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29030600000024

第24章 第六使命——照相侦察卫星(3)

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代表苏联政府和勃列日涅夫会见了基辛格,试探美国的态度,要求美国对苏联进攻中国保持中立。苏美冷战时,美国把苏联作为主要对手和威胁,并不希望中国受到削弱。尼克松与基辛格在白宫曾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美国认为,美国需要国际战略平衡,两个共产党大国对立对美国和盟国更有利。美国最怕苏联攻击中国后诞生一个亲苏联的政府。

白宫设计了一个遏制苏联和动用核武的巧妙办法,有意将苏联核打击的信息透露给美国媒体。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用大标题刊登了震惊世界的新闻,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世界哗然,美国等西方各国掀起反苏游行示威。

北京核危机。苏联咄咄逼人之势震惊了中国。9月~10月,中苏紧张关系达到顶峰。按计划1969年10月20日,苏联代表团将来北京进行中苏边界谈判。毛泽东怀疑苏联将向中国发动突然袭击,谈判是个烟幕弹。毛泽东和政治局决定:10月20日谈判前,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全部疏散。毛泽东去武汉,林彪去苏州,周恩来留守北京,三军参谋长转移到可以防御原子弹的北京西山战备指挥中心山洞。林彪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大街小巷张贴“打倒苏修”的标语;老百姓每天最要紧的事情不是种庄稼,而是挖防空洞;广播电台宣传原子弹的知识与防护挂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陷入建国以来最危险的境地。

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即将发生战争。美国站在哪一边?怎么办?1969年,全球一共进行了127次航天发射,144颗卫星入轨:欧洲1次;日本1次;苏联84次;美国41次,将68颗航天器送入太空。1969年,苏美两国军事卫星的发射数量高达92颗,达到历年最高峰,仅美国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就发射了37颗军事卫星,包括6颗“日冕”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情报卫星、军事气象卫星、军事通信卫星等。

当时,美国在太空领域还处于弱势。在中苏最紧张的时刻, 3月2日中苏珍宝岛激战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非常忙,马上密集发射5颗“锁眼”卫星、5颗“日冕”卫星和4颗绝密卫星,以及其他15颗导弹预警卫星等军事卫星。

北京核危机,更像华盛顿核危机,美国与苏联战斗。美国的“日冕”等照相侦察卫星发现:苏联军队确实作好了战争准备,上万辆坦克集结在中苏边境进入战斗执勤,数百架轰炸机24小时待命,几千枚中程导弹、核导弹、太空核弹指向中国。中国政府正忙于疏散,中国军队也进入一级战备,准备战斗。美国凭借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绝对优势,开口说话了。1969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代表美国政府通知苏联大使:美国不会坐视苏联对中国使用核弹。美国认为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如果一旦开战,美国将首先参战,攻击苏联的130个城市。

苏联政府和勃列日涅夫也知道核大战的后果,也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已经玩这张“中国王牌”。苏联的“天顶”照相侦察卫星发现美国及其几十个盟国的军队在调动,更多的洲际导弹在对准苏联。5天后,莫斯科取消了所有的打击计划,并开始认真与北京谈判。北京核危机结束。

美国与中国开始心照不宣,冰雪消融。美国终于将中国拉向自己一方,成为苏联的劲敌。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大门终于打开。基辛格,为避免核战、促成中美建交贡献巨大。1973年,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先后任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的国务卿。至于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和好大门,小球推动大球的美丽童话,只是披在北京核危机外面的一层漂亮薄纱,纯属革命的需要,历史的小插曲。政治,以利益为前提,实力为后盾。

“策略”照相侦察卫星

“策略”是“锁眼-7”系列照相侦察卫星的代号。“策略”卫星是美国国家侦察局的一个国家侦察计划项目,由美国空军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空军基地部分管理。“策略”卫星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照相机和胶卷由伊士曼—柯达公司生产。“策略”卫星的任务是为美国空军提供足够高的分辨率来确定、衡量导弹和飞机。“策略”成功发射3颗后,“挂绳”卫星计划被取消,后来“锁眼-8”系列卫星也用“策略”这个代号。

“策略”卫星的侦察功能强大。高分辨率仪器能密切注意战略“热点”。“策略”是第一种高分辨率空间侦察卫星,初始分辨率为1.2米,到1966年提高到0.6米,分辨率是当时最高的,被誉为“美利坚之眼”。它的照片覆盖范围大多是中国和苏联的核武器设施、导弹发射基地、雷达系统、城市和港口。

早在1959年底,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帕森斯就预计中国将在196年拥有核武器。1961年1月,美国驻太平洋军队总司令电告华盛顿,称中国将于196年底试爆第一颗原子弹,1965年将会拥有核武器库。肯尼迪总统十分震惊,认为“60年代最大的事件也许就是中国核爆炸”。这一预告使西方社会大为震惊。

“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进行核试验?”

