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禅林宝训音义
28879400000004

第4章

訪白雲

郭功輔。乃現宰官身而作佛事。可謂在欲而無欲。居塵不染塵。亦是他宿植德本。有大因緣。故致根塵脫繫。一念無依。到此橋斷路窮。不免求人指示。故訪白雲於海會。白具通方正眼。運匠石之功。施無礙之辯。便問公牛淳乎。以公曾經大冶鎚鉗。已到不疑之地。謂全身擔荷。脫體承當。向他道淳矣。白雲居養子之緣。婆心太切。只恐他見道未穩。故以雷轟電掣之機。振地威雄之勢而叱之。可謂把關須用精嚴吏。不驗分明不放行。正如疾風知勁草。烈火辯真金。公已是鼻孔撩天。脚跟點地的人。縱是八面風吹他不動。得處穩密。何妨八面風吹。見地唯深。豈懼四山來合。遂拱而立。謂得處自然忘計較。拈來全不費工夫。白雲到此。雪後始知松栢操。事難方顯丈夫兒。車不橫推。理無曲斷。滿口許他道。淳乎。淳乎。南泉大溈無異此也。仍贈一偈。前二句頌他見地明白。謂饑飡嫩草遙山去。渴飲寒泉遶澗迴。後二句頌他放曠今時。謂放曠不耕空劫地。暮天何用牧歌摧。又曰。上大人者。一是歸美之辭。二是出身活句。可謂大冶精金。還他作者。

白雲端

舒州白雲守端禪師。衡陽葛氏子。嗣楊岐方會禪師。南嶽下十二世。

南泉

池州南泉普願禪師。鄭州新鄭王氏子。嗣馬祖道一禪師。一日上堂示眾云。王老師牧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犯官家苗稼。擬向溪西牧。亦不免犯官家苗稼。不如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也。

大溈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福州長溪趙氏子。嗣百丈懷海禪師。一日上堂云。老僧百年後。向山下檀越家。作一水牯牛。右脇書五字。溈山僧某甲。當時喚作溈山僧。却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却是溈山僧。畢竟喚作什麼即得。仰山出眾禮拜而退。

翠巖真

洪州翠巖可真禪師。福州人。得法於石霜楚圓禪師。

點胸

因他裝點胸襟。欲高過於人。故點胷之混名。播揚於叢林。

禪觀

秉一心而為禪。照萬法而為觀。又禪止散亂。觀照心昏。

金鑾善

慈明之高弟也。道悟真。楊岐方會。皆推伏之。未詳法嗣。

癡禪

躭味禪而未發慧。曰癡禪。如守株待兔等。翠巖真。甞謂親見慈明。天下無可其意者。一日與金鑾善論道遊山次。善拈一片瓦置於石上曰。向這裏下得一轉語。許你親見慈明。真擬之。善叱之曰。佇思停機。情關未透。何曾夢見先師在。師兄參禪雖多。而不妙悟。可謂癡禪矣。

朝市

鄽闠之所也。白樂天云。大隱居朝市。小隱住丘樊。丘樊甚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作留司官。

鼓惑

鼓動人心。惑亂人意。

考證之謂。

無為子

姓楊名傑。字次公。號無為居士。任至禮部。無為州人。得法於天衣懷禪師。

可言

馬氏曰。夫可言不可行。君子不言也。則言顧行。而言不違行矣。

可行

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行顧言。而行不違言矣。

比也。法也。

樞機

門轉處曰樞。機者弩牙也。易繫辭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所以動天地。感鬼神。可不慎乎。昔成湯有七年之旱。太史占之曰。當以人禱之。湯曰。吾所為請雨者民也。若以人禱。返害其民。吾當自禱。遂齋戒剪髮斷爪。素車白馬。身穿白苧。以身為犧。禱於桑林之野。祝曰。無以余一人不敏。傷民之命。遂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歟。民失職歟。女謁盛歟。宮室崇歟。苞苴行歟。讒夫昌歟。言訖。忽大雨數千里。湯有此德。故言行遂能動天地也。

