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历代经典文丛(糊涂学)
28623200000003

第3章 糊涂养生之道

一、人“糊涂”能养生

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个条幅:“难得糊涂”条幅下面还有一段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当然,这里所讲的“糊涂”是指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修养,意在劝人明白事理,胸怀开阔 宽以待人。

常言所说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即指对原则性问题要清楚,处理起来要有准则,而对生活中非原则性的小事,则不必认真计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些非原则性的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可以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是随听、随看、随忘,做到“三缄其口”。这种“小事糊涂”的做法,不仅是处世的一种态度,亦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如果一个人遇事总是过分计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讨个“说法”,那么烦恼和忧愁便会先于“说法”而来,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

医学研究表明,人若是经常处于烦恼忧愁的漩涡之中,会频频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人的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而小事“糊涂”些的话,则可避免矛盾发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

“糊涂”还能帮助人们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因为“糊涂”本身也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当然,“小事湖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 的,一个人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性,那可就是真正的“糊涂”了。

总之,在生活中大事明白些,小事糊涂点,能使你保持精神愉快,故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堪称养心妙招。常言道“修成大愚方为智”、“吃亏是福”即是此理。

二、“难得糊涂”养生佳

阳春三月,就在全国“两会”召开的前夕,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先生。这位至今仍活跃在演艺第一线(尚未退休)。才思敏捷的相声泰斗,跟电视里看到的形象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那样慈祥而又平易近人,仍旧是亲切的笑容、和蔼而又幽默的话语。看上去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根本看不出他已年逾古稀,更不敢相信他是一位身患心脏病、糖尿病18载的病友。

马季,这位专门“逗你乐”的大师,多年来呕心沥血的相声创作、奔波繁忙的舞台演出给他的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马老告诉记者,他有18年的心脏病史,就在18年前因心肌梗死住院抢救期间,医生告诉他,除了心脏病,他还患有糖尿病,血脂也不正常……

麻痹大意,痛定思痛

采访中,坐在记者对面的马老始终谈笑风生,并不时起身,像表演单口相声般生动形象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马老对记者说:“其实我年轻的时候身体挺好的,由于那时演出多,又常常熬夜写相声本子,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关照自己的身体,没想到累出病了。1987年,我突然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当时情况特别危险,幸亏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但病愈出院后,由于工作忙,思想麻痹,根本没往心里去,吃喝也不太注意,一忙起来就把运动给抛到脑后去了,以为上下飞机、国内国外到处跑,活动量就够了。朋友们给我推荐了很多保健品,我甩掉药物,光吃保健品了,可越吃血糖越是控制不好,以致造成心脏、肾脏都有不同程度地损害。

走过一段弯路后,我才知道糖尿病的厉害,才知道接受正规治疗、找专科医生的重要性。医生认为我的胰岛功能还可以,现在血糖控制得很好,各种并发症也有所好转。但我毕竟心脏不好,还有糖尿病。所以我每年都定期体检。医生说至少一年要做一次全面检查,我一般半年就查一次。这也很重要,多注意点总没坏处。”

嫌肥拣瘦,去精吃粗

马老说:“在饮食方面,甜食我是一点儿都不碰,肥肉早就不吃了。不过瘦的牛肉、羊肉以及奶制品还要适量吃些。像白米饭、馒头、面包这样的主食我一般很少吃。为了管好嘴,我经常吃粗粮,比如吃点儿莜麦面、荞麦面、全麦面等。为吃这些粗粮,朋友还送我一套山西的恰恪床子,我经常用它轧粗粮面条吃。我的饮食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嫌肥拣瘦,去精吃粗’。”

我遛遛狗,狗遛遛我

毕竟岁数不饶人,一些大运动量的项目有些力不从心了。但马老坚持每天散散步,一般至少半小时。晚饭不吃太多,吃到七成饱就行了,然后再出去散步。他说这样有助于消化,如果能出点儿汗就更好了。虽然简单,但对身体很有好处。马老微笑着说:“我家里养着狗,每天总是忘不了‘我遛遛狗,狗遛遛我’,这样就可以保证每天的基本运动量了。”

