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密码
28653200000015

第15章 修本性成就第三步的密码

老子在第10章说:“能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的纯真吗?)

林语堂说:“老子把人性非恶比作“婴儿。”人能保持住婴儿的状态即保住了人的善良纯真的本性。

1.庄子用文学作品说话

庄子在《庚桑楚》上说:

南荣趎带着粮食,走了七天七夜,到达老子的住所。

老子问他说:“你从楚国来的吗?”

南荣趎回答说:“是的。”

老子又问:“你怎么和这么多人一起来?”

南荣趎吃惊地回过头看了看。

老子笑了笑说:“你不知道我所说的意思吗?”

南荣趎羞愧地低下头,然后叹息一声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回答你的问题,而且也忘记了自己此来是要问什么?’,老子怀疑地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南荣趎回答道:“有件事很叫我烦恼。如果我不求知,人家说我愚蠢,如果我得到了知识,反而使自己伤脑筋;如果我不学仁,会害人,行了仁,又担心违背大道;若说我不行义,会伤人,行了义,又忧愁自己会违背本性。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困扰啊?这就是我老远赶来向你请教的原因。”

老子说:“刚才我看你眉目间的神态,就已经了解大半,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就知道我所想的没有错了。你的样子看起来既像失去双亲的孤儿,又像拿着小竹竿去探测大海的人。唉!你已经失去了自我。虽然你想恢复自己的本性,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你的心才会这么混乱,我实在为你感到难过。”

南荣趎回到家中,抛弃那些扰他的俗事,专心致力于道德方面的修养。十天后,他仍然觉得心里郁闷,于是又来见老子。

老子说道:“你已经洗净了本心,所以体内已充满了精气,但是你的内心还存着一些系累,这就是导致你烦恼的因素。请记住,当你的耳目受声色引诱时,不可去控制它,应该不用心智来平息耳目的纷扰。

“当你的心智被物欲所系时,千万不要控制它,一定要尽力断绝心神的活动。耳目心智被外物所扰,即使有道德的人也不能自持,何况那仿效大道而行的人?”

南荣趎说:“有个人病了,他的邻居去看他,病人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邻居,但是来探望他的人并没有因为听到了病情就使得自己也生病。而我听了你的大道,倒像是吃药反而加重了病势。你还是告诉我一些保全本性的常道吧!”

老子说:“要知道保全本性的常道,先得问自己有否离本性?能使本性自得吗?能不必卜筮就知道吉凶吗?能安守本分吗?能不追求外物吗?能不仿效别人而求于自己吗?能无拘无束吗?能随顺物性吗?能像赤子之心吗?

“赤子整天号哭,声音却不嘶哑,这是心气和顺的极致;整天握拳而不拿东西,这是德性自然的结果;整天看而眼珠不动,是看不偏向的结果;走路没有目的,停下来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随顺外物,与之同浮同沉罢了。而这就是保全本性的常道。”

庄子还在《人世间》进一步揭示:

心里诚直的和天理同类(天徒),既和天理同类就知道:人君和我无分贵贱,全属天生。……人们将称我做“童子”,它的意思就是“和天同类”。

外貌恭敬的和人同类(人徒)。有人手执朝笏,跪拜鞠躬,行人臣之礼,一般人就说:别人都这么做了,我敢不做吗?做别人所作的事,别人自不会忌恨,这就叫做“和人同类”。也是出于人的善良纯真的本性。

2.六祖慧能的佛性

曲江南华寺六祖真身

慧能(638年-7l3年),俗姓为卢,又称惠能,范阳(今北京)人,唐代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他少时学法于弘忍,为舂米“行者”。弘忍选法嗣时,他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得到弘忍的赞赏,传为六祖,死后的谥号为“大鉴禅师”。他的教说由他的弟子法法汇集成《六祖坛经》。

慧能拒诏

慧能在曹溪宝林寺讲法Z十多年,影响越来越大。武则天、唐中宗都曾诏谕他入京,慧能都婉言谢绝。两个皇帝于是“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本性,在佛教上说是指佛性。

《坛经》上说:

六祖慧能回到国恩寺不到一个月,将准备料理的事全部处理完毕。八月初三,慧能用完斋饭后,对众弟子说:“和尚各自按位次坐好,我要和各位告别了。我现在告诉你所们,要认识自己必中的佛性,必须从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开始。要想认识什么是佛,必须认识什么是众生。只是因为众生不认识佛,并非佛不认识众生,自己的本性觉悟,那么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迷愚,那么佛就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自己的心中本来就有佛,自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自心中若无佛心,又到哪里去寻找真佛?你们自己的本心就是佛,再不必有所疑惑。在自身之外,没有一样东西值得追求,因为外在的一切物柜都是从自我的本心之中产生的,所以经文上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正要认识自己的唪性,明了自己的本心,就能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

慧能说完,沐浴更衣,端然静坐,直至三更时分,对弟子们说:“我走了。”溘然逝去。

可见,人有了六祖慧能的佛性与老子的道性(本性)的趋同,那就做到了本性成就的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