止觀定慧

三觀之總名也。停息諸念曰止。如理思惟曰觀。內心不動曰定。隨緣照了曰慧。梵語奢摩他。此云止。止久曰定。梵語三摩鉢提。此云觀。觀久曰慧。梵語禪那。此云等該。等該前二。即定慧之通稱。通遮通照。故曰等該。在因曰止觀。在果曰定慧。若約三學互論。即一心不動。人境雙忘曰戒。覺心圓明。內外湛然曰定。隨緣應物。妙用無窮曰慧。名雖有三。其揆一也。

作止任滅

作者。即心造心作之謂也。若有人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真理。即名為病。止者。止妄即真之謂也。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諸念。寂然平等。欲求真理。即名為病。任者。隨緣任情之謂也。若有人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欲求真理。是名為病。滅者。寂滅之謂也。若有人言。我今求永滅一切煩惱身心。根塵虗妄境界。欲求真理。是名為病。止觀定慧為本。作止任滅為末。

自欺

欺昧也。大學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知為善以去惡。而心之所發由未誠。是為自欺也。

上下偷安

去聖時遙。邪侫之輩。寄身於我教中。在上者。不教其下。其下者。不奉其上。各取一身之安也。

歸宗

寺名。在廬山之南。昔年羲之隱居之處。洗硯池。今猶在也。

晦堂

隆興府黃龍山。祖心晦堂寶覺禪師。南雄鄔氏子。嗣黃龍。南嶽下。十二世也。

寶峯

寺名。

月公晦

諱曉月。字公晦。得法於瑯琊覺禪師。於宋熈寧間。住洪州泐潭寶峯精舍。作楞嚴標旨。

洞徹

洞明玄理。徹底無依。

辱也。

功名美器

有功名。無美器。有美器。無功名。葢天命也。不與人全。昔種放隱終南。聞希夷之風。往見之。希夷曰。當有顯宦。但名者古今美器。造物所忌。子名將有敗之。後果如言也。

君子曰終。小人曰死。謂君子有益於時。死聞於後。平生以保身為事。故沒可言終也。死者。澌盡泯沒。濫朽無節。故小人則言死也。文見論語大全。

幾微

易繫辭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

獨步

湖海孤危也。袁淑謂謝莊曰。江東無我。卿當獨步。

扣礪

上取也。下磨礪也。謂取他有餘。補我不足。

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被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慊自是也。

勝也。樂也。

自廣而狹

自廣而狹小於人。出書經。

矜式

規法也。令人依而行之。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出孟子。

陳瑩中

延平縣。陳了翁。名。[土*雚]字瑩中號。華嚴居士。

米不絕色。謂碎米而雜其好飯。言君子小人。相混而不可辯。

惻隱

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者傷之切。隱者痛之深。即慈悲不忍之心也。

障百川

迴眾流而入海也。韓文公進學解曰。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而既倒。謂入鄽垂手。接物利生也。

靜也。

感副寺

南嶽福巖慈感禪師。潼州杜氏子。嗣黃龍南禪師。

化侍者

隆興府。雙嶺伈化禪師。得法於黃龍惠南禪師。

正直無私曰廉。

秀莊主

潭州大溈懷秀禪師。信州應氏子。嗣黃龍禪師。

有量則容納眾流也。

有忠則盡情奉上也。

靈源

隆興府黃龍靈源惟清禪師本州陳氏子。嗣黃龍祖心。

朱給事

名顯謨。字世英。任至給事。問道於黃龍南禪師。

自恃

自負聰明之資。輕視佛祖之道。

矛盾

上鎗也。下護身牌。昔人以二事雙賣。各歎其勝。智者語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於不入。即無其辭。以況自相違也。

