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28691800000034

第34章 城郊经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桥梁(1)

———天水市城郊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城郊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进行双向对流的复合型经济。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经济的扩散辐射能力,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一个重大课题。就这一问题,我们对天水市城郊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天水市城郊已经形成了其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规律,对我们制定全省城郊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与特点:城乡经济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

天水市(指市区,下同)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甘肃省东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市区辐射秦城、北道两区,总土地面积5829.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73.7万亩,人均1.67亩,其中90.7%是山旱地,川水地仅占9.3%。两区共有45个乡镇,1036个行政村,38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103.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89万,占总人口的24%,农业人口78.78万人,占总人口的76%。

为了有比较地研究探索城郊经济和乡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规律,我们把天水市区作为调查的重点,其他县城城郊只作了个别典型调查,并将距离市区近,受城市辐射力强的9个乡镇划为城郊地区,包括秦城区的环城、吕二、玉泉、皂郊、太京5个乡和北道区的寨子办事处,社棠、马跑泉、廿里铺3个乡镇,其余乡镇均作为乡村地区。城郊9乡镇(1个办事处)共有199个行政村,709个村民小组,分别占两区村、组总数的19.2%和18.5%;共有总人口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36万人,分别占两区总人口和农业人口的19.58%和22.03%;有总耕地面积33.54万亩,占两区总耕地的19.3%,人均耕地1.64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把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完全割裂开来,形成自我封闭式的发展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实行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特别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有了现实可能。城市郊区利用城市工业的辐射力和城市居民要求为其提供大量商品农副产品的需求力,首先汇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获得了商品经济的优先效益。带动和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现实特征在天水市城郊表现的十分明显。

由上表可知,1990年与1978年相比,城郊农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7.0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了80.18倍,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6.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58倍。除粮食总产增长的幅度分别比两区和乡村低26.35和34.45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两区和乡村的增长幅度。其中,农村经济总产值分别比两区和乡村高30和39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分别比两区和乡村高56和57个百分点;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比两区和乡村高73和1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两区和乡村高105和136个百分点。

总结分析天水市城郊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最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6个:

1.产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以秦城区为例,城郊二、三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上升到了70%,而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却由1985年的34%下降到30%;乡村二、三产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24%上升到了37.9%,虽上升了13.9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仍比城郊低32.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由1985年的75.9%下降到了62.1%,虽下降了13.8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仍比城郊高32.1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逐步走向集约化。仍以秦城为例,1990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投资额城郊增长了3.63倍,而乡村只增长了2倍;农业机械动力城郊增长了1.89倍,而乡村只增长了1.29倍;亩施化肥量城郊由原来的61斤提高到了75斤,增加了14斤,而乡村亩施化肥虽由28斤提高到了53斤,增加了25斤,但每亩仍比城郊低22斤;农村生产用电城郊亩均(按播种面积算)由12.87度提高到了31.4度,增加了18.54度,而乡村用电亩均只由6.46度提高到了13.56度,远远低于城郊用电量。

随着现代物质技术投入水平的提高,农业产出率也在不断增加,1990年与1978年相比,秦城区城郊亩均农业产值由88元增加到了269元,增加了181元;而乡村亩均农业产值仅由57元增加到了85元,只增加了28元。城郊大部分地区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推广蔬菜一年四熟、三粮一油、轮作倒茬和“间套复带”等技术,实现了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北道区马跑泉镇有6000亩地实行大蒜间套玉米,实现了千元钱、千斤粮的双千田。廿里铺乡120亩小麦玉米带田,小麦、玉米收割后复种蔬菜,亩产粮食1700斤,蔬菜收入400元—500元。

3.经营上逐步形成专业化。城郊许多乡村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化专业生产格局。如北道区城郊四乡镇中,马跑泉和社棠两镇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和蔬菜,廿里铺重点发展瓜果业,寨子重点发展商业和饮食业。已有10个村形成了蔬菜专业村,其中,马跑泉和社棠的4个村,耕地全部种植了蔬菜,亩收入高达3000元。马跑泉镇的潘集寨村和石嘴村成了豆腐加工专业村,两村各有豆腐加工户230户和90户,分别占两村总农户的61%和38%,户均年收入2000元以上。另外,还有许多村形成了竹编、运输、豆芽菜加工专业村。

