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叶曼拈花
28953700000083

第83章 患难见真情

叶曼女士:

我目前在大学里教书,今年学校给我一份奖学金到美国研究一年,我准备将我的独生子也带到美国去学英文。

可是,没想到我先生竟在这时中风了。我的心里很矛盾。我不愿意放弃难得的进修机会,但是我的先生除了我,在台湾地区没有别的亲人;我如果去进修,势必托我的妹妹代为照顾,或者是把他送进安养院。

我的先生已不能言语,如果我这样做,他的心里会不会认为我借此遗弃他呢?如果在我进修的这一年内,他的病情转坏或死亡,那时我的遗憾会不会比失去进修的机会更大呢?请您指点。

婉春敬上

婉春女士:

真情只有在患难中方才显现。

我虽然不是基督徒,但是对于结婚仪式,觉得中国婚书上那一套太公式化了,而基督教结婚仪式中,一对新人跪在牧师前面,当牧师问他们是否愿意同偕到老、患难相共、疾病相扶持,那对新人诚诚恳恳地从心里答应说“我愿意”时,虽然是老套,却永远使我很感动。

一对夫妻在太平日子里,可能吵吵闹闹永无休止,但是当他们其中一人生了重病,另一个人的悉心照料,常常会使人从内心发出赞叹声。虽然我们希望夫妻都无灾无病地到白头,但是,天下最激励人心的却是在患难中见真情。你的丈夫得了如此严重的病,最需要的是你的照料和安慰,这是他的生死开头,你怎能弃之而去?进修研究今年不去,以后还有机会,即使永远没有了机会,也并非天大憾事。假如你去了,和他竟成永诀,那才真是抱憾终身的遗恨,你会终生愧疚的。

即使你和丈夫貌合神离,在他如此困苦,甚至已不能言语时,也不应带了孩子远走高飞,把一个重病的人推给他人。须知疾病的治疗,一半靠医药,一半靠精神,你离他去美,不但薄情寡义,甚至会使他的病加重而至死亡,你将何以自解?何以向你儿子交代?这个不是选择题,答案早已清楚明白地摆在你面前了。

叶曼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