1961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始对中国境内进行系统侦察。由国民党飞行员驾驶的美国U-2飞机开始深入中国内陆,对兰州、包头等地进行侦察飞行。美国利用先进的卫星技术,已经拍摄到了清晰的地面照片。当年底,美国得到了中国罗布泊基地的照片。

从1960年12月到1964年8月,美国对中国进行了35次侦察,特别是在1963年7月12日,分辨率极高的“策略-1”号卫星发射升空,半年内又发射了3颗;1964年,连续发射了10颗,获取了大量侦察中国的照片。1964年春,罗布泊被正式增列为U-2飞机的侦察对象。1964年上半年,美国当局已经确信中国正在积极研制核武器,并将很快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工作。中央情报局认为时间在1964年以后,美国国务院判断是在1964年10月1日。1964年9月29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突然宣布:“中国已经做好了试爆首颗原子弹的准备,不久即将举行试爆……”

果然,在腊斯克预言后半个多月,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为了侦察中国试爆原子弹的情况,美国国家侦察局动用了10多颗“策略”号卫星、多颗“日冕”号侦察卫星。美国侦察卫星获得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准备经过、爆炸实况和试爆结果。腊斯克耸耸肩,鼻子一哼:“嗯哼,一颗小原子弹。”美国总统约翰逊却说:“自由世界最为黑暗,也最具战略影响的一天。”

“锁眼-12”照相侦察卫星

美国的“锁眼-12”照相侦察卫星粉墨登场。“锁眼-12”,又名“肖像”或“偶像”,重17~19.6吨,是美国最重的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由于“锁眼-12”太重,只能由航天飞机或“大力神”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992年11月28日,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光学照相侦察卫星,代号“US-86”的首颗“锁眼-12”照相侦察卫星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运行在160千米高的太空轨道上,设计寿命为6年。

“锁眼-12”有几项绝招。它可进行轨道机动,变换轨道,对重要目标详查时可降低高度,直到降到120千米的高度,贴着卡门线飞行。“锁眼-12”本身很重,又经常变换轨道,耗费大量燃料。它装有的摄像机有普查和详查功能,采用数字实时传输方式,地面分辨率高达0.1~0.15米,号称极限摄像。这都是一般卫星做不到的。“锁眼-12”一共发射6颗,已发射5颗,2011年1月17日第6颗“锁眼-12”升空。

“锁眼-12”好像是个“斗鸡眼”,具有“斜视”功能。“斗鸡眼”的功能不是一般卫星所能模仿的。当卫星不能直接飞越侦察地区上空时,能变换镜头角度摄取旁边地域的图像。卫星上的红外相机还可以在夜间拍照。

它的眼睛很亮。当年,“锁眼-12”拍摄到一艘苏联巡洋舰,照片放大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军舰甲板上的螺栓。朝鲜的导弹、核武器的研发没有逃过“锁眼-12”的眼睛,每次都准确预报。金正日的身体状况如何,他的铁甲专列最近到过哪些地方,停留多长时间等,都是“锁眼-12”关心和密切注意的。

“长曲棍球”成像侦察卫星

“长曲棍球”是一种雷达扫描成像卫星,原来称为“玛瑙”号,属美国国防部国家侦察局管辖。卫星上装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克服了可见光照相侦察卫星黑夜和阴雨天无法拍照的缺点。合成孔径雷达能以标准、宽扫、精扫和试验等多种扫描方式全天候侦察,所以美国国防部又将称赞的字眼形容“长曲棍球”,称为“君越”。

“长曲棍球”成像侦察卫星有透视能力,能探测地下目标。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地面,可透过云层、黑夜、恶劣气候进行全天候探测目标,还可透过伪装探测地下10多米深处隐藏的目标,如隐蔽的飞机库、地下掩体等。不过,地下核设施一般都深藏在离地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地方,对于这个深度的地下目标,神通广大的“长曲棍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曲棍球”共发射了5颗,每颗都有自己的特性。典型的“长曲棍球”为八棱体,重14.5吨,长8米,直径约4米,一对太阳能帆板展开后各为45米,可提供10~20千瓦以上的电力。它要向地面发射微波,所以需要大量的电力。卫星设计寿命约9年,运行在距地面473~700千米、倾角57°~68°的轨道上,可随时变轨。

