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禅林宝训音义
28879400000007

第7章

弱冠

古者二十歲方冠。此十五六。未冠之稱也。

大帶也。又凡帶必有佩。古人凡遇善行嘉言。即書於佩。示其不忘也。

法則也。又準者。所以揆平馭正。註曰。立水以望繩。以水為平。即是為平之器。

空也。欺也。

挺持

超越而獨立也。

且庵

真州長蘆且庵。守仁禪師。越之上虞人。嗣雪堂行禪師。南嶽下十六世也。

不正之貌。

縱也。

啟廸

開導也。

應庵華

明州天童應庵曇華禪師。蘄州汪氏子。嗣虎丘隆禪師。南嶽下十六世。

志氣

上心志也。下血氣也。以理養心。志不昏。以志帥氣。氣不墮。論云。氣聽命於心者。是賢也。心聽命於氣者。為小人也。夫氣者。志之卒也。志者。氣之帥也。苟心隨氣變。則氣反為志之帥也。氣為帥。則吾心之志衰。斯乃心為氣役也。聖賢君子。以心御氣。而不為氣所御。以心移氣。而不為氣所移也。

普雲圓

南康軍普雲自圓禪師。綿州雍氏子。嗣南庵悟禪師。南嶽下十六世。

首座

表率叢林。人天眼目。分座說法。開鑿後昆。故曰首座也。

一材僧

未詳。或指水庵。

書記

執掌文翰。凡山門榜疏。書簡祈禱語祠。悉皆屬之。

白楊順

撫州白楊法順禪師。綿州文氏子。嗣佛眼遠禪師。南嶽下十五世也。師一日上堂曰。好事堆堆疊疊來。不須造作與安排。落林黃葉水摧去。橫谷白雲風捲回。寒雁一聲情念斷。霜鐘纔動我山摧。白楊更有過人處。盡夜寒爐撥死灰。

藏主

執掌經藏。兼通義理。函帙目錄。常加典對。缺者補完。斷者粘綴也。

通烏頭

真州北山法通禪師。嗣長蘆了清禪師。

知客

知典賓客。緇白相遇。應對香茶。迎請務令整齊。

賢真牧

南康軍歸宗真牧正賢禪師。潼州陳氏子。嗣佛眼遠禪師。南嶽下十五世。

維那

綱維僧眾。曲盡調攝。僧事內外。無不掌之。維那。華梵兼舉。即今之悅眾也。

副事

掌常住金糓錢帛。米麥出入。隨時上曆也。

用姪

婺州雙林德用禪師。本郡戴氏子。嗣高庵善悟禪師。

監寺

梵語摩監帝。此云寺主。即今監寺。此職早暮勤事香火。應接官員。歷事廉能公謹。上下無怨者。充之矣。

海納山容

量如大海。無水不納。心似山谷。無物不容也。

贊祐

佐助也。

席也。會也。

吹氣之聲。

寒氣也。

騰躍遠舉之貌。

虎嘯龍驤

易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乎上。本乎地者親乎下。則各從其類也。又詩云。上下皆同德。風雲際會時。如天施雨露。萬物生光輝。

