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97

第97章 黑井

逝去的盐都

天龙八部》中说道,“云南产盐不多,通国只白井、黑井、云龙等九井产盐”。黑井,就是古大理国仅有的九个盐井之一。只是,现今的黑井已经成为一个逝去的盐都。大多数人对黑井古镇并不熟悉,只留下一些渐渐远去的记忆。

浩荡的宽阔的龙川江从这里穿过,江两岸古老的房屋高低错落;江边的小巷幽静凝重,蜿蜒不断。单薄的小草摇曳在墙头,斑驳的墙面不时散落细碎的土渣,这就是黑井镇。第一感觉她似乎并不太美,也算不上古朴,没有丽江的妩媚明艳,也没有和顺的大气婉约,而是一种简单至极的蜿蜒曲折,就像深藏闺中的小家碧玉,不用涂脂抹粉,自然中透着清新淡雅的气质。

黑井,在历史上也曾辉煌过。盐业的发展,使这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实力雄厚,在云南的财政税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富可敌省”的滇中经济重镇,从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街道和民居都极富古代韵味,因游历过太多古镇,已经辨不清是唐宋风格还是明清气派,只觉得古色古香。大量木雕石刻、塔楼牌坊、寺庙、盐井、古驿道等遗迹遍布全镇。因为地处偏僻地带,与外界交流很少,黑井古镇的古建筑保留的原始风貌也较多,古镇格局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让人觉得历史在伸延,时空被缩短。正因如此,无数追忆远古、自我放逐的游客纷纷而来,追忆、怀古。

作为昔日的“盐都”,虽然辉煌不再,但是一些传统的工艺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体验一把制私盐的全过程。盐坊里有很多木桶,最初的矿盐是储存在木桶里的,从小木桶里把盐舀进沙锅,用一个柄把它使劲压平压紧,再用一根细木棍在盐巴上涂上特制的图案,最后把沙锅放到火上烘烤,20分钟后,一块“私盐”就烧制成功了,再把它用一块印有官印的红布包好,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带回家了。小镇上的每个人都仿佛对盐了如指掌,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自豪得无以复加。对外乡人的诘难,他们通常不屑作答,宁愿带你去亲自体验一把,让事实说话。在这里随便进一个小餐馆,都可吃到她的特色盐焖菜。据老板介绍,它是利用黑井煮盐,由卤水成沙,装入大锅成型,用煮盐剩下的炭将沙中的水分烘干,利用这种文火,将猪、鸡等的肉和内脏埋入大锅盐沙中,第二天将食物直接取出,味道清香,呈色淡黄,食之不腻。

每一个逝去的繁华背后,总有一栋不得不提的古老建筑。在一面破旧的土墙的尽头,武家大院赫然耸立,它华丽霸道,气势十足,咸丰帝亲笔御书的“画荻芳徽”的匾额高贵得让人望而生畏。整个建筑群呈“王”字结构,若是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这样的举动是要株连九族的。据说武家大院的每一片瓦上都有《西厢记》的图案,如此耗费周折,实属少见。

夜幕降临时,喧闹的街市慢慢停住了脚步,镇中心红砂石砌成的石碑坊漠然矗立,五马桥头铺满放肆的月光,湍急的龙川江里映出无数个跳跃的银盘,武家大门前对视的石狮还沉浸在昔时主人的华贵梦境中,不肯醒来。万家的灯火,奔流的江水,依旧在诉说着一个遥远的繁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