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自我心理调节
28929000000004

第4章 强迫行为下的变态人格

强迫心理

小洁是上海某区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干部,是一个梳着童花式发型、长着一双大眼睛、聪慧可爱、性格娴静的少女。初次来心理咨询室时,小洁不见了平时工作时的那份自信,而是带着更多的焦虑和腼腆。小洁进门便说:“老师,我得了强迫症,在我眼前所见到的每一件东西,我都有想把它归类的念头,在家里我不断地整理,不仅占用了我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家正常的生活,父母常因为我的整理而找不到所要用的东西。我为此感到很难过。”

(一)单个物品多孤独

小洁告诉我,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她的问题是从进入高中后产生的。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学生们都要抓紧时间学习,特别是放学回到家,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外,还要做好预习和复习。可是小洁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将家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做完了这些事后,她心里才觉得踏实,才能集中精神做作业。而当她整理物品时,常常把某一物品归入某一类,又举棋不定,产生怀疑,怀疑这一物品是否属于这一类,有时把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整理、归类。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她才会满意。可是把这些事全部做完确实花费了她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又开始为自己浪费时间而烦恼。

小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且各自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生活上小洁备受父母的关爱,同时也肩负着父母的较高期望。小洁不负众望,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一切都看似那样的顺利和完美。可实际上小洁也为此付出了许多艰辛,在她内心深处已形成了做事认真刻板和力求做得最好的习惯。

升入高中后,在面临新的学习生活和新的人际交往群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来自各所初中名校的佼佼者汇聚在一起,因此,要在重点学校保持优秀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小洁感到自身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

一次,小洁问我:“老师,你说我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学生?”

我连忙回答:“是,而且肯定是,你现在不就是班中的学生干部吗?而且你的学习成绩又好,又那么懂事,像你这样的学生称不上好学生,那就没有好学生了。”

“那么为什么我不能得到所有同学的认可和接纳?你知道吗,一个人若不能得到同学的接纳和认可是多么地孤独和让人不可接受!”

“你能不能跟我讲一讲‘孤独’的感受。”

“你看,桌上的那支笔放着多孤单,它应该进入笔筒或是笔袋里和其他笔在一起。”

她对“孤独”的解释一下子让我怔住了,很少有人将单支放置的笔形容成“孤独”。我紧紧抓住这一信息,凭着一个心理咨询师的直觉,判断出在问题的背后一定蕴藏着其他含义。

(二)迷雾中的我

在与小洁的一次谈话中,她向我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学校里对她影响很大的事。

“那是在刚进入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来自各所初中名校的五位性格各异的女生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五人的小团体。开始我们大家相处得很好,可时间久了,小团体中常常出现争论,由此使我们的团体开始走向分裂,渐渐地我首先被游离出来,同学吃饭时不等我,搞活动时也不邀请我,有时同学们的交流也有意避开我,使我一下子感到有一种不被小团体认可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那么现在你在班中是不是一个人……”我问小洁。

“不是的,其实与此同时,班级中的另一小团体接受了我。小团体成员对我非常热情,我与他们相处得也非常融洽、愉快。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内心依然记挂着原先的小团体,很在乎原先小团体同学的感情。为此,我曾伤心地在学校教室里哭过两次。同学们都劝过我,可是我还是无法摆脱。”

小洁的问题渐渐凸现出来了。她进入高中后对学习生活不适应而产生了压力感,由于缺乏良好的自我评价,这种压力感经过自我投射,在小洁身上便表现为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因此,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在与她探讨和解决强迫归类的问题时,不再拘泥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反应了,而是围绕着强迫归类的象征意义及小洁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强迫归类的现象等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

(三)重新认识自我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小洁确认自己在从事强迫归类时的真正想法。

我问小洁:“你在归类时的想法和情绪是怎样的?”

她说:“在从事归类时,心里总想,若不把这些东西放入某一类之中,它们便会感到‘孤独’;当把单个物品放入某一类时,心里会有一种满足感。”

“一个人有时被小团体排除在外,也会产生孤独,是吗?你想一想,这种孤独感是否与你被原先小团体游离出来时的孤独有相似性?”

她陷入了沉思,我的话点到了她的要害之处,她表示赞同。

“你有孤独感,而你的孤独感是来自你感到自己缺乏小团体归属感,是吗?”