1988年12月2日,美国国防部代号为“US-34”的第一颗“长曲棍球-1”号搭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STS-27航班送入轨道。据非官方的说法:“长曲棍球-1”号进入太空后,一部分侦察仪器功能丧失。“亚特兰蒂斯”号上的宇航员又将卫星回收修理,重新施放。“太阳神”成像侦察卫星2004年12月14日,法国“太阳神-2”号成像侦察卫星搭载“阿丽亚娜-5”号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卫星重量约4200千克,设计寿命5年,运行在距地面约680千米的轨道上,每天绕地球14圈。与“太阳神-2”号一起升空的还有法国的4颗“蜂群”电子侦察卫星。

“太阳神-2”号携带红外相机,卫星具备昼夜侦察、伪装识别、导弹发射监视和核爆炸探测的能力。“太阳神-2”号将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更强的成像能力、更多的图像、更快的图像获取和分发速度、更大的目标瞄准敏捷性、更新的情报资料,还具备一定的夜视成像能力。“太阳神-2”号的眼睛是方的,每次能拍摄100张照片,分辨率为0.5米,可以看清枪支的类型和大小。

“太阳神-2”是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欧洲第二代成像侦察卫星。“太阳神”号成像侦察卫星共4颗,每2颗组成一个星座。欧洲的第三代“太阳神”卫星,将装载红外遥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可见光遥感器分辨率将达到0.1米。欧洲的侦察卫星可以极清晰地看见别人花园里的秘密。

“放大镜”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2006年12月19日,德国将5颗“放大镜”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中的第一颗送入太空,到2008年7月22日5颗卫星全部发射完毕。先进的间谍卫星填补了欧洲在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领域的空白。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先进的雷达。它的分辨率很高,能全天候工作,能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就是安装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跟合成孔径雷达玩捉迷藏是很不聪明的。

“放大镜”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重量770千克,外形尺寸4米×3米×2米,运行在近地点470千米、远地点505千米、倾角98°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设计寿命10年。卫星靠太阳能电池帆板供电,平均功耗约250瓦。为了进行轨道控制,卫星上装有推力器。5颗卫星分布在距地面约500千米的三条轨道上,组成星座编队飞行。星上的存储器可存储10幅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放大镜”卫星是个专业摄影师,专攻“特写”观测和详细分析。

“放大镜”卫星号称德国第一天谍,被称为瞳孔星的放大镜。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在任何照明和气象条件下对地表设施进行观测和拍照。卫星以高分辨率模式工作时,地面分辨率约0.5米;以条带模式工作时,地面分辨率约1米,可以辨认汽车和飞机型号,并能识别地面的“特殊设施”。

千里眼是人们的向往,也是人们的悲哀。一双双“蓝色”的亮眼睛正在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它正得意:我在这儿呢!你看不见我,我能看见你。新型照相侦察卫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能辨别真假目标、地下目标。“宇宙·地中海”雷达成像卫星照相侦察卫星,是现代战争中最具威胁的超级“间谍”,最高分辨率可达0.1米。光学照相侦察卫星的优点是空间分辨率高,但存在先天不足,不能全天候、全天时进行侦察。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从而能识别伪装,发现地下军事设施。侦察幅宽比较大,这对全面观测战区和侦察全球性军事动态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两者结合使用是最佳“搭档”。

“宇宙·地中海”雷达成像卫星重1.7吨,装有1台合成孔径雷达,可以300兆比特/秒的速率下传军民两用图像数据,设计寿命为5年,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694千米,每天早上10时15分跨越赤道。

“宇宙·地中海”卫星将能够以时间分辨率12小时重访周期,拍摄地球表面任何地方的图像。它们具备多种不同的地面分辨率模式,分辨率在1~100米之间,有5种相应的成像带宽,从直径10千米到200千米不等。它们每天将能够以高分辨率模式为军事用户拍摄75幅X频段图像,并以低分辨率模式拍摄300多幅X频段图像。

“宇宙·地中海”卫星能够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日夜观测地球,军民两用。雷达侦察卫星可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且覆盖面广,不受领空限制。4颗“宇宙·地中海”卫星将构建太空情报侦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