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河西教育史
28702500000010

第10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1)

建设时期的河西教育(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1949年9月,河西全境解放,国民党独裁统治最后终结,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河西走廊从此跨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揭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河西教育

1950年到1952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正经历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河西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胜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城市民主改革等一系列社会改革运动,迅速稳定了城乡社会秩序。大力组织和领导生产自救,战胜灾荒,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生产,初步改善了群众生活,千里河西的政治、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教育事业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国民党政权被彻底推翻,新的教育必然取代旧的教育,并开始建立自己新的教育体系。

一、学校教育的接管和改造

(一)各级学校的接管和整顿

河西解放后,在接受旧政权机关、部队、企业的同时,武威、张掖、酒泉军管会和各县人民政府及时公布了学校工作的各项政策,通令各级学校:公共财产须切实保护不得损坏,保护有功者奖励,破坏者处罚,迅速建立学校新秩序,正式开学上课;学校应立即将全部财产、器具、图书、仪器等物以及教职员、学生名册清理移交,不得隐匿;私立学校进行审查登记后,准予复课;取缔反动党团派系组织及活动。张掖、酒泉等地由党政军首长主持,召开地区中小学教师座谈会,进一步阐明时局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启发教师思想,安定工作情绪。接着开始了各级学校的接管工作,中等学校和部分城市小学由军管会和县人民政府派员接管;乡村小学责成原任教师清理登记,呈报备案。接管工作在广大师生支持下非常顺利。接管工作结束,河西地区共接收中等学校22所(不包括永登、景泰两县所属学校,下同),其中国立2所、省立6所、县立11所、厂矿立1所、私立2所,普通中学15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11所)、师范学校5所(师范学校4所,简易师范1所)、工业和农职业学校各1所。除山丹培黎工业学校接管后由省上直接管理外,其余2l所学校均由省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分级管理。22校共116个班,学生4005人,教职员370人。接管小学1360所,其中,完全小学151所,初级小学1209所;天祝14所,古浪68所,民勤104所,武威239所,永昌73所,山丹56所,民乐59所,张掖178所,临泽60所,高台80所,酒泉157所,金塔59所,鼎新13所,玉门40所,安西35所,敦煌25所;共有学生77274人,教职员2663人。接管小学中,有私立小学33所,其中完小21所,初小12所。天主教会办的小学7所,同乡会及其他教会、团体办的小学18所,军阀官僚办的私立小学8所,学生约7000人,教师180人左右。

从旧政权中接管的各级学校,是一份破烂而臃肿的教育遗产,普遍存在教职员工多、学生少、教学设施简陋、经费不足的现象,甚至有一部分所谓的“挂名学校”更是徒有虚名,空洞无物。根据接管后的调查统计,各级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比例大致是:中等学校平均为1:7,完全小学平均为1:17,初级小学平均为1:24。中等学校平均每班有教师3—4人,勤杂工1人,而学生多者20一30人,少者只有几个人而已。一个班全月的开支,以小麦计算,平均为12市石左右,全年开支150市石之多。显然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这种极端不合理的状况,是旧教育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

接管后,在国家财政收入尚不充足的情况下,为了节约资金,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办好现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从1949年10月开始,陆续对原有各级学校进行了整顿工作。1950年夏,又配合全国范围内紧缩机构,节约开支,力争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工作,对各级学校进行了全面整编。根据中央和省上指示精神以及河西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各项整编原则:①整编目的在于充实,不是削减,不能因整编而使学生失学,整编后学校数目与规模必须能容纳现有学生。②对原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合并与裁撤,民族地区须作照顾。③根据实际到校的学生数编制学校,配备教师。中等学校每班学生须达到20人以上,不足20人者,依据实际情况合并班级。完全小学每班学生须达40人以上,按每班1.5的比例编制教师,6班以上者依实际需要,另编职员及杂员。初级小学学生在60人以下者编制教师1人,70—120人者编制教师2人,120人以上者,每增50人增编教师1人,超过200人者,另增编杂员1人。④编余教职员须作适当处理。遵照以上原则,经过对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式,于1950年上半年内,妥善地完成了各级学校整编工作。

