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128

第128章 服务大局(9)

五、调查临夏州民族经济发展情况。1987年7月,省政协组织委员对临夏州民族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6点建议,即进一步走好“强化基础,开发劳务,以商促工、以工兴农”的发展路子;继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工业设施建设,开发水电资源,积极发展建筑、饮食、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产品生产;加强对流通领域的管理和疏导,使其健康发展,更加活跃;鼓励有关部门实行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扩大横向联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还对解决该州财政等7个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第六节第六届省政协的民族宗教工作

一、调查甘南、临夏州商品经济发展问题1988年7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对甘南、临夏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调查。提出了5点认识和建议: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是甘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甘肃经济应同时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二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应立足于开发,着眼于发展;三是从甘南、临夏两州实际出发,建立小区域经济开发区和甘南、临夏经济协作区;四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应继续采取扶持的方针;五是重视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年10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对平凉、张家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和民族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地方工业;落实资金,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见效快的项目;增加拨款或延长贷款,支持技术改造项目;为少数民族地区免费培训工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解决教育经费困难、教育设施差的问题;解决张家川县交通落后问题;加快脱贫步伐问题;解决政协办公条件问题等8点建议。

二、视察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情况1989年10月,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农林界、民族宗教界委员和有关专家,对甘南、临夏州及天水、平凉、庆阳等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强领导,尽快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三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四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和移民工作,缓解人口压力;五是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切实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三、视察和政县的扶贫工作1990年6月,省政协组织委员对临夏州和政县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在工作指导和扶贫计划上,树立扶贫应有主次、脱贫应有先后的思想,创造条件,突出重点,先让一部分人脱贫,对难度大的可适当延长脱贫年限的建议。并提出,在种植业上,应从资源优势出发,抓好适宜高寒阴湿地区的粮食生产及适于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蚕豆、油料和产量高的洋芋等作物;在养殖业上,要以发展畜牧业为龙头,带动扶贫开发;在林业生产上,要坚持用材林、经济林并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结合,重点抓好“早酥梨”、“酸巴梨”基地建设;在乡镇企业上,应采取保护扶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使其在困难中求生存,在机遇中求发展;在计划生育工作上,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等5点建议。并对扶贫资金不落实、扶贫资金中农贷所占比例过大、扶贫资金到位迟、人头费挤占扶贫资金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意见。

是年9月,省政协农业委员会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安排,组织委员对和政县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加强农业深层开发,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发挥草场优势,发展商品畜牧业;大搞绿色企业,加快林果业发展;开发水域资源,发展养渔业;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办地毯加工业;办好县、乡工业,增加经济实力等6点建议。调查报告被省政府扶贫工作会议采用。

四、调查兰州市民族宗教工作情况1989年3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对兰州市民族、宗教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发展经济方面,提出要制定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要引导群众在发展商业的同时,注意把资金投向农业、乡镇企业和文教事业;在治理整顿的大气候中,帮助乡镇企业克服困难,继续发展等建议。在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方面,提出要解决好遗留的宗教房屋产权归属、原住户从所占宗教房屋中搬出、政府对所占宗教房产发文认证、皋兰山少数民族农民吃水等问题的建议。

五、调查肃南等4县经济发展情况1989年7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对肃南等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4点建议:1要加速河西牧区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增强牧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强化牧业县、区的基础建设,特别是草原建设、畜种改良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2要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面貌,应进一步树立以牧为主的思想,充分发挥本地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产业,走牧工结合,共同发展的路子;3进一步探讨牧业经营的新路子,完善农牧业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4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供根本保证。

六、调查甘南、临夏州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1991年7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对甘南、临夏州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改变资金管理体制,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管理;把富民与富县结合起来,下决心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状况;扶贫立项一定要准确,资金投放必须讲求效益;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把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到基本建设中去,着眼于良好物质基础的奠定,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等4点建议。

§§§第七节第七届省政协的民族宗教工作

一、申效曾在七届一次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1993年1月7日,申效曾主席在七届一次全体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宗教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各级政协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为不断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和共同繁荣做贡献。要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协助党和政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要把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作为重要任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把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为维护稳定、增进团结、振兴甘肃服务。

二、视察临夏经济开发试验区1993年7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对临夏民族经济开发试验区进行了视察,提出了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应对机遇和挑战;建立健全税收调控体系,培植开辟税源,增收节支,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把人们的思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树立市场竞争观念、质量效益观念,把开发试验区建成为带动临夏民族经济发展的大市场等3点建议。

