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场地
最早的网球比赛是在草坪地上进行的,球场也是在草坪地上修建的,因此,网球运动素有“草地网球”之称。随着网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很多叫草地网球的俱乐部,其场地逐渐被土地、硬地和塑胶球场所代替。现在,网球比赛使用的场地分三种:草地、土地和塑胶场地(亦称涂塑场地)。硬地球场只是一般活动性场地。下面介绍几种网球场地的不同层面材料和性能。
草地
代表为温布尔顿。这是一片神奇的场地,昂贵的场地,高雅的场地,也是快消失的场地。一方面是经济的因素,一方面是熟悉它的人越来越少了。
草地的摩擦是最小的,弹跳是最低的(硬地的3/4)。球落地后,有明显的打滑现象,这使球员准备击球的时间大为减少。草地的覆盖物开始就不均匀,随着比赛进行,黑麦草脱落的地方露出草根和地皮,此处的摩擦就会增大。此外,地基也有凹凸不平。所以,草地上球的反弹很不规则,这就要求一方面球员要熟悉草地性能,有很好的预判性和随机应变的敏捷,另一方面,尽量多用削球和截击。草地上的削球比起其他场地有更大的威胁,但草地上截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球的来回速度快,上网的时间不充裕,即使上到网前,面对比其他场地快得多的回球,身体手法的调整也很仓促,截击的把握并不是很高(比起地毯)。连拉夫特和桑普拉斯都经常有不可思议的失误。但草地又必须多上网,如果停留在底线,处理落地的反弹球难度更大。
草地最有利的一点,是把发球的威力无限放大。在这里,同样是180公里的发球,接发球一方面对的困难要大很多,球经草地的摩擦速度损失很小,同时弹起高度还低,留给接球者的反应空间实在很小。在这里,伊万、菲利普、克拉吉赛克等重炮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底线型也不是没得打,但只有那些身材适中,反映灵敏,接发球预判过人的球员,才能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力打力,同时辅以快速的奔跑创造穿越机会,方可到达巅峰。阿加西、博格就是成功的底线球员。不过,阿加西对桑普拉斯和贝克尔两场重要的失利,也说明草地的主人一成不变的是发球上网的球员。从博格后25年,夺冠的底线型只有康纳斯、阿加西和休伊特。
土地球场
表层是用黄土或沙土铺平碾压而成的场地。这种场地与草皮球场相比,建造一维修方面都较方便和节省,地面软硬亦适度,但需经常养护。土地球场在欧洲被普遍采用,法国网球公开赛使用的就是这种场地。土地球场较之其他层面的球场,球的速度稍慢,很适合底线型打法的球员发挥技术水平,细砂层面的性能令球员在跑动中有滑动的缓冲机会。典型的土地球场,其传统建筑可分为以下几层:底土层(含排水沟)、透水层、粗土层和表层,周围由混凝土缘组成。
这种场地,从建筑结构看似乎十分合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很快就可察觉,其下层结构的性能,并不能按照设计的那样较长时间地保持。下雨和洒水时,随着水的向下渗透,表层的泥沙也在向下淤积,用不了很长时间,透水层的空隙都将被泥沙填满淤死,同时,底层的排水沟也就失去用场。另外,下层的结构,虽不能长久地保持其透水性能,但却隔断了地面的自然返潮。为使地面保持湿润,又不得不经常洒水,而洒水的后果又会使透水层加重泥沙的淤积。很清楚,这种场地建造费工费料,养护维修也十分困难。
目前,我国的老场地工人在维修场地的实践,自己设计并修建了一种十分实用的土地球场,其修建方法为:选定土质较好的天然地块,在四周挖排水沟道,用混凝土预制板材覆盖,分段留出下水口加漏水盖。然后将场内的土层翻起20-30厘米(若土质不好应过筛处理,或更换好土),铺平、洒水、压实即成。
这种场地修建方便、省工省料,有合理的排水系统,不会积水,同时又不会破坏地下水位的回升,保持其自然湿度。在较干燥的地区,可适当喷洒盐水,以保持场地潮湿,非常适合我国在学校、行业系统和青少年业余训练基地推广使用。
塑胶(synthetic)
代表就是墨尔本的澳网中心球场和迈阿密。88年,墨尔本改造场地表面,将场地改作硬地,并在上面铺上一层橡胶,俗称ReboundAce。这种橡胶地,弹性极好,球在落地后反弹很高,同时由于表面弹性系数k小,球与场地的作用时间长,这一点类似于软性场地,而橡胶表面里还掺有塑胶颗粒,增大表面摩擦系数μ,以上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使橡胶场的球速相对很慢。
