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就是儒家学说,又叫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与"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同属诸子百家之一,从汉朝的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要是从孔子算起,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春秋时期的"士"是官吏身份,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与责任:一是要用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二是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这两方面要统一,才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
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与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孔子、孟子以及荀子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与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以及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原理。孔子是把"仁"当做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论语》一书中记载着很多孔子回答弟子们问"仁"的言论,它的内容都是实行行为中所要遵循的各种具体规范以及原则。《论语》一书中还有许多孔子答问治理国家方面的古论,也是十分具体的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
孟子除了进一步发展孔子的"仁以修身"的思想外,还推行"仁政"学说,它所讲的"仁政"内容,同样也是十分具体的。他的论说,大多是感性直观的。孔子、孟子在修身和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与原则,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他希望人的本性的自觉来实现。所以,孔子竭力主张"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就以"性善"作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以及"求其放心",就能恢复人的"良知"、"良能",也就可以实现"实政"理想。
荀子的思想则不同,具有很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还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顺着人性的自然发展,一定会造成社会的争乱。因此,必须用礼义法度等来教导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他说的"化性起伪",然后人才能合乎群体社会的公共原则与要求。因此,荀子主张"师"和"法"的教育以及规范作用。可以说都是非常富有现实主义的。它都是在肯定当时已经形成的社会等级与职业分工的基础上,来规定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名分与位置,并要求人各尽其职,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一致。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到战国时期是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显学"之一。在之后,原始儒家影响了两汉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儒学,宋、明、清时期性理之学的儒学,还有近现代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