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080

第80章 协商讨论(21)

协商通过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1997年12月11日,省政协七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经充分协商讨论,一致通过了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八届省政协设30个界别,另将农林界改为农业界,名额大体上保持七届规模,实际安排委员509名,其中保留七届省政协委员190人,占375%;中共党员委员203人,占399%;非中共党员委员306人,占601%。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119人,占234%;无党派人士187人,占367%;具有高级职称的302人,占593%;少数民族70人,占138%;妇女73人,占143%。八届省政协委员的年龄结构有所下降,知识结构有所提高,具有涵盖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八届委员的界别分别是:中共21名,民革17名,民盟17名,民建11名,民进9名,农工7名,九三学社15名,无党派人士10名,工商联12名,工会4名,共青团3名,妇联5名,青联2名,台联3名,侨联8名,科技协会7名,经济界50名,科技界40名,农业界36名,教育界41名,文艺界25名,社会科学界11名,医药卫生界27名,社会福利团体4名,体育界3名,新闻出版界8名,少数民族28名,宗教界27名,对外友协2名,特邀人士56名。

四、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第一节审议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

审议马鸿宾作的关于省协商委员会1950年工作总结与195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1951年2月21日至26日,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与省协商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联合举行。副主席马鸿宾受协商委员会委托,在会上作了《关于省协商委员会1950年工作总结与195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报告显示,省协商委员会成立两个月来,主要做了3项工作:一是协助政府开展了寒衣捐募活动,通过义演、募捐寒衣代金,支援了皖北、苏北、河北、河南等地灾民;二是处理了代表反映的意见,通过政府部门认真办理答复,使群众关注的合理负担、严厉打击反革命活动、取缔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端正干部作风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三是加强了联系和学习工作,同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西北军政委员会、各省(市)协商委员会,以及省内51个县(市)常委会、协商委员会取得了联系,同代表、委员建立了通讯联系,向代表、委员及时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寄送学习资料,并及时处理了他们的来信。报告根据当时的中心工作,提出了省协商委员会1951年的5项工作任务:一是协助政府搞好发动群众的工作;二是开好省各界人民代表第二次会议,深入讨论安排好全省土改、减租工作;三是继续加强与各级、各省协商委员会的联系工作,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工作;四是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学习,配合中心工作,开展对土改、减租政策和民族政策的学习;五是健全和充实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充实秘书处工作人员,健全工作制度和会议汇报制度。与会委员对上述报告作了认真审议。在这次《全体会议总决议》中指出,会议认为省协商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是有成绩的,这是由于各民主党派、各阶层民主人士,以及各族各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1951年的工作计划,也完全符合政府以全力发动群众,做好土改、减租的基本方针。一致同意这一计划,并应切实协助政府,发动群众,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争取更进一步的成就。

审议马鸿宾作的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1951年9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马鸿宾受协商委员会委托,在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暨省第二届农民代表会议上,作了《甘肃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自1950年10月省第一届各代会选举产生协商委员会后,即行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推选出驻会委员和秘书长,成立了秘书处,从11月起正式办公。1951年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讨论了1950年工作总结和1951年工作计划,并增选了驻会委员。驻会委员先后开了6次会议。

省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是根据各次会议决议,结合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减租土改三大运动进行的。一是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省协商委员会发表了拥护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的书面声明和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单独对日媾和的宣言,组织党派、团体、民主人士听了3次报告,举行了5次座谈。组织欢迎志愿军回国代表作报告15次,欢迎赴朝慰问团作报告72次,参加群众和机关职工11万多人。还开展了全省性的和平签名、投票,示威游行,捐款购买飞机大炮等运动;二是在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省协商委员会联合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举行了3次社会人士座谈会,讲解了镇压反革命的必要性,以及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正确政策,消除了社会人士的疑虑。并动员各界人民响应号召,协助政府坚决镇压反革命;三是根据全省减租、土改工作安排,各代会、农代会、协商委员会组织代表、委员学习讨论了减租、土改政策和方针。组织社会人士座谈学习、实地参观,深刻领会减租、土改的重大意义;四是省协商委员会与各界人民代表、各县、市协商委员会建立了通讯联系,协助政府处理代表、委员来信来函416件。报告从5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1协助政府动员各界人民,深入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2深入联系各民族各阶层群众,接受人民的建议、询问、要求、申诉和批评;3组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士开展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4组织代表参加各委员会,系统汇集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教、卫生、民族等方面的材料进行研究,供政府采择;5健全省协商委员会组织、工作制度,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主动性,并协助县、市协商委员会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会议经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了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