由于高弹和慢速,在上面的打法略微是底线型占优势,从1988年到2003年,底线型和上网型的冠军比为11∶5,阿加西和桑普拉斯的冠军比为4∶2,同时还在2000年经典一战中取得不多见的逆转。这些都是和场地性能密切相关。在这种场地比赛,发球还是有优势,但已不明显,上旋底线球得多拍相持显得更有威力,一些红土选手在上面也可能有好的发挥,如1990年穆斯特和1997年莫亚。具体的细节在1995桑阿决赛的战例中有详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总有网友说90年代的球速明显慢于现在,由于球拍改变了之类的话。球拍科技的改变,在1985年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确实令球速明显增加。但到了90年代,科技的更新已经主要体现在业余球拍方面,对职业选手影响就不显着了。而球迷得出90年代球速慢,很可能是墨尔本球场的两次改造带来的误会。
1988年,球场由草地改为塑胶硬地,2000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造,虽然还是塑胶表面,但球速却快多了。所以,大家在看澳网回顾节目时,看到90年代澳网的比赛,那时正是慢速硬地,而对比这几年澳网的比赛,显然速度要慢多了。但只是场地变化的结果,可并不说明现在的球速在球拍科技的推动下,比90年代快多了。如果大家看90年代温网的回顾,会觉得球速比现在要快,因为那时的草皮比现在长。而美网也经历了中心球场的改造,道理相同。90年代,测速仪是激光的,测3点平均值,而现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雷达仪,测出手最快的时速,用测速仪数据的对比也说明不了问题。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正手击球动作的普遍应用,令正手发力更有效率,在获得速度的同时,旋转肯定是强于以前的。
硬地球场
最早是用石子、沥青或水泥建造的。它的最大优点是风雨无损,坚固耐用,几乎无需护养。国外流行的所谓全天候球场,主要就曾是指这种场地。东南亚一些国家和美国南部多是硬地球场。在这种场地上打球,球落地后的反弹速度快,人们称之为硬地快速球场,很适合上网打法的选手,只是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在这种硬地球场上进行正规比赛了。
丙烯酸酯塑胶面层
这是一种现场浇铺用刮板制作在沥青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上的新型材料,其工艺主要分为找平结合层、加强层、耐磨层等多层做法,还有含胶粒的多层做法。这种层面的网球场,近年来已开始在世界各地普遍采用,是一种既可供娱乐打球,也可用作正规比赛的高档次网球场地。如美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加拿大网球公开赛等世界网球大赛所使用的网球场,就是属于这种丙烯酸脂塑胶网球场。这种层面的网球场其性能特点是:平整度高、表面硬度高、耐磨、抗晒、色泽鲜艳、使用寿命长,便于管理和维修。这种网球场尽管其球速稍快,但较之其他类型球场,最大的优点是:球的弹跳平稳,球员在场上跑动舒适,因此受到世界各地投资者、建筑商和球员的青睐。
聚氨酯塑胶面层
聚氨酯塑胶也称聚氨酯橡胶,这种材质多用于大型田径跑道上,也有用于网球场地面层,是一种现场浇铺、刮板制作的材质,有分色一次性铺成做法和先铺底胶再做含砂喷铺的两层做法。这种材质合成后,由于具有一定的韧性,很适于铺在屋顶上和具有裂纹的基础地面上,而且具有一定放水特点。
这种层面材料如果达不到一定硬度就会具备弹性,会形成网球垂直落低或球员提拉上旋球落地后弹跳过高;球员的运动鞋底与胶面具有相同性质,跑动中会有发涩的感觉,削球落地有滞球的感觉。
网球场地的标准规格
国际网联和国家体委颁布的《网球竞赛规则》中规定,一片标准网球场地的占地面积不小于3660米(长)×1830米(宽),这个尺寸也是一片标准网球场地四周围挡网或室内建筑内墙面的净尺寸。在这个面积内,有效双打场地的标准尺寸是:2377米(长)×1097米(宽),在每条端线后应留有空余地不小于640米。在球场安装网柱,两柱中心测量,柱间距离是1280米。网柱顶端距地平面是107米,球网中心上沿距地平面是0914米。
如果是两片或两片以上相邻而建的并行网球场地,相邻场地的边线之间距离不小于4米。
如果是室内网球场,端线640米以外上空净高不小于640米,室内屋顶在球网上空的净高不小于1150米。室外网球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日照问题:为了避免日光弦目,室外网球场走向多为南北走向,如果周围有建筑物遮蔽,可另行别论。2)降雨排水问题:为了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场地的正常使用,国际网联规定,室外场地的散水坡为横向,坡度不大于8‰。