藥山

澧州藥山惟儼禪師。絳州韓氏子。嗣石頭遷禪師。

天皇

荊州天皇道悟禪師。婺州東陽張氏子。嗣石頭禪師。

飛舉之貌。

大雁也。

水流下急之貌。

音山。淚下之貌。

直枉行道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此魯論中柳下惠語也。

蒭粟

草子之飯也。

惓惓

憂悶也。

旬浹

下音節。十日為旬。十二日為浹也。

象人之形曰偶。

萬庵

江州東林萬庵。道顏禪師。潼州解氏子。嗣大慧杲禪師。南嶽下十六世也。

貫首座

未詳。

使符

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為符信也。

多貪害物曰狼。

間氣

不世而出曰間氣。如伊尹周公之類也。又謂出格之人。與世無干也。

富貴

有財曰富。有祿曰貴。

千里切。水清也。

古鏡照像。妍醜難逃。溪潭乃暎中天。寶鑑毛髮難逃。不假造作。

忠恕

盡己之謂忠。讓人之謂恕。

鄙俗之言。

所守之節。堅正不移。

伎倆

能巧多藝也。

匹似間

方語。不要緊也。

方侍者

吉州禾山超宗惠方禪師。嗣黃龍南禪師。南嶽下十二世。

慘怛

慈悲之容。惻隱之貌。

撫循

上。安也。下。順也。乃屈尊就卑之義也。

中和

理無偏頗。事無緩急。又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懷冤相報之意。不容寬恕之心。

音后。怒也。

逐也。

權豪

當位有勢曰權。財力俱勝曰豪。

無也。

激之

感發其忠。

秀圓通

汴梁法雲寺圓通法秀禪師。秦州隴城辛氏子。嗣天衣懷禪師。清源下十一世。

忿啑

下本作懥字。上怒之甚也。下怒之滯也。

憤憤

心欲通而未能也。

悱排

口欲言而未能言也。

鄉黨

一萬二千家為鄉。五百家為黨。

商賈

下音古。行商坐賈。

屠沽

宰殺曰屠。賣酒曰沽。

閭閻

里巷之門。

負販

上。擔荷也。下。賤買貴賣也。

漏巵

注酒之器也。古云江河不能滿漏巵。

焦釜

秦伐趙。趙取救於齊。齊不明。周子曰。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救趙之急務。宜若捧漏巵而沃焦釜。

圓照

東京惠林寺圓照宗本禪師。常州無錫管氏子。嗣天衣義懷禪師。清源下十一世也。

與向同。先也。

草堂清

隆興府草堂善清禪師。南雍州何氏子。嗣黃龍祖心禪師。南嶽下十三世。

燒也。

熒熒

小火星也。

都邑

天子所居曰都。周禮云。四縣曰都。邑。國也。四井為邑。

音煩。燒也。

眾也。皆也。

却行求前

時孔子在衛。冉求言與季孫曰。國有聖人而不能用。欲求其治。是猶却行而求前。豈可及乎。

平侍者

太陽平侍者。預明安之室。有年矣。雖盡得其旨。惟以生滅為己任。擠陷同列。忌出其右。時瑯琊廣照。公安圓鑑居眾時。汾陽昭禪師。令其探明安宗旨。太陽明安云。興洞山一宗。非遠即覺也。二師云。有平侍者在。安以手指胸云。此處不佳。又揑拇指。叉中示云。平向去當死於此爾。既明安遷化。遺囑云。[療-(日/小)+土]身十年無難。當為太陽山打供。入塔時。門人恐平將不利於師。遂作李和文都尉。所施黃白器物。書於塔銘。實無也。後平住太陽。忽云。先師靈骨。風水不利。取而焚之。山門耆宿切諫。平云。與我有妨。遂發塔。見師顏貌如生。薪盡儼然。眾皆驚異。平以钁破其腦。益油薪。俄成灰燼。眾以其事聞於官。坐平謀塔中物。不孝還俗。平後自稱為黃秀才。謁瑯琊。瑯琊曰。昔年平侍者。今朝黃秀才。我在太陽時。見你做出來。遂不納。又謁公安。安亦然。平流浪無依。後於三叉路口。遭大虫食之。竟不免太陽手叉之記。悲哉。

坎坷

不平之貌。

親疎

愛而近之曰親。惡而遠之曰疎。

緘默

上。封也。下。不言也。時孔子觀周。入后稷之廟。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天機不密。四時何行。地機不密。萬物何生。人機不密。萬事何成。此古慎言之人也。又誡人之避讒。

