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学会走商路
28648200000005

第5章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大凡经商,露不如藏。

孙北溟所谓的“藏”,正是精明商人理天下之财,取天下之利的藏,也是大商道之大手段、大器局之藏。邱泰基的“露”这是小商道中人的炫耀,炫耀,即是露财,出于人之虚荣心,非商家所为。藏而不露,这是商路上一些顶级商人必备的手腕。我们应该像孙北溟那样,藏智、智巧、藏富、藏势、藏我们的大手段、大器局。

商路10:一赌心思,一出于情

[提示]

胡雪岩倾力资助一个被众人视为落魄无用的王有龄,为此将自己在钱庄的前途毁于一旦。但这正是他的明智之举。日后他的发迹也缘于此。因此,在清朝有句民谚:“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又如张弼士不收人家的酒钱,几年后,成了莫逆之交,他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那人的大力支持。

胡雪岩,名光墉,生于1823年(清道光三年),卒于1885年。小名顺官,字雪岩,祖籍安徽绩溪,出生于杭州。

有一天,胡雪岩在路上碰上了王有龄,见有机会,便邀请王有龄至一小饭馆喝酒,酒过三巡,胡雪岩说:“王兄,我心里有个疙瘩。我看你不像平庸的人,何以天天无所事事,不去做点事儿?”

王有龄说:“做什么事儿不需要点本钱?”

胡雪岩说:“本钱不在大,有你一副好贾质就可以了。”

王有龄见有人夸奖他,说的也是实在话,一来二去,就将自己的难处说了,原来王有龄的父亲在世之日已经给他捐了个“盐大使”,只是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没有钱去打点上面的头头脑脑,所以至今仍然没有补缺。

王有龄也算性情中人,这些话原本是不足与外人说的,你想,要是人家能帮你倒好说,要是不能帮你,你岂不是白说,反而遭人轻视,胡雪岩这回还真的帮上了他,将他从别处收来的500两银子,悉数借给了王有龄,叫他赶快北上进京去打点,好补上空缺。

王有龄当然感激不尽,揣上了银票就北上,这时期,太平天国的军队已经打下武昌、九江,直取金陵,王有龄北上,走到山东就碰到了他的总角之交何贵清。这何贵清之父原来是王有龄家仆之子,因王有龄父亲见何贵清人很聪明,就命他与王有龄一起读书,后来两家各奔东西,断了音信,不想那何贵清以文章考取了功名,成了穆彰阿的门人,少年得志,很快就当上官。这也该王有龄要发,都是他父亲积下了阴德,在何贵清的帮助下,王有龄很快打通了关节。又恰好赶上何的同门师兄黄宗汉放任浙江巡抚。何贵清就修书一封,交予王有龄,叫他去打点黄宗汉,顺顺当当地当上了海运使。

就在王有龄北上期间,胡雪岩因私自拿钱庄的钱资助王有龄,丢了饭碗,没有了职业,胡雪岩家境颇为艰难,雄心勃勃的胡雪岩北上京师做生意,也没什么起色。

另一头,王有龄一路官运亨通,饮水思源,对胡雪岩是感激不尽。从各方面都给他提供方便,初在海运局时,即委胡雪岩以僚属,惟命是从。后来,黄宗汉又保举王有龄为粮台,因为为官有功又保为知府,接着又由杭州知府升道员。不出几年,连连晋升,就做到了浙江巡抚,在王有龄升为巡抚之时,胡雪岩已经为自己捐了官,于是王有龄就委任他接管粮台。这里面的油水多多,胡雪岩自然是吃了不少好处,王有龄还以浙江巡抚的名义下命令:“凡解饷者必由胡雪岩汇兑,否则不纳”。这样,胡雪岩几乎掌握了浙江大半的战时财经。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快就聚敛了一大笔钱财。

乐善好施是商路上的机缘。为富不仁,那是没参透富贵多在天命上。大凡参透者,当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奇迹出现。又如下面一个例子,也很能说明这件事。