“可以这样说。”

“请你确认一下,自己是否真正缺乏归属感,你不是已经进入另一个团体,而且在小团体同学之间彼此相处得也很融洽。”

她沉思片刻后说:“其实,我现在并不缺乏小团体的认可和接纳,我想既然我是好学生,那么好学生就应该得到每个人的关注和接纳。为何原先的小团体成员不愿接受我?”

“你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学生,在过去的日子里,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而现在,你还是学生干部,大多数同学都很欢迎你,也愿意接受你,是吗?”

她点了点头。

“请你看看这张图,你能告诉我图上画的是什么?”

她接过图看了一会儿后,对我说:“这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请你再仔细看看……”

“噢!我看出来了,她既是一位少女又是一位老太太。”

“这是一张心理学上称之为少女像与老太太像相互转换的双向图,一张同样的图会使我们看出两个不同的图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这是由于我们站的角度不同,我们的知觉程度不同,从而使我们得出不同结论。”

“老师,你是不是想要告诉我,对于同一个人,由于人们各自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会得出不同的评价,是吗?”

我点了点头。

她接着说:“看来,我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接纳和认可,一个人从一个小团体到另一个小团体是很正常的事,其实小团体也是互动的。”

“你很聪明,能明白这点,我觉得是一大进步,我要向你祝贺。”

她笑了。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在我们的桌上放着许多东西,现在让我们来比赛,看谁摆设得最漂亮。”

过了一会儿,我们都完成了物品的摆设,开始欣赏。看到面前的物品有的单个放置,有的成群放置,错落有序。小洁禁不住发出了感叹:“其实物品摆设不应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单个物品不一定非要归入某一类,只要摆放恰当,照样能显示它的魅力。”

个案小结:

从表面上看,小洁的问题很容易被诊断为强迫症状,因为她有遇到所见物品归类的念头,甚至一旦进入物品归类时,非得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可,即便是耗时过多或是身心疲惫,还是欲罢不能。但是当我们进入深层次,由表及里地去认识和了解小洁的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其强迫归类现象背后却隐藏着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由于自我评价上的认知曲解(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小洁,一直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同样也一直要求自己做得最优秀。可进入重点中学后,一切发生了变化,她由此产生了自我同一性混乱),反映在人际交往上的压力感和焦虑感(进入高中的人际适应)的自我投射(以强迫归类的形式出现)。其问题的实质是由于非理性认知支配,导致人际交往不适。

澄清了以上问题之后,我从调整小洁的认知入手,帮助她找出负性自动想法及核心理念,即“我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应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别人应向我靠拢;每个人都应该属于某一团体,否则就会产生孤独”。然后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方法,使她认识到自己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不必强求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可和接纳。最终帮助小洁走出迷雾,化解“心结”。

做完本案例后,我深深感到对于来访者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能轻易下结论,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本案由于能及时地把握隐藏在来访者内心深处的实质性问题,因此能较快地帮助她解决内心困扰。

本案的成功之处在于: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有信心,更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咨询中获取的信息要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及时捕捉来访者认知中的“一闪念”,准确地破译“密电码”,有时来访者一句不起眼的话,却是整个案例解决的关键。

强迫人格

(一)啰嗦也是强迫症

啰嗦源于强迫人格:从女主人公的表现来看,她有明显的强迫人格,本来“老公真是个百里挑一的好男人,干净、整洁,做事有条不紊,从不丢三落四,对我也照顾得非常周到”,对这样的老公都有那么多的不满,要求之高,令人咋舌。对家里物品的摆放、环境卫生都有诸多的不满,连鞋子的摆放都有严格的要求,从家里管到办公室,从生活管到工作,对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管,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毛病,“嘴巴太啰嗦,为芝麻大的事都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丈夫形容她“嘴巴一天到晚就没停过,恨不得把几百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拿出来大嚼一番”。

啰嗦隐藏苛求:有强迫人格的人往往过分注意细枝末节,过分认真、细致,过分追求完美,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管,爱唠叨,对别人要求苛刻,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摆设非常讲究,稍有不顺眼就发脾气,发牢骚。

啰嗦——不当的表达方式,也是女人最易犯的错误:

啰嗦是女人的武器:啰嗦往往被女人用作来改造男人、改造小孩的重要手段,女人认为只要不停地“蚊叫式”的轰炸,对方就会妥协、就范。

啰嗦是一种宣泄不满的表达方式:女人通过啰嗦宣泄不满,家庭成员之间性格上的差异,行为模式会形成反差,对丈夫、孩子行为的不满需要宣泄,通过啰嗦来宣泄不满,在她看来容易而且安全有效。

