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尊铺设成功路
28823500000008

第8章 青春的绽放(1)

自尊心重在培养,拥有自尊心,让青春轻轻的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自尊心就是自己内心对自己所珍爱的一面;自尊心就是人体因自身的价值,在群体中的地位而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体验;自尊心就是同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直接相关的。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需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你前进的动力,它与自信心、进取心、社会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等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

1正确培养自己的自尊心

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苏格拉底

法国青年拿破仑由于自惭奇丑,便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人人都说我除了几何之外,一无所长。人人都不喜欢我,我干枯得像一张纸。”但是,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成为了世界历史上一名引人瞩目的人物。

自尊心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影响青少年自尊的因素很多,譬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及其个人修养等等,在这些因素中,个人因素是最重要的。

人贵有自尊

自尊不仅是开拓进取者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还是做人的重要品格。它能够成为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使人们成为强者。因此,人贵有自尊。

1自尊,使人不断进取。维克多·格格尼亚不仅是法国的一个化学家,还是一个可敬的人。他的可敬之处并不在于他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光荣,而在于他从羞辱中的奋起。

这个出生在法国瑟儿城堡的化学家,原本竟然只是一个近乎荒淫无耻的浪荡公子。在一次上流社会的午宴中,他发现一个不曾露面的美人,便想当然地邀请其做自己的舞伴。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却遭到对方的拒绝。当格林尼亚得知她是一位来自巴黎的女伯爵时,便连忙上前道歉,女伯爵竟然更加傲慢、更加冷漠地说道:“请离我远一些,我最讨厌的就是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

刹那间,格林尼亚仿佛像受到了极大侮辱,但是他并没有爆发愤怒,而是从羞辱中奋发图强,自此一改浪子的生活。由小学到大学,由发明格氏试剂而取得丰厚成果,最终出任里昂大学教授并获得诺贝尔奖。

自尊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不仅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还使人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使人不断进取,还伴随人们成功成才。

2自尊,催人自强不息。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青年时期因病导致伤残,历经坎坷,几乎陷入绝境。在中学毕业后,华罗庚由于交不起学费被迫辍学而回到家乡,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他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终身残疾——左腿因关节变形而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不禁想起双腿残疾后着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坚,更何况我才19岁呢?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白天,他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拖着病腿,一瘸一拐地到地里干活;晚上,他便在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后,曾惊动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从那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做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认真地从事助理工作,一边在数学系做旁听生,并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先后发表十篇论文等。在他25岁的时候,已是一名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对于自尊的人们而言,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与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而获得成功。但对于丧失自尊的人们而言,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

3自尊,使人品德高尚。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费尽千辛万苦,花费巨大劳动而提炼出了镭。居里夫人对镭既热爱又向往,然而,却把它交给了巴黎大学镭学院。一天,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居里夫人,当得知他并没有什么财富时,感到甚为惊讶。居里夫人解释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它是一种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大家。”记者不解地问道:“如果你可以选择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居里夫人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很想拥有一克镭来进行科学实验,我不能购买它,对我而言,它实在太昂贵了!”记者无比感动,在回国后,倡议成立“居里夫人镭基金会”,随即美国许多城市便成立了这种协会。在短时间内,居里夫人便得到了渴望已久的镭。

1921年,居里夫人抵达纽约,美国总统在华盛顿向她正视转交了一克镭,在举行赠送仪式的前夜,居里夫人看到了“捐赠证书”,她当场声明:“这个证书必须修改一下,美国贡献的镭应当属于科学而不是我自己,如果按照证书上的这种说法,就意味着在我死后,这克镭将成为私人的,也就是我女儿的财产,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居里夫人的坚持,当晚见证人便根据她的意见,对证书做出了一定的修改。

自尊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之一,只有自尊的人们才懂得尊重他人,与此同时,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相反,不尊重他人的人,也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培养自尊的品格

作为青少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其自尊的品格:

1.寻找个人自尊的支点。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尊的理由,这是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突出的优点或优势,这些优点或优势就是我们自尊的支点。那么,如何寻找这个“支点”呢?

(1)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绝大多数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常常是通过比较而形成的。有些青少年时常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结果使其过于自信,形成自负;有些青少年时常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结果使其自信心不足,产生自卑。因此,青少年只有选择正确的参照标准,才能比出信心与勇气,比出实际的进步。

(2)全面看待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或是别人并不具备的优势或特点。青少年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或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敢于承认它们。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青少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了解昨天的自己,认识今天的自己,追求明天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成长,自己的进步,自己的不足。

2.创造成功的记录。自尊与成功密切相连,成功的学习或生活经验是青少年自尊的基础,对于青少年而言,没有成功就没有自尊,一个在学习生活中充满失败记录的青少年,是很难拥有自尊心的。

最后,拥有正确的方向。

青少年不仅要从个人角度培养自己的自尊心,还要把个人的自尊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从而增强其民族自尊心。

轻轻地告诉你:

对于青少年而言,其自尊的心理品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源于每个青少年的自觉修养与精心培育。青少年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朝着自己选择的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创造更多的成功记录,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自尊心。

2切莫让“假自尊”占据你的心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

——徐特立

每一个青少年都有自尊,自尊是一个青少年对自己身体、能力、品德、行为等感到满意的一种状态。由于自尊,青少年才会积极健体,追求健康之美;由于自尊,青少年才会积极学习,表现技能才华;由于自尊,青少年才会助人为善,使其品德升华……与此同时,在青少年未承受过人生风雨的幼小心灵中,自尊又是那样敏感与脆弱。