三、视察广河等3县经济发展情况1994年5月至6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对广河、东乡、积石山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行全方位开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组织劳务输出,增大资金积累;大抓支柱产业,开发多种经营,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认真做好宗教工作,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请省上帮助3个县解决水电、水利建设资金和移民问题等5点建议。

四、调查张家川自治县经济发展情况1995年6月,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族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增加扶贫投入,打好扶贫攻坚战;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继续发展畜牧业和皮毛加工业,请省上将该县列为秸秆养畜示范县和小尾寒羊饲养基地,给予资金扶持等3点建议。

五、调查甘南州畜牧业发展情况1996年7月,省政协农业委员会组织委员对甘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6点建议:一是认真落实草地公有,承包到户,有偿使用,自主经营,30年不变的政策;二是逐步增加草地畜牧业的有效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搞好草地建设,防止草地沙化、碱化、退化;三是花大气力抓好草场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围栏和人畜饮水,实施施肥、灌溉、补播,推行轮牧,以草还畜,走草地围栏化的路子;四是努力实施公司带农户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围绕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建立贸、工、农一条龙经营,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五是认真抓好饲草资源开发和畜种资源开发,合理调整经营规模,优化畜群结构,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六是认真落实《草原法》,把草地畜牧业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实行以法治牧、以法兴牧。

六、协助处理草山纠纷1993年至1997年,省政协副主席贡唐仓·丹贝旺旭应甘、青两省政府邀请,出面调处甘肃玛曲县尼玛乡与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乡的边界草山纠纷。他在西宁、兰州进行了20天的谈话了解和艰苦细致工作,为处理好草山纠纷奠定了思想基础。1994年11月,甘、青两省政府授权省人大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和省政协副主席贡唐仓·丹贝旺旭共同进行调处。经过4个月的调查、协商、沟通,终于取得一致意见,于1995年4月6日在兰州达成了《关于调处甘肃省玛曲县尼玛乡与青海省河南县柯生乡边界草山问题协议》,并得到两省政府及有关州、县、乡政府的确认。在此之前,贡唐仓·丹贝旺旭曾应邀出面调处解决了甘、青边界前滩地区、安拉让(夏尔子沟)地区发生的草山纠纷和械斗事件,为维护牧区团结稳定作出了贡献。

三、开展祖国统一联谊工作

§§§第一节座谈中央对台工作重大方针

一、座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谈话叶剑英委员长在1981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32周年前夕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9条建议。建议发表后,省政协立即组织在兰常委进行了座谈。与会常委一致认为,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央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必将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台湾当局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新的光辉篇章。省政协副主席杨汉烈、严树棠、卢忠良,常委蒋云台、刘熊祥、张成之、王从先、吕忠恕、朱子清等在会上发了言。他们认为,叶剑英委员长提出的9条建议,条条合情合理,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希望台湾当局做对得起列祖列宗的事,早日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他们还积极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做出贡献。省政协副主席王世杰主持座谈会,省政协其他副主席和在兰常委40人参加了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之后,省政协还于是年10月8日举行了台胞、去台人员亲属及爱国人士座谈会,与中共甘肃省委对台工作办公室联合召开了和平统一祖国座谈会,学习讨论了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

二、座谈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谈话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提出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4年6月22日、23日,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时,又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1986年7月,省政协学习、祖统委员会与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统战部联合举行了“一国两制”座谈研讨会。省政协委员在学习讨论时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完全符合海峡两岸的实际,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利益,符合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愿,有利于祖国的最终统一,有利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是我们对台工作的根本方针。并表示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以实际行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三、座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199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八项主张。是年2月11日,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学习和讨论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省政协主席申效曾出席会议,副主席杜大仕作了讲话。委员们一致认为,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精辟地阐明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了新的主张和重要建议,确实是以国家和民族大业为重,充分体现了对台湾当局十分宽容的博大胸怀和对岛内台湾同胞十分关切的民族感情,进一步指明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是当前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动纲领,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执行。

参加座谈会的台湾籍委员听了江总书记的讲话后,心里无比激动,深受鼓舞,表示完全拥护,并愿为发展两岸关系尽心尽力。省文艺界的委员表示,坚决拥护江总书记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认为党和政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了大量工作,形势越来越好,大家都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新闻界的委员认为,江总书记的讲话,既表达了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决心,又表达了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诚意,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经济界的委员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同胞越来越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亲人早日团聚。对台湾当局搞“一中一台”和“台独”活动坚决反对,表示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的讲话,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节对台宣传和“三胞”联谊工作

一、四届省政协的对台宣传和“三胞”联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