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命信息的秘密
29071800000003

第3章 生命信息的表达和读取

在读取信息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动作叫做“归零”。任何人在读取一个新的东西时都要“清零”。如果不“清零”就是在原来基础上累加或者叠加,那读取就会产生错误。就像我们用仪表测速度时,一定要先“清零”才开始,不能带着原来的数据去测。但我们人读取信息时往往都是带着原来的“速度”,也就是自己的过去经历和心理定势去读的,所以往往都会产生叠加上的错误,这个错误叫做主观臆断。错误的结果就是离真相越来越远。

作者:每个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信息,人体也有很多是类似的信息,生命信息的读取就像调频一样,你调对频了,它就开始呼应了。比如有的人喜欢山水,山水就会唤起他很多的信息,然后他就会感悟这些信息并会放大这些信息的美好。

彭江涛:一个画家进到山里可以画出一幅非常美丽的丹青;一个音乐家可以谱出一首青春圆舞曲;一个舞蹈家可以跳出来一个成龙之舞;一个作家会写出一本非常好的《山里的早晨》;一对有好感的朋友可能会在山里产生恋情;一对夫妻也有可能在山里分手。我们把这个叫什么?叫信息读取。

作者:如果一年前我做这个《零极限健康静心系列丛书》的采访肯定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我很难理解专家说的那些身心灵的东西。就是因为我这一年多看了四五十本身心灵的书,接触了很多像您这样的专家以后,了解了一些生命本质的东西,产生了很多生命感悟所以才能够有回应。

彭江涛:是啊!我在外企中做情感管理课程的时候说得很清楚,我们要管束我们的情感。我们要清楚情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假象,包括我说的“观想”都可能是假象。

作者:你为什么说情感是假象呢?是因为人对信息的读取?

彭江涛:对,人对信息的读取。比如说,我们爱一个人恨一个人,就是最大的假象!我们今天爱这个人,明天就可以恨这个人;我们今天还欣赏这个人的某个优点,明天却说不喜欢。这不是假象是什么?所以说爱恨情仇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骗局,就是我们情感读取上的最大骗局。我们今天说,这个东西太好了!太妙啦!过两天又移情别恋另一个新东西……

作者:这就是我们说的生命信息的读取了。心灵专家们都说“万物为心造”。我们对万物的认识其实就是在读取生命的信息。而读法、读的结果、读没读对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您怎么看生命信息的读取呢?

彭江涛:在读取信息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动作叫做“归零”。任何人在读取一个新的东西时都要“清零”。如果不“清零”就是在原来基础上累加或者叠加,那读取就会产生错误。就像我们用仪表测速度时,一定要先“清零”才开始,不能带着原来的数据去测。但我们人读取信息时往往都是带着原来的“速度”,也就是自己的过去经历和心理定势去读的,所以往往都会产生叠加上的错误,这个错误叫做主观臆断。错误的结果就是离真相越来越远。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清零”造成的。所以一个真正想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灵状态调节的人必须“清零”。我们讲,什么是“究竟”?“究竟”恰恰就是佛性。

作者:“究竟”就是探个究竟的究竟吗?“究竟”怎么讲?

彭江涛:就是无我,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作者:“究竟”是无我吗?“究竟”应该是事物的真相啊。

彭江涛:在佛学里“究竟”即最终境界,佛性即无我。当你有我的时候你怎么能“究竟”呢?比如说我在评判你的时候,心里光有一个过去经验、过去思维和心理定势里的你,那这已经不是信息读取最开始应该有的状态了。

作者:那也就是说,佛家的“究竟”和现实生活中的“究竟”不是一个“究竟”?

彭江涛:对,不是一个“究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是现实的究竟不是你思维和想象中的“究竟”。

作者:“究竟”就是彼岸了,在佛性上就是无我,是“归零”。

彭江涛:对。所以关键的时候我们还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之间所谓信息通畅是什么?所以每个个体恰恰是宇宙的一个“点”,这个“点”只有构成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每一个“点”一旦出了错误,这个世界就变成不和谐了。