4.产品开发全面转向商品化。调查表明,离城市越近,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就越高。1990年,秦城区城郊5乡镇农业商品率达36%,比全区高11.2个百分点。其中,果品商品率高达95%,蔬菜商品率达98.2%,分别比乡村高18.4和61.4个百分点。另如,我们以受城市辐射力强的秦城、北道两区与受城市辐射力小的清水县相比,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秦城和北道两区1990年比1978年增长了98.2%,而清水县只增长了74.3%,比秦城、北道两区低23.9个百分点。

5.发展布局呈现梯度化。这是城郊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离城市越近,受到的辐射力就越强,经济发展就越快;反之,离城市越远,受到的辐射力就越小,经济发展也就越慢。二是川区受城市辐射力强,经济发展快,山区受城市辐射力小,经济发展就慢。上述特征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以近郊城市的马跑泉镇与离城区5公里远的廿里铺乡相比,1990年马跑泉镇乡村两级企业数达56个,产值达1771.3万元,而廿里铺乡乡村两级企业只有32个,产值仅743.8万元,分别仅为马跑泉镇的58.2%和42%。另如,秦城区近郊的环城、吕二、玉泉三乡的乡镇企业产值均已达2000万元以上,而远郊的皂郊和太京二乡分别仅为907万元和1600万元。

6.乡镇企业由依附型逐步走向独立化。在发展初期,乡镇企业由于受内部经营素质及资金、技术和外部工业品市场的双重限制,只能走与大工业扩散联营的路子,他们的原材料和销售渠道均由国营工厂和主管部门掌握,本身实际上只是一个生产车间,对国营工厂的依附性很强,在国营工业的纵向控制下以取得微薄的级差利润。但随着乡镇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加之工业品市场的逐渐松动,乡镇企业必然要求从国营工业的依附中挣脱出来,以追求更高的利润,摆脱国营工业在原材料和销售方面的控制,形成自己独立的产品和销售体系。如玉泉乡枣园村的4个村办企业,初期都是靠扩散联营办起来的,目前除毛巾厂和市针织厂继续保持联营关系外,其余3个企业已完全和大工业脱了钩,形成了自己的产品,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路子。

二、基本模式:扩散联营———配套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城郊地区通过发展商品经济,走出一条依托城市开展扩散联营和配套服务,最后达到发展农村,致富农民的路子。从具体发展过程看,主要创造出了以下五种模式:

1.扩散联合型。主要是利用城市国营工业的技术、资金和产品优势,进行扩散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加工,以获取级差收益的一种发展形式。以秦城为例,城郊5乡镇1990年扩散联营的产品产值达569万元,占部、省、市、区四级企业产值的0.7%。北道区马跑泉海泉轴承厂同时加工天水轴承厂和天水拖拉机厂的扩散配套产品,每年为天水轴承厂加工2.50万套轴承,为天拖厂加工配套零件1000余件,年产值达200万元。北道区社棠镇8个骨干企业中,有4个企业同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横向联合,引进人才22名,资金1000多万元。

2.专业基地型。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加工业和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建立的一批商品基地。天水市区城郊已基本形成了为城市提供商品农副产品的瓜果、蔬菜、肉禽、蛋奶、鲜鱼商品基地。1990年,市区城郊为城市提供水果7051.6吨,比1985年增加了1.8倍,占市区水果产量的49.96%;提供蔬菜28172.5吨,比1985年增长了22.16%,占市区总产量的57.54%;提供肉禽1280吨,比1985年增长了63.6%,占市区肉类总产量的12.2%;提供蛋奶1171吨,比1985年增长了56.6%,占市区总产量的27%;提供鲜鱼64.3吨,比1985年增长了17.4倍,占市区鲜鱼产量的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