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8737900000050

第50章 茶史与茶文化(6)

从茶具材料质地来看,我国的茶具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锡器、金器、银器、玉器、玛瑙、漆器、景泰蓝等。到了现代,则以陶器和瓷器茶具为主,还有玻璃茶具、搪瓷茶具等,更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由于各地饮茶习惯、茶类及自然气候条件不同,茶具可以灵活运用。

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茶具以瓷器、玻璃居多,陶器次之,搪瓷又次之。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为,瓷器茶具传热不快,保温适中,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能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但由于陶器不透明,沏茶后难以欣赏杯中的芽叶美姿,是其缺陷。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名茶,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瓜片等,杯中轻罗缥缈,澄清一碧,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或旗枪交错,上下沉浮,饮之沁人心脾,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充分发挥了玻璃器具透明的优越性。至于搪瓷茶具也有它的优点,虽然欣赏价值比不上上述几种,且家庭、办公室不太适宜,敬客不够庄重,但经久耐用,携带方便。至于塑料茶具,因质地关系,对茶味有影响,除临时使用外,平时都不适宜。尤其忌用塑料保暖杯冲泡高级绿茶,因杯中长期保温,使茶汤泛红,香气低闷,并有熟味,大煞风景。我国目前的茶具,仍以“景瓷”和“宜陶”最为流行和名贵,普遍受到饮茶爱好者的欢迎。

1.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着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其中以江西景德镇出产的最为着名。北宋时,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茶具,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即今景德镇,在唐代就能生产质量很高的茶具。南宋时,景德镇湖田窑成功地制成了褐黄、天蓝、微青细条纹的所谓兔毫盏。景瓷茶具大都配有精巧的装饰,如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精美绘图,或几行颇蓄哲理的劲道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用这种茶具冲泡名茶,在品饮茶叶的同时,观赏茶具,更别有一番情趣。除景瓷外,也不乏其他名瓷,唐陆羽《茶经》提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绘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利于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非常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和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3)黑瓷茶具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而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

2.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强,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视为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但其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惹人喜爱。

4.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已出现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已经崛起,成为独树一帜的优质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若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于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

《桃溪客语》说“阳羡(今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瓷器茶具的发展,使陶制茶具相形见绌,但紫砂陶具,却能与瓷器茶具争名于世,以致有人将紫砂茶具称之为紫色瓷器。

5.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6.金属茶具

我国除有上述茶具以外,历史上还有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用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至于金属作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评价并不高,如明朝张谦德所着《茶经》,就把瓷茶壶列为上等,金、银壶列为次等,铜、锡壶则属下等,为斗茶行家所不屑采用。到了现代,金属茶具已基本上销声匿迹。

7.其他茶具

中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茶具的,但总的来说,在茶具史上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为这些器具制作困难,价格高昂,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主要作为摆设,用来显示主人富有而已。

7.5茶道

中国茶道早在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经日本人总结提高,形成了日本茶道。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迫切希望挖掘中国茶道这块瑰宝,弘扬中华茶文化。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茶道”可简单地解释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认为它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实茶道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入日本,甚至茶道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闻见记》。南宋时期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两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

日本茶道是一种综合文化艺术形式,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程序完善复杂。

茶道涉及的学科很多,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礼仪等,日本茶道的核心是“和、敬、清、寂”。“和”指和平、祥和,“敬”指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寂。这种茶道精神一直是茶人追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茶道的日益普及,茶道已经走出日本狭窄的天地,在世界许多国家扎根,其精神含义则更深更广,茶道的追求目标上升为争取世界和平。茶除了其物质属性外,其精神属性应为“和”。朋友相聚要喝茶,喝茶时总有一种祥和、谦让的心境。如果大家都用这种心情待人接物,社会就会安定,战争就会远离生活,这便是茶道的精神所在。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代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廷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而且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余杭的径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却未能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在茶道中,仪式又过于复杂或者过于讲究,一般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增强,使之获得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