中等学校共合并5所,撤销1所。1949年10月撤销武威青云中学,师生并入省立武威中学。1950年5月将张掖师范、张掖农校并人省立张掖中学,定名为省立张掖联合中学,内分设中学、师范、农林三部。8月遵照甘肃省文教厅指示,恢复张掖农校,并将省立张掖联合中学更名为省立张掖中学,附设师范部。同年5月将原国立肃州师范、河西中学、省立酒泉师范以及玉门油矿初级中学四校合并,以原肃州师范校址为新校址,定名为酒泉中学,附设师范部。同时将安西县立简易师范改为安西县立初级师范。此外原古浪县立初级中学因学生过少,于同年5月撤销,师生分别介绍到武威等学校任教和学习。以上经合并裁撤,共减少6校22个班。其余中等学校名称、校址、班级均维持原状,未作变动。

小学方面,共合并裁撤完全小学34所,其中古浪2所、武威4所、永昌3所、山丹2所、张掖4所、高台2所、酒泉5所、金塔1所、鼎新1所、安西4所、敦煌6所。初级小学为适应河西地区地域辽阔的特点,除个别学生特少,确无必要保留者,与邻近完全小学合并外,一般未作变动。私立小学除马步青在民勤、武威、永昌、山丹、民乐等地所设青云小学在接管整顿中,或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小学,或与其他公立小学合并改为新的名称;王益堃在张掖、古浪所设益垄小学,因经费困难,无法维持,也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小学外,其余私立小学均暂未变动,并由政府调派或指定进步教师,协助改革校政。嗣后在校董事会的要求下或征得校董事会的同意下,于1951年、1952年陆续由政府接办,转立公立小学。

1950年夏,全面整编后,河西地区尚有中等学校15所(不包括山丹培黎学校),其中普通中学12所、师范2所、农职学校1所,学生共2765人,教职员206人。小学1307所,其中完全小学120所、初级小学1187所,2890个班,学生60558人,教职员246人。整编后,中等学校及完全小学的校数、班数及教师均有缩减,学生数也比1949年接管时有所减少,但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比例悬殊过大的情况有很大改变,学校领导进一步加强,经费开支大大节省,教学质量和师生政治思想觉悟有了明显提高,学校面貌为之焕然一新。整编工作结束后,对于编余人员,按照个人条件和工作需要,另安排其他工作者75人,介绍学习者10人,自愿返乡生产和休养者387人。由于整编工作细致和对编余人员给予了适当的车旅费和生活费补助,基本上做到了去留满意,处理适当。此外,在整顿工作的同时,还选拔了一些青年教师,充实了学校的领导岗位。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

接管开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规定,陆续进行了废旧立新的改革工作。

首先,废除了旧制学校不民主、不合理的各种制度。包括:校长独裁的学校领导制度;以毒化和控制学生为目的的训导制度、导师制度,反动的学生自治组织;教职员兼职兼薪、吃“双份粮”的制度;学校以增加设备为名征收高额学费制度;学校自行用人制度以及其他行政、教学方面过分繁琐、徒有虚名的制度和条规;同时还洗刷、拆除了国民党政府的国徽、校训、匾额、标语等,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其次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了新的学校领导制度和管理制度。各级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等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小学,在校长领导下,吸收主要教职员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的集体行政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学校各项行政工作。在校务委之下,中等学校设立教导处,小学设立教导主任。负责领导学校的教导工作。在教导处和教导主任的指导下,各班设立班主任,指导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及其他课内外活动,实行了完整的教导合一的制度。还设立了由行政领导、教职员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经济稽核委员会,负责学校经费开支的监督检查以及由学生民主选举成立的学生会组织。另外,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各校根据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了会议请示报告、计划、统计、预决算、经费收支和财产文卷登记、保管、移交等行政制度,招生、考勤、成绩考核、升级、留级、休学、转学、退学、毕业、奖励、教学计划、教学研究等教学制度以及教师进修、政治、时事、文化、业务的各种学习制度。