张弼士,字振勋,号肇燮,广东大埔人。清末民初华侨大商人,以创办烟台张裕酿酒公司而著名。张弼士创办酿酒公司,与他早年开过小酒店颇有关系。他在南洋打工时,一位开酒店的华侨很赏识他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岳父去世后,由他继承酒店的生意。有一个荷兰籍的青年军官常来酒店喝闷酒,有时不付钱,便与酒店伙计争吵起来。张弼士看这个青年军官不像是无赖,料他心中有什么难言的苦衷,便嘱咐伙计再不要收他的酒钱了。后来,这位军官向店伙计询问为什么不收他的酒钱了,店伙计将张弼士的话告诉了他,他颇受感动。几年以后,这位军官晋升为荷兰驻当地的总督,与张弼士遂成莫逆之交。

张弼士后来创办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这位总督的大力支持,例如在南洋先后创办的裕和垦殖公司、东兴公司、广福远洋轮船公司等。他的轮船公司,航行于新加坡、香港等地。张弼士创办的每一个事业,均获得成功,成为南洋的首富。1891年,张弼士还被清政府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邀请至山东烟台会商兴办铁路等事宜呢!谈及到烟台盛产葡萄、质优价廉,早年开过酒店的张弼士,对酒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便萌生出在烟台创办酿酒公司的念头。第二年他便投资白银三百多万两,筹建酿酒公司。1894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正式开业,这是当时远东规模最大的一家葡萄酿酒公司。当时,酿制葡萄酒的技术,中国尚未掌握。张弼士先后聘请了英、荷、奥、意等国的五名技师,但他们始终保守酿酒的秘密,后来又请来一位名叫巴狄士多奇的意大利技师,才透露酿酒的秘诀。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酿造出足以与外国名牌酒相媲美的优质白兰地和葡萄酒。

人生活在世上,都有困难的时候。

当年的刘邦,是个穷得叮口当响的大混混!

在青年时代,他一天到晚到处游荡、闹事,不务正业,一事无成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次责备他几句,说他这样没有出息,实在比他二哥刘喜差多了。老二规规矩矩为家里添置了产业,所以家里人都很喜欢他二哥。至于他大哥,很早就死了。有一次,刘邦带了几个平日和他一起混混的朋友,回家吃饭。他的大嫂骗他说没有饭菜了,朋友只好离去。刘邦自己到厨房一看,原来饭菜还有的是,于是怀恨在心。

后来他当了汉高皇帝,封他二哥为代王,封他弟弟为齐王,就一直没有封他大哥一家人任何职位。他父亲向他讲了,于是便封他一个“羹颉侯”给大哥的儿子,这是对他大嫂当年不请他朋友吃饭的回报。

那位总督,对张弼士各项事业的大力支持,是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回报。

[评析与顿悟]

胡雪岩所从事的职业,乃是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特征的商业活动,成败利钝,全在一念之间,个人发挥的余地很大,客观受掣肘因素甚小,而且表现的方式也大为不同,所以胡雪岩能以钱庄“学生子”的出身,最后发展到支撑半壁江山的钱庄业,如此气魄,翻开近代商业史,少有人与之比肩。

从胡雪岩赌的是心思。而张弼士出于同情。

然而,无论是赌心思也好,还是出于同情也罢,都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回报。

人生在世界上,穷人总是多于富人。你是一个富人,这是你祖宗积德所至呀。也是你命缘殊好所为。因之,富贵多在天命,少在努力。一旦你富贵,要替天顺意,厚善重德,与人分享富人的高贵和趣味哟。若此,你就参透了天人富贵、乐善好施的机缘,必有善终。若不如此,你为富不仁,心性薄非,不知少于多中,无异于羊在群狼之中。我有一位作家朋友说,“我没事翻一本史书,哪一篇没有贫富相伐的刀光剑影而血流成河啊。不是吓你,独富,就是绝人缘。那样危险呀!造物者让俭富有,不是供你一己所用,而是借你的手,救应该救济的人。”胡雪岩和张弼士因小小义举,不但没让人“打土豪分田地”,相反得到人家鼎力帮助,以致由一个小业主成为一个大商人。看来,无心攀结权贵,而权贵找上门来,这是他们的财运。但是从这里我们要走好商路,必须先学会积善在先!

