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散文精品——情感·温馨卷
28702100000012

第12章 给我一个空间世界不再等待我们……(1)

睁开你的双眼,世界不再等待我们,我们又在等待什么呢?

往前走,一定是一片蓝蓝而辽阔的天空!

罗西

一次拿破仑外出打猎,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呼救。走近一看,原来有人落水。

拿破仑举起猎枪,大声叫道:“喂,你要是不爬上来,我就打死你。”那人听了,忘记自己是在水中,用尽全力向岸边划去,经过多次挣扎,终于上岸了。

他气愤地问拿破仑:“为什么要杀我?”

“我要不吓唬你,你就不会拼命往岸上划,这样,你不就自己死了。”拿破仑笑着说。

一心想活着,而如果他不寻求自救,能活成吗?确实,行动并不是最危险的道路,不采取行动才危险。我们很多人,在日常生活里,喜欢幻想,喜欢憧憬,喜欢描绘,但这一切如果仅仅停留在心动的层次上,永远不会有结果,梦醒时分,仍是双手空空,一无所有。

人应该学会思考,学会筹划,学会预见,而这一切如果不付诸于行动,思考、筹划、预见就可能成为忧虑。一个人要成熟,必须在快乐中成长,而快乐的成长,必须在行动中成长。只有行动,才有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才会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成就感。那么,你不会觉得前方迷茫,从而更自信、更快乐地走向明天。

成龙说:“今天我能在电影界占一席之地,靠的是什么事都自己做的精神。”我们在羡慕成龙的辉煌的成绩时,是不是也看到他那忘我的工作态度。“一念之下”固然重要,而更可贵更有效的是行动,是一往无前的奋斗。

睁开你的双眼,世界不再等待我们,我们又在等待什么呢?往前走,一定是一片蓝蓝而辽阔的天空!

捕捉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那份美妙于瞬间来去,让你惊喜,也让你遗憾。

祝勇

灵感这东西是捉弄人的,总是在我毫无准备、最不提防的刹那,倏地在我的心湖上闪过,如同神话中的缪斯女神,带着炫目的光辉,令人难以置信地降临我的眼前,那时候我要么正在街心花园欣赏新剪枝的花树,要么正站在夜晚的草坡上仰首辨认星座,于是,便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在我心灵的一环静水间倏地抖开几朵涟漪,那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那一瞬间里,如果能安静地坐在洁白的稿纸前,将心中的美妙感觉化成文字留存下来,我的内心会感受到巨大的欢愉。然而在那样的时空里,这一切又都是毫无可能的啊。等到过后我具备了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来写一篇文章,或者做一首诗,那鲜活的感觉却早已成了一枝干枯的死花,木然置于一片茫茫沙漠之中。

是的,那份美妙于瞬间来去,让你惊喜,也让你遗憾。

当我因心中的灵感而激动不已时,它正以来不及计算的速度飞驰而过,在以后茫茫的时间里,任凭我如何虔诚地祷告,那女神也执拗地不肯回首。

除了作家之外,我想,摄影家也会有相似的经验吧。

当一位摄影家猝不及防地看到一幅动人的场景,当他举起照相机调好焦距揿下快门,也许只因慢了一秒钟,片刻之前还在眼前的那幅画面,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了,令这惟一的见证人摇头叹息,叹息他终没能使瞬间成为永恒。所以,如果能捕捉住心中的灵感,捕捉住动人的画面,捕捉住每一个、每一个美丽的瞬间,该是多么的、多么的幸运啊!

其实,在我们的生命里,又何尝不曾遇到这般来了即去的美丽瞬间呢?

如果我们能够捕捉到它们,那真的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

有时我很想唱歌,只是胆小如鼠,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只好在一个人的时候,唱给自己听。

那天,就在那次联欢会上,在许多朋友唱完一支又一支动情的歌曲之后,我最好的朋友“出卖”了我,于是在一片热情而友好的掌声中,他硬拉我上场。我只好硬起头皮唱了,唱的是姜育恒那首《驿动的心》。歌声回响,我忘记了自己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直到又一片掌声响起,把我的心绪拉回现实之中,我才明白自己跨出了潜意识里那道最难于跨出的门槛。

就是在这片刻间,在我性格中潜伏已久的怯懦逃遁得无影无踪,我对自己确立了信心。难道这样的时刻不是稍纵即逝的吗?我真的该感谢那位“出卖”我的朋友了,若不是他,我是不会获得这样的经验,不会拥有这等美丽的时刻的;若不是他,我会仍然同往常一样,坐在观众中间,仍然希望却又怯于登台亮相啊。

早晨的时候,阳光又轻挪起款款的脚步,来亲吻我们一如亲吻它的儿子们了;窗外嫩绿的槭树又在抖落它全身的露珠,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响;堂前飞燕又在啄草修补它们的窠巢了。有无数美丽的瞬间,无数必然的偶然,就在这无数平常的过程中,悄没声息地来到我们近旁,又悄没声息地流逝了。也许你会在一次无味的旅途中偶遇一条令你终生不忘的美丽河流,也许你偶然在报上发表了一首诗,开始走上一条新鲜而陌生的道路,也许你在一次聚会上见到一位女孩,而她却改变了你全部的生活……谁知道呢?生命中总有那么多的瞬间,只要你执意不放过它,那么它必然会为你开启一道门,并引领你走向一片意料之外的丰饶园林啊。