室外网球场地的四周围挡网高度一般在4~6米之间,视球场周围环境与建筑物高度,也可适量增减。
需要安装照明灯光的网球场,除室内屋顶灯具分布外,室外球场上空和端线两侧不应设置灯具。室外球场灯具应设置在两侧围挡网距地面高760米以上,灯光从球场两侧场面均匀照射。
灯光照度应当根据球场使用的不同用途,请电光源技术人员专门设计。经验告诉我们,每片网球场照光的平均照度,应当在340个勒克斯以上。
网球运动服装
网球运动对着装有着特殊要求。这些要求来自传统习俗也来自对优美形象的追崇。网球运动本身是一种优雅的运动,最初源自西方宫廷。在很久以前,网球的着装是如此隆重而繁琐,以至于限制了球员们的表现。
网球运动服装溯源
网球运动服饰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男性要穿翻领上衣短裤、女性要穿短裙子,且洁白一色缀以各种线条),它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1884年,网球运动开始盛行于皇家贵族的别墅。在花园内,贵族太太和小姐们,总是身穿紧身的带有裙撑的长裙打网球,这种装束便是最早流行的网球服。1925年,热爱网球运动的女士爱娜娜·伦吉兰别出心裁,她以华丽的紧身绸做成网球服,比过去拖地的长裙更有利于运动。1934年,海伦·赫尔·雅各布斯在英国温布尔登,选用新的面料,对网球服又进行了彻底改革。她成为了第一个穿短衣裙网球服的妇女。
让我们回溯到19世纪,由LottiDodd统治的网球世界。那时候网球手的装扮正式而合礼,男人穿着正统长裤,女性则是普通的夏装——及脚踝的蓬蓬裙。但即使是在那个时期,网球场上也被各种各样的女式裙装和礼帽点缀得色彩纷呈。
很快地,除了普通的衣服之外,网球手的装备中开始出现各样的附件,例如网球围裙。它看起来和普通的围裙没什么区别,只是在正面添了两个大口袋——用来装网球。另外一件重要的附件就是网球帽,硬草帽是大家的首选,也还有不少人选择其他的款式。
19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网球运动也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女性杂志开始为一切球场上可行的时髦设计大打广告。但直到1919年,法国超级网球明星苏珊·朗格朗为网球裙做出的改进,才真正成为一座里程碑。她是第一位穿着过膝短裙上场的女子选手。争论不可避免,但潮流也无法逆转。
接下来的20年,网球装没有太大的改变。1949年,年轻的美国名媛古西·莫兰再次制造了新闻的焦点。莫兰走进球场时引起一片哗然!她的裙子短过了膝盖,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带花边的灯笼裤。这身前所未有的服饰由前男子网球选手TeddyTingling设计。当然,和朗格伦一样,这身新装同样饱受争议。
20世纪60年代,莫兰的装扮终成潮流。与此同时,男子网球手的衣装也终于产生了变化——他们发现,短裤更利于跑动。进入七、八十年代,网球手们对衣装更为重视,把自己装扮得赏心悦目成为球场的需要。当然,如果球打得足够好可以稍稍忽略一下外表。那段时期,女子选手有网球场上的芭比娃娃埃弗特,而比约·伯格则成为网坛帅哥的代表。
直至90年代初,男式网球装的里程碑才由阿加西奠定。美国人花里胡哨的衣服和长发扮相前无古人,但他用成绩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安娜·库尔尼科娃占据了90年代末期和新千年的网球时尚版块。库娃能成为球场焦点,更多的是因为她魅力非凡的外表,而这也带动了同时期的网球手们争相打扮自己。但和莫兰一样,不佳的战绩使库娃逐渐失色。虽然如此,进入新千年后,由她掀起的这股时尚风潮一点都没有从网球场上退却。威廉姆斯姐妹着手自己设计网球裙。莎拉波娃同样对时尚有着非凡的热情,几乎每次参加大满贯赛事她都要展现新款裙装。
而经历变革还不算久的男子选手方面更是做足了功夫。虽然没有像阿加西那么特立独行,但红土小子纳达尔带来了无袖上衣和超短裤的潮流。今年的温网,瑞士天王费德勒一身白色复古西装,似乎又把我们带回了20世纪初。
一般来说,网球服装传统的颜色,以白色为主;男性以短袖、短裤,女性以短袖、无袖、短裤或短裙(有领之上衣);服装以舒适轻便,能伸缩吸汗的衣料为优。平底鞋,不可有钉子或颗粒之鞋底,会破坏场地表面。球袜需着较厚且易伸缩、吸汗的袜为主,尤其在坚硬的地面上,更需留意足部的受伤及水泡。
常见的网球服装
1T恤与短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