商路11:商人之命,系于国运

[提示]

左宗棠评介胡雪岩说:“此人虽出身商贾,却有豪侠气概。”胡雪岩说:“我此举绝不是为了朝廷褒奖,我本是一生意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左宗棠像

1862年2月(同治元年正月),胡雪岩初识左宗棠,左宗棠是浙江巡抚。此时的左宗棠正是忧心忡忡,杭州连年战争,饿死百姓无数,无人耕作,许多地方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自己带数万人马同太平军作战,自己的几万人马吃饭就成了个大问题。

正在考虑之时,手下人报,浙江大贾胡雪岩求见。左宗棠乃传统的官僚,有“无商不奸”的思想在脑中作怪,而且他又风闻胡氏在王有龄危困之时,居然假冒去上海买粮之名,侵吞巨款而逃。心想此等无耻的奸商,本不欲见他,无奈蒋益澧的面子,只得待了半天,才懒洋洋地宣胡雪岩进见。

胡雪岩一进去,就察觉到了气氛不对,随即告诫自己小心谨慎。胡雪岩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地向左宗棠说道:“浙江候补道胡雪岩参见大人!”左宗棠视而不见,仍然怒目圆睁。一会儿,左宗棠那双眼睛开始转动,射出凉颱颼的光芒,将胡雪岩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一遍。

胡雪岩头戴四品文官翎子,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脸颊丰满滋润,一副大绅土派头。端详之后,左宗棠面无表情地说道:“我闻名已久了。”这句话谁听都觉得刺耳,谁都懂得它的讽刺意味。

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压住心中的不满,他觉得自己面前只不过是一个挑剔的顾客,挑剔的顾客才是真正的买主。胡雪岩没有直接谦虚地回答左宗棠,而是再次以礼拜见左宗棠。

他知道左宗棠素来是个吃“捧”的人,抓住这一弱点,恭贺左宗棠收复杭州,功劳盖世。又向左宗棠道谢,使杭州黎民百姓过上安定日子。

胡雪岩一边恭维一边注视着左宗棠,他见左宗棠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让人觉察的微笑,捕捉到这一信息,胡雪岩又急忙施礼。

这一次左宗棠虽然仍旧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但先前阴沉的脸绽开了笑容、也许面子过不去,他装着恍然似地说:“唉呀,胡大人,请坐!”胡雪岩在左宗棠右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摆脱了尴尬的窘境。

胡雪岩坐定之后,左宗棠直截了当问起当年杭州购粮之事,脸上现出肃杀之气。

胡雪岩这才如梦初醒,赶紧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个清清楚楚,说到王有龄以身殉国,自己又无力相救之时,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左宗棠这才明白误听了谣言,险些杀了忠义之士,不禁羞愧不已,反倒软语相劝胡雪岩。

胡雪岩见左宗棠态度已有松动,急忙摸出两万两藩库银票,说明这银票是当年购粮的余款,现在他想请求左帅为王有龄报仇雪恨,并申奏朝廷惩罚见死不救而又弃城逃跑的薛焕。这符合常情的恳求,左宗棠欣然答应,并叫管财政的军官收下了这笔巨款。

两万银票对于每月军费开支10余的万左军来说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毕竟可解燃眉之急。

胡雪岩清楚地知道左宗棠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失时机地掏出银子,为自己挣得了左宗棠的好感。

收下胡雪岩的银票后,胡雪岩对王有龄的忠心使左宗棠非常佩服,立即叫人上茶,和胡雪岩闲聊。

胡雪岩大赞左帅治军有方,孤军作战,劳苦功高,胡雪岩说话有分有寸,当夸则夸,要言不繁,让人听起来既不觉得言过其实,又没有诌媚讨好的嫌疑。左宗棠听得眉飞色舞,满脸堆笑。

胡雪岩见左宗棠已被自己的话所吸引,他想,只要实事求是的奉承恭维,左帅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拉他做靠山,往后的生意更会如日中天,主意拿定后,他抛砖引玉,话锋一转。指责李鸿章不去乘胜追击占领唾手可得的常州,而把立功的肥缺让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做人情。

