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常识悦读
28658900000022

第22章 身手不凡的雷达(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曾出动数千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袭击英国。然而,无论白天入侵,还是晚上偷袭,在惊心动魄的空战中,德国飞机总要遭受惨重的损失。为什么在数量上占劣势的英国战斗机,每次寥寥数架去迎战蜂拥密集的德国机群,却能获胜呢?难道英国有什么秘密武器?

后来谜底揭开,原来是英国在雷达刚出世不久率先在英格兰南海岸,以及远至苏格兰东海岸一带设置了秘密的雷达网。这些雷达包括防空警戒雷达、地面引导雷达、探照灯雷达和高射炮雷达等。另外,飞机上还配备有截击雷达。这个雷达网中的几十座防空警戒雷达,昼夜不停地向空中发射无线电波束,扫描入侵的敌机,犹如布下了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

每当德国飞机一闯进雷达无线电波束编织的“罗网”,波束就反射产生回波。这种回波在雷达显示器上一出现,就可以立即测出飞机的方位、距离、高度和架次,从而为歼灭敌机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在一次夜间空战中,由于地面引导雷达能及时发现80公里以外的敌机,加之飞机上的截击雷达本领高强,即使在黑夜之中也能迅速发现和瞄准敌机,并开炮射击,所以一架英国战斗机竟接连击落了6架德国飞机。

这就是雷达诞生后首期参战创造的以少胜多的奇迹。

也许有的少年朋友会问,为什么起了“雷达”这个怪名字。实际上,“雷达”是根据英文“Radar”一词的译音而来的,其原意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说来有趣,雷达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起初叫做“无线电侦察器”。然而,名字却是美国的两位海军军官福尔特和塔格尔创造出来的。他们根据英文原意几个字的字头缩写而成的,即“RADAR”,读出音来就是“雷达”。这个名字也挺有意思,无论是顺着读,还是倒着读,结果读出来都是“雷达”。

雷达的身世早在1903年,德国人威尔斯梅耶就发现无线电波遇到船只反射回来的现象。他对这种现象很感兴趣,经过苦心钻研就制成了一种无线电波定向探测设备,并申请了专利。但是,当时这项新发明未能引起德国当局的重视,后来也就无声无息了。

20多年后,美国无线电专家梅兰、泰勒等人发现无线电波能被飞机反射回来,美国海军工程局对这一发现很重视,随即制定了“用无线电探测敌机、敌舰”的研究计划。如果这项计划能够实现,那么“雷达”的发明专利权就属于这两位美国专家。然而,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他们却失之交臂。

后来到了1934年,美国科学家佩基又观察到飞机反射回的无线电波(即回波)。不过,他看到的是从16公里以外的一架飞机反射回的电波,这与后来出世的雷达更接近了。

1935年2月,英国科学家瓦特和他的助手在试验中发现,他们发射的无线电波在“回波显示器”上突然出现了不寻常的现象——显示的回波不是通常的一个白点,而是一条短线。于是,瓦特便惊呼:“这是三架飞机!”后来,经了解当时确有三架飞机从那里飞过。这表明,他们用发射的无线电回波终于探测到了飞机。随后,瓦特便根据这次试验设计出最初的雷达。这样,雷达便正式问世了。瓦特给它起的名字是“无线电侦察器”。英国政府对这项重要发明很重视,给予大力支持,于是这种新型的侦察设备便得到推广应用,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雷达探测目标的秘密在于,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后,遇到飞机、导弹等物体就会反射产生回波,根据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就能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同时在显示器上对目标加以显示。实际上,这和人用声音(声波)探测悬崖的距离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当你登山时,想知道对面山崖离你有多远,办法很简单,只要用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前,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一会儿就可听到回声。你可以用手表计算一下,如果从开始喊到听见“回声”之间相隔5秒钟,而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每秒340米。这样,5秒钟声音共走了1700米。这是声音走的往返路程,其一半就是山崖与你的实际距离,即850米。

你在电影或电视里看到的雷达天线,有的像一口大锅,有的像一张蜘蛛网,有的像几排鱼刺,还有的像一块大瓦片……形形色色,各式各样。这些天线是雷达发射无线电波和接收反射回波的“站台”。从这些天线发射出定向的无线电波后,经目标反射产生回波,人们才能看到几百或几千公里远的飞机、导弹等目标,所以雷达被人们誉为战场上的“千里眼”。

“千里眼”迷盲受骗雷达问世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它也被送上战场服役,接受考验。说来它也很争气,在著名的“不列颠之战”中它被作为秘密的“奇兵”使用,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那是在它的出生地英国发生的空战。英国人利用“近水楼台”的有利条件,在英伦三岛的东南海岸设置了连成一片的秘密雷达站。当德国法西斯出动大量轰炸机和歼击机大规模袭击英国时,这些雷达站立即迎战,几十座防空警戒雷达昼夜不停地向空中发射无线电波,捕捉敌机踪迹,还有地面引导雷达、飞机截击雷达和探照灯雷达的密切配合,使敌机有来无回,很快被击落、击伤一大群。而英国的飞机损失很少,出动的数量也不多,竟能获得如此战果,当时连德国人也迷惑不解。殊不知,这正是“千里眼”的绝招儿。