那么,请莫要大惊小怪地惊跑了它们,也莫要错过它们。让我们心怀欢喜和盼望,轻轻地,轻轻地捕捉它们——

捕捉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不怕出丑敢于尝试

我们想从现在的境地转到新境地,就必须敢冒出丑露拙之险。我们不妨记住,决定不会冒出丑之险,最后可能会懊悔。

朱迪思·维奥特

我们来为不怕出丑、敢于尝试的人欢呼鼓掌。

我在想我的朋友南施。她穿着她儿子的少棒队上衣,戴着棒球帽,出汗的手握着球棒,站在本垒上。第一球投来,她挥棒太早;第二球投来,她挥棒太迟;第三球投来,她三振出局——球季的每一场比赛她都如此。

南施打的是垒球,因为她做事的机构有个垒球队,尽管她的体育素质极差,她却应同事之坚请,同意参加球队。她发现,原来丢丑也有好处。

南施说,她的同事都喜爱她敢于尝试,“并不因为我打得糟而瞧不起我。”她说,同事们都发誓,只要她的球棒能够真正接触到球,他们便选她做“全年进步最快的球员”。她又说,做点儿她完全不擅长的事会让她觉得非常好玩。

我喜欢像南施这种愿意说“那有什么关系”的人。他们想什么就做什么,不怕被人笑话。

他们就是那种虽然反手正手都不高明可是仍然上场打网球的人。也是那种天生两只左脚而仍然下场跳舞的人。也是那种不能屈膝或不能把滑雪板靠拢些而仍然去滑雪的人。

就拿艾美莉来说吧,她的法语糟透了,却参加了廉价十日游飞往法国。虽然有人告诫过她,说巴黎人瞧不起法语说得不流利的人,但她却偏要在博物馆、在咖啡馆、在香舍丽榭大道到处跟人说话。人们耸肩笑她,但她毫不在乎。信不信由你,甚至在她满口说法语而那个法国人却客气地请她说法国话时,她也一点都不在乎。

丢脸吗?艾美莉并觉得。

因为艾美莉发现很多法国人对她的法语耸过肩膀后,便很友善地和她交谈,欣赏她那股子兴高采烈的劲儿,佩服她的机灵活泼,赞许她的努力精神。因此我们应一同对艾美莉以及所有那些有时敢于出丑的人欢呼三声。

这些人包括愿意学些新东西——艺术的、实用的、运动的、知识性的新东西的人。我最爱举的例子就是我的朋友爱丽森,有一个时期,她的外号是“自讨苦吃的傻子”。

爱丽森是个不喜欢出门野游的人,她嫁了个比她更室内型的丈夫保罗。后来,她觉得应该让子女和她自己对大自然多学些基本知识,于是在30几岁时带着7岁和9岁的孩子去见识大自然。保罗认为她这么做简直疯了。每次他们出门时,他总是在门口挥手送别,扬言如果他们逾时未归,他便请森林管理员去搜寻。虽然爱丽森母子每次都回来了,但却总有遭虫咬、帐篷破漏及其它户外灾难的事情。

后来,经过许多次的试验和教训,爱丽森终于成为老练的露营人。她愿意做个“自讨苦吃的傻子”来丰富她的生活,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甚至还可以丰富了她丈夫的生活。因为他最近在胸口划十字架答应改日也去露营一次——但希望不是去送命。

有些人不像爱丽森和保罗。他们永远拒绝学习任何新的技能,因为他们不喜欢做一个初学者。他们宁愿缩小选择范围,限制自己的乐趣,生活于狭窄的天地,也不要出片刻的洋相,做一时的傻瓜。

若干年前,我选修了一些心理学课程。班上的同学都是男生,而且都是医生。我虽然对所学的东西有满肚子的意见和问题,可是我也只能到下课以后,才偷偷摸摸地把那些话向着教师耳语。我怕当着那些学问渊博的同学的面发言,那会泄露我可怜的底细。我实在怕自己出丑。

幸亏有个同学救了我,他劝我参与班上的讨论。我开始发言,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同样重要的是,我发现我也自有见地。

我终于认清,我们想从现在的境地转到新境地,就必须敢冒出丑露拙之险。我们不妨记住,决定不会冒出丑之险,最后可能会懊悔。我们也不妨记住这句法国名言:“一个生平不干傻事的人,并不像他自信的那样聪明。”

赠给青春三句话

青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还在于它能经受得起任何的失败。

胡子宏

外甥长得高高大大,20岁了,身着名牌的西装,系着名牌的领带,别着随身听,一副英俊潇洒的模样。忽有一日,外甥来到我家,随便聊了几句后就憋红了脸,说:“舅舅,帮我找一个工作吧,现在好单位进不去,多数企业效益又太差。”

我想了想,说:“你有特长吗?比如驾驶、电脑、电工、会计。”外甥摇摇头。我说:“那你只能做些体力活了。这样吧,我介绍你到朋友的建筑工地帮忙,收入也是不错的。”不料,外甥再次摇头:“那种活儿,太苦太累,太跌份儿,难道你们机关没有清静、省事的工作”

我不禁勃然发怒:“你一没文化二没特长三不能吃苦,如今哪个机关能容纳你这样的庸才?

