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120

第120章 服务大局(1)

围绕中心,服从和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本编从3个方面记述了省协商委员会和一至七届省政协服从和服务大局的情况:

一、参加历次政治运动。记述了省协商委员会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普选和省政协在社会主义改造、肃反、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反右倾”、“三个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等运动中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和中期,省协商委员会和省政协在中共甘肃省委领导下,在各项政治改革和经济、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客观地反映了1957年以后“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给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带来的严重损失;客观地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政协在中央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政协组织,扩大统一战线;落实各项政策,平反纠正冤假错案;进行工作重点转移,服务于“四化”

建设和祖国统一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二、开展民族宗教工作。记述了甘肃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和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省协商委员会和省政协积极协助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区域自治、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宣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不信仰宗教自由的宗教政策;妥善处理有关事件和纠纷,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宣传贯彻国家宪法和法律,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改革顺利进行,政令畅通,秩序稳定;加强视察、调查,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体现了省政协在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祖国统一联谊工作。记述了省政协组织委员座谈讨论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情况;开展对台宣传和联谊工作的情况;为促进祖国统一办实事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政协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参加历次政治运动

§§§第一节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9月15日,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是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是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开赴朝鲜前线,会同朝鲜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年11月4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

省协商委员会和各民主党派积极拥护党中央决策,热烈响应各党派《联合宣言》的号召,全力协助党和政府动员全省各族各界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抗美援朝运动,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中、朝人民的正义斗争。

一、广泛进行抗美援朝的宣传动员工作省协商委员会召开各种会议,学习宣传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决心。作出决议和发表声明,动员全省各族各界人民,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奋力抗击美国侵略者。1950年11月20日,省协商委员会在《甘肃日报》发表了《坚决拥护各党派〈联合宣言〉,积极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书面谈话,并联合省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发表了《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单独对日媾和的宣言》,与此同时还联合省、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组织了3次报告会、5次座谈会,号召全体委员及各党派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

1951年2月21日,省协商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与省人民政府二届一次全体会议联合举行。会议决议强调,要“在全省范围内,继续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对美帝重新武装日本的宣传教育运动,使每个人民群众都受到教育,并使其与当前各项工作密切结合”,“必须以百分之九十的力量,来作好群众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做好抗美援朝、土改、税收等工作”。是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取得4次大捷,省协商委员会代表全省700万人民群众,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出慰问信,表示祝贺。是年8月7日,省协商委员会联合省民盟、民革等发表声明,拥护中方提出的以“三八线”为界进行停战谈判的条件,并在全省发起了和平爱国运动。

1952年3月9日,省协商委员会联合兰州市协商委员会及省、市民盟、民革,共同发表了《拥护周恩来外长发出严重抗议美国政府使用细菌武器,屠杀中国人民,侵犯中国领土的声明》

,号召全省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抗议美帝的滔天罪行。

二、积极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省协商委员会要求各县(市)常务委员会、协商委员会,积极协助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发动群众,开展增产节约、拥军优属、捐献慰问品、写寄慰问信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运动。1950年10月中旬,省协商委员会将各地、县在兰参加学习座谈的106名委员,组成5个捐献小组,分别参加兰州市各区工作组,发动群众捐献。省协商委员会委员和社会人士带头捐献金额达114900万元(旧币,下同),其中,省协商委员会水楚琴、兰州市工商联柴仁山两人各捐献15000万元。据统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共捐献现金达827亿元,可购买战斗机55架,超额完成了任务。文艺界委员曲子贞带领演出队义演5天,将门票收入245万元全部捐献。是年12月,在民盟支部中的省协商委员会委员,会同全体盟员发起慰问志愿军千封信活动,兰州市各族各界群众热烈响应,一周内即发出慰问信1092封。是年12月21日,兰州市7000多名工商业者举行抗美援朝大游行,决心以保证物价稳定,反对投机倒把,踊跃缴纳税款的实际行动保家卫国。市内41个工商行业,无一户滞纳税金。1951年1月,省协商委员会拟定了《八项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并确定在全省开展拥军优属运动月活动。通知要求各县(市)常委会、协商委员会积极协助人民政府,慰劳人民解放军及志愿军家属。省协商委员会还积极配合政府,发动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全省有2700多名青年积极报名,被录取500余人。是年6月12日,省协商委员会转发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通知,要求各级协商委员会,动员各阶层群众,积极响应订立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抚烈军属的3项号召,努力增加生产收入,自愿进行捐献,开展优抚活动。还帮助天主教推行“三自”革新活动和佛、道教爱国教育,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精神贯彻到了每一项工作中。