钓鱼“换脑”,抛线“治病”

马老的钓鱼瘾很大,他介绍说在“文革”中能度过那段风雨难关,全靠有钓鱼“陪伴”。说起这话时,他的眼神里饱含着历史的沉重和人生的沧桑。“文革”时马老作为艺术顶尖人物自然也逃不了噩运。但他有“脱逃”忧郁心情的妙法,那就是钓鱼。那时,他掌握了挨斗的规律:今天斗,明天休息,后天接着斗。于是,他便挨一天斗,钓一天鱼。无论有鱼无鱼,他都要跟钓友们骑自行车到20余公里外的郊区去钓鱼,有无收获,也不在乎。如同姜太公钓鱼,他重在静心,一坐好几个小时,可以认真思考问题。

马老对钓鱼的感受颇深,他认为垂钓是“换脑”的最好方法。他说:“我经常写东西,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去钓鱼。钓鱼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就是家里起火了也不知道着急,全神贯注地看水上的浮漂,这叫‘换脑’”。马老的“换脑”很灵,他的许多优秀相声作品就是在垂钓中“换脑”时创作出来的。

曾有一段时间,因工作忙,垂钓暂停,谁知手臂突然抬不起来了,一抬就痛,原来患了肩周炎,于是他又去钓鱼。开始连抛线(海杆)都很困难,他咬着牙,慢慢地,一次一次地练习抛线。几天后,手臂能抬起来了,回家抬手按门铃,竟轻松自如了。

笑谈养生,“糊涂”长寿

谈起养生,马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甭管什么慢性病,控制住了就是健康!”

当记者问起马老发明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忘记,四个有,五个寻找”时,他笑着说:“我本来想把它编成相声的,但后来我觉得这样不够严肃,也不利于传播,最后我就把它编成了‘一二三四五’养生歌谣了。”

“心静则体安”,这符合传统医学有关疾病多生于气,“糊涂”不伤“七情”的医理。马老在继承民族曲艺的同时,也吸收传统医学的精髓,并作为他的保健良方,潇洒地生活着。

“糊涂长寿”是马老书写赠人的条幅,又是保健的良方。工作上,马老在“史无前例”那阵子,为了让人们“获得一点轻松,笑出几声”,每到年节都要创作一些相声。然而,马老每到“上级”审查时,不知挨过多少批,受到多少训,马老总是笑咪咪地“糊涂”以待,连申辩都不屑一顾。用他的话说:“我要是小心眼儿,这世界上早就没有马季了!”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马老都能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而这正是养生的高境界,也是他自己的保健良方。

发挥余热,促使相声复苏

对于郭德纲的走红,马老持肯定态度,“郭德纲火,这证明相声界的春天已经到了,尤其是他的底子这么厚实,背后肯定是下了大功夫。”他认为,相声不可能永远沉闷下去,总归会有一个现象或是一个人带动相声复苏,现在各地出现的传统相声热潮,也激发了业内人士更多思考,相声界目前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马老微笑着对记者说:“其实,我吃穿都不讲究,最爱好的就是相声。相声是一门诱人的艺术,如果我能在有生之年多培养一些相声人才,自己从中得到的快乐会更多,有相声陪伴此生,足矣!”

三、孔子的糊涂养生

据《论语》记载,孔子养生之法是平日“不撤姜食”,意思为每天都吃些姜。《本草纲目》记载,姜辛、温,除风邪寒热,去痰下气。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姜辛辣而芳香,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脂“姜油酮”,能健胃,并有暖胃、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寒冷侵袭后,急用姜汤饮服,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另外,姜还含一种树脂成分,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但是生姜性辛温,逐寒而发表,所以只能在受寒情况下应用。如果受寒以后,突出症状是喉痛、喉干、大便干燥,就不适宜用生姜了。此外,一次不能吃姜太多,否则会引起口干、喉痛。

四、心境养生意最真

“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夫子的一句名言。知识与快乐是不是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不曾注意。至于“有道德的人长寿”的看法,我却是相信的,当代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潜心治学知者乐