大也。

溽暑

勝熱也。

川陵

眾流入海曰川。大阜曰陵。

諸也。

雲峯

南嶽雲峯文悅禪師。南昌徐氏子。嗣大愚守芝禪師。南嶽下十一世也。

蹙頞

攢眉促鼻也。

閨物

胸襟之識情。又私溺之物。

音享。荷負之勢。

乾上坤下。

否卦

否。閉塞也。大往小來。陽往居外。陰來居內。陰氣不上升。陽氣不下降。二氣不交。萬物不生。天地否塞也。以人事言。君不下孚於臣。臣不上孚於君。上下不交。人情否塞也。以一人言。在外者。陽氣散而不順。在內者。陰氣附而不調。陰陽不合。氣血不通。表裏失度也。此七月之卦。

坤上乾下。

泰卦

泰。通也。小往大來。小。陰也。往居於外。大。陽也。來居於內。陽氣下降。陰氣上升。二氣相交。而萬物化生。天地通泰也。以人事言。大為君。小為臣。君推誠以任下。臣進忠以奉上。上下之志通。朝廷通泰也。陽為君子。陰為小人。君子來在于內。小人往在于外。人情通泰也。此正月之卦。

艮上兌下。

損卦

山澤損卦。損。減損也。以人事言。在上者。取民以自厚。在下者。薄己以奉君。必至上下俱損矣。故本義云。損下卦上畫之陽。益上卦上畫之陰。損兌澤之深。益良山之高。取內益外。剝民奉君之象。曰損。

巽上震下。

益卦

風雷益卦。益。增益也。巽為風。震為雷。雷激則風怒。二物相助。所以為益。以人事言。在上者。施其澤以及下。在下者。進其誠以奉上。是兩相增益也。故本義云。損上卦。初畫之陽。益下卦。初畫之陰。曰益。

眾也。

返也。背也。

聖人嘗喻

孔子答魯哀公也。家語。

貫珠

貫。串也。言其相續不絕也。累累如貫珠然。

觀日

謂興廢之源。誠在損益得失。故曰觀日。

元龜

壽千歲。滿尺二寸。預知未來吉凶禍福也。

荊公

姓王。名安石。字介甫。臨川人。宋朝六帝神宗。熙寧三年拜為相。封荊國公。七年夏四月不雨。安石罷相。八年二月再拜為相。九年十二月致仕。問道於黃龍南禪師。

舉措

上處置勤作也。下安布施為也。

獨居隱微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隱者。暗處也。微者。細事也。言幽暗之中。微細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至此尤加戒謹也。

隱士

不貴為官。以道自樂。

潘延之

名興。字延之。號清逸居士。問道於黃龍南禪師。

造次

急據苟且之時。

推廣之義。又引張也。

滿也。

父嚴

乃馬援征於交趾。以書戒於子姪曰。莫貪嗜好。勤學事業。子姪從而不敢違。故知子敬由父嚴也。

隆窪

謂天下之道。以適中為貴。過與不及。俱不可也。下之平之。欲其損有餘而益不足。務合中道也。

姁嫗

上許御切。下衣遇切。陰陽相得。覆育萬物。以氣曰姁。以體曰嫗。姁當作煦。出禮記。

三關語

黃龍問龍慶閑云。人人有箇生緣。上座生緣在甚麼處。閑云。早晨吃白粥。至晚又覺饑。又問云。我手何如佛手。閑云。月下弄琵琶。又問云。我脚何似驢脚。閑云。鷺鷥立雪非同色。三十餘年未有契其機者。脫有酬對。唯斂目危坐。由此叢林。目為三關語。師自頌云。生緣斷處伸驢脚。驢脚伸時佛手開。為報五湖參禪客。三關一一透將來。