作者:那您先讲一下信息读取的环节是什么。

彭江涛:信息读取很简单。第一就是以中庸之道,不左不右地读取信息;第二就是不“着”,执着的“着”。看到就看到了,重点是记而不是看。就像秒表一样,我只是来记这个时间,并不在乎你跑得优美不优美,你得不得冠军。但是我们一开始如果不起秒表的作用,只判断他跑得优美不优美,是不是拿了冠军,起跑是不是抢跑,这都不是秒表的功能。秒表的功能就是瞬间记录,我们读取信息也就是瞬间把概念搞定。通常有人具有把一切搞定的能力,也是在七八十岁的时候,因为悟道了,所以,心无挂碍了,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老人,会觉得老人很伟大,因为他心无挂碍,不再喜欢评论。所以你会问老人:您觉得我怎么样啊?他说好……那您觉得他怎么样啊?他也说好……那您觉得他她他怎么样呢?他还是说好好好……他都会说好!而我们不会。我们会马上就说他是一,他是二,他是三,他是五六七八。那为什么呢?我们的心还是带着“分别”,而这种“分别”会导致我们的“妄想”,然后是“执着”。

作者:是不是用分别、妄想、执着的心态来读取信息就会出问题呢?

彭江涛:是的。要正确读取信息我们就要尽量进入“无我”的状态,按原始状态去记录就好。记录完以后呢?那个记录的东西也终将被“清零”。也就是当人经常学会“清零”的时候,就容易保持最佳的状态。如果人经常去累加,就会产生崩溃。就像一台电脑,如果你经常不断地去装信息,装资料,总有一天这个电脑会要求你去删除一些东西!但是删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最难的时候,因为你面临“取舍”。因为你脑袋里东西装得太多了,让你去“取舍”的时候你反而不知道该去“取舍”什么,觉得什么都很重要,都舍不得,甚至有病毒在里面装着,这些病毒就是我们说的贪嗔痴慢疑。

作者:是的,病毒肯定会影响信息的。

彭江涛:贪嗔痴慢疑其实都和一个字有关——“淫”。这个“淫”,不是淫秽的淫,不是指男女关系,而是指“过度”。比如说喝茶很好啊,但是大量地喝茶就成了“淫”;酒也一样,适量喝酒活血,过度喝酒就成了酗酒;过度抽烟就成了烟鬼。所以说这个人你干一点事是好的,但是干多了就向鬼靠拢了。所以说当我们把“淫”搞好,就是不“淫”不过度的话,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是很愉悦的。第二个就是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财富?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社会中都会遇到一个财富关。我们要把财富说清了,应该在国人中把财富观树立起来。讲到财富就要讲五福临门,因为没有讲财富临门的。

作者:什么叫五福?

彭江涛:福,福气的福。五福,我们人第一要富,富有;第二要寿,要有寿命;第三要贵;第四要平安;第五要善终啊!如果我们人能把这五个做到,福气就很大啊!所以说,一个人生出来不但很富而且很贵,还很长寿,很平安,不但平安而且还善终,他福气就很大了。但是我们今天往往不宣传其他四种福,只宣传富贵,要有财,要有钱,要当官,那是偏钱的价值观,是心灵的扭曲啊!所以很多人为了富贵可以什么都不要了。《红楼梦》说得好,“贾家”是假的,蛛丝结满了雕梁啊!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活在一个假的家庭里头,期盼和想得到的都是假象。难道我们平平安安的不好吗?难道家人长寿不好吗?难道我们善终不好吗?现代人只追求家里要富,要有钱,要当官。所以你看,一问孩子:“将来想干什么呀?”回答当官儿,或想当老板,没有一个会说想平平安安的。这个也恰恰是我们今天社会浮躁的原因。所以你今天写这套书,要倡导应该是这个社会最科学、最根本的东西,不是无欲,而是大家知道什么是该要的,什么是不该要的。

人生就像一个企业一样,一方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创造最大社会价值。那人呢?第一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是实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同时构成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说我们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理论中会找到最好的一句话:为什么活着?为信仰活着。那信仰是什么呀?就是一开始你给“零”下的定义。所以神也好,佛也好,仙也好,是人自己“心”里造出来的;人心造佛,造神,造仙,造出上帝来,造出来以后又要去崇拜他。崇拜是什么?就是在自己的心里上把锁,锁住自己的心。实际上我们最需要信仰就是找到我们到底是什么。但是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所以乱找一气。

比如出租车运送乘客,不应该仅仅以金钱和时间来衡量这件事,安全是根本。但很多人不求根本只求需要,所以舍本求末。

作者:可是他以为他知道啊。有钱的人都很自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明白的人啊。

彭江涛:所以我觉得你的这套丛书要表达这样的理念:第一,人生中该得的东西很多,有爱情,有财富,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去得。但是,对人这一辈子最应该得的,就是把自己真正地找到,找明白。人这一辈子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式就是走中庸之道,就是做修正。但是人这一辈子最该怕什么?最该怕这辈子等你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你已经和这事错失了!