胡雪岩有根据的指斥引起了左宗棠的共鸣,左宗棠在心中对胡雪岩更有好感了。

过后,左宗棠亲自将胡雪岩送出去,他认为胡雪岩不仅会做生意,而且还对官场非常熟悉,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能人,难怪杭州留守王有龄对他如此器重,然而粮食仍像幽灵一样萦绕脑际,缠得左宗棠心急如焚,愁眉不展。一连几天都没有想出个办法。

其实胡雪岩上次别后,就筹划着如何帮助左宗棠解决粮食以解眼下之急。他迅速到上海筹集了上万石大米运回杭州,一部分救济城里的灾民,另一部分现在送到了军营。

这万石大米真是雪中送炭,不仅救了杭州,而且对左宗棠肃清境内的太平军也助了一臂之力,左宗棠捋着花白的胡须,连日紧皱着的双眉舒展了,他高兴不已,内心总觉得过意不去。

左宗棠对胡雪岩说:“胡先生此义举,功德无量,有什么要求,无妨直说,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奏。”

胡雪岩大不以为然,他说:“我此举绝不是为了朝廷褒奖,我本是一生意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只会做事,不会做官”这一句话可当真说到了左宗棠的心坎上了。

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战功谋略为名,在与太平军的浴血奋战中,更是功绩彪炳。所以平素不喜与那些凭“巧言簧舌,见风使舵”之人为伍,对这些人向来鄙夷不屑。

此时一句“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当真是使左宗棠感觉遇到了知己。对胡雪岩顿时更觉亲近,赞赏之意,溢于言表。最终还是向皇上保奏,同治皇帝便赏给他品顶戴,赐黄马褂。自此,他以亦商亦身份,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成为蜚声中外的“红顶商人”。

[评析与顿悟]

胡雪岩深谙“商人之命,系于国运”的道理。他说:“做小生意迁就大局势,做大生意时帮国家扭转局势。大局好转,我们的生意就自然有办法。”有了这一层考虑,胡雪岩就以忍为上,对左宗棠的不满以春风化解。

左宗棠本来要杀胡雪岩,但胡雪岩直陈曲衷,说到伤心处居然失声痛哭。一场误会终于冰释。一忍一泫然,是胡雪岩挽回生命也是挽回名誉的“壮举”。

然而,胡雪岩也有不称道的地方,他为了讨好左宗棠,却以局外人的身份挑拨离间他与李鸿章的关系。

李西沤说:“攻击人的过错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到他能否接受;教育人从善不能要求过高,要使他能做到。称赞人的善,应当根据他的事迹,不应该苛求他心;攻击人的过失,应当原谅他的心,不应当拘泥于他的劣迹。”这都是留有余地的方法。但对于一个随时有人财两空的商人胡雪岩而言,他攻击他人而赞美左宗棠,从而博得在宗棠的举荐。这也正是他不得已为之的商家机智。

在商路上,险象环生。因此,我们要像胡雪岸那样,具有随机应变的商家头脑。

商路12:对内化敌为友,对外低估敌手

[提示]

自古道:“强龙难压地头蛇。”即便有了靠山的胡雪岩,还须纾贵降尊,去向黑社会势力拜码头。结果,精于江湖之道的他,终于和尹大麻达成谅解,共同垄断了湖州的蚕丝生意市场。但由于胡雪岩设有创新意识,最终因屯积生丝而倒闭。

有一次,王有龄补了湖州知府的实缺,要去湖州府上任。启程那天,胡雪岩亲自定了五艘大官船,满载礼物馈品、地方特产,陪唱戏子,在船上开桌子摆酒,张张扬扬、风风光光,给王有龄送行。

船行至湖州境内,两岸的桑林引起了胡雪岩浓厚的兴趣。

胡雪岩叫过船家询问,船家告之说,湖州自古为丝米之乡,农家终年三件事:栽桑,养蚕,种稻。湖州丝质量上乘,运销海内,连上海外国洋行的丝厂,也要到湖州采购生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