胜败是兵家常事。“千里眼”既有辉煌的战果,也有上当受骗的败绩。这是因为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眼睛”容易变“近视”或变成“瞎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诺曼底登陆战中,“千里眼”就出现了大失误,为英美联军帮了大忙。

那是1943年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仍在熊熊燃烧着。这时,在德国西部战线,英国联军在英国已集结远征兵力287万多人,军舰约6000艘,飞机13000多架,要横渡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以配合前苏联军队进攻法西斯德国。

在这大军压境之际,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显得忧心忡忡,担心英美联军会在法国加莱海滨登陆(加莱海滨距英国海岸最近),把自己的军队置于死地。但又暗自庆幸,在加莱地区驻有两个强大的集团军群,足以把英美联军登陆的先头部队这块“硬骨头”嚼碎。

英美联军经过密谋策划,认为不能在加莱地区登陆,而确定在德军防守兵力薄弱的诺曼底地区登陆。然而,又不能暴露这个意图,即必须假装要在加莱地区登陆,用以吸引德军在加莱地区不断增兵。

当一切工作准备好后,1944年6月6日凌晨,在诺曼底登陆战即将打响之时,德国突然发现英美联军的三个空降师在诺曼底登陆,试图使用“猛虎掏心”的战术,于是便迅速向德军统帅部报告这一敌情。德军统帅部听到这一消息后却一笑了之,认为这不过是英美联军玩的“声东击西”的伎俩而已,反而进一步增强加莱地区的防御力量。

德军统帅部为什么对英美联军空降师的登陆置之不理,却孤注一掷地加强加莱地区的防守呢?原来,在加莱地区的德军此时从雷达的荧光屏上发现了更大的“敌情”,即有英美大批机群和多艘军舰向加莱猛扑过来。其实,这是英美联军搞的假情报,德军却顺“钩”爬,上了大当。

当时,英美联军为了迷惑敌人,便巧妙地采用电子战来诱骗德军。他们除了用电台故意泄露假机密让德军窃听之外,在准备阶段和发起总攻时,着重采取了这样三项重要措施:一是利用电子设备查明德军设在法国海岸的所有雷达的工作特点和部署情况,并用炸弹和火箭弹将80%以上的雷达摧毁,然后对残存的雷达进行电子干扰,也即使敌人的“千里眼”变成“近视眼”或“瞎子”,从而使德军无法通过雷达观测英美联军在登陆前集结情况;二是对德军的电子干扰站全部摧毁,以保证自己一方的雷达和无线电台不受干扰;三是在登陆战打响的前夜,在加莱地区施放强烈的电子干扰,即用许多装有“角反射器”(能反射雷达波)的小船,拖着涂铝的气球(像铝箔一样也能反射雷达波)向前游动,使德军从雷达的荧光屏上看来像是无数的军舰。与此同时,还在小船上空用飞机投掷了大量的铝箔片,使德军从雷达的荧光屏看来像是大群的护航飞机。这样,就会造成大批机群掩护海军登陆的假象。另外,还有一小批飞机装有“电子干扰机”和铝箔条,施放电子干扰,其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之久,这就使德军误认为英美联军真的要在加莱登陆了。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德军在加菜地区发现的更大的“敌情”。英美联军如此巧妙地施放电子干扰而形成的大批机群和军舰的假象,犹如“十万神兵”,从天而降,把德军吓得不知所措,乱作一团。

于是,德军慌忙将许多战斗机调到加莱地区,以迎战美英的大批机群。与此同时,希特勒还火速从诺曼底抽调许多军队,以解加莱地区的“燃眉之急”。这样,由于德军的“千里眼”——雷达成了“睁眼瞎”而使其主人中了英美联军的“调虎离山”之计,结果诺曼底的防御力量大大削弱,为英美联军乘虚而入帮了大忙。

1944年6月6日凌晨,诺曼底登陆的战斗开始打响。英美联军的2395架运输飞机和800多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同时起飞,载着3个伞兵师空降到德军防线的后方,实施“猛虎掏心”战术。黎明时,轰炸机也开始出击,1千多架飞机在部队登陆前半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到清晨8点左右,英美联军的海军战舰也开始对德军沿海阵地进行炮火轰击。一时间,从海上到岸边,再到空中,到处硝烟滚滚,炮火轰鸣,爆炸声不断……

到6月6日晚,英美联军10个师连同坦克、火炮等重武器全部登岸,后续部队也接踵而至。德国法西斯所鼓吹的坚不可摧的“大西洋壁垒”,终于被英美联军突破,兵败如山倒,德军被打得抱头鼠窜。

