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手术室护理学
28687600000002

第2章 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1)

手术室常规制度管理

一、手术室一般管理

1.参加手术者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达手术室,凭胸牌向手术室门卫领取鞋柜和衣柜钥匙、手术鞋、手术衣裤、口罩、手术帽等;离开前应将上述物品归还手术室有关人员,损坏者照价赔偿。

2.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区人员,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概不入内。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者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必要时戴两个口罩。

3.手术室应遵循无菌手术先做,感染手术后做的原则。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后的一切物品,需经特殊消毒处理。

4.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安排有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5.手术室内禁止吸烟,不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6.非本室人员不得来手术室参观、玩耍、看电视等,本室人员不得私自将他人带人手术室。

7.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收急诊手术,不得擅自离岗;急救药品器材必须随时作好准备,以便立即取用,一般药品器材应定期检查、补充及保养。

8.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物品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须征得手术室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意后方能外借。

二、参观人员的管理

1.院外参观人员的管理

(1)手术室一般不接待参观。院外参观应于前一日报告医教部批准后,将参观人员的姓名、身份、拟参观时间、内容以及医教部的签字于参观前一日送到手术室,并取得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手术者同意后,方可在指定范围和手术间参观。

(2)手术科室应把外单位参观人员名单填写在手术通知单的参观人员栏内。

(3)手术室根据外单位人员参观申请表和手术通知单接待外单位参观人员。

(4)外单位参观人员应遵守手术室管理规定,服从手术室管理。

2.院内参观人员管理规定

(1)各手术科室应根据术巾实际情况于手术前一日上午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人员名单,并经手术室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被允许进入指定手术间参观。大手术间(≥30m。)参观人员不能超过3人,小手术间(≤30m2)不能超过2人,参观人员较多时手术室将组织参观人员在学习室观看电视转播手术,手术室有权让多余人员离开手术问。

(2)参观当日,门卫护工根据手术通知单上的名单发放参观牌、参观衣,参观者穿戴整齐并认真佩戴参观牌后到指定的手术问参观手术,不得随意出入其他手术间。

(3)参观者不得离无菌区太近(约30cm)或站立过高,不得在手术问内任意走动,以免影响无菌操作及手术的进行,违者手术室工作人员有权制止。

(4)参观者应接受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管理,保持室内肃静与整洁,爱护物品,参观完毕将参观牌及参观衣物等归还手术室。

(5)手术室医护人员有权利和义务检查手术者和参观人员是否按规定穿戴好手术衣、参观衣、帽子、口罩、参观牌,制止各种违规行为。

(6)病人亲友及家属一律谢绝参观。

(7)急诊手术禁止参观。

(8)违反参观规定者将纳入科室质量考评,必要时取消其参观资格,情节严重者报医院主管部门处理。

三、进修生、实习生的管理

1.遵守手术室各项管理规定和手术操作规程,虚心听取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指导意见。

2.参加手术室安排的各种学习、培训。

3.遵守手术室作息时间,准时到达指定手术间。

4.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外借、外带手术室器械、药品、物品及各种资料、书籍等。

5.不得无故请假。

6.进修或实习结束,按时填写进修或实习鉴定。

四、择期手术预约管理

1.择期手术预约

(1)由手术科室办公护士于术前一日10:30前,将次日手术有关内容逐项输入管理系统。

(2)手术室统一提取各科室手术预约资料,安排次日手术。

(3)各手术科室将次日手术通知单于10:30前送交手术室门卫处或物流系统传送。有特殊感染,特殊病情,特殊要求或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应在通知单备注栏上注明。

2.取消择期手术预约

(1)手术室接到手术科室停手术通知,应问明所停手术病人的科室、姓名、床号、拟行手术名称以及停手术的原因,以及通知者姓名。

(2)由接到停手术通知的人员负责在手术安排表上注销该台手术并注明停手术原因、销毁该台手术通知单;通知护士长、住院总医师及手术护士,注意调配手术人员及病人。

(3)停手术后手术问物品应及时还原,由该台手术的手术护士负责还原准备的器械、物品;夜间值班人员接到停手术的通知,应查看该台手术后有无接台手术,若有接台手术按顺序提前并通知病房作术前准备,若无接台手术则及时通知负责手术安排的相关人员,便于调配人员或接其他手术。

五、急诊手术预约管理

1.急诊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急”字,送手术室,紧急时手术科室可电话通知手术室,但应说明病人科室、年龄、一般情况、拟行手术、特殊要求等。