作者:所以你觉得人应该要找回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或修正自己不正确的价值观,对吗?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了才能正确读取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信息,是吗?

彭江涛:是的。我经常去三个地方。一是幼儿园,想想自己小时候怎么样,努力感觉自己小时候看世界的心态。二是去医院,去医院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天也需要别人的照顾。三是多去火葬场。每当送走一个人的时候你也就知道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知道人生无常。但是我更希望大家去的地方是山水之间,去体会自然之美。我记得以前和你说过三个问题。孔子梦中问我儿子:第一,为什么学习?第二,学习快乐吗?第三,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会经常针对不同事物去问自己类似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上班?第二,上班快乐吗?第三,上班的意义是什么?也可以问:为什么结婚?结婚快乐吗?结婚的意义是什么?学佛,为什么学佛?学佛快乐吗?比如说想去入定,你就问:为什么要去入定啊?为什么要去打坐啊?第三个就是,打坐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那如果这三个回答都是否定的怎么办呢?

彭江涛:那就要做修正了。所以现在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这些个“为什么”,如果你经常用这三个问题问自己的时候,就是在对自己做一个判断,也会让自己走入更深的“内在”。

作者:人修正自己就是为了减少对生命信息的误读,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品质,减少因为误解给自己给别人带来的痛苦,为了活得更精彩。

彭江涛:是的!人为什么需要好好地活着,有品质地活着?因为你活着的意义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生。因为人习惯于以一种“利己”的心态看人看事,而恰恰因为这样产生误读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产生痛苦。所以有人问我人为何痛苦时,我会说:“痛苦就是有大量空闲时间思考幸福何时来临!”

作者:所以有了正确的角度和方式才能让信息读取得相对正确;只能说相对,不能说是绝对。如果说读取信息的角度和方式不准确,那这个信息读取出来就完全变成了妄想。

彭江涛:对,所以我前面说了那个“观”字。读取信息不是读,也不是听,也不是猜,而是“观”字。比如夫妻冲突的时候,听到的和“音”的都是某个引发冲突“真相”导致的情绪,如果你不去“观”,读取的信息很多都是错的,表象的。但是如果你去“观”一下,就会明白,哦,原来我老婆内心是孤独的。所以说这个“观”字,可以解决很多夫妻问题。

作者:那“观”怎么讲?“观”跟被观的物体要有一定的距离吗?

彭江涛:“观”就像喝茶,首先要洗茶。为什么“观”?就是把一些不好的东西先去掉。你一上来不“观”老婆的内心,就想观一观老婆洗澡,这就别“观”啦,本身就有问题了,因为你心里就不会静下来,那你“观”的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吗?比如你“观”她穿什么衣服,那你已经跑偏了。因此第一是要清理归零;第二在“观”的过程中使自己进入一个状态,随心所欲的状态,而不是事先定义好了,我要去看看它是什么东西。当你去想那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个东西在心里起作用,会产生妄想。不起心动念恰恰才能看到这些东西的本质。抓住主要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表象的纠结中。人在喝酒的时候是应关注酒杯还是酒呢?

作者:第三个呢?

彭江涛:第三要有准确的信息导向。像发射嫦娥二号,你要嫦娥二号去哪儿?否则它就满天飞。而你也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要的过程中去做减法去归零。

作者: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矛盾、纠结、战争,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人们无法用你刚才讲的那几点去“观”,去读取信息,全走偏了。

彭江涛: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探讨。第一,我们人有两种理念在起作用,一种是大善,我们姑且称之为仙体,一种具有高尚品质的思想在心里起作用;还有一种叫低级的生存力量,就是兽性。一种仙性,一种兽性,这两种就是善恶。人很有意思,经常会要满足自己的兽性,我要吃饭,我要睡觉,我要占有,这就是兽性。那么仙性是什么呢?恰恰就是要我们学会忘掉。因为人有仙性和兽性,所以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会发现他既有高尚的品质,也会有一些先天的弱点。任何人不管伟人还是普通人,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这才符合阴阳学。人如何才能成为大善之人?就是如我说的,应该经常在道德上做修正来避免兽性的产生。怎么来避免兽性呢?很简单,就是“五法则”。儒家叫三纲五常,佛家叫五戒。所以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恰恰把我们丑恶的一面做了规范,避免你犯错误,或者说避免你犯很大的错误。所以说人人都讲法懂法社会就和谐了,关键是很多人不懂,也不想懂。宁可沉浸在物欲横流、兽性纵横的大海里让自己的心坠落。

