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009

第9章 大事记(1)

(1950-10~1998-1)

1950年10月1日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兰州召开。历时12天。会议选举产生了省协商委员会组成人员,邓宝珊当选为省协商委员会主席,王世泰、张德生、马鸿宾当选为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孙作宾等49人当选为省协商委员会委员。会议还选举产生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组成人员,邓宝珊当选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王世泰、张德生、马鸿宾当选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陈成义等31人当选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作的《关于甘肃减租土改和几项工作任务的报告》、副主席马鸿宾作的《关于一年来的民族工作报告》和会议的总决议。

是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西北民族访问团团长沈钧儒、副团长萨空了率中央西北民族访问团在甘肃访问指导工作,出席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10月14日省协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邓宝珊主席宣布甘肃省协商委员会正式成立。并通过了驻会委员人选、推选出了协商委员会秘书长。

10月15日省协商委员会将在兰学习的106名委员和各界人士组成5个捐献小组到兰州市各区发动群众捐款捐物,支援抗美援朝。省协商委员会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带头捐献金额达1149亿元。

全省共捐献现金827亿元,可购买战斗机55架,超额完成了捐献任务(捐款数为旧币)。

11月3日省协商委员会协助省人民政府在兰举办京剧义演、劝募活动,为皖北、苏北、河北、河南等地灾民募捐寒衣6200余套,代金8700多万元(旧币)。

11月4日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央及民主人士发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甘肃省各民主党派组织,工、农、青、妇、文联、友协、工商联等群众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表示坚决拥护、响应。

11月20日省协商委员会在《甘肃日报》发表了坚决拥护各党派联合宣言,积极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书面谈话,并联合省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发表了《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单独对日媾和的宣言》。

1951年1月8日省协商委员会联合兰州市协商委员会,邀请省、市各界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共150人,举行反帝斗争座谈会。邀请参加华沙和平大会归来的代表黄祥、马培清传达会议精神。

2月21日甘肃省协商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兰州联合召开。历时6天。会议讨论通过了邓宝珊主席《关于甘肃省1950年工作总结与1951年工作任务的报告》、马鸿宾副主席《关于省协商委员会1950年工作总结与195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省财政厅黄静波厅长关于1951年财政收支概算的报告和省协商委员会关于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减租土改学习会和巡视团的议案。

3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民盟开始联合举办土地改革学习会,共办6期,每期1月,参加各界人士共187人。

3月3日中共甘肃省委委托省委统战部、省协商委员会及民盟甘肃省支部,举行兰州市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邀请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报告国际形势。出席座谈会的有各界人士200余人。

3月15日省、市协商委员会、民盟甘肃支部,在兰州文化会堂联合座谈中央人民政府“惩治反革命条例”。烈军属和机关团体、学校代表22人作了大会发言。并联合发表了处决首恶匪特完全符合全省人民愿望的书面谈话。

4月29日省、市协商委员会,发表了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日和约草案”的严正声明。

6月10日省协商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在兰州联合举行了土地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西北区土改工作队、省市民主党派及社会人士、学校师生、宗教人士、起义人员共336。会期4天。学习讨论了土改政策及法令,有91人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会议结束时,张德生副主席作了总结讲话。

6月12日省协商委员会、民盟甘肃支部、民革兰州市分部筹委会、民建兰州市分会筹委会、兰州市协商委员会、兰州市抗美援朝分会联合号召各旅各界人士,坚决响应省抗美援朝分会筹委会《关于动员全省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做好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军烈属等三大工作,更有力地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决定》,积极参加到三大工作中去。

8月27日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暨省第二届农民代表会议在兰州召开。历时8天。会议听取和讨论了邓宝珊主席作的《各族各界人民动员起来,为完成全省土地改革而奋斗》的报告;听取和讨论了马鸿宾副主席作的《关于甘肃省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查通过了甘肃省1950年财政决算和1951年财政预算报告。

9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开始分两批组织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共218人,参加了皋兰、定西、酒泉、武威、临夏、平凉、天水、武都等地的土改工作,同时还组织其他委员考察了土改运动。

9月3日省协商委员会召开县、市、旗常委会、协委会主席、副主席座谈会,交流了协商工作的经验,传达了全国政协召开的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会议精神。

9月5日省协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召开的各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会议决议。学习讨论了《省、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通则》、《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地方各级协商委员会的关系的决定》等文件,通过了建立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机构的意见。

10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依照全国政协通知,开始代行政协地方委员会职权。

1952年1月5日依据全国政协关于组织各界人士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知,省协商委员会成立了学习委员会,负责领导各分会的学习并指导各县、市常委会、协商会的学习工作。

2月8日省、市协商委员会在兰州召开各族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的“三反”、“五反”动员大会。会议号召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

2月10日省协商委员会一届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和省人民政府二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兰州联合扩大举行。

历时3天。会议听取了邓宝珊主席《关于甘肃1951年工作概况和1952年工作任务的报告》,马鸿宾副主席《关于甘肃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今后的工作任务》

的报告。讨论确定了1952年甘肃工作的10大任务。并讨论了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的问题。

2月19日省协商委员会、省抗美援朝分会及各民主党派联合决定,成立了节约检查委员会。并决定协助工商界开展“五反”运动。

2月21日省、市协商委员会、民盟甘肃支部、民革兰州市分部筹委会、民建兰州市分会筹委会,在兰州联合举行了开展“三反”运动座谈会,各民主党派及社会人士170余人参加座谈会。