女人通过啰嗦来实现支配权,争夺家庭的控制权和领导权。这是一种非常不当的做法。也是女人最易犯的错误,最终导致丈夫厌烦和孩子的反叛。

啰嗦也是一种习惯: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很容易就习惯了,特别是丈夫和孩子的谦让,更是强化了啰嗦的行为。

啰嗦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人脑有种反馈抑制的功能,啰嗦多了,信息太多了,就适得其反,很自然就不愿意听你说话了,更不用说听从你的意见。

小孩腻烦逆反心理,唠叨后面反而出现沟通困难,严重的会损害母子关系,甚至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啰嗦使是非颠倒了,本来你是有理的、是对的,现在都会因为你的啰嗦而变成不对了,别人难以接受你的意见。

啰嗦其实是一种冷暴力:

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使用各种手段强行剥夺生理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使之产生不快或痛苦就构成了冷暴力。啰嗦使家庭其他成员厌烦,不快和痛苦,是家庭精神暴力的一种。它不仅危害婚姻的安全,影响亲子关系,对小孩的学习影响也很大。

镜子疗法治疗啰嗦病:

镜子疗法很神奇:给她一面镜子,照照她的尊容,她就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录音笔的效果,就是发挥镜子作用,让她找回人格的自知力,促进她的改变。

强迫人格需重塑: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塑人格,纠正强迫人格。

(二)不能恋爱的怪病

主持人:你好,我的朋友,感谢你此时守候在电波的另一端,聆听我们的节目,也希望在这静静的夜晚,我们的节目能够帮助你释放疲惫,放松心情。

一位署名“天边的朝阳”的朋友给我们来信,说自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已经近五年了,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经历和工作,但同时也忍受着心理障碍带来的种种痛苦。“天边的朝阳”,下面,我就把你描述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看看是哪些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你,使你的生活和事业颇受影响。

首先,你说自己的性格比较敏感,给人以情绪容易激动的感觉;很容易脸红,心中稍有点触动就会脸红。比如说在大众场合讲话、谈论一些敏感话题和发生争论时。此外,当别人谈论一些特别的话题,比如谈论有人偷打公司电话、东西丢失或男女关系时,你也会莫名其妙地脸红,于是很容易引起他人误会和不必要的猜疑。不管在工作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会碰到此类问题,为此你很是苦恼。

另外,当两个人单独在一起时(不管对方是男性朋友还是女性朋友)你都会觉得紧张、不自在、拘谨等等,如果有第三个人在场,情况要好得多。你感觉自己很难与别人走得很近,你怕肌肤接触,无法自然地表达亲热之情,这是因为一旦有肌肤接触或靠得太近你就会很紧张、脸红心跳。你知道自己并没有非分之想,但还是很紧张,而心情好的时候,这种反应会减弱。为此,以前认识的好几位女孩都因为不敢拉她们的手或无法表达关爱之情,而被她们误解,从而终止发展。

当一个人出去购物时,在商场里面你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很紧张,而且经常紧绷着脸,给人以生气或敌意的感觉,平时在公司里也是经常绷着脸。但是你对同事并没有敌意或不友好,理解你的人不会这么认为,因为在某些场合下你的发言和表现非常活跃且一脸灿烂的笑容。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你都是绷着脸,笑不起来。所以,非常缺乏亲和力,尽管你内心火热,但脸部表情往往给人以冰冷的感觉。

你说自己非常苦恼,为此你甚至不敢接受更高职位的挑战,也不敢认识新的女友。你希望我们能够请专家帮你分析一下并提出解决建议。

分析者:董燕

很高兴“天边的朝阳”能聆听我们的节目,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你承担了很久,倍感痛苦的心理困扰到底是什么。

通过你的描述,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你的困扰之处来自于与人打交道,发生在很多情境中(公司里、商场里、两个人独处时),面对不同的人(熟悉的人、陌生人、同性或异性),并且具有拓展性,也就是说所有的感觉都不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人身上。在不同的情境中,你内心的体验是一样的,充满了紧张感、不自在,这种感觉影响你做要做的事情。可能有所区别的仅是每一场景中的紧张程度略有不同。

如果你的感觉持续了一段时间,即已经超过半年以上,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性的心理障碍。

社交恐惧症最主要的五个特点:

