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8737900000017

第17章 中国菜概述(1)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菜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掌握中国菜肴的主要特点。

熟悉中国的八大菜系。

了解中国的仿古和特殊风味菜肴。

2.1中国菜系的形成与发展

菜系是指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肴馔体系。中国古代菜系,早期仅有“帮口”之说。所谓“帮”,是指从业人员的地方性“行帮”;“口”指的是口味,即地方性风味特色。如“川帮菜”原指四川厨师烹制的四川风味的菜肴,后来外地厨师烹制的四川风味菜肴,也称“川帮菜”,其他菜亦然。中国烹饪由于原料生产、烹调技法、风味特点的差异,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帮口。但各帮口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若干共同或近似之处,于是又形成较大的帮口——菜系。其特点在于具有某些独特的烹饪方法;有特殊的调味品和调味手段;有品类众多的烹饪原料;有从低到高、从小吃到筵席等一系列的风味菜式,且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菜系的形成有经济、地理、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地理气候、物产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流派。

2.1.1中国菜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菜系的形成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菜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期,因为菜肴的特色,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说得明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有山者采,有水者鱼”。也就是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形成菜系的主要条件,正是“今天下四海九州,特山川所隔有声音之殊;土地所生有饮食之异。”

以物产为依据,形成了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风俗志》称:“食物之习性,各地有殊,南喜肥鲜,北嗜生嚼(葱、蒜),各得其适,亦不可强同也。”这种饮食嗜好,成为人们难移的习性。“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只要对口味,口味不对,又如人之性情不和者,不同一日居也。”(《履园丛话》)只有到了近百年来,交通之发达,经济之发展,科学之文明,才将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物产不再是一隅之产,使物产已不再成为其菜系的惟一依据,但这种千百年沿袭而成的食俗还是不易改变的。

除上述因素外,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写了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烹调方法,做猪肚:“滚油爆炒,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柱香,以极烂为度。”可见在袁枚之前,早以形成以烹饪术为别的菜系的不同特色。

至清末,四大菜系的不同特色则更加鲜明。《清稗类钞》记述清末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

又更加具体分析了各地的菜系特色:“苏州人之饮食,尤喜多脂肪,烹调方法皆五味调和,惟多用糖,又席加五香。”“闽粤人之饮食,食品多海味,餐食必佐以汤,粤人又好啖生物,不求火候之深也。”“湘鄂人之饮食,喜辛辣品,虽食前方丈,珍馐满前,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北人食葱蒜,亦以北产为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引证之处,不足以说明菜系的全貌,但从中可看出四大菜系之特色。由此可将我国菜系的形成与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1)萌芽时期。南味、北食风味差异,先秦已见端倪。《周礼》中记载的“八珍”乃宫廷名菜,且为北方菜的代表,其用料多为陆产,其制法多依殷商,其地应属黄河流域。而《吕氏春秋·本味》所列菜肴,则多具南方菜特色,用料以水产类居多,应属长江流域。

(2)形成时期。至唐代,南味一分为三:长江中上游川味占优势,长江下游淮扬味居上风,而岭南与珠江、闽江流域,则以粤味占主导。到宋代,川食、虏食(东北地区)、南烹之名正式见于典籍,饮食市场上出现不同风味的酒楼。至此,中国四大菜系(鲁、川、苏、粤)实际已经形成。

(3)发展时期。元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我国的四大菜系都有较快发展。鲁菜不仅扩大到京津,而且传至东北地区;淮扬菜则在江、浙、皖、赣等地发展市场,并与当地菜肴互补;川菜在湘、鄂、黔、滇、贵一带颇有影响;粤菜则在闽、台、琼、桂诸方占领市场,吸收外域食法较多,形成独特风味。四大菜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又保持和发展了各自的特色,后又增为八大菜系或十大菜系,但多数人认为,影响最大的仍属四大菜系。

中国菜系主要是指地方风味,是中国烹饪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中包括地理气候的不同,而造成物产与人们饮食习俗的差异等;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贸易流通的状况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历史的变迁等)及文化因素等。因此,菜系的形成既有物质基础方面的因素,也有精神文明的因素,而菜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风味的差异上。各大菜系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交融,且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2.1.2中国菜肴的特点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烹饪以取料广泛、技艺精湛而享誉世界,并且融会了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集各民族烹调技艺的精华,形成了中国菜肴独特的风格特征。

1.选料讲究,品种多样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中国烹饪所应用的原料非常丰富,一般分为主配原料、调味原料和佐助原料三大类,总数在万种以上,而常用者达三千种左右。除天然原料外,还创制了许多经过精细加工的原料品种,如火腿、风鸡、板鸭、榨菜等。由于原料品种繁多,所以原料的质量和季节性至关重要,必须做到因料施烹,这样才能烹制出更多精美的菜肴。每种菜肴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多讲究和一定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所谓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中国烹饪原料既精且宽,各有所用。所谓“精”,是指选取的原料,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和生长期等特点,以鲜嫩、质优为佳,并且注意选用原料的最佳部位。如猪、羊等肉类原料,其各部位分档取料,据其烹饪特性,用于不同菜肴的制作,并且将其头、脑、内脏等都能得以充分利用,这也是中国烹饪的特色之一。另外,在选料时,质量上力求鲜活,规格上也非常讲究;如滑熘肉片须用里脊肉,烹制川菜须选用四川郫县豆瓣酱,等等。这些都是烹制精美菜肴的必备条件。