2005年1月7日,张中行先生在他北京的家中平静地度过了96岁生日。先生生于帝制,长于忧患,又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可谓饱经沧桑,历尽磨难。而先生寂然沉浮于社会一角,并未消沉,利用一切可能,潜心治学,淡泊为人,远离官场,使自己的身心、学问都得到升华,成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泰斗。

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写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等多本著作,或写旧人旧事,或谈论学问,或研究人生哲理。其古朴文风,渊博学识,读来具有“五四”遗风,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其作品一版再版,有“新世说新语”、“当代中国论语”之誉。先生这种奇特现象,被称作中国文坛“老旋风”。

先生本来学富五车,腹笥丰盈,谈禅论佛,评儒议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季羡林老先生说:“这种境界对别人来说是颇难达到的。而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先生不以为然,淡而一笑:“趁着阎王爷下海经商,忘了我这老头子的工夫,忙里偷闲再写点东西。”这是大智者沉思之中没忘的一点幽默罢了。

季羡林先生称行翁是“高人,逸人,智人,超人”,大概一指先生学识修养,二指先生为人品格,三指先生等身著作了。

德高为范仁者寿

行翁一生宽厚仁慈,品格高尚,为后人做出了典范。

先生是杨沫前夫,共同生活五年,后来由于“道不同”而分手。先生对此事一向不以为然。杨沫名著《青春之歌》中塑造的落后、自私的知识分子余永泽,据说是以先生为原型。先生总觉自己一生缺点很多,受些咒骂应该。况且杨沫也曾向先生解释:小说就是小说,不该当作历史看。先生觉得是这样,可又想如果自己写小说,不会这样做。

“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来人找先生调查杨沫,无论怎样威吓辱骂,先生一直坚持认为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来人感慨:想不到先生不但不落井下石,还会说她好话,深表钦佩。这就是先生的品格与襟怀。

先生平日喜爱饮酒,尤其喜爱“二锅头”。一个年轻人,因敬仰而送先生一瓶“人头马”,可先生很不在意地随手置于墙角。一天,先生从报纸上得知这样一瓶酒竟要1800元的天价,便惊讶地端详那酒,喝1两就等于喝180块,先生实在难以下口;思谋送人又有巴结讨好他人之嫌,而卖掉换钱又觉对不起年轻人。先生由此想到时下谁人在喝“人头马”,喝者钱自何处来?面对一瓶洋酒,先生就这样左思右想,由己及人,由眼前及社会,甚至忧起国与民。体现先生“率性之谓道”的真诚人格,可算得先生一桩轶事。

安然平和顺自然

行翁瘦而高,布衣布履,虽高龄仍行走轻盈。他住的那套极普通的公寓楼里,白灰墙水泥地,没有任何时兴的装饰。室内两桌、一床、一柜,别无他物。行翁的书房,书卷气袭人,室内案几上陈着文房四宝,只是较嫌杂乱。老人谦称书房像“仓库”。

生活中的行翁在饮食上从不挑剔。先生幽默地说:“现在我是心也坏了,将成‘无齿之徒’,吃东西合胃口就是好。主要是软烂些,包子、炒饼都顶好,两块豆腐干,两片酱牛肉也可成为佐酒的菜肴。吃剩的饭对点开水就是汤,而且是原汤化原食。”

先生冬天爱穿一件小棉袄,很抱身,当是夫人亲手缝制。先生曾对人言:“吃饭我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安然平和。几十年夫妻之情溢于言表。夫人乃世家独女,清秀婉顺。二人相濡以沫、相依相爱地厮守了大半个世纪。可惜夫人已先先生而去了。

谈及养生之道,行公说:“我的处世与人际都在文中显现,读了便可知我的心况。至于锻炼是只练脑、练手,身体则随他而去。补品以前用过花粉,但不适应,现在则每天七八粒鲟鱼子,每天早上吸一会儿氧气。历代文人养生者当首推袁枚,他是深得美食养生奥秘的。而我则是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人要心静、少贪、顺生。每日5点左右起床,找僻静处打128式杨氏太极拳。我以为,功夫在其外,真正能使人长寿的秘诀,主要是心境,心宽能容,心静则安,心诚得平,心顺则解。如能做到‘生前无愧于屋漏,死后含笑于九泉’,也就足够了。”这应该就是先生的养生之道吧!