德军的雷达受骗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英美联军巧用电子干扰,使德军“千里眼”失误,从而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顺利成功。因此,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电子战给予很高的评价。

雷达的克星——小箔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耗子能制服庞然大物的大象,而用小小的香烟防潮包装锡箔纸制成的箔条竟成了“千里眼”雷达的克星。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物总被一物降。

雷达之所以能看到千里之外的物体,是因为它接收物体反射的无线电波。飞机、导弹、军舰能反射这种回波,而小小的箔条反射本领更强,且可以大量使用,在雷达荧光屏上形成密密麻麻的亮点,使“千里眼”真假难分,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飞机、导弹在眼皮底下溜掉了。这正是成也“回波”,败也“回波”。敌对双方就是利用雷达这种容易迷盲的弱点,斗智斗勇,大搞电子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飞机突然飞临德国汉堡上空,像“天女散花”般地投放了大量的箔条片,这些小箔片似雪花一样飘飘忽忽从天而降,使德军的雷达很快变成了睁眼瞎。而德军的防空部队失掉了雷达指引,只能胡乱射击,瞎打一气。结果,英国皇家空军飞机投下了2300吨炸弹,将汉堡港口和市中心摧毁。在这次大战期间,英美联军共向德国投放20万吨干扰箔条,使德军高射炮射击效果降低了75%,即击落一架敌机的炮弹消耗量从初期的800发激增到后来的3000发。由此可见,小小箔条片所起的作用是何等之大。

说来令人好笑,最早发现箔条对雷达有干扰迷盲作用的竟是德国人自己,他们的专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知道了这一秘密,然而,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愚昧顽固,竟下令停止这方面研究,理由是不能让敌人得知这一信息。殊不知,这可使德军的雷达遭了大殃。

小“飞鱼”智斗“千里眼”1982年4至5月间,英国和阿根廷在大西洋南端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打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这场海战是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权引起的。战斗一开始,英国潜艇用鱼雷将阿根廷的一艘军舰击沉,更加激起阿根廷官兵的愤怒。就在英军欣喜若狂地庆祝胜利的时候,阿根廷的3架“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携带着专门打军舰的“飞鱼”式空对舰导弹,从基地起飞了。

这时,英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正以30节的速度(每小时30海里)驶向马岛北部水域。它是价值两亿美元的英国最现代化的驱逐舰。舰上装备的“海标枪”式舰对空导弹,既能攻击高空飞机,也能攻击超低空飞行的飞机。还能攻击从空中和水面发射的巡航导弹。一旦发现敌情,能在40秒内做出反应。舰上有先进的雷达和电子干扰设备,能及时发现从低空和超低空飞来的敌机和导弹,并能破坏敌方导弹和鱼雷的制导,使其攻击失误。这艘舰被看成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而水兵们则亲切地称它为“闪光的谢菲”。

阿根廷的“超级军旗”式战斗机起飞后不久,便接近英国舰队封锁区的边缘。它今天攻击的目标,就是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此时,3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便立即降低高度,作超低空飞行,以躲避英舰雷达的监视。这就是说,它利用地球表面曲线掩护自己,使自己在敌方雷达的盲区(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有一定范围,在此范围外离地面较近的区域,即为它看不见的盲区)快速进入导弹的射程之内(约为70公里)。当然,这需要有高超的飞行技术。

阿根廷的“超级军旗”式战斗机飞进导弹射程之后,其中第一架飞机突然拔高,急速跃升,直刺蓝天。这样做是相当危险的,因为此举不仅飞行技术高,难度大,而且容易被敌方雷达发现(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敌方导弹击落)。但是,为了测出敌方舰船的精确位置,非这样做不可。只见这架飞机刚拉起来,又紧急下降,这一上一下仅用了3秒钟。就在这短短的3秒钟,飞机上的高技术电子设备已准确地测出了“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位置,以及“飞鱼”导弹所需要的敌方军舰的方位和航行速度等各种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及时地传给后面带着导弹的“超级军旗”式攻击机,以便于用导弹对敌舰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上的“千里眼”雷达也及时发现和捕捉到了“超级军旗”式飞机在3秒钟内一上一下的特殊举动。不过,又被“放掉”了,因为对这种转瞬间即消逝的目标,雷达观测员怀疑自己看花了眼,不敢“谎报敌情”(一报出敌机方向、位置后,军舰上的防空导弹就紧跟着瞄准射击),这就使阿根廷的“超级军旗”式攻击机突入防区而铸成大错。

说时迟,那时快。转瞬之间,只见后面两架“超级军旗”式攻击机的肚皮下红光一闪,各放出一枚“飞鱼”空对舰导弹。这导弹犹如腾空而出水面的鱼,几乎贴着海面飞,只高出浪尖约1~2米,似一道闪电,它们一前一后直奔“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