雪峯

福州雪峯義存禪師。南安魯氏子。嗣德山宣鑑禪師。

雲門

廣東韶州雲門山光峯院。文偃禪師。嘉興張氏子。嗣雪峯存禪師。

智過千人曰俊。

駕駿駟

四馬在軛曰駕。俊馬曰駿。一乘四馬曰駟。

六轡

下普具切。車有四馬。各兩轡。共八轡。以驂馬內兩轡繫於軾。驂馬外兩轡。及夾轅兩服。馬四轡。分置兩手。以為六轡。

馬箠也。以鞭擊馬也。

顧盻

回視也。

山堂

隆興府。黃龍山堂道震禪師。金陵趙氏子。嗣泐潭善禪師。

美糓也。

囓肥

上。噬也。下。肥膩也。言所食者。皆佳糓美味之物也。

充尸切。亦名鳶。似雁而白也。

音劬。鸜鵒也。即八哥是也。

乘也。

罔然

言不知其理也。

踐也。

聚也。五人相參曰伍。又伴也。

老龐

襄州龐蘊。字道玄。衡陽縣人。得法於馬祖。甞作偈曰。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遶。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人亦不驚。心境如如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

治也。使也。

矜肆。

罪犯應死。曰辜。

韓子倉

名駒。字子倉。問道於山堂道震禪師。任至尚書。

李成兵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李成作亂。聚集浙江各處。賊宼十餘萬。戰據江淮十餘州。自號李天王。劫掠襄陽。遇岳飛殺敗。投入江者不知其數。李成敗走投金。自此襄漢悉平。川陝道路方通。徵稅無阻矣。

問也。

三請一辭

古語云。三讓而進。一辭而退。言士之自重也。

野庵

隆興府。石亭野庵祖璇禪師。嗣大慧宗杲禪師。

李商老

廬山李商老。因修造動土。觸犯土神。致舉家病腫。求醫不効。乃焚香齋戒。誦念熾盛光王神呪。未及七日。夜夢老人。著白衣騎牛。陷地旋沒而去。翌日全家病痊矣。

元首座

成都府。昭覺寺微庵道元禪師。嗣佛果懃禪師。南嶽下十五世。

唯唯

上聲應之速。而無疑也。加唯唯兩字者。順從之至也。

繭足

足重皮也。楚欲伐宋。墨子。自魯趣楚十日十夜。足腫如重繭。而不休息。謂足傷起皮。如重繭也。

渚宮

上音主。地名。即荊州府是也。

塔銘

妙喜禪師。因湛堂示寂。請覺範狀其行實。又得龍安照然禪師書為紹介。特往荊州。謁無盡居士。求塔銘。初見無盡。問。公祇任麼著草鞋遠來。師曰。某數百里。特來見相公。公曰。年多少。師曰。二十四歲。又問。水牯牛多少。師曰兩個。公曰。甚麼處學得虗頭言來。師曰。今日親見相公。無盡笑曰。且坐吃茶。纔坐又問。遠來有何事緣。師趣前曰。湛堂和尚示寂茶毗。眼睛牙齒。數珠不壞。得舍利無數。山門耆宿。皆欲得相公大手筆作塔銘。激厲後學。特地遠來。冐凟鈞聽。無盡曰。被罪在此。不曾為人作文字。今有一問。若道得。即作塔銘。道不得。即與錢五貫。褁足却歸兜率參禪去。師云。請相公問。公曰。聞準老眼睛不壞是否。答曰是。公曰。我不問你這箇眼睛。師曰。問甚麼眼睛。公曰。金剛正眼睛。師曰。若是金剛正眼睛。在相公筆頭上。公曰。如此則老夫為他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師乃趣前云。先師多幸。謝相公塔銘。無盡唯唯而笑。其略曰。舍利。孔老之書無聞也。先佛世尊滅度之後。弟子收取舍利。起塔供養。趙州從諗禪師。舍利多至萬粒。近世龍慶閑百丈肅。烟氣所及皆成舍利。大體出家人。本為生死事大。若生死到來。不知下落。則不如三家村裏省事漢。臨終囑付。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諸緣假合。從本以來。舍利豈有體性。若梵行清潔白業堅固。靈明廓徹。預知報謝。不驚不怖。則依正二報。毫釐不失。若世間麤心。於本分事上。十二時中。不曾照管。微細流注。生大我慢。此是業主鬼來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諸根不壞。豈可得乎。

