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曼女士:
我与先生都是基督徒,但我先生十分虔诚,每个月一定要将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两年前,我们一起来美国留学,我们只靠着他的奖学金生活,先生仍要将其中的十分之一奉献。吃苦我不怕、也不怨,但是却认为与其把这省吃节用的钱捐给外国人的教会,还不如寄回台湾地区,回馈当初资助我们出国的公婆。先生却不以为然。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曾与我提起他的老板,虽然工厂营运平平,仍每月固定捐款给慈善事业。
他认为老板如果把捐款拿出来作为员工福利、激励士气、增加生产,等将来工厂发达了,再捐款不是更好吗?
以上两件事让我觉得很困惑,不论是奉献或捐款,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从亲人、身边做起呢?
圆美敬上
圆美女士:
你的看法,很合儒家的哲理。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来,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欤。”
所以我们先德们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非先疏而后及亲的,那样既不合人情,也不合常理,不过是趋炎附势而已!
但是宗教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使人心甘情愿地奉献。所有的宗教,都鼓励信众捐献,否则教会、寺院,便无以为生了。至于一些借宗教敛钱的邪门教主,更是巧立名目,让信徒毁家输诚,这种事例,中外古今,俯拾即是。
这种竭诚捐献的心理,不外三个原因:一个是祈福,以为这样做了,可以蒙受意外的恩赏。第二个是忏悔,以为花钱可以消灾。第三个则是对于所谓的教会或教主,从内心钦佩依赖,便依照指示,无不竭力输诚。而能够如此做的人,多少都是脑筋不转弯的人,其忠诚可嘉,其直可悯,幸而你的丈夫信奉的是正规宗教,若是邪教,会如同从前美国的人民教堂,9000多人把性命都赔上了。又如现在发生在美国德州的教派,竟然囤积武器和政府执法人员对抗。
中国古时的五斗米教、白莲教虽然有些是为饥寒所迫,铤而走险,但是能成大患,也是由于愚蠢的群众,都有趋附强者的心态以求自保。
叶曼答
§§第五辑 爱的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