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
28974300000042

第42章 党人之祸

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学里有3万多学生,郭泰和颍川人贾彪是他们的领袖,与李膺、陈蕃、王畅互相推重。太学中有歌谣说:“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于是京师内外形成风气,竞相崇尚褒贬善恶,自公卿以下没人不怕他们的贬议,接踵登门趋附。

宛县有富商张泛,与后宫的人有亲戚关系,又擅长雕镂玩物,常拿来送给宦官作为贿赂,因此得做高官,仗势横行。岑与贼曹史张牧劝成晋拘捕张泛等人,后来遇到赦免,成晋竟然杀了张泛,并且抓了他的宗族与宾客,杀了200多人,然后才报告给朝廷。小黄门晋阳人赵津,凶残放纵,成了全县的大害。太原太守平原人刘踬派郡吏王允去逮捕他,也是在大赦后杀了他。于是中常侍侯览要张泛的妻子上书讼冤,宦官们乘机告发成晋、刘踬。桓帝大怒,召来成晋、刘踬,都把他们关进监狱。

河内人张成擅长风角术,预测朝廷该颁布赦令,于是教唆儿子杀人。司隶校尉李膺督促手下逮捕了张成父子,不久遇赦获免;李膺愤恨至极,于是把张成父子杀了。

张成向来以占卜术勾结宦官,皇帝也时常叫张成占卜。宦官怂恿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告发“李膺等蓄养太学的游士,互相标榜,结成群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皇帝因而大怒,下诏各郡国,逮捕党人,公布于天下,使人们都忿恨他们。

公文经过三府,太尉陈蕃拒绝签署,说:“这次所要逮捕的人都是海内享有声誉、忧国忧民的忠臣,即使他们的十世孙有罪,也应该宽赦,岂有罪名暖昧不明,而遭致逮捕拷打?”不肯颁发诏令。

皇帝更加发怒,将李膺等人关进了黄门北寺狱,案子连及太仆颍川人杜密、御史中丞陈翔以及陈、范滂等200多人。有的逃匿搜捕不到就悬赏捉拿,派出使者四处搜寻。陈说:“我不下狱,众人就会无所依恃。”于是自己请求下狱。范滂到了狱中,管监狱的官吏说:“凡是坐牢的,都要先祭皋陶。”范滂说:“皋陶是古代的耿直之臣,要是知道我无罪,就会在天帝面前为我诉理;如果我犯了罪,祭祀他又有什么好处!”众人因此也都不祭祀皋陶。

陈蕃又上书极力规劝,皇帝避忌他言辞激切,就借口说陈蕃推荐的人不称职,下诏免了他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