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大贼
2862800000011

第11章 得让兵心服口服

“噢,没打过怎知道打不过。”

这程武心直不恶,没有那些杂念,但是又明理,能分辨是非,还有点活宝,唐川很欢迎程武来当自己的兵。

升起了招揽的心思,想要抗清必须得有人,还不能用大明皇朝腐朽的臣子,那就只能从草莽之中寻找到合适的人。

“那好吧,你使出全力吧。”

唐川与程武的战斗,结束的非常的迅速,出乎意料。

唐川胜利得太简单了,只是三拳两脚就把程武打飞,飞出去足足有两米多远。

“嘿嘿,没有想到先生的武功这么的厉害,三两下就把我打飞了,差点受伤。”

程武嘿嘿直笑。

唐川也差点笑了出来,这黑大个居然使诈,完全就是让着自己,这完全就是碰瓷的招数啊,难道碰瓷这件事情,在明朝就已经开始流行啦。

程文只能拿着眼睛登了程武几眼,显然不是满意的。他是不满的,他知道既然自己的弟弟心思坚定想要当这兵,理所当然是会放水的。

他根本就不指望自己的弟弟会真的打赢唐川,他只是想要让唐川明白自己的弟弟武功又多高,免得当了兵受欺负。

唐川又怎么会看出来呢,故意假装小退两步“没有想到你的武功真是很高,我差点打不过你。”

唐川看着程武一直嘿嘿直笑,这货是傻大粗呢,还是真精明呢,怎么看他的傻笑,都是很怪异的。

程文对着唐川微微一笑,算是明白,算是谢过。

“既然先生已经胜过我那个鲁莽的弟弟。还希望先生为我解惑,我才好放心的将弟弟送去当你的兵。”

“你问吧。”

“大明还有的救吗。”

“有得救没得救,总是要救过了才知道。”

“还请问先生,大明有得救,怎么才算是救过来了;要是大明没得救,先生何去何从。”

“重新来过的新生大明,才算是救过来的大明。大明不能新生,那就只能老死,大明老死,自然会有新的皇朝平定内外贼,安定天下。”

“多谢先生为我解惑,我送我那鲁莽的弟弟当先生的兵。请先生容我和弟弟说几句话。”

程文拉过程武交代了些,外人自然不会去打探这对兄弟说了什么。

程武跟着唐川走了,显得有些低落,显然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很不舍。

唐川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只是离开了,回不去,但愿一切安好。在这里,他只能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些。

他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亲人笑脸,他的鼻子已经闻不到亲人的气息。

只是人活着,路在脚下,必须得走。

崇祯是带着他的臣民将领和愿意走的军队走了,只是走的很慢;而唐川走在后面,也只能走的很慢,两百个兵和三百个民夫,是不多的,但是也必须要有组织纪律,也必须要有。

两百个游兵散勇,能有什么用,他要的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军队必须要从现在就开始抓起,建设好。

只是唐川心中有些可惜,自己毕竟没有在军队待过,只是大致知道军队建设的一些事情,并不是十分的清楚。

这就注定了,他建设军队,只能是凭借记忆中粗浅的知识,摸着石头过河。

军队建设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简单的想当然就可以办成的。

明朝的军队相对还会简单点,要是现代会的军队,那种专业性太强了,没有相当专业的人,根本就别想做得来的。

唐川的脑海中一直在想着要去怎么办,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军队,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想去做,而现在他还无从下手,只能用遇见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建设军队。

时间太短,问题太复杂,他并不能短时间内想明白的。

唐川天赋异禀的人,但是他知道建设军队起码得先把架子搭起来。

要怎么搭架子,就已经摆在了唐川的面前。按照明朝的军队模式搭架子,还是说按照现代化的军队去搭架子。

哪一种模式更加适合,更能发挥这个时候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这是要选择的问题。

他需要知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而一切都是空白。

出了京城,即使明知李自成没有那么快打过来,但他还是需要派人去侦查,稍微看过一点军事的人,都应该知道,军队绝对不能成为瞎子和聋子。

唐川一个现代人更加深刻的明白,情报的重要性。

而一路走来,他一直在观察着自己的这些士兵,他想更多的知道这些士兵,才能更好的掌握他们,他注意道几个人,有点点特别,路三里是其中一个。

“你们有谁知道斥候是怎么回事的。”

有不少士兵,都愣愣的,什么是斥候。

“我知道。”

唐川记得他,路三里,第一个上来的士兵。

“那你说说斥候是什么。”

“斥候,就是打探消息的。”

“怎么才算是一个好的斥候。”

“要我看得见他,听得见他;他看不见,听不见我;然后还要跑得足够快。只有这样的斥候才算是好斥候。”

“你能做得好斥候这份差事吗?”

“先生,我以前就是干斥候的,我能做得好。”

“那很好。你们还有谁做过斥候,或者愿意做斥候这件事情的。”

唐川对这些兵还不熟悉,不能采取自己拍脑袋直接任命的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他得选那些愿意的,能做的去做这件事情。

还是有愿意当斥候的。

唐川看了这些人几眼,也没有问问谁的本事大,似乎没有考虑一般的直接下命令。

“那你们几个人以后就跟着路三里,听他的号令。如果你们不服他,可以和我讲。”

唐川下了任命,马上就有人跳出来了。

“先生,我可以问一句吗?”

“你问吧。”

“先生为什么让我们听他的。”

这还没有开始呢,就有人跳出来唱反调了。得让他们心服口服啊。

“凭我手上的尚方宝剑,我征的兵只听我一个人的号令”

唐川不无霸气的说道,上位者不管自己对错都是不容底下的人反对的,不管怎么样都是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然而这样很多时候,并不能让人服气,唐川看得出来这人不服气,不仅这个人不服气,周围很多的士兵都不服气。

他们并没有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唐川掌管着军队,他说的就是对的,就不能。

这些士兵其实都是比较有想法的,比较优秀的。毕竟经过唐川的筛选。

他们认为,唐川如果是这样的人,和大多数的大明将领是没有区别的,他们生出了离去之心。

唐川看见他们不服气,其实心里反而有点开心,这样的士兵才是值得去培养的士兵。

然而他得摆平这件事情,得让他们服气,他们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队伍。凭借权威不讲理的压制的,终究不是长久办法,终究会离心离德。

他开口任命的时候,就已经料到有人会不服气,他须得让这些人明白自己的本事,明白自己的为人,才能让他们服气,所以他找事。

所以他其实已经想好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