五、“养心”养生得长寿

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今年90岁,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有“京城第一玩主”的雅号。

王老出身于书香门第,193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生自嘲道:“我从小学到大学,都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我所专注的不是课本,而是古老的家具,天上悠扬的鸽哨,大小形状各异的葫芦,甚至还有那些叫个不停的蟋蟀,能抓兔咬獾的鹰与狗。”正是这些爱好,使他领略和感受了生活中的诸多乐趣,也正是对这些爱好的追求,养成了一个好身体。生性好动的王世襄每天早晨都会骑着自行车去日坛公园打太极拳,“不为长寿,只为活动活动,心里头痛快,胳膊腿儿舒坦。”住平房时,老爷子已过80岁,跑几步追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换煤气都是小菜一碟,“请人来做也行,也请得起,可总觉得那样就少了个伸胳膊动腿的活动机会,孩子们也说过我,可我总觉得自己还行。”这种自信就源于平时无意中锻炼的成果,其中也包括少时与年轻时驱狗逐兔的顽皮……

谈及养生秘诀,王老略思片刻,说:人到老年,性情和心理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要使自己拥有良好的状态,性情和心理是很重要的,我以为大致可归为“六心”:

开心常言说:笑一笑十年少。人要乐观,物质生活要知足,不去做毫无意义的妄想和给自己增添烦恼的攀比。

童心“老来俏”是老人不服老的心理反应,会使老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老年人不妨多一些玩心,在童心与玩心中,获得一份好心情。

宽心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有高姿态,待对方晓得真相后会更佩服你。

爱心老年夫妇之间要以爱心相伴,老年人的爱情是一剂长生不老的补药,精神补助强于食物补助许多倍。有些老年夫妇为做一顿好吃的饭,而发了一顿火,那这顿饭就不如不做、不如不吃。

静心常言道:“最好的心情是宁静。”宁静,可以节约能耗,消除机体疲劳,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

恒心恒心与情趣与志向相伴,有兴趣使然,无论遇上多少困难,都会锲而不舍,苦中作乐。锻炼身体也是如此,通过运动来达到健身的目的,就需恒心,非一朝一夕所能得到。

早已功成名就的王老爷子丝毫没有什么“大家”、“学者”的架子,一身朴素的中式服装,一副平易近人的长者姿态,一口语音地道的京腔京韵……尤其是那大俗见大雅的学者风度,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六、老子糊涂养生法

谦下不争,海纳百川

“功遂身退”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谦下不争,不争才能身退。老子宣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八章)。老子提出的“不争”的人生态度,并不是消极地逃避社会或隐居山林,而是要求人们顺乎自然规律,避免无谓之争。不与人在名利上强争不让,这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观,也是老子精神养生思想的又一重要原则。

老子曾以水的利物、不争、处下三种特性,比喻道也有善利万物、不争、处下的特点。在老子看来,朴素、谦下是圣人的美德。法道的圣人应把谦下不争作为自己处世的法宝,以谦下不争处世,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效。圣人体现了宇宙本原道的德性,而道的德性就是无为无欲、朴素处下的。因此,圣人也应是敦厚朴实、谦虚处下的。“不争”是不要伸展自己的侵占欲望,要求统治者不要搜刮民财,积敛财富,与人相处则不要显露锋芒,不要乞求过分的名与利,要会藏内敛,与人和平共处。不争才能顺应自然,才可进入淡泊淳朴,清净虚无的境界。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末年,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你争我夺,四分五裂。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状况,他提出了“守雌”之处世原则。《道德经·二十八章》指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的处世原则。意思是:深知什么是强雄,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他认为人们只有这样做了,才可以反璞归真,达到天下大治。老子的“守雌”是建立在“知雄”的基础上的,自然不能理解为退缩或者逃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不仅守雌,而且知雄,这是告诉人们生在人世间,处于社会的大舞台上,要居于最恰切、最妥当的地位,即“不争”。