十金

即十兩也。

墨蹟

下與跡同。即書籍字帖也。

茶毗

梵語。此云火化。

佛性

潭州大溈佛性法泰禪師。漢州李氏子。嗣圓悟勤禪師。南嶽下十五世也。

地客

即佃戶也。

祖超然

臨安府。超然文祖禪師。嗣天衣懷禪師。清源下十一世也。

以下殺上。曰弒。

逼也。

狡猾

奸頑多詐也。

大士

有德之稱。謂當代英賢。思拔羣類。智出眾情。弘道利生。故曰大士也。

亮座主

西蜀人。頗講經論。因參馬祖。發明大事。隱於洪州西山。更無消息。政和間。有熊秀才。遊西山。過翠巖。長老思文。與秀才。俱是鄱陽人。故遣二力士。擡籃輿送至。所經林壑。草木蔭翳。偶見一僧。貌古神清。龐眉雪頂。編葉為衣。坐於盤石。如壁間畫佛圖澄之狀。熊自謂曰。今時無這般僧。甞聞亮座主。隱於西山。疑其猶在。出輿踧踖而前曰。莫是亮座主麼。僧以手向東指。熊方與二力。隨手回視。失僧所在。時小雨初歇。熊登石視。其座處猶乾。躊躇回顧。太息曰。宿緣不厚。雖遇而不遇也。

隱山

潭州龍山禪師。因參馬祖。發明心要。後隱潭州龍山。一日洞山悟本。於密師伯遊山。前見溪流菜葉。莫有道人居否。遂撥草循溪。行六七里。忽見隱山在庵前便問。此山無路。闍黎從何處來。洞曰。無路且置。和尚從何而入。師曰。我不從雲水來。洞曰。和尚住此山多少時節。曰。春秋不涉。洞曰。此山先住。和尚先住。師曰。不知。洞曰。為甚麼不知。師曰。我不從人天來。洞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師曰。我見兩箇泥牛闘入海。直至如今絕消息。洞山良久。具威儀禮拜。便問。如何是主中主。師曰。長年不出戶。洞曰。如何主中賓。師云。青山覆白雲。洞曰。賓主相去幾何。師曰。長江水上波。洞曰。賓主相見。有何言句。師曰。清風拂白雲。洞山辭退。乃述偈曰。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莫將是非來辯我。浮生穿鑿不相關。自此焚菴。遁入深山幽寂之處。不知所在。因號隱山。

尊也。修也。

恬退

樂然而退。不願為人。

超然居士

郡王趙令矜。字表之。號超然居士。都郡南康。嗣圓悟勤禪師。

止也。

憂也。

欺昧遮掩。曰蒙。

震上離下。

豐亨

雷火豐卦。豐者。大也。以明而動。盛大之勢也。故其占有亨道焉。然盛極將衰。又有憂道焉。聖人以為徒憂無益。但守常不至過盛。彖辭云。日中則[日/亥]。月盈則食。天地盈虗。與時消息。而況人乎。況于鬼神乎。葢言豐盛難常。以此為戒也。日中盛極。則當[日/亥]昧。月盈極則有虧缺。天地之盈虧。尚隨時消息。況人生于天地之間。鬼神為天地之氣機。豐盛之時。以此為戒。欲人守中。不至於過盛也。處豐之道。豈容易哉。

消息

陰死為消。陽死為息。

令聞

上。善也。下去聲。名遠達也。

時乎難得

夫功難成而易敗。時難得而易失。謂時乎時乎不再來。李左車。謂韓信之言也。

砥礪

琢磨也。

涉獵

謂之泛覽流觀。譬如涉水獵獸。意不精專。終不克見深奧之旨也。

面墻

論語云。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猶面墻而立也歟。言其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也。

籍名

但身離塵世。跡寄烟霞。故有司。文籍不得著其名也。

楚浪切。初造也。

汲汲

小人為利。而無少暇。

津途

渡水處曰津。陸行處曰途。

輔弼

扶助也。如朝廷有股肱之臣。則天下治。叢林有賢智衲僧。則法門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