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奠基人张轨,博通经义。他出任凉州刺史后,立学校,重礼教,并收录九郡官僚子弟500余人,传授儒学。首批招收500人的州级学校,在当时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其规模可谓大矣。置崇文祭酒,崇文祭酒是州级管理学校的长官,同时兼地方教学之职。崇文祭酒的品阶仅次于刺史,给予如此高的地位,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也表明张轨振兴教育和以文教兴邦的决心之大。其后张重华也非常重视讲学授徒,一时出现了在朝卿士,郡县守令,从师受教的盛况。
南凉秃发利鹿孤,听从祠部郎中史暠的建议,设立学校,任命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选拔世族豪门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西凉主李暠,在敦煌修建学校,增收世族豪门子弟500人人学,大量培养文武人才,并征学者刘晒为儒林祭酒,掌管教育事务。
北凉主沮渠蒙逊尊刘晒为国师,令索敞、阴兴为助教,聚徒讲学,培训官吏。蒙逊还集中了阚驷、张湛、索敞、阴兴、程骏、程弘、宋繇等一大批学者于张掖、武威等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五凉时期,河西私学尤为发达,名儒聚徒讲学,弟子常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秦安人郭荷,“明究群书,特善史书”,隐居张掖东山,设帐授徒。敦煌人郭璃,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从郭荷,尽传其业,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多艺。他隐于临松薤谷(今肃南马蹄寺)凿石室而居,弟子著录千余人。《孝秋墨说》、《孝经错纬》是他的代表作。著名学者刘晒就是他的学生。敦煌效谷的宋纤,隐居酒泉南山,设立私学,在教学之余,注释《论语》,写作诗颂数万言。
五凉时的私学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一是教育内容以经学为主,兼融道、佛、天文、地理、文学、史学等。二是私学规模大,生徒人数成百上千,甚至数千人,超过官学,而且重师承关系,形成了一些具有河西特色学术流派。三是私学教育家,不慕名利,甘于寂寞,隐居山林,聚徒讲学,潜心著述,致力于教育事业。四是私学招生对象较为广泛,既有官宦贵族子弟,也有平民百姓,冲破门第观念的束缚。
五凉时期,官学发展,私学昌盛,学者云集,人才济济,形成了“河西多士”,文化教育欣欣向荣的局面,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节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河西教育
一、河西文风颇盛,官学私学发达
隋朝统一全国,不仅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历史局面,而且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帝杨坚对魏晋南北朝儒学衰微大为伤怀,决心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并把儒学作为治国之本。为此他不但抬高孔子及其后代的社会地位,而且开创聚众讲儒学经典的活动,并规定老百姓在岁闲时,都必须学习儒训。同时,在京都及州县开设学校,但后期受到抑制。炀帝继位后,立即复开州县学校,教育日趋兴盛。但因炀帝统治残暴,连年征战,社会秩序不稳定,纲纪沦丧,地方官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隋朝废除九品正中制,代之以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官学尤其是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隋代武威、张掖、敦煌三郡文风颇盛,很多士人通过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的程序步入仕途,敦煌令狐熙精通《三礼》,擅长骑射,通晓声律,被吏部以通经拔为上士。
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鼎盛局面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李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崇儒兴学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便恢复推行儒学。建国伊始,诏令全国各地重开国子学和州县学。第二年,又在国子学立庙祭周公、孔子。贞观年间,进一步推行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并扩大中央官学的规模。统一经学,编定《五经正义》,颁行天下,作为地方官学的通用教材。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都以此为纲,从此诵读儒家经典,成为天下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课。武则天当政时期,兴佛废学,使贞观以来学校发展的良好势头遭到抑制。玄宗李隆基登位后,再次恢复崇文兴学的文教政策,并亲注《孝经》,令天下百姓家藏一册,乡学倍加重视。并征求宏儒硕士,考选为官,使其执教于中央及各地州县学之中,并制定编制,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以后的当权者,大都能沿用尚儒读经这一定制。
唐代的中国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和昌盛,全面走上了世界大国地位,长安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各国的文化中心。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封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大增,专门性学校开办,形成了完备的教育网络。
河西州县学校,私学蓬勃发展,医学也同时开设。地方府州县学均由官办,乡里学校则归私办。地方官学按州县之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并规定了学生招收和教师的数量。府学可收经学生50—80人,医学生12~20人;州学可收经学生40—60人,医学生10—15人;县学可收经学生20—40人。如此庞大的教育网,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入学由府州县长官选补,可免除课役,并享受按例的物质供应。学生在读习儒家经典之外,还须学习书法和时务对策,兼习礼仪。经每年岁考合格后,可逐级升迁就学。医学设在州府一级,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多数学生在习业完满后,服务当地。私学侧重于识字等启蒙阶段的教育,学生大多为庶民子弟。地方学校层次不一,程度悬殊,即有名士大儒传道授业,也有村野俗儒教字讲文。