3月5日省协商委员会主席邓宝珊同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席安振等前往河西地区视察土地改革和春耕生产工作。3月20日《甘肃日报》发表了邓宝珊的河西视察报告。

3月9日省、市协商委员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发表了拥护周恩来外长关于严重抗议美国侵略者使用细菌武器屠杀中国人民,侵犯中国领土的声明。

3月26日省协商委员会拟订《关于各县区域代表向协商委员会每月汇报工作的建议》,内容共6条。

5月12日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王世泰在兰州工人俱乐部召开了天兰铁路竣工通车报告大会。

参加大会的有各族各界人士700余人。报告会后,省协商委员会组织70余人参观了兰州东大门重要工程1980米长的41号隧道。

5月20日省协商委员会与省政府、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邀请各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中有声望的民主人士座谈、协商了有关解决西吉县发生武装叛乱的问题。决定采取政治争取为主的招抚方针,并组成西海固工作团,由省协商委员会委员马重雍担任副团长,各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担任工作团成员赴西吉、海原、固原、隆德等县进行工作。

6月4日省协商委员会与抗美援朝分会,联合发表关于声援朝鲜人民保卫和平斗争的通电。

6月10日省协商委员会、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土地改革委员会联合举行土地改革座谈会。历时4天。有59人在大会发言,提交书面材料91件。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省政府主席、省协商委员会主席邓宝珊到会听取了发言和意见并作讲话。参加会议的有土改工作队、省市学习会、民主党派、学校师生代表等方面的人员500多人。

8月2日省协商委员会第二十三次驻会委员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政法、财经、文教卫生、民族宗教4个专门委员会。

9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根据全国政协的统一部署,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加学习的除省协商委员会委员40多人外,还有省人民政府不兼职委员、省参事室参事、省文史馆馆员、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

9月24日省协商委员会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兰州联合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张德生副主席关于全省土地改革工作总结及集中大力做好土改复查的报告;通过了马鸿宾副主席关于召开甘肃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

11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总结了联系代表和人民的情况和经验,并撰写《甘肃省协商委员会关于联系代表与人民的工作报告》。

11月26日全国政协常委邵力子一行10人,来甘肃视察指导工作。先后对省协商委员会和兰州、天水市等协商委员会工作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1953年1月19日《甘肃日报》发表了省协商委员会主席邓宝珊、副主席马鸿宾关于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的谈话。

1月24日省协商委员会、省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300余人在兰州市人民政府礼堂集会,座谈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杨子恒等7名委员作了大会发言,一致拥护中央政府的决议。

10月19日省协商委员会组织甘肃省各族各界参观团,赴兰州、西安等地参观。成员包括汉、回、藏等12个民族80多人。临行前省协商委员会召开了市、县和自治区常委会、协委会主席座谈会,听取了意见和反映。

11月1日省协商委员会开始组织本会委员及民主党派成员、社会各界人士学习讨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听取了张德生副主席关于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大家对过渡时期总路线表示坚决拥护。对总路线的学习讨论活动共进行11个月。

12月7日省协商委员会在省政府中山堂举行座谈会,讨论有关粮食统购统销问题。本会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及各界人士108人参加座谈会。听取和讨论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霍维德关于粮食统购统销问题的报告。省政府秘书长陈成义和10名委员发了言,统战部杨和亭部长在会上讲了话。省协商委员会秘书长李翰园主持座谈会。

1954年2月10日省协商委员会主席邓宝珊参加了全国各族各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60人组成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并担任第二总团第3分团团长。

4月15日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金应基团长、金达铉副团长及成员251人,在省协商委员会秘书长李翰园和甘肃抗美援朝分会委员李磊等人陪同下,由西安乘火车抵达兰州。受到兰州市各族各界群众10万人的夹道欢迎。

4月16日省协商委员会协助宪法讨论委员会组织各族各界人士208人开始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讨论共进行两个月,吸收各方面对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25条。

6月7日省协商委员会召开协商座谈会。

参加会议的有省协商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协商同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381人。

6月12日省协商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座谈讨论了普选后协商机关的性质和任务问题。有20多人参加座谈会。

9月21日省协商委员会邀请兰州市协商委员会及民革、民盟、九三、民建、工商联的委员,省民委主任、参事室正副主任,举行座谈会,热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座谈会由省协商委员会副秘书长陈伯鸿主持。会上发言的有16人。

9月27日省协商委员会与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举办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班结束。这次学习班历时108天,参加学习的各界人士共800余人,举行大会15次,小组讨论会30余次。

10月14日省协商委员会组织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参事室等单位共40余人,座谈中苏会谈公报,有10人发言。

12月12日省协商委员会与市协商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联合发表声明,坚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关于反对美蒋“共同防御”的声明。

1955年2月9日甘肃省(包括原宁夏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兰州举行第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历时两天。会议一致通过了省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政协第一届甘肃省委员会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及人选。

2月15日省政协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在兰州举行。历时5天。会议选举产生了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常务委员会委员,张仲良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主席,杨慎之、高健君、王庚山、达理札雅、马腾霭、马靖、徐宗孺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蒙定军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秘书长,万良才等28人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了邓宝珊作的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会议决议。

2月21日省政协一届一次全体常委会议在兰州举行。会议研究了省政协工作机构设置及副秘书长人选;讨论了动员各族各界展开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兵役法修正案的学习和宣传等中心工作及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