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谐稳定的多民族国家与民族繁荣
在国家社会中,国家是民族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物质前提,每一个民族都要通过国家来表现自己的存在、维护或扩展自己的利益,保障和促进自己的发展。当这个保证和前提不能得到实现时,民族过程便通过民族主义或其他民族斗争的形式努力来争取它、得到它,于是民族自觉导致的民族统一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及其后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对自身政治权利的争取等便迭次发生,也于是就产生了以民族国家为主要内容的世界国家格局,产生了各民族国家内部对自身民族关系和民族一国家关系的自觉调整,直至确立能够满足民族自觉要求、符合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国家形态和机制。和谐稳定的多民族国家要素是民族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物质前提。于是,这些要素的形成过程就是为民族的充分发展和繁荣创造必要条件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一旦完成,接踵而至地便是各民族繁荣的到来,民族过程新的阶段也便开始了。
(一)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繁荣
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民族繁荣创造了充分的政治保证和物质前提。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解放了各民族人民,使各民族人民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获得了平等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或其他合理的国家形式和制度的实施又使各民族人民具有充分行使管理自身事务和国家事务的权利,这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自己、繁荣自己。
其次,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为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最先进的生产关系,从而为民族繁荣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四,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了它的民族政策必然是旨在促进民族繁荣和发展的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对民族繁荣的促进在中国有着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把民族繁荣作为自己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早在50年代,周恩来就反复讲到:“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各民族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所以,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繁荣各民族的政策。在这个问题上,各民族是完全平等的,不能有任何歧视。我们的根本政策是要达到各民族的繁荣。”①虽然由于“左”的错误干扰,民族繁荣的原则一度遭到破坏,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原则很快得到了恢复。1992年1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讲道:“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并再次提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期。”
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存在着发展上的差距,一般来讲少数民族落后于汉族。因此,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对于民族繁荣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力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设立多种专用资金用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对民族地区的农业、新办企业、扶贫经济实体、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等实行减税或免税,在金融和投资方面对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照顾,在生产力的布局和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尽力向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方向倾斜,在全国范围内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援民族地区建设,组织发达省市同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资金、外资和智力投入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民族地区的面貌,为民族繁荣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新疆是少数民族人口居多的民族自治区。建国之初,这里只是单一的农牧业地区,而现在已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型工业体系。石油、化工成为它的支柱产业,而近年来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行业的建设,又大大加大了它进一步发展的潜力。1997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050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9.5%,比1992年增长57.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1.5倍和1.02倍。新疆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济发展是民族繁荣的基础,也是民族繁荣的基本方面。当然,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存在,缩小差距仍将是未来相当时期内民族地区和国家的艰巨工作。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民族的规模形态是民族盛衰的晴雨表。由于长期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我国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在解放前处于人口减少、族体萎缩的状态。解放后,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的政策。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鼓励自由发展少数民族人口,而自70年代初期以后就逐步向有计划地发展过渡。这种人口发展政策是有别于对汉族的政策的,它注意了民族人口发展与物质生产相协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民族特点相协调,从根本上扭转了少数民族族体萎缩的趋势,使少数民族人口在我国的人口比例中不断上升。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有340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9%;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有3988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5.77%;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有6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62%;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有90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稳步增长是我国民族繁荣在族体规模形态上的基本反映。
