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28691800000065

第65章 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对人民和历史的高度负责

自2001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批示,做出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省委书记苏荣和省长陆浩也分别多次到民勤调研,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做出了重要指示。今年4月下旬,省委书记苏荣再次到民勤进行专题调研后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决落实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把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作为全省水利的一号工程,做到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是一件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关系子孙福祉的大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落实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苏荣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快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确保罗布泊的惨痛历史不在民勤重演。

“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指明了方向,而且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勤是石羊河流域下游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一块绿洲,它就像一把楔子阻隔了两大沙漠的汇合。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上游拦蓄截水,下游打井垦荒,导致民勤水资源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间,全县已有13.5万亩沙枣林枯梢衰败,35万亩天然植被消亡,20万亩耕地沙化和盐渍化,395万亩天然草场退化,下游末端数千年来碧波荡漾的青土湖到上世纪50年代完全干涸。年均风沙日数达139天,流沙以年均3-4米的速度前移,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94.51%。近年来进入下游民勤的地表水由20世纪50年代的5.42亿方减为90年代的1.5亿方,不足原来的1/3,地下水位平均3年下降1米,矿化度由南向北每年以0.02—0.35克/升的速度上升,严重威胁着绿洲内30多万人的生存,近10年已有2.6万人举家外迁,沦为生态难民。这块昔日“水草丰茂,可牧可渔”的滨湖绿洲,已变为我国沙尘暴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民勤绿洲已处在濒临消失的危险边缘。现实深刻地昭示我们,民勤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不按自然规律盲目开发的恶果,“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正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民勤生态恶化的趋势,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路子。

“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深刻总结国内外开发史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同自然斗争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过十分惨痛的教训。从国际开发史来看,最沉痛的教训是在美国和前苏联发生的“黑白双风暴”及非洲的“鸡眼荒漠圈”。19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1860年—1890年,90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沙化,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粮食减产一半以上。前苏联修建卡拉库姆运河,每年从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使得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了10至20公里,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前苏联在该流域几十年间的经济收益。另如20世纪中叶,一些科学家在研究分析了萨赫勒地区的自然条件后认为,振兴非洲经济的重点应放在解决影响牧业发展的人畜饮水问题上,于是国际社会资助6亿多美元在那里打井取水,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空前发展,但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若干年后却围绕一个个机井出现了寸草不生的“鸡眼荒漠圈”,并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丧失,荒漠化加剧。从国内开发史来看,最典型的是罗布泊的演变和居延海的消亡。罗布泊湖面面积原为3006平方公里,周边曾是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由于盲目增加耕地、修建水库截水、筑堤引水、建泵站排水,加之人为使河流改道,结果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罗布泊变成了一片不毛之地。此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开发黑河流域,导致下游彻底断流,居延海悄然消失,沙尘暴频起。以上沉痛的教训,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警示,谁顺应了自然规律,谁就能够得到丰硕的回报;谁违背了自然规律,谁就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今天,我们改造自然的本领空前提高了,但破坏自然的危险也同等地增大了。所以,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坚决克服盲目性,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

“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的历史重任。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对兰州、河套地区及中原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荒漠化进程的加速、绿洲面积的急剧萎缩和沙尘暴频率的增加,已对兰州、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防治沙尘暴的心腹之患。民勤绿洲不保,两大沙漠将迅速合拢,武威金昌难保,河西走廊将被拦腰斩断,亚欧大陆桥将不复存在,黄河宁夏段也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因此,保住民勤绿洲将是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高度,搞好这项事关全国生态保护的重大工程,决不辜负总理的重托和苏荣书记、陆浩省长的殷切希望。

治理民勤生态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1.统筹上中下游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权分配机制。“善治国者,必先治水”。目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格局是1963年确定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上下游之间、工农之间、经济同生态之间水资源的分配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中上游用水挤占下游用水,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生态因水而日益恶化,生态恶化导致降水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圈。治理民勤的生态问题必须从治水入手,按照现代水权理论,统筹解决上下游之间、工农之间、经济同生态之间水资源的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权分配机制。一是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天上水)进行全面普查,按人口、耕地、产业、城乡、区域等要素对水权进行科学分配,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区域、产业、城乡和上下游之间的用水关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石羊河流域管理局的职能,协调管理好上中下游、金昌与武威及各县区的用水,进行总量平衡和科学控制。二是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证制度,有计划地关闭灌溉机井,使有限的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是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水价改革步伐,充分发挥价格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作用。

2.统筹城乡、工农之间的关系,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据有关专家测算,运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方法,农业节水的潜力在10—50%,工业节水的潜力在40—90%,城市节水的潜力在30%以上。因此,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各产业和社会各层面上开展节水活动意义重大,十分紧迫。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下决心压缩玉米带田、小麦等高耗水作物,增加饲草和经济作物面积,形成比较合理的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二是大力推广滴灌、渗灌、微灌等高效灌水技术,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工程节水措施的应用和灌溉制度改革。三是加快工业节水进程,严禁上高耗水的工业项目,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单位产值用水量。四是加强城市节水管理,扩大城镇集中供水范围,关闭城区范围内的自备水源井,以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为重点,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3.统筹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努力打造“绿色武威”、“有机武威”。按照以水定耕地、定产业、定人口、定发展规模的原则,制定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规划,用规划指导发展。要继续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和封山(沙)畜林(草)工程。重点在南部营造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中部绿洲区发展经济型农田防护林,北部风沙沿线封育沙生植被区,流域中下游地区严格实行封井退耕政策,南部祁连山绿地、疏林地实行绝对禁牧封育。下大力气调整农牧民的能源消耗结构,积极推广标准化沼气,改建省柴节煤灶,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开发利用风能,培植薪炭林,以发展再生永续能源替代农牧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要增强环保意识,严禁发展高污染产业,强化水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积极探索建设绿色武威、有机武威的有效途径。

4.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大生态移民、劳务经济和计划生育力度。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的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人的自身的生产如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的临界值为7—20人,据此测算,民勤绿洲承载10—15万人为宜,而现有人口已超过30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接近400人,大大超出了现有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必须把人的自身生产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通过大规模移民减轻人口压力,力争用20年时间在石羊河全流域移民30万人,关闭所有机井,从根本上杜绝破坏生态的后路。二是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着眼于全国进行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努力使零散的劳务输出变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增强农民的创业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对计生户的奖励、优先、减免、扶助等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从根本上缓解人口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

5.统筹近、中、远期之间关系,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治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眼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上,近期应以压面积、调结构、封机井、衬渠道、兴科技、禁垦牧等综合治理为主,远期以外流域调水为主,在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尚未开动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引大济西和引黄入石济民工程。在解决人口压力上,近期应以劳务输出和生态移民为主,远期以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为主,确保人口净增率逐年减少。在经济发展上,近期应以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主,走“多采光,少用水,禁开荒,慎用地,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之路,寻求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途径,远期以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治本之路。

(发表在《甘肃日报》200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