后,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春游冲相寺》,至今仍然镌刻在冲相寺后的摩崖石壁上,仿佛时间已经停顿于某个时期。

肖溪古镇有老街和新街之分。古老、原始、劲朴的老街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响水溪西岸,面临响水溪,全长450余米,南北走向,中间宽敞,向两端逐渐变窄,成渔船形状。街檐宽敞是老街的另一特色,老街最宽处单侧达8米之多,成对称形,恰似一条长长的凉亭,遮盖着老街,可以避雨,也可以遮风。即使在烈日炎炎的日子里走在街上,也会避开阳光的照射,对于那些怕晒的女孩来说,老街,无疑是逛街的好去处。冬天走在老街上,不会有太多的风沙,因为老街把它们挡在了外面。对于那些小贩来说,老街则是独一无二的黄金宝地,配钥匙的,开饭店的,卖鞋子的等等,一条老街,于是,便有了一应俱有的繁华。

由于建筑时代不同,形成了这里纷繁、错杂、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沿街道两侧建有平房数百间,房舍多为穿斗-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以四合院、单体建筑为主的木结构明清建筑,一般是一楼一底,前店后宅的格局,绝大多数有天井,灰瓦、白墙,具有浓郁的川南民居民俗风格。

临街的木柱或直或弯,支撑着宽敞的凉亭。有的木柱看似弯曲倾斜,有摇摇欲坠之感,然而,虽饱经几百年风雨仍稳如磐石。

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不仅街老、房老、佛老,且匾额题刻同样古老。竹林丛边,树木林里,造型各异的石板小桥错落其间,定格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瞻仰寺庙,拜拜菩萨,品位各种精美绝伦的匾额题刻,再观看清光绪年间修建、气势恢弘的杨仪宁石室墓,定会使你领略古镇不同一般的古文化内涵。

除了古街、古房、古佛,古镇最靓丽的景色,就是响水溪的维新桥。长60米的维新桥边栏上嵌有戏剧人物浮雕,两边刻有龙头龙尾,琢工精细,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价值颇高。

古镇没有工业,主要以商贸为主。凭借这里的水运码头,成为大巴山区一个繁华的商贸集散地,近百里内的山区人将粮食、土特产和山货肩挑背扛到古镇销售,又从古镇买回山里人急需的盐、布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这里至今沿袭的赶场习俗,是古镇人聚集热闹的好日子:他们或三五个亲友乡邻聚在一起喝茶、打牌、饮酒、聊天,赶耍场、看戏、观灯,或做着买卖,悠闲自得,别有情趣。

游完古镇,如果还未尽兴,不妨来一个渠江水上游。乘一叶扁舟,看两岸飞驰而过,吼几句川剧,唱一段四川民歌,还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