1.特征性的表现是恐惧的对象是人,主要出现在公共场所、社交过程中,当事者不敢与人对视、不敢与人交流和相处。

2.伴有自我评价的降低,害怕别人注意到自己的窘态,看出自己不完美,担心被人批评。这一点是主观的内心体验,需要当事者自己洞察。

3.人格基础和创伤性经历。当事者的气质特点以及性格发展是社交恐惧症发生的基础。比如说:具有过于敏感、疑虑、谨慎、自我意识过强、追求完美等性格特点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另外,早年的创伤性经历对当事人的社交恐惧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比如说:在公共场合有过被他人批评、痛斥的经历,或者受过其他不公正的待遇,均有可能诱发当事者日后面对他人时的负性感觉。

4.内心强烈的冲突感,感觉随情境的改变“不请自来”,“自动化”式地产生,自己不能摆脱和控制,想改变但无能为力。在多数情境下,当事者因为感觉痛苦而选择回避,或者希望通过逃离来减轻不舒服的心理体验。

5.对自我状况的自知力保持完整,当事者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痛苦,并通过各种求助方式渴望解决问题,其求治动机强烈。

心理障碍是需要治疗的,换一句话说,就是当事者很难自己拯救自己。当事者需要在心理师的帮助下,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同时还需要自身的配合和努力,弄清楚疾病的成因和过程,于理清和分析的过程中逐一认识到,而后才谈得上改善。

至于治疗原则,一方面是必要的情况下可药物治疗调整情绪(降低焦虑),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心理治疗(理清并解释人格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心理治疗,可以有多种选择,心理治疗中不同的学派用不同的方式指导。经典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着眼于当事者幼年的生活经历,找出内心压抑的是什么,经常采用哪些防御机制;用行为治疗方法,分析行为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的体验,看看是什么强化了患者的不良感觉。如果通过认知矫正的办法来治疗,就需要理清当事者偏离的观念,包括其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对自己的行为是怎样归因的。森田疗法则强调在理解自己的前提下,接受症状,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建立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总之,要针对当事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心理调整。

从“天边的朝阳”目前的情况看,其总体发展还是较好的,其社会角色(拥有社会职务)和功能(承担社会工作)方面基本胜任。只是由于职业压力加上受个人心理问题的困扰,致使其目前承受的痛苦太多,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建议“天边的朝阳”抽出时间来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把所有的问题整合并得出新的认识。一旦走出恐惧感的笼罩,你才能真正过上属于自己的、愉快的、健康的生活。

自残强迫症

北京一家青少年心理研究所开诊的三年多时间里,至少发现有百名年纪在13岁到15岁的少年,出于不同的原因,用剃须刀、玻璃片或刀子、香烟头伤害自己的身体。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的行为不能自控,而表现得近乎疯狂?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具有自虐倾向的人,与其幼时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贬低孩子而不加以赞美。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配被赞扬和尊重,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自虐的“快感”。

自虐行为的起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童年的心理创伤。过多的童年不幸,如父母的严厉管制,经常遭受打骂、侮辱、嘲弄等。孩了长大后的自罚、自残、自毁行为,即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延续。二是现实的压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再遇到些打击,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其中少数人会以自虐的方式寻求解脱。三是完美主义的认知。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太多的完美主义的理念,这种近乎“印刻”式的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上积淀了一种“完美主义情结”,以至于无论于人于己于社会非得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地。

十三四岁的孩子是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还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师长的重视、同学的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心身的断乳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做自己的主人了。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责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关心、帮助他,那么由此带来的往往是孩子的逆反。他们会认为这是对其人格和自由的打击,并随之出现焦虑、急躁的心态,甚而导致行为的不能自控。

即使是16岁的“大孩子”,仍是家庭中最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个体。家庭的任何矛盾,如父母争吵、关系紧张甚至离异,都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为了缓和家庭的矛盾,引起父母的注意,许多孩子以哭闹、不吃饭等形式表示抗议,而少数极端的孩子,就会采用自残的方式。

自残行为能够给心理带来某种满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很大的压力。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孤僻。他们虐待自己,往往能够感到舒服一些,然而这种快乐的感觉非常短暂,因此过不了多久,他们又要重复一次。

根据美国心理专家的研究,青少年自残之前一般都有征兆。首先,这些孩子在自残之前会有很长一段时期的幻想期,他们会幻想各种减轻痛苦的方式;其次,他们的注意力会变得很差,上课或者在家写作业时经常会走神,有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叫好几次名字都听不见……如果有这些现象的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排解,孩子就会进入急性发作阶段。这时候,孩子的身体外形会发生莫名其妙的变化,如剃光头或拔除眉毛、睫毛等,这种时候就需要身边的亲人加强监控,因为下一步很可能就会发生自残现象。自残行为包括切割、破坏身体的某一部分,可能导致永久伤残。严重自残症则会包括挖出眼球、填塞耳道、切除外耳、自焚等。