汉唐时代,习惯于将美味佳肴称做“八珍”。大约从宋代开始,八珍具体指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到了清代,各种系列的“八珍”不胜枚举,主要指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如“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指32种珍贵的原料。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

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2.刀工精细,精于运用火候

刀工是制作菜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厨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即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调所需要的、整齐一致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十分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斜刀法、平刀法及剞刀法等。针对原料的不同性质,根据菜肴的不同要求,运用切、批等刀法,切制出片、块、丝、条、粒、段、丁、末、茸和荔枝花、麦穗花等众多形状。既便于原料在烹调过程中成熟均匀,又利于调味,同时也便于美化菜肴。还可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别是刀工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喜鹊登梅”、“荷花仙鹤”等。

古代文学家的笔下,常常奔涌出吟咏厨师精妙刀法的句子。《庄子·养生主》描述了解牛的庖丁,经三年苦练,达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观他解牛,如观古舞;闻其刀声,如闻古乐。由是观之,动刀解牛,也是艺术。唐代也确有以刀工进行艺术表演的,《酉阳杂俎》说“有南孝廉者善斫脍,縠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因会客炫技。”

火候是形成菜肴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因而,掌握适当火候是我国厨师的一门绝技。在烹调菜肴的过程中,火力的强弱和用火的时间、长短也是影响菜肴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烹调用火一般分为旺火、中火和小火,因菜品的不同需要而分别施用。如用旺火快速烹制的菜肴;用微火长时间炖煨的菜肴;或先用旺火,再用小火加热的菜肴,等等。火候是烹制菜肴的重要环节,若火候掌握不当,即便使用珍稀原料,也不能烹制出美味佳肴。我国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才能烹制出美味佳肴。火候掌握得恰当适宜,是保证菜肴色、香、味、形、营养等的关键。

早在古代,我国厨师就对火候有过专门研究,并且阐明火候变化规律及掌握要点:“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吕氏春秋》)北宋大诗人苏轼不仅是位美食家,而且还是一位烹调家,创造出着名的“东坡肉”,这与他善于运用火候有密切关系,他还把这些经验写入炖肉诗中:“慢着火,少着水,火候到时自然美。”后人运用他的经验,采用密封微火焖熟法,烧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润鲜红,烂而不碎,糯而不腻,酥软犹如豆腐,适口而风味突出。

火候是烹调中最重要的事,同时也是最难把握和说明的事,真可谓是“道可道,非常道”,而一位烹饪者能否成为名厨,火候乃其关键。所以中国饮食中的厨者在操作时,积一生之经验,悟己身之灵性,充分发挥自己细微的观察体验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进行饮食艺术的创造。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是“得失寸心知”了。

3.配料巧妙,技法多样

配料是烹调之前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工序。配料原则一般体现在量、质、色、香、味、形、营养等方面,还要考虑到荤素、粗细、单个菜品与整桌宴席原料的配合及成本等内容。

通过合理搭配,有利于原料的合理使用,形成菜肴的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烹饪特别擅长于拼制各种花式冷盘,美食配美器,使菜肴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极具艺术欣赏价值,这也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格调与情韵。

烹调方法是我国烹调技艺的核心,其实质主要是对于热能的运用。火力的大小、强弱,时间的长短及不同的运用方法,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加热效果,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烹调方法。如炸、炒、熘、爆、炖、烹、煸、煮、焖、烤、烧、扒、烩、煎、涮、蒸等,同时也包括用于冷菜制作的卤、腌、拌、酱、炝等方法。

4.风味多样,品种丰富,讲究盛装器具

调味也是烹调的一种重要技艺,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中国烹饪特别讲究味的塑造与表现,要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追求美味佳肴和风味特色。调味料繁多,应用手法也很多,主要有基本调味、定型调味和辅助调味三种,以定型调味方法运用最多。所谓定型调味,是指原料加热过程中的调味,是为了确定菜肴的口味。基本调味在加热前进行,属预加工处理的调味。辅助调味则在加热后进行,或在进食时调味。通过多种调味方法,组合成咸鲜、麻辣、鱼香、怪味等多种口味的地方菜系,构成了中国烹饪的风味体系。除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外,还包含市肆风味、民族风味、素馔风味、宫廷菜等。

美食与美器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中国菜肴的盛装器具非常讲究,具有品种多样、外形美观、质地精良、色彩鲜艳等特点。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饮食器具也在不断发展,就类别而言,有瓷器、玻璃、银器、木器、竹器等,又有多种款式和造型。以美器映衬美食,使食与器达到完美的统一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