三、组织慰问团赴朝慰问,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团作报告1951年,省协商委员会协助政府,组织兰州市120名职工和66名医务工作者参加的省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及朝鲜人民。省赴朝慰问团回兰后,省协商委员会抽调人员组成4个小组分赴各地传达,使全省数十万人受到教育。是年4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报告团到达兰州,省协商委员会协助、省市党政领导机关,组织各界人民群众听报告15次,人数达到10万人次。1954年4月16日,朝鲜人民访华团到达兰州,省协商委员会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组织万名群众热烈欢迎和听取报告。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受到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巩固和加强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第二节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甘肃省土地改革工作总结》显示,1951年9月至1952年6月,全省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根据7个专区、63个县、3031个乡的统计:土地改革前农村地主占总户数的323%,半地主式富农占026%,富农占15%,中农占3744%,贫、雇农占5046%,其他成分占711%。土地改革前各阶层每人平均占有土地与当地每人平均数534亩相比,地主占370%,半地主式富农占401%,富农占201%,小土地出租者占177%,中农占106%,贫农占55%,雇农占21%。经过土地改革,地主每人平均占有土地数为当地每人平均数的75%,半地主式富农为212%,富农为197%(较原减少4%,是因为退还了霸占农民的部分土地),小土地出租者为116%,中农为115%,贫农为82%,雇农为85%(贫、雇农中因一家1口人按2人分,2口人按3口人分,故比例较地主稍高)。由此证明,在全省范围内,基本上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3031个乡中,共没收和征收土地1217万余亩,房屋909万余间,耕畜29万余头,农具293万余件,粮食114万余市石。分得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农民共1199万余户。雇农每人平均分得土地372亩,贫农每人平均分得土地21亩,中农每人分得土地172亩。贫雇农平均约3户分得耕畜1头,中农约20户分得1头。贫、雇农每户平均分得大小农具约3件,中农平均每户分得1件。贫、雇农每户分得房屋1间,中农约5户分得1间。基本上满足了贫、雇农的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要求,并适当照顾了中农的要求。

在完成全省土地改革的任务方面,省协商委员会在中共甘肃省委领导下,协助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一、动员各族各界人士学习土地改革政策,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1951年2月21日,省协商委员会一届二次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二届一次全体委员联席会议,作出了在全省已进行减租的汉族地区53个县(市)约600万人口的地区,于今冬明春进行土地改革的决定。并通过了省协商委员会关于组织本会各族各界社会人士减租土改学习会和巡视团的建议案。会后,省协商委员会即给各县(市)常委会、协委会发出通知,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协助党和政府,动员各族各界人士积极完成土地改革工作。从是年3月开始,省协商委员会与省土改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民盟联合举办土地改革学习会6期,参加各界人士187人,邀请省上领导作报告,讲解有关土改的方针政策,并进行了讨论。据统计,从1951年至1952年两年中,省协商委员会共举行各种学习座谈会23次,参加的有2980多人次;举行报告会30次,有108万人次听取了报告。通过上述活动,提高了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认识和参加土改的积极性。

二、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参加土改工作队和土改复查工作队省协

商委员会于1951年9月、1952年春分两批组织身体条件合适的委员、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成员、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以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共218人参加了皋兰、定西、酒泉、武威、临夏、平凉、天水、武都等地的土改工作队,亲身参与了土改的全过程。还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到各县参观了土改工作。1952年6月土改工作结束后,省协商委员会同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土改委员会共同举行了500人参加的甘肃省土改座谈会。会议用4天时间进行了座谈讨论,有59人在大会上发了言。参加过土改的各界人士畅谈了土改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还畅谈了自己参加土改前后的思想变化、感受和体会,并对巩固土改成果,引导农民发展生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收到参加土改工作人士提交的书面材料91件。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副主席马鸿宾到会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张德生在座谈会结束时讲话指出:“这次座谈会对总结全省土改工作、今年秋收后的土改复查和教育干部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肯定了各界人士参加学习会和土改的重要性。1952年底和1953年初,省协商委员会分两批抽调54名委员和各界人士参加了各地的土改复查工作队,为圆满完成土改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省协商委员会大力推动和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参加或参观土改运动,不仅直接支援了农民,壮大了反封建统一战线的阵容和声势,打击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制度,而且锻炼和改造提高了各界人士自己,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土改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增加了对劳动农民的感情,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三节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0年,全省进行了剿匪肃特工作,计消灭土匪10400余名,缴获枪支5840余支,破获反革命案件757起、治安案件1340余起,逮捕主要反革命分子1700余名,登记敌伪反动党团骨干及特务分子1万余名。195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进行了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省协商委员会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协助政府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一、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中央政策,积极投入镇反运动

1951年2月21日召开的省协商委员会一届二次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二届一次委员联席会议,决定将镇压反革命作为全省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之后,省协商委员会组织在兰委员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学习座谈,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精神,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积极投入镇反运动。并向各县常务委员会、协商委员会发出信件,要求其动员委员投入镇反运动。是年3月4日,省协商委员会与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民盟联合召开了兰州市各族各界人士报告会,请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作了《关于开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项运动的报告》,并进行了座谈讨论。

二、组织控诉反革命罪行大会,参加镇反宣判大会

1951年3月15日,省协商委员会与省民盟及兰州市协商委员会联合召开了省、市各界社会人士350多人参加的控诉反革命罪行大会。会上,有60多名与会者报名发言,有20人在会上进行控诉,特别是社会人士牛佩灵先生现身说法,控诉了他遭受美、蒋匪徒残害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与会人员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决心和信心。省协商委员会还发表书面谈话,表示坚决拥护省人民政府处决46名匪徒的正义行动。是年6月8日,省协商委员会特地组织委员及所联系的社会人士参加了兰州市各族各界人民镇压30名反革命分子的宣判大会,使大家受到了深刻地阶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