改变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当事人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变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标准为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自我和鼓励自我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成功的事例一一列在纸上,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正常的人在遭遇挫折之后,也会有自责、自罚行为,如“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等等,但是,正常与变态之间却有着明显区别。正常的人一般不会小题大作,更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而在实施自我惩罚后,也不会产生任何快感,有的只是自罚后的追悔及自我完善行为,自责自罚只是一种激励成功的手段。而自虐行为起初是一种冲动,自虐后是一种暂时的快感与解脱,尽管过一段时间之后也感到愚蠢和不可思议,但事到临头,还会重复这种错误的宣泄行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自虐而达到“狂”的程度的人为数极少,然而,现实中确有许多人常有自虐倾向。有的人会因初恋失败而发誓终身不嫁不娶;有的人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将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也有的人会因人生的某些不幸而走向绝路……这些人表面上看似自尊、自强,其实,其行为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此类倾向的人必须学会自我调适,这样,才能避免发生那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现实世界我们不能随意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它的态度,进而使自己变得积极起来,产生一种弹性的适应。即使暂时不能适应,也应当作出正确的解释,不可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或过高,把自己的责任看得过重过大,不给自己制定力不能及的标准。如果我们能摆脱完美主义情结,凡事留有余地,那么,在遭遇挫折之后,心理上的反应就不会因负荷过重而变形。

学会正确归因。自虐倾向者常常错误地归结事情失败的原因,把那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这实质是“自大”、“自我中心”和“救世主情结”的一种反映。我们不赞成毫无责任感的行为,更不赞成揽功推过的做法,但是,对于一个有自虐倾向的人来说,学会分清责任,不强求于己,不苛求于环境,是十分要紧的事情。

有自虐倾向的人要给自己寻找一个正确的“出气阀”,在不良情绪来临之际,不妨采取拳击沙袋、踢足球、踩气球以及摔些破罐破碗等不危害自己与他人的宣泄方式,并且逐渐用以代替自虐行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里说得好:“爱在原则上,就‘对象’和‘自己’而言,是没有分别的。”自虐的青年人之所以找不到爱的“着力点”,是因为他忘了爱自己,也就忘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他们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爱他的人们。有自虐倾向的人无法放开步子去爱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他的行为将会为他的亲人、朋友所不解,甚至鄙夷和厌弃。他们在自虐的同时就等于将自己关进笼子让别人当怪物看。因此,肯定存在的价值,对自虐的青年非常重要。年轻时懵懂无知,不太去想“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始独立,也自然开始会想“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愿所有的青年朋友都反复体味一下这首歌的字面含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悦纳自己,从而创造一种健康而幸福的人生。

暗示疗法

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体育场内,一场高水平的橄榄球赛已进入白热状态,观众们也全身心投入,又呼又喊。突然,有几个人感到不舒服,跑去找值班医生。医生认为他们是喝了自动售货机卖的饮料引起的食物中毒,立即用广播向全场发出紧急通知。不一会儿,整个体育场乱成一团,观众们一个接一个地吐个不停,甚至还有二百多人被送往医院。但最后经鉴定,饮料根本没有问题,这下子,每个“病人”的病状又都很快消失了。这并非虚构的情节,而是生活中的真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受他人各种暗示的影响和支配,比如你与妻子在街上遇到一位朋友,他邀请你们去吃饭。你刚要表示同意,可是你妻子偷偷地掐了你一下,于是你赶快婉言谢绝。这个“掐”的动作即为暗示,其方法就是用不公开的办法表示意见,或用语言或用动作诱导对方做出某种行为。

暗示也有自我暗示,如有一个患胃痛症多年的病人,几个月前在一所大医院里作胃镜检查,诊断是“萎缩性胃炎”。病人不明白这种病是什么性质的,焦急地询问医生这种病会不会变成胃癌,医生不加考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有可能。”从此,这个病人的心里就老想“胃癌”两个字,精神紧张,胃痛越来越严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形体消瘦,这会儿他更坚信自己真的得了胃癌。后来经过复查,并在医生耐心解释安慰下,他振作精神,配合治疗,病情才趋向好转。这就是病人的自我暗示(自认为已患胃癌)造成了病情加重。