作者:所以就是因为我们读取信息走偏了,否则不会出现战争,对吗?人与人之间也走偏了,不然不会出现人际纠葛,事业的纠葛,家庭的纠葛。说到底,还是人类缺乏自觉和内观。

彭江涛:是啊!第一,我们作为社会的群体,最关键的就是把握自我。我们在去拯救别人的时候先拯救自我。所以佛家说自觉,觉他,觉友情。你自己先得明白过来。你自己都糊涂呢,还怎么去给别人讲啊?如果想去帮助别人,你自己还是个穷人呢,怎么去帮助别人?先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正知、正见、正觉的人。生命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有一个叫阿南的人,他学佛很简单,因为他看到了佛的亮丽,也就是佛光鲜的一面,就像追星族一样也出了家,成为佛的大弟子,跟佛有了亲情关系。但是佛不因为他是佛的亲戚所以顺手就把他变成佛,这不代替修行过程,而需要他自己去完成修正的过程。

所以说一个歌星的儿子,虽然有歌星父亲的基因的天赋,有歌星父亲,但他也要自己去完成他品牌形成过程。可能他有父亲天赋的根基,有助于他快速地成长,但不代表他可以代替他父亲当歌星。人与人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们热衷于做替代游戏。父母经常把孩子给替代了;老板把员工替代了,像员工一样冲在前面;员工想替代老板,提前做当老板的梦。作家想替代原创思想,原创思想想替代作家,所以找个人演得新版《红楼梦》有些地方拍得很怪啊。红学家想替代导演呢?力求满足这些红学家的执着想法,而忽略他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对象是观众。所以这个社会是演绎的,一个人如果过分地陷入自我,自恋,就像套在套子里的人一样,与世隔绝,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不论是修行也好,修佛也好,第一个就是要和社会相融合;第二个要做一个社会的积极因素,不做消极因素。我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人,我希望我周边的人,常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就是生清净心。有人说欢喜心和清净心是两个概念啊,一个人连欢喜都不欢喜他怎么能生清净心呢?你一问他,他就说我烦着呢,我郁闷着呢,我纠结着呢,那这个人怎么能清净呢?如果他说,哎呀,我快乐着呢!我高兴着呢!他进入清净状态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经常说入座之前要面带微笑,而不是个个都把脸拉长啊,紧锁双眉。在佛教寺庙里看到天王殿的第一尊佛像是弥勒佛,笑得那么开心,这就是生欢喜心。所以如果我们今天社会人人都常生欢喜心,常生赞扬心,能够主动包容别人,这社会也就进步了!我们今天听到的满耳朵都是批判,全是抱怨,很可怕。

作者:如果有人执着地愿意读错误的抱怨信息,而且还觉得他读取的信息绝对正确,并愿意为了这种错误读取付出人生、事业、家庭甚至生命的代价,怎么办呢?

彭江涛:其实读取信息,说到根上,我们自己首先还是需要把那个台调好,频道调好,如果自己台和频道没有调好,就去盲目地读取别人的时候,离真相越来越远。就像我们说的师者,传道,解惑,授业。如果你自己还没搞清楚,你怎么去给人解惑?解来解去就可能误人子弟了。读取信息也一样,自己是不是进入了那种清净的状态?否则读取的就不是信息,更多是妄想和猜忌。那就更可怕了!就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状态。就会有幻听、幻知、幻觉。这种状态在很多所谓修行人身上都出现过,最后就送到了精神病院。他说我感觉到了,我知道了,但实际上是幻听、幻知、幻觉。把“幻”当成“真”,都误入歧途了。所以是佛是魔都在你的心啊!

信息也一样。什么叫最关键的信息?我们判断这个人是好人或者是坏人的时候,即便我们前面读取的信息是正确的,如果最后一步判断是错误的,那也就完蛋了。所以我个人不主张在没有准备、没有修行的过程中做“观想”,这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去“观”,就要去修,去实修,在生活中改变自己。所以我是一个强烈倡导生活中规范自己、承担道德责任的人。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把自己规范得很好,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他已经是一个修行的身体力行者了,何必偏去在意是否有“观”的形式呢?“观”别人,“观”自己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同时“观”的过程是自我的修正过程。去“观”自己是不用拿出来去印证的。我曾经也很长时间爱“观”别人,但现在已经基本上抛弃了“观”的想法,不“观”,不“观”即是“观”。