外甥无言地低下了头。面对着外甥的沮丧,我想起一句古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的清闲舒适,常常会使自己成人后感到某种程度上的失落。如今,我算是“三十而立”,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我感到有必要赠给包括外甥在内的青少年三句话——第一句话:趁着青春去长学问

俗话说:学无止境。我的大学4年就是在混及格、看电影、睡懒觉的清闲中混过来的。当许多同学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留在北京时,我方大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失去了4年的宝贵时光。好在我是一个好强的人,参加工作后,我不断地读书写作,算是发表了不少文章。但相比起北京的一批年轻作家,我明白自己现在仅仅是一名业余的撰稿人而已,因为我的学问没有他们深,作品的内涵就少了些耐人寻味的深刻。我后悔曾经浪费了4年的大学时光。4年的懈怠,将削弱我一生事业的高度。

一个人事业的辉煌程度,多半要基于他青春时代打下的基础。青年人如果立志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就要趁着年轻,多读书,读好书。既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实践证明:对青少年而言,当你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相对狭窄时,读书是培养学问的重要途径。你的学问做得有深度、有厚度,你将来的事业就会有坚实的地基,你对事业目标的选择范围也就越宽广。

第二句话:趁着青春去练特长

一个人生活于世间,必须要有能力把自己养活。即使你不想干什么事业,你不想做什么学问,但你必须要吃饭穿衣,换言之,你必须要有能力挣钱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你想使自己活得更滋润些,那么,你必须比他人具备更突出的本事,也就是说你势必要比他人有更突出的特长去挣钱或去取得你需要的东西。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下岗的工人失去了工作就不知所措,难以再就业。但是也有不少人利用自己的特长谋得了职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凭了一打演讲比赛的获奖证书,做了一家公司公关部的副经理。我的邻居,下岗后马上发挥自己的裁剪特长,开了一家服装店。

特长,永远是我们手中的一柄利剑。我们的前途中,总是有一堵墙在阻碍着你的脚步,你挥起特长这把利剑,会逐渐在那堵墙上砍一个缺口。缺口多了,就会有一扇窗,窗子开阔了,就会成为一扇门。从某种程度上讲,特长与学问没有什么必然的区别,学问也是一门特长。但特长更应该是你人生中一个实打实的本领,它能够在关键时刻端给你一只饭碗。

不要等你没有饭碗时再找饭碗。趁着青春练特长吧,它会使你的人生更加充实。

第三句话:趁着青春去吃苦

许多青年会说:我没有学问,又没有特长,怎么办?惟一的办法就是:趁着青春时代去苦读,去苦练。遗憾的是,环境的优越正导致一些青少年的吃苦意识逐渐蜕化,“不劳而获”的思想,仿佛正成为一种不良的时尚。

如果你面临着就业,你没有学问,没有特长,你剩下的就只有吃苦了——你只能找到社会上的“苦差事”。好在你还年轻,在从事“苦差事”的同时,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生活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的一个朋友,谋职无门,只好在一家饭店帮忙。两年后,他终于会炒一手好菜。于是,他在菜市场上现炒现卖炸鸡块,每月也上千元的收入。也许你吃了苦,仍然长不了本事和才能,但你不吃苦,你就永远不会成功。

青春是把结实的镐头。镐头就是用来开垦的,否则它就会生锈。青春就是用来吃苦的,有流行歌曲曾唱道:“爱拼才会赢”,“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事业和生活境界的高度,多是要依凭青春时代打下的根基。青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还在于它能经受得起任何的失败。因此,每次想到外甥寻找工作时的落魄,我就禁不住想:青少年真应该少“蹦迪”多读书,少玩耍多做功课,少去浪漫多去苦练一门技术特长,千万不要等你输不起的年龄再吃苦。如我的外甥,没学问没特长还怕吃苦,其实他已经感到了生活带给他的一份苦涩,尤其是,他已经浪费了一段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春天的声音

当你听见春天幼嫩的生命发出的声音而去在意它时,是比辛勤聆听深奥的道理更接近善念吧!

王家祥

生命发出的声音有些是听不见,却看得见的。某些声音可以在心中滋长,甚至变得很喧嚣,很庞巨,耳畔却没有任何声响。

走在春日迷人的山林小径上,耳朵里很安静,鸟叫虫鸣,风拂雨斜,这些,是不吵人的声音。

可是,你要静下心来让真正的声音在心头滋长,流动,仔细倾听!没有一种生命是可以暂时停止运转的,停止在生命之河里流动。

泰国的禅坐大师阿姜查,教导弟子要学习“静止的流水”的心境。弟子们怀疑,世界上哪里有静止不动的流水呢?既然是流动的水,便无法同时保持静止呀!是啊!既然是声音,便不能有听不见的声音呀!听不见的声音又如何叫做“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