2.急诊病人应在病房做好术前准备,包括禁食、备皮、皮试、血常规检查、术前签字等。

3.手术室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准备,及时由专人到病房接病人。

4.实施急诊手术的医师应及时到位,必须有本院医师上台,否则手术室拒绝开台,并上报医教部。

六、接台手术管理

1.接台手术应提前20分钟通知病房作好术前准备,认真核对手术信息后,到病房接病人。

2.术毕由机动护士和麻醉医师一起将病人送至麻醉恢复室或护送病人回病房。

3.巡回护士收拾上一台手术用物,并请保洁工人做好室内清洁。

4.手术护士应将缝针、器械、纱垫、纱布、空输液瓶、吸引袋、包装袋、敷料等彻底清出手术间,防止接台手术物品清点不清。

5.待手术间整洁后,接台病人方可入内,仔细查对病人,准备手术。

6.手术护士应抓紧时间处理用物和就餐,提前上台准备用物。

7.接台病人未进入手术间时,该病人病历不得进入手术间,防止两台手术病历混淆。

七、洁净手术室使用与管理

1.人员控制

(1)严格控制手术间人员数量,除必要的手术医师、护士、麻醉医师外,应限制进入手术间的其他辅助人员,并减少手术间人员出入次数。

(2)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大型教学医院手术室大手术间不得超过3人,小手术间不得超过2人。参观人员不得离无菌区太近(一般约30cm)或站立得太高,不得在手术间内随意走动。未经允许,参观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其他手术问。

2.术前准备

(1)病人的术前准备。①在病房清洁、消毒手术部位后穿病员服至手术室。②在手术室等候区给病人戴帽,用交换车将病人转换至手术间。

(2)工作人员的术前准备。①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自己的衣服不得外露)、裤、帽子(盖住全部头发部)、口罩(盖住口鼻)、鞋;帽子、口罩最好为无纺布封闭式制成。②严禁穿自己的衣服进入净化手术间。外出、接送病人必须更换外出服、外出鞋。③患上呼吸道感染或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必要时戴两个口罩。

3.手术间的使用与维护

(1)设备放置。①洁净区的范围为手术台四周各lm的范围,非无菌设备不放置于洁净区内,特殊情况时应将其用无菌单或无菌套全部遮盖。②麻醉设备与病人之间应在病人头部用无菌单与手术部位隔开。

(2)手术间的使用与维护。①手术当日需提前1小时完成手术间物表的清洁,并打开空气净化装置,长时间不用的手术间应提前3小时开机,电动门、手推门关闭,密闭手术室环境,术中空调机应处于高速运行状态。手术结束后,待所有人员离开手术间再关闭空气净化装置(急诊手术间则处于待机状态)。②手术间室温应保持在22~26~C,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左右(40%~60%)。③净化手术间的手术床与病人的手术部位尽量处于进风口中央,回风口叶片必须处于完全开放状态,且仪器设备不得堵住回风口,不得在回风口处开启无菌包。④进人手术间的物品必须拆封、清洁,仪器须除尘。尽可能使用无粉手套,防止粉尘飞扬,影响净化系统工作。⑤手术进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准在手术问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⑥手术和参观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并主动接受其他人员的监督。⑦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术中各项操作要轻,勿在手术问内抖动各种敷料,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和整理包布;巡回护士、麻醉医师应在手术结束后再做整理工作。⑧电动感应门送电后必须采用红外线光柱踢脚开关,不得手动强行拉开,以免烧坏电机,损坏设备,停电时或处于手动状态时可以手动拉门。手术进行中手术间通向外走廊的门不得随意打开,术毕反锁通向外走廊的门,不得由外走廊直接进入手术间。⑨手术问情报面板按键使用时应轻轻触摸,不用时尽量少触摸按键,延长其使用寿命。⑩保持手术间内清洁整齐,无灰尘、血迹,污物严格分类处理,物品用毕还原补充。手术室地面尽量减少划伤、擦伤、重物压砸及尖锐物扎刺,以免影响地板使用寿命,对血迹、污迹、碘酒、亚甲蓝、甲紫等应立即清除,以免干后难以清除,塑胶地板半年打蜡一次。接台手术时,无菌手术先做,感染手术后做。所有的洁具、器械不得在内走廊洗手池清洗。洁具到污洗间清洗,必要时特殊器械应到内镜清洗问清洗。术后所有污染器械、敷料、污物必须由外走廊送出术后常规湿式清扫手术间,清洁物表。污染手术问需消毒处理。手术室墙面、屋顶、器械柜、气体吊塔及其他设备等每半月做一次物表消毒。每周清洁回风口过滤网,定期检查及更换过滤器。