脫有

或然之辭。

孰與

下去聲。及也。

地名。在紹興府。

往也。

英邵武

隆興府泐潭洪英禪師。邵武陳氏子。嗣黃龍惠南禪師。

批判

批點分判。謂聖人之心如寶鑑。物來則現。未有心念也。豈堪分章析句。批點拈提。此則無異描虗空。而刻湛水。亦乃向枝蔓更添芒索。

公案

乃喻公府之案牘也。法之所在。而王道治焉。公者。乃聖賢一期之轍。天下通途之理也。案者。聖賢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甞無公府也。有公府。未甞無案牘。葢取為法。而治天下之不正矣。夫佛祖機緣。目之曰公案者。亦由是而已。葢非一人之臆見。乃百千開示同稟。至理也。

益也。

灌也。

益之

增益先覺之理。

旅泊

旅如客店暫住。豈能久居。泊如舟夜止歇。天曉復行。言其不常住也。

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語出孟子。

大也。

誘掖

前導曰誘。傍扶曰掖。

畏也。

招也。

比丘

梵語比丘。此云乞士。謂上乞諸佛之智。以資慧命。下乞羣生之食。以資色身。比丘具五德。謂乞士。破惡。怖魔。淨命。殺賊也。

苞苴

包褁奇物。奉獻謟侫。以求托囑也。

骯髒

體盤旋貌。漢書云。曲眉骯髒。倚立門傍也。

搖尾乞憐

如犬見人搖尾以媚之。求憐憫而已。小人謟侫。亦猶是而已矣。

天人

天上人間。

太息

大聲之歎也。

點頭而納。口不言而心許也。

有為功用曰迹。

真淨文

隆興府。寶峯真淨克文禪師。陝府閔鄉鄭氏子。嗣黃龍南禪師。南嶽下十一世。

爾雅云。夏曰歲。取歲行一次也。商曰祀。取四時祭祀一終也。周曰年。取禾熟之意。唐虞曰載。取物終更始之義。已上俱年也。

再閏

閏月定四時而成歲也。張純曰。三年一閏。天氣小備。五年一閏。天氣大備。葢閏月之不足。日之有餘也。古者一年三百六十六日。分為十二月。每月三十日。一年共三百六十日。餘剩六日。又六箇月小。除六日為一歲。共餘十二日。三歲共三十六日閏一月。還餘六日在後。至二年餘二十四日。連前六日。共三十日。又閏一月。是為三載。故易云。五歲再閏。

聖人云下

四句。出左傳。范文子答晉景公之文也。

勤也。

喆侍者

潭州大溈真如慕喆禪師。撫州臨川聞氏子。嗣翠巖真。南嶽下十一世也。

音教。睡醒曰覺。

般若

此云智慧也。

湘西

即湖廣長沙府。相陰湘潭縣也。

目擊

溫伯雪子適齊。途中相遇孔子。二人各辭而去。子路曰。夫子久聞雪子。見無所言者何也。子曰。我與雪子目擊而道存。豈用言乎。出莊子逍遙篇。

香城順

西山香城景順禪師。蜀州人也。嗣黃龍南禪師。乃坐脫於香城。

諸葛

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瑯琊人。躬耕於南陽之西臥龍崗。與徐庶為友。時劉玄德屯兵於新野。庶見之告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將軍盍往見之。此人可以就見。不可以屈。由是玄德。遂詣亮所。凡三往而從之。遂拜為軍師。後為蜀漢相。史咏云。世亂雄兵百戰餘。孔明曾此樂耘鋤。蜀王不自垂三顧。爭得先生出故廬。

春力

時運該興。不能隱藏。

廣道者

瑞州九峯希廣禪師。西蜀梓州人。師慈仁惠物。不尋細檢。故叢林號為廣無心。嗣真淨克文禪師。南嶽下十二世也。

輿

眾也。

分外事

官受爵於國。牧民正國。豈為奇特。夫為善知識者。主叢林。興教化。安眾克己。不干常住。正宜如此。豈分外事耶。

雲委

積聚也。

委曲

教之之法。常俯而就之。方便以成其德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