唐代的敦煌,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文化教育发达,官学、私学颇具规模。官学有州学、州医学、县学、庙学、里学等,从敦煌石窟遗书中得到的《尚书》、《易经》、《左传》、《文选》等,即是学生的读本。《毛诗》、《论语》、《孝经》写卷,是州县学或学生们遗留的教材。《本草》《脉经》、《五月庄论》、《食序本草》是医学教材,而《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是道家经典,是道学师生的教材。《兔园册府》、《李氏蒙求》、《开蒙要训》、《大公家教》则是私学的教材。安史之乱后,吐蕃尽陷河西之地。由于吐蕃崇信佛教,敦煌出现了教授《经》、《律》、《论》的佛教三学。又因为一部分遁入空门的唐代“破落官”,将世俗学问带进了寺院,加强了寺学内世俗学问的教学,寺院三学便发展为并收僧俗弟子,兼授佛学、俗学的特殊寺院学校。
据《沙州都督府记载图经残卷》记载:州学在域内,偏西地段,距都督府不远。学校院落形式独成一门。院内东厢为先师孔子、颜子庙堂,供学生拜谒,北面另构房宇供州医学进行教学;经学学生课堂设在西厢。州学经学教师为2人,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50人。医学教师2人,学生10—12人。敦煌县学与州学连墙分院,院内房屋布局与州学略同,学生40人,教师2人。寿昌县县学在县城内西南,教师2人,学生20人。
唐代,凉州府治姑臧(今武威),设府学,教师3人,博士1人,助教2人,教授学生60人。学科分大、中、小三类经。《礼记》、《左传》为大经,学三年;《诗经》、《周礼》、《周易》为中经,学两年;《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学一年半;《论语》、《孝经》学一年。五经是必读课,要求较低,只要达到一经或“未通经,有文词史学者”即可结业。
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刺激儒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制度、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的变革。学校职能是培养人才,以备国家使用。但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直接授官,科举的职能就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充任各级官吏。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众多学生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读书是手段,科举入仕方是目的。“读诵须勤苦,成就如似虎,不辞杖捶体,愿赐荣驱路。”勤奋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光宗耀祖。学校为科举而设,士子为考试而学,形成了“非科举无以劝学”的局面。赵彦昭,甘州人,年少好学,考中进士,于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父赵武孟,博通经史,官至右台侍御史。
唐代以后,中国进入分崩离析,兵祸连年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在这一时期,河西有归义军政权、甘州回鹘政权、凉州蕃汉奴隶主政权。由于朝代更替频繁,战事不断,各王朝虽因培养人才及政治形势需要对教育有所重视,但发展程度仍很有限。
三、西夏入主河西。重科举、兴儒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两宋期间,河西被党项族占据,建立西夏政权。西夏立国之初,就采用“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政策,将汉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及其他文化一并吸收融合,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西夏文化。这一政策贯穿于西夏历史的始终。西夏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奇缺的问题,特别注重兴办学校,发展科举,振兴文教。自元吴立国之初就开始兴办学校。首先是“蕃学”,宝元二年(1039),令各州置蕃学,设教授,选拔党项族和汉族官僚子弟入校学习,初步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实践证明,仅仅通过蕃学培养人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不高,因此西夏王朝开始提倡尊孔读经,吸收儒家营养,发展汉学,开科取士。公元1144年西夏仁宗赵仁孝再次下令,“州县各立学校(当为儒学)”,“复立小学于禁中”,接着又立大汉太学。所有州县的学校,京城小学、京师太学均以儒学为教授内容。并推行庙学制。庙学制是在学校中设立孔庙,以示重儒,树立学术权威,培养崇拜心理的一种制度。庙即学,学即庙,庙学一体。仁孝皇帝尊孔子为文宣帝,立庙称之帝庙。重科举,兴儒学,广办庙学,使河西地区教育得到恢复,并有很大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仁孝时期,权鼎雄,凉州人,天庆中举进士,以文学名授翰林学士。因才学而得重用的河西人当然不止权鼎雄一人。据统计活跃于元代的西夏历史人物,总数三百七十余人,其中祖籍属河西地区的约六十四人,大体占六分之一。①另外通晓汉文字的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依照汉字结构创制西夏文字6000个,翻译《孟子》、《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作为教科书,文字创制后需要推广,推广需要人才。中央蕃学首批招募弟子三千七,由文字创制者野利仁荣亲自主讲。这批学生结业后,其中不少来到河四地区从事文字教育。
河西走廊是西夏国中心地区之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政策的执行程度都比较彻底,再加上河西走廊良好的传统和基础,有效地保证了该地区儒学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可以说河西走廊的教育发展程度是西夏统治区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与同时期宋王朝所辖甘肃其他各地相比,河西地区的教育无疑在建制和教学内容上都要标准和规范得多。
河西自东汉以来,儒学就获得蓬勃发展,到五凉而达全盛。经过隋唐的着力经营,历五代不衰。西夏立国之初,汉学未受到重视,但并未遭到排斥,重建蕃学,其中有不少儒学内容。后经过一番争论,开始提倡尊孔读经、兴办学校、开科取士,重用硕儒博学之士,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西夏王朝毕竟源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过程,也是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与唐代鼎盛时期相比,河西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有限,特别是频繁的战争,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使文化教育发展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