(三)五年一贯制的推行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中指出“我国原有学制有许多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初等学校修业六年,并分为初高两级的办法,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女难于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这些缺点急需改正”,同时决定“小学的修业年限为五年,实行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的分段制”。1952年7月,武威专区和酒泉专区分别召开第三次文教工作会议,对推行五年一贯制问题作了专门讨论,会议确定从1952年秋季起,按各地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施行五年一贯的新学制,五年内全部完成。这次会议后,除天祝、肃北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外,其余各地完全小学一般都从1952年秋季起,在新招生一年级,按五年一贯制新教材进行教学。初级小学选重点推行。推行过程中各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配优秀教师担任新学制一年级班主任,选定实验班,重点辅导,加强具体指导。临泽、高台等县以县为单位召开业务学习研究会,对五年一贯制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总结。各专区组织干部对各地推行情况作了视察督导。新学制推行过程中,经过实践发现普遍推行困难较多,条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教师水平低,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负担过重,消化不了,有些学校学生不及格的现象比较严重。城市大多数学校也感到推行五年一贯制条件不够成熟,有困难。于是,五年一贯制只实行了一年,各县根据中央精神,决定暂时停止推行,并继续沿用四二制学制进行教学,没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河西各县根据中央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一是废止了公民、童训、军训等科目,停授或选修英文科目;中学增设了政治、时事政策,小学增设政治常识、时事政策等科目,中小学的其他科目保持原状,暂未做增减;二是逐步采用新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把几千年传承下的有封建毒素内容的教材全部干净的从中小学校清除出去了;三是加强各科教学的思想性,特别是文科,结合实际,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解放后河西各县各校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组织学习苏联和东北的经验,废除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推行启发、诱导式的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在改革中,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对诱导启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如何灵活运用,处于废旧而不立新的矛盾状况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领导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掌握要领、掌握实质。创立教学研究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推行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改变了以往事先不准备,上课时临时应付,信口开河的现象;注重批改作业,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

二、学校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恢复较快

解放后,各级学校的复课工作,是与接管工作同时进行的。接管中,军管会和人民政府公布政策,通令复课,除个别中等学校校舍暂为驻军占用以及部分边远地区小学因社会秩序尚不安定,而未开学外,大部分中小学都在1949年10月先后开学。到1950年春季开学,原有学校已全部复课。但由于地主恶霸、反动分子造谣恫吓群众和匪特骚扰,到校学生依然很少,人数较前下降甚巨。据统计,中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平均比1949年解放前减少14%,小学的在校学生平均比1949年解放以前减少20%。有些地区甚至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因此迅速动员学生上学,充实各级学校学生人数,仍是当时学校工作的迫切任务,也是学校恢复工作的重心。

从解放之初开始,各级党委和政府即以通告、传单、招生广告等形式公布了教育方针和政策,以求解决群众顾虑,送子女上学。1950年不论城市、乡村均有基层干部、积极分子和热心教育事业的开明人士,组成劝学委员会,利用座谈会、访问及群众集会等形式,宣传各项政策,开展劝学工作。同时整顿健全了初小校董事会组织。多数学校广泛召开家长会、恳亲会、游艺会,介绍解放后学校的变化和教学情况,解除疑虑,劝其入学。国家干部、劝学委员、校董事会委员、积极分子带头送子女入学,以作示范。学校还对贫寒家庭学生给予适当的照顾。国家在中等学校设置了助学金,小学采取减免学费的办法。对部分在家庭从事生产的学生,金塔、酒泉等县采用间日制、半日制、取字教学、送字教学等方式,克服了生产与学习的矛盾。无论是城市或乡村,每当学校开学,群众率男携女,争先恐后纷纷送子女上学。学生人数大大增加。

由于党的正确领导,社会改革运动的巨大促进,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教师的积极工作,河西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迅速得到恢复,1951年下半年,除中等学校的校数、班级、教师大体维持整顿后的原状以外,小学已恢复到1949年的水平。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迅速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