八、无菌物品室的管理

1.所有无菌物品均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

2.每日擦拭物品柜架及地面,检查室内温度、湿度是否合适,并做好登记工作。

3.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的先后放置,以便及时使用。

4.布类包装灭菌物品10月1日~4月29日存放14天,5月1日~9月31日存放7天。

5.每日检查所有无菌物品,凡发现过期、无菌包不符合要求应重新灭菌。

6.及时添加各类无菌物品。

7.已打开包布或贮槽的无菌物品只限于24小时内使用,应由首次使用人员在指示带上注明开包日期、时间并签名,不得放回无菌物品室。

8.无菌干罐4小时更换。

9.进入无菌物品室或存放无菌物品,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九、药品间的管理

1.药品必须建账,出入库及时登记。做到收发有据,手续齐全,定期盘点、统计、核算。

2.静脉用药与外用药必须分开放置。

3.药品标签颜色应当符合品种规定,用中文写药品名,标签醒目、清楚。

4.每周检查所有药品、液体,若发生变质,过期应及时更换。

5.所有药品均应有药品品名、规格、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期、剂量、浓度等。

十、急救物品的管理

1.急救车内的用品、药品、器械等必须配备齐全,固定位置。

2.专人负责保管,每日由供应部责任护士清点,节假日由值班护士清点、检查并签名。

3.药品、物品等用后,及时按规定数目还原、补充。

4.急救车内的各种无菌包(心脏按摩包、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必须定期检查其有效期,用后及时灭菌。

5.急救车内的物品不得外借,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6.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预案,以便更好地完成抢救任务。

十、急救物品的管理

1.急救车内的用品、药品、器械等必须配备齐全,固定位置。

2.专人负责保管,每日由供应部责任护士清点,节假日由值班护士清点、检查并签名。

3.药品、物品等用后,及时按规定数目还原、补充。

4.急救车内的各种无菌包(心脏按摩包、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必须定期检查其有效期,用后及时灭菌。

5.急救车内的物品不得外借,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6.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预案,以便更好地完成抢救任务。

十一、收费的管理

1.经检查漏收费用,扣除相关人员当月奖金内相应数目。

2.每台手术结束后应及时将收费单送交护士站,便于收费人员及时录入与核查。

3.收费单上手术名称应与实际施行的手术一致,不能按手术通知单上的手术名称填写。

4.巡回护士交接班应在收费单上签上两个人的名字,注明交接时间。网,定期检查及更换过滤器。

5.药品标签颜色应当符合品种规定,用中文写药品名,标签醒目、清楚。

6.每周检查所有药品、液体,若发生变质,过期应及时更换。

7.所有药品均应有药品品名、规格、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期、剂量、浓度等。

十二、医护人员自身防护管理

1.手术护士在传递手术刀、缝针等锐器时,应小心正确传递,避免发生割、刺伤。

2.正确上、卸手术刀片。丢弃的刀片、缝针、注射器针头等废弃的锐器放人专用收集盒内。

3.对已确诊的传染性疾病,术前在手术间门口醒目处挂上标识牌,以提示医护人员注意防护,手术时戴双手套、鞋套、防护眼罩等进行操作。

4.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不得罩回针头套,以防刺伤,一定要套回时,应用单手罩套法。不可用手直接折断或扭弯针头。操作后锐器等物品由操作者自己独立处理,防止伤及他人。

5.一旦发生割刺伤,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挤出血液,用碘酒、酒精消毒,并做好相应的登记上报工作。

6.若自身无相应的抗体,建议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

7.操作前后按规定正确洗手。

8.提倡使用简易呼吸器,尽量少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9.安全有效的处理污物。

10.在接触化学制剂时,戴好口罩、帽子及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11.术中需要在放射线下操作时,需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在有铅墙的手术问内进行,医护人员配戴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脖、铅手套、铅眼镜等。孕期妇女避免接触射线。其他工作人员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减少放射剂量。

12.长时间站立,需穿好弹力袜,防止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器械的使用与管理

一、手术室本部器械的使用与管理

1.合理选用器械包,使用手术器械时轻拿轻放,尖端及锐利部分应加保护套,防止损坏。

2.禁止将手术器械浸泡在生理盐水中,术中应保持器械清洁,使用后及时用无菌湿纱布去除器械表面的污渍、血迹,防止污物残留。

3.禁止用手术钳、持针器、剪刀拧剪钢丝,搅拌骨水泥等,以免发生器械不可修复的损坏。

4.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收集各种器械及巾钳等,以免损坏与丢失。

5.不得随意投掷、搬弄手术器械,搬运及存储过程中避免器械受压。

6.精细、贵重器械应与其他器械分开放置,避免被碰撞、受挤压,术后应用专用油保养。

7.手术器械包归手术室所有,器械丢失应由丢失者自己赔偿,丢失的器械从备用器械柜内取出补充。

8.每台手术在器械包打开后开始计时,30分钟内实际器械数目与每包器械总数不符由供应室护士负责器械赔偿,30分钟后器械数目不符时,由手术室该台手术护士负责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