民族语言和其他各种民族表征文化是民族存在的直观反映,由此对民族语言和各种民族表征文化,如传统服饰、宗教、节庆、婚丧、饮食、文艺、体育和手工技艺等的保持和继承就成为民族繁荣的重要内容。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应当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都有平等地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我国是一个有着多种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都有自己的语言,解放前有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解放后,根据自愿选择和有利于发展繁荣的原则,我国政府帮助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帮助一些少数民族改革和改进了自己的文字,为繁荣这些民族的文化创造了条件。根据有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全国政协会议等国家重要的会议都把少数民族语文作为会议的使用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也把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共同作为使用语言文字。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证。为了确保少数民族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推行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双语教学。1995年,全国接受双语教学的共有1.6万多所中小学的近600多万学生,有21种少数民族文字编印的教材已达1600多种、1.7亿册。此外,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央和地方先后设立了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机构、翻译机构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电视台,创办了少数民族文字的报刊、杂志。目前全国每年有20多种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达5900多种,印数达4.2亿册。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如为了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国家制定了“全国收集、重点整理、加强研究、大力推广”的方针,并组织力量对1万多种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包括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诸门类的文艺集成正作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陆续得到出版发行。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江萨尔》和《玛纳斯》都已由国家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进行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十几年来,国家投巨资对拉萨的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和青海塔尔寺等大批重点少数民族文物进行了维修,特别是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资5300多万元完成了自清初以来对布达拉宫最大的一次维修工程。
体育是民族表征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各民族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各族人民都有自己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射箭、摔跤、赛马,侗族的抢花炮,锡伯族的射箭,朝鲜族的秋千,回族的武术等都有久远的历史和影响。我国政府重视民族体育事业的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了这项工作。如今,各种民族体育不仅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牧区十分活跃,在一些城市的民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也有开展。有的大专院校还开设了民族体育班、培养体育人材和师资队伍。国家和各地区也十分重视民族体育项目的扩展,据统计已挖掘和整理出600多个传统项目,并出版了书籍。在群众体育普遍开展的基础上,全国和地方性的民族体育运动会已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许多体育项目,如摔跤、射箭、秋千、抢花炮、木球、珍珠球和武术等已打破了地区和民族界限,成为各民族共同喜爱和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的还成为国际体育比赛项目。
此外,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宗教、服饰和其它各种传统习俗也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指导下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这从我国少数民族用品的生产情况可以窥见一斑。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用品的生产,在原国家轻工业部和后来的轻工总会中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少数民族用品的生产和经营。到1993年,全国轻工业系统就有1800多家少数民族轻工用品定点企业,国内生产总值达38.3亿元人民币。少数民族用品是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的特殊用品,这种生产的发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更有意义的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在国内各民族中得到了光大,而且也在国家的扶持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努力下正在成为一种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如近年来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妇女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缝制的苗族服装打入了国际市场。据统计,从1993年4月到1994年7月,仅从文山邮电局寄往美国的苗族服装就达1113件4453套,创汇达40多万美元。文山的情况是有代表性的,因为1993年全国少数民族用品生产的出口交货值就达2.33亿元,这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产业走向世界的宏观反映。
上述情况足以说明,中国各民族不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族体规模的增长和各种表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都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的国家机制造就了民族繁荣的肥沃土壤。
(二)西方国家的民族繁荣
当代西方国家历经民族过程磨砺,也多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稳定和谐的国家机制,从而也使它们的民族过程向繁荣阶段推进。其中这些国家推行的多元文化政策和整合政策对其国内民族的繁荣至为明显。多元文化政策和整合政策是鼓励民族繁荣的政策,但相对社会主义国家,西方的民族繁荣主要表现在维护和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这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移民国家更为突出。
美国的种族和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几乎可以包括世界各国的主要民族和种族。在维护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各民族都希望在掌握通用的英语的同时,也不要忘掉自己民族的传统,学习和掌握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双语教育就成为鼓励语言多样化的必要措施。美国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发端于本世纪中期,1965年通过了相关的法律。为了保证双语教育的实施,美国教育部设立了双语教育办公室,主要研究解决双语教育的材料、师资培训等问题,也资助一些双语教学项目。美国的双语教学在2至7年级之间实施,有着相关的汉语、越南语、朝鲜语、菲律宾语、俄语、法语和葡萄牙语等各种教材。在夏威夷的毛伊岛,土著人推行文化复兴计划,土著人学校的学生全面接受夏威夷语教育,直到五年级才学英语。夏威夷州已将夏威夷语和英语都定为国语。美国政府对双语教育的投资是比较大的,一年的教育经费为340亿美元,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0%。
为了便于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美国有专门的印第安人学校和黑人学校。印第安人学生可以上专门的印第安人学校,也可以上一般的公立学校。印第安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主流社会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也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自豪。因此,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着很大比例的印第安传统文化内容,包括雕塑、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如今,经过这些学校培养的印第安艺术人材遍及全国各地,经他们的传承和发展,印第安人的艺术创作已形成体系。美国的黑人大学是培养美国黑人人材的摇篮。美国现有105所黑人大学,有着30万黑人在校大学生。美国黑人很为这些黑人大学自豪,认为。70%的黑人大学生是从这些大学毕业的,而50%的黑人商人、45%的黑人国会议员、80%的黑人联邦法官、75%的黑人博士、律师、内科医生和军事将领也都是这些黑人大学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