拒绝“假自尊”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青少年:他们在享受着成功所带来的欢乐,在公众面前充满自信,然而,在他们心灵深处,却很不满足,充满焦虑或感到压抑……他们只是在表面显得自尊,却没有内心深处的自尊。

小磊是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他是学校的一名贫困生,学习成绩不错,老家在山东农村,平时自尊心极强,很少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由于其春节没有回家,母亲便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来看儿子,并拎来一大篮子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是,母亲的到来使小磊感到十分不快,并无比震怒,他觉得衣衫破旧的母亲会使自己“丢脸”,被同学们看到后笑话,于是坚决不让母亲进校。经过近二十分钟的僵持,在儿子的一再催促下,母亲无奈地含泪掉头离去。在即将离开的时候,母亲反复地向小磊询问道:“快要端午节了,要不要把粽子留下来吃?”但儿子却嘟囔了一句:“你快走吧,谁还吃这个东西?”

小磊担心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同学们看到后瞧不起自己,竟然将从山东远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并让母亲将亲手制作的一大篮粽子原封不动地带回去,在无可奈何下,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也有这样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怜天下父母心,其母善良淳朴的伟大母爱值得我们感动,然而,“自尊心”极强的小磊却令人们感到愤怒。

自尊心强本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自然无可厚非,但当自尊心变成一种畸形的冷漠,一种对自己母亲都冷若冰霜的时候,试问,这样的自尊还能承载什么呢?假自尊只是没有现实基础的自信与自我肯定的幻想。它用一种没有理性的自我保护的办法来减轻焦虑,并伪造一种安全感来缓解我们对真正自尊的需要,避开缺乏自尊的真正原因。假自尊是建立在或恰当或不恰当的价值观念基础上,无论是否恰当均与真正的自尊没有丝毫的本质联系。

对于不计其数的青少年而言,不应从知名度、声望、物质所得或性掠夺中寻求自尊,而应从从意识、责任和诚实中得到自尊;不应注重自己是某个社团、学校或政党的成员,而应该珍惜自己的真实性;不应盲从于某一特定群体,而应做出合适的自我主张……青少年应拒绝“假自尊”占据自己的心灵。

认同不是自尊

对于青少年而言,别人的认可不能使其产生自尊,与之相同,知识、技能、物质财富等也不能使其产生自尊,或许这些会使他们暂时拥有比较好的感觉,或在特殊情况下更舒服一些,但舒服并不是自尊。

增强自尊的一个最好办法就是与自尊有帮助的人们为友,而不是与自尊不利的人们为友。有益的关系比有害的关系更可取。但是,不要奢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尊。这不仅是行之不通的,还容易使我们成为喜欢听别人奉承的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均有弊无利。

自尊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位于生命的中心,它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感觉,而不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与感觉。因此,青少年应该了解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的反应,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认同与被认同。

轻轻地告诉你:

如果骄傲是指我们的行为或成就而产生的明确意识的快乐,那么自尊则是我们的基本能力与价值的感受。因此,对于诸多的青少年而言,切莫不要让“假自尊”占据了其幼小而又脆弱的心灵。

3用放大镜看自尊心

该不该用放大镜来看待自尊心,多年来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佚名

自尊心是不同个体因自身价值,在群体中的地位而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体验。它是与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密切相关的。自尊心强的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不仅对自己持肯定态度,也往往能够接纳他人,乐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自尊心不强的人们则时常对自己持否定态度,对他人往往不够信任或缺乏善意,较少与他人进行交往。

在家里,父母时常告诫孩子要有自尊心;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要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生活中,我们也不时地听到这样的议论:某人自尊心太强等等。由此可见,自尊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关键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而曾在那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质,无论是购买的还是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年8月初,朱自清由于病情加重,医治无效而在12日逝世。那时他才年仅50岁,在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而又颤抖的声音对家人谆谆叮嘱道:“有一件事情你们必须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全家以后不准购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尊严与气节,在中国的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计其数。所谓自尊,又被称为自尊心。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尊呢?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理解自尊的真正内涵:

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

绝大多数青少年从两三岁开始,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性别、年龄或各种喜欢的活动,譬如:“我是一个男孩。”“我已经三岁了。”在三四岁的时候,他们又会从评价自己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于是自尊的萌芽便由此而生,譬如:“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是一个好学生。”心理学家通常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与意志三个方面,与之对应,自我意识也可分为自我概念、自尊与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与自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是自尊的基础,但又与自尊有所区别:自我概念仅仅只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譬如:“我是一个小学生。”而自尊则是在这种描述的基础上带有评价与情绪感情色彩,譬如:“我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自尊是一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

在平日的生活中,不计其数的青少年认为自尊不仅是自己感到有能力、有信心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还是一个人爱要面子、骄傲自大、缺乏批评精神等具有消极意义的品质。我们时常听到这样责备的话语:“你这个人自尊心简直太强了!”换而言之也就是说,自尊心太低或太高均不可取,自尊心应该适中。事实上,自尊只是我们人格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是应该努力培养的。自尊心越高越好,与之相反,“死要面子”“骄傲自大”等并不是自尊,而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自尊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