老子认为,天下一切祸乱都起于争,而争则起于人的贪欲,故他既强调寡欲,又力主不争,他要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鄙弃名利,淡泊其志,知足知止。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按照人的自然本性正常地生活,人际关系才能协调,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不争”的具体行为,《道德经·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无道。”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崇高的美德就像水一样。水可以造万物而不争高,甘心留在众人厌恶的地方,这近似于得道。居处如水一样避高趋下;胸怀似水一样静默深远;施予如水一样润泽万物;说话如水一样堵塞必止,开决必流;为政如水一样精简、清静;处事如水一样适应圆通;行为如水一样涸溢有时。所有这些,正是因为“不争”,所以就没有什么怨咎,就这是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所要具备的心态与行为。

老子曾以江海为喻,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于百川的卑下之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老子反对浮夸骄傲,主张谦虚处下,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三十九章)。这就是说,骄者必败,骄者无功,谦虚才是人类最大的美德。以谦下为根本,而不去追求虚伪的表面上的浮夸和荣誉。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这就是说:圣人不自现其尊威,因而其尊威自明;不自是其高贵,因而其高贵自彰;不炫示功绩,因而有功;不自恃其能,因而可以长生久视。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就可以保全天年。

七、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养生得法,健康地生活了101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对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很有兴趣,希望能从孙思邈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用的东西。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阐述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与《千金翼方(养性)》等文章中。本文尝试从这两篇文章中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的内核挖掘出来,供当代对健康长寿有兴趣的人参考。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将《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简称为《要方》,《千金翼方(养性)》简称为《翼方》。

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于《要方》一文,而《翼方》是为补《要方》之不足而作。《要方》一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共分为八节:1.养性序第一;2.道林养性第二;3.居处法第三;4.按摩法第四;5.调气法第五;6.服食法第六;7.黄帝杂忌第七;8.房中补益第八。通观《要方》全文,最值得注意的是,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之道称为养性而不称为养生。由此可见,孙思邈认为,养生的核心是养性。《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的所谓序第一就是说养生第一位的事情是养性,第二节“道林养性第二”则是介绍养性的方法。在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前题下,从第三节到第八节则介绍了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等各种辅助的养生方法。将养性放在第一位,再配以运动身体,饮食起居,营养药物等辅助的养生方法,就形成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完整系统。

《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论述了什么叫养性及养性的重要性。什么叫养性孙思邈认为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淡化对名利的追逐,做到“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这就是养性。关于养性的重要性,孙思邈认为能养性就能够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孙思邈的原话是“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就是说,不重视养性,只在服食药物等各种养生方法上下功夫,绝达不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

在第一节“养性序第一”中强调了养性的重要性后,第二节“道林养性”则是介绍养性的具体方法。第二节“道林养性”将作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作为养性的具体方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即十二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即十二多。十二多恰好是十二少的反面,作到了十二少,就等于除掉了十二多,反之除掉了十二多也就等于做到了十二少。孙思邈认为:十二少仍养性之都契也,做不到十二少(也就是除不掉十二多)则必然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

孙思邈认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首先养性,养性就是调养自己的精神心性,使之常处于宁静祥和的境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但是人生的常态恰好是恶十二少,喜十二多。所以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但是,当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身体的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同时也能逐渐体会到身体健康的保持,重于身外的名利与追逐,就能够体会到孙思邈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养生之道的合理性,就有可能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并调养自己的心性,逐渐做到十二少与除去十二多。