审议马鸿宾作的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今后的工作任务1952年2月10日至12日,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二届六次会议与省协商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联合举行。副主席马鸿宾受协商委员会委托,在联席会议上作了《甘肃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今后的工作任务》。报告首先回顾了省协商委员会4个月来的工作:一、参加土地改革。全省890余万人口的农业地区于1951年9月中旬开始土地改革,省协商委员会在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组织了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120人参加的土改工作队,分往皋兰县和7个分区,参加试办和第一期土地改革工作。工作队员服从组织领导,恪守纪律,吃苦耐劳,与贫、雇农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感情。在思想上认识了农民斗争的正义性和地主阶级的罪行,批判了所谓“和平土改”的错误思想,分清了敌我界限,提高了政治觉悟,建立了群众观点。看到了农民群众对毛主席、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无限热爱和拥护,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才能得到解放。有些出身地主阶级的民主人士,从农民的诉苦和斗争中,实际体会到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对生产力的严重束缚,纠正了过去认为地主阶级“无罪”,以及农民斗争“过火”的错误思想。共同认为参加土地改革,一面帮助农民翻身,一面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改造,是千载难逢的机会。1952年春节期间,省协商委员会又组织98位民主人士分赴各地参加全省第二期土地改革工作。二、加强学习组织。为了进一步团结教育各族各界人士加强理论政策学习,并动员参加群众运动,省协商委员会协同各民主党派,在兰州市社会人士学习座谈会的基础上,扩大组织,成立了学习指导委员会及学习干事会,负责领导、计划与推动学习建立经常的学习制度,并成立有108位社会人士参加的5个学习小组,学习土地改革文件和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文件。这样的学习组织在其他各地得到推广,仅兰州市协商委员会组织了12个小组,有600多人参加学习。经过学习,有300多人参加土地改革,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收获。三、与各级协商机构及代表群众的联系。在全国各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会议之后,省协商委员会组织了5次传达报告,向省、市协商会和各民主党派的干部,各县民政科长、出席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各县、市常务委员、协商委员,讲解了协商机构的性质与任务。并编印了《各级协商机构文件汇辑》,分送各县、市。全省77个县、市常务委员会、协商委员会中,有天水等16个向省协商委员会汇报了工作和会议情况。

收到代表报告传达大会决议和反映群众意见的来函68件,均已分别答复或转请有关部门处理后答复。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85件书面意见均交有关部门处理,有60多件已处理并分别转达。四、联合各民主党派进行各项工作。协商委员会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的协商机关。省协商委员会有关宣传动员的工作基本上是联合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共同进行的。如国庆节的大游行、慰劳伤病员和烈军属;欢迎和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的战斗英雄作报告;发动社会人士完成捐献计划,协助人民政府检查爱国公约;发表反对帝国主义特务间谍分子的宣言,以及每月一次的时事座谈会等,在社会上收到很大的效果。五、协商委员会工作的检讨。主要缺点是工作缺乏计划性与主动性,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与各方面的联系不够广泛和密切;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报告的第二部分是今后的工作任务。报告根据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决定和提出的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提倡和推动增产节约运动,广泛开展思想改造运动3大中心任务,结合本省具体情况,提出了协商委员会1952年必须做好的7项工作:一、继续协助政府动员各族各界人民完成全省土地改革。进一步加强有关土地改革的宣传教育,扩大学习会的组织,有系统地组织参加土地改革回来的民主党派干部和民主人士作报告,组织社会人士到郊区参观土地改革,做好民主党派干部和民主人士参加土地改革后的思想总结工作。二、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继续深入普及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结合增产节约的中心任务,检查和修订爱国公约;做好烈军属优抚工作;做好各地捐献武器的结束工作;协助各县、市常务委员会、协商委员会加强抗美援朝分会的工作。三、在各界人民中大力提倡和推动增产节约运动。特别要大力推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通过各级协商机关,发动广大群众,协助政府,大胆检举贪污分子和不法奸商,彻底肃清腐朽思想,树立新社会的正气,为增产节约运动扫清道路。

四、开展思想改造运动。积极推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工商界和宗教界的思想改造运动,有系统的组织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动,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五、加强对各方面的联系。对全国政协经常汇报工作,接受指示;对各省、市协商委员会经常联系,吸取工作经验;对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密切联系,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各县、市常务委员会、协商委员会协助健全机构,开展工作,开好县、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对各地代表经常通讯,通过他们密切联系群众,传达政府的政策法令,反映群众意见。尤其要加强与省人民政府的联系,经常用协商方式提出意见,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六、健全省协商委员会组织和工作制度。内部实行分工负责制,确定兼职干部,协助搞好民主党派工作;健全各委员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设置专人负责接待来访的人民群众,认真处理人民群众的建议、询问、要求、申诉、批评;吸收各方面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经常进行总结、检查,加强工作中的计划性,提高工作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七、协同省人民政府做好准备,开好全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省协商委员会4个月来的工作报告和1952年的工作任务。

审议邓宝珊作的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