通过暗示改善病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机体的生理机能,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即暗示疗法。暗示疗法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也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由于催眠状态下的暗示疗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施行,过程复杂,比较少用。而觉醒状态下的暗示治疗无须催眠,方法简便,较常采用。如《古今医案》记载:有一秀才,姓朱名洪元,自幼熟读诗书,但连续三次考举都名落孙山。这一年考试落第后遂饮酒消愁,终至大醉。午夜后甚觉口渴,下床寻水,见屋檐下一石槽内有水,即猛喝一气。天明后他发现石槽余水里有很多小红虫,心想,自己喝下不少,从此日想月疑,总认为虫子进肚已生了蛆,逐渐患上“萎膈”症,连请几位医生都未能治愈。其兄听说有位道士医术神奇,遂请来为其诊治。大师至,知其病由疑心所致,即用一条红线剪断成小虫样长短撒人便盆,再用巴豆两粒与饭同煮,让病人吃下。病人腹泻,在暗室内坐盆解便。待大便后拿出暗室,一看,内有许多“小红虫”,医生告诉他,小虫已全部解出,你的病很快就好了。病人疑心病顿消,症状亦开始缓解,渐渐痊愈。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暗示具有双向性,它既能使病情好转,也可使病情恶化。因此,从医学心理学角度来看,医生应善用积极的暗示作用,多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病情痊愈,病体康复。

强迫心理的其他对策

身在都市中的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毛病:洗完了手总觉得还是不干净,要反复多洗几次;人在单位里却一整天都在惦记自家的煤气和水管是不是没有关;出门前刚整理好的随身包却总觉得有东西没带齐,反反复复、牵肠挂肚……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致使存在这种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有专家告诉记者,出现上述的心理特征虽然不能完全归为医学上的“强迫症”,但有资料显示,在都市人群中,存在这样心理问题的人数在直线上升,他们往往在不经意中为自己设下了“心理陷阱”。

轻微的强迫心理并无大碍。现代人所处的工作、学习等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内心较脆弱,自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强迫心理。如果是前期症状单一,或伴有较轻度紧张、焦虑的强迫现象,大可不必惊慌,也不必特意去看医生。

专家认为,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强迫症状,例如:数电线杆、记车牌号等等。正常人的强迫症状出现时间短暂,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这些人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强迫症”症状耿耿于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是由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两方面诱因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人格精神动力因素和行为因素等,但有强迫症状不等于就是强迫症,出现这样的症状大多是精神极度紧张或受到一些刺激,人们缓解焦虑的一种手段或者形式。有的人第一次做了这样的行为后能缓解他内心的冲突,他就认为找到了缓解的手段和方法,因而这种强迫症状才会反复出现。

我曾接待过这样一例强迫症患者,患者曾经不小心将重要的东西写在纸上却遗忘了,而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刺激,她就认为是自己弄丢了,从这之后,她再也不敢扔任何的废纸,总觉得那上面一定记载了某些重要的东西,如果扔出去就完了。因而这个病人的房间里堆满了废纸团,她不敢丢,甚至手里一拿到废纸浑身哆嗦。这就是很严重的“强迫症”。

容易出现强迫心理的人大多是完美主义者,并且行事刻板。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们为人谨慎、墨守成规、太过理性;他们常常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而崩溃。

有了强迫的问题心理并不可怕,其实我们平时就可以预防和调整自己。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自我心理疗法。

(一)毫不在意法

如果发现自己有了这样的心理迹象,先不要急着给自己下定义“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了”,不要带有这样的想法。越想就会越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更不要怕,应顺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有东西忘了带,忘了就忘了,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呗。以不变应万变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

(二)环境调剂法

如果因为环境的影响而给自己很大压力的话,那么就从环境人手,调整一下,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环境。调整外在环境,给自己一个不同于平常的空间,放松一下。调整内在环境可以读读有益心灵健康的书籍,比如《菜根谭》《心灵鸡汤》等等,从中可以学会调适心灵的方法。

(三)重新定位法

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处事原则等方面,在某些方面的过度追求往往异化了人本身的需求。尤其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处事太完美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对人对事不必过分苛求,给自己一个轻松的空间,凡事留有余地,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感。

(四)交流活动法

不要总是一个人形单影只地行动。要积极参加一些集体团队的活动,跟大家多交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跳舞、打球等等。从事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减少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坚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生活充实起来,就会减轻症状的干扰,恐惧和焦虑也会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