孙思邈以嵇康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作为自己养生之道的理论依据,他在《要方》中所阐述的养生之道就是对嵇康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方》从嵇康的养生理论与《黄帝内经》中各引用了一段话作为自己将养性作为养生的第一位任务的理论根据:第一段话是,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第二段是,《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嵇康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心性修养到,去名利,除喜怒,去声色,绝滋味,少思虑,则不求长寿,自然能长寿。如果不能做到这五点,则无论吃何种滋补品,练何种功夫都不可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也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保持宁静祥和的心境,将外驰的精神收回来内守自身,真气就会畅通全身,身体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总之,两段话的精神是,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养性,忽视养性,只重视药物滋补、身体锻炼等养生方法,不可能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为什么养性(即修养自己的心性,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获得健康长寿的效果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嵇康《养生论》)。就是说人的精神制约着人的肉体,只要人的精神不躁于中(即只要精神保持祥和宁静),人的肉体(形骸)就不会生病、死亡(丧于外)。

嵇康与孙思邈以养性为主的养生理论,是他们本人的经验直觉,但是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身心医学”却以成果证明嵇康与孙思邈的经验直觉是正确的。当代“身心医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证明,“祥和宁静”的健康心理能够提升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使身体保持健康,有力地支持了嵇康与孙思邈的养生首先要养性的养生理论。

孙思邈并不是单打一只讲养性,而是以养性为基础,再配以其它养生方法来养生。《要方》第三至第八节就介绍了养性以外的辅助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是居处、按摩、调气、服食、杂忌、房中六项。这六项养生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居处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按摩就是经常对四肢进行按摩;调气就是进行呼吸吐纳的修炼;服食就是注意适当的营养滋补及药物治疗;房中讲性生活要有节制;杂忌讲一些生活中的禁忌。可以这样说,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有主有从的较全面的养生之道,完全做到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你如果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愿意用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你就首先要时常调养心性,使自己的心境常保持宁静。然后再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适当的体育运动、适当的营养滋补及服用必要的药物,这样就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了。

《翼方》是对《要方》的补充,强调养性的大要是: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啬神、爱气指要节约神气的消费,是调养精神的具体要求。养形、导引是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和练气的吐纳。言论是慎语言。饮食是讲注意适当的营养,但又不追求口腹之欲。房室是讲性生活要节制。医药是讲有病要服药治疗,也可以常服用一些保健药品。禁忌讲一切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和事物都要避开。一般人都是追名逐利,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追求感观的刺激,而孙思邈养生之道恰好相反,淡薄名利,不追求口腹之欲,更不寻求感观的刺激,这些称为反俗。孙思邈以灯用小炷这样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他的养生之道,所谓灯用小炷,是说一盏油灯用细的灯芯,灯油就可以烧很长时间,如果用粗的灯芯,灯油很快就会烧完。养生就像灯用小炷,做到十二少就是节约能量的消耗,就是灯用小炷,就能延长生命,得到健康长寿。《翼方》还讨论了服饵(即服用保健药物),食疗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孙思邈养生之道的核心部分,我们就不作进一步的讨论了。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代表。中国传统养生与当今流行的养生(实即西方的养生)是两种不同的养生之道。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养生是以发泄能量为特征的养生,这种养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特点就是向外发泄自身的能量。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积蓄或收敛能量为特征的养生,养神、调气、导引、少语、少动等,强调的都是一个啬字。啬即节约能量的消耗,也就是孙思邈所讲的灯用小炷。人是身心的统一体,从身与心两个方面来看,西方的养生,强调的是身体的运动与身体的滋补。是一种以养身为特征的养生,虽然名为养生,实为养身。而中国的传统养生,强调心理精神的调理,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养心之道。所以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称为养性,当然中国的传统养生并不是只讲养心或养性,而是在强调养性或养心的同时也讲养身(必要的肢体运动与身体的滋补)。但认为第一位是养心或养性,第二位才是养身。从表面上来看,西方的养生显现出一种向外积极进取的特点,符合人们积极向上精神,所以很受现代人的青睐。而中国传统养生则显现出一种向内收敛的消极特点,不符合现代人向外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不受现代人的青睐。的确,正在为自己的事业进行奋斗的人们,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很难接受以消极收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之道,我们也不向这部分人推荐中国的传统养生之道,但是过了中年,已经从事业的竞争中逐渐退出来的人,就应该将关注外界的心神收回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能发现中国传统养生的确是一种能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科学的养生。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就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重要代表,值得关心养生问题的中老年朋友们研究、学习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