作者:你不“观”是因为别人和你没有太大的关联,你可以不“观”。如果是生活中和你紧密相连的人,你不“观”也会“观”。

彭江涛:怎么说呢?举一个例子。孩子小的时候,他的每个动作家长都要“观”的。他在那儿走着呢,哎哟,注意,摔倒了!家长要把他的所有信息都调到自己的掌握之中。那么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掌握他的信息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困难了。但是他和你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他与你之间掌握的信息少而疏远,反而可能更近了。再比如,孩子小时候我们一直领着他过马路。但我相信你现在不会再领孩子过马路了,也不会感觉天不好就早早地在学校门口拿把伞等着他放学了。为什么?是我们不关心他吗?不是,是此一时彼一时也。“观”亦如此。了解了基础和本质就可以了。如要沉浸在对对象的“观”的动作里,不事事“观”,甚至失去自我,这本身就出现问题啦。

作者:孩子比较简单,只要不是性格特别怪异的孩子,他不会拒绝你的。只要他和父母的关系比较正常,就会很顺地和你调频道。但是夫妻关系就不一样了,某一方会故意切断你某些信息交流频道,故意不让你读取生命信息,甚至会故意歪曲某些信息的,误读信息就百分之百了。

彭江涛:要讲这个问题,我需要先谈谈人类解读和表达信息的情感和心态。因为理解了人是用什么情感和心态来读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后面才能理解他如何能链接宇宙信息。

情感有很多种分类,最简单地讲,一个是价值,一个是利益相关性。任何事物的发生和信息读取都是有时间划分的:过去,过去完成,现在,将来。咱们的心理情感也是分时态的。我们对过去的心态有:过去,过去完成,还有一种是过去未完成的心态。过去未完成心态是多种多样的,但过去完成心态一般是确定的。

我们的心态会因为价值和利益对现在事物的判断产生不同的状态。因为基于我们现在的状态,我们对将来是有个预估的。而这个预估往往受到过去的影响,受到过去未完成那部分的影响。实际上我们今天对未来的判断经常有我们过去未完成的影子。譬如说初恋。因为初恋未完成,虽然已经是过去时了,但它会在我们将来的某一时间段爆发出来。为什么?因为它未完成,所以在内心深处隐藏的情感里有去完成这些东西的期望,在将来某一天就会把它呼应出来。有些人因为旧情萌发而有婚外情;有些人把初恋爱人的未完成期愿带入婚姻关系里,造成当下婚姻的阴影,就是这种状态的结果。但明白自己这种潜意识的人很少。

那么现在呢?对应的是过去完成。因为你完成过,所以你有经验,你有积累,那么对现在的把握基本上是有一定的情感支配权的。譬如说你完成过婚姻,你对婚姻就会有现在认知和现在感悟。将来往往和过去也有个分不开的东西。

所以庙里有过去佛和未来佛,那恰恰对应了我们的心态。就是说过去虽然过去了,但它还存在我们现在的心里,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那现在是什么?现在是我们天天要做的事情。但是天天做的事情恰恰是有很多都是未来和过去的。所以如果我们把现在作为一个人的话,那么过去和未来恰恰是我们人的两只手,或者两只眼,它支配着我们人今天的情感。所以你不要说忘掉过去,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是要忘记过去完成,已经完成的你就甭再想了!那么将来的期盼是什么?人从真正意义上讲,对未来都是充满了美好愿景的。但是因为未来不确定,所以人在真正意义上来讲又是很郁闷的。

作者:您的意思是不是人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够比较正确地解读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信息?

彭江涛:是的。这就是对待事物,包括自己情感和心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看事物,看问题,才能正确解读信息。其实中国人的情感里头就有两个东西:一个生文化和一个死文化。我们经常把一件事情看得很阳光的时候就是生文化,把一件事情看得很沮丧的时候就是死文化。但我们的死文化里往往带有生的概念。这是中国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虽然我们把这件事情看死了,但老希望峰回路转,起死回生;相反,生文化在很阳光、很灿烂中,能够预感到危机,福兮祸之所伏!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情感很奇怪的,在生的情感,会想到死,在死的情感,会想到生。

所以对于我来讲,当我接触到这个生命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生命把它信息里承载了一种东西,就是一种“平”的东西,是不对立的!人的生命里的生命信息是人自己对立起来的,比如好、坏、善、恶、美、丑都是人自己给贴的标签。真正信息给我们的是个“平”信息,是个平等的信息,是个公众的信息,它在信息本身并没有给你区别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像我们在网站上信息沟通的时候,屏蔽是我们自己做的,而不是信息做的屏蔽。信息是无偿的,它很准确地返给你,是在做判断。所以“读”生命信息的时候就要没有情感,当你用了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读”的时候,就会有佛家说的“我执”和“法执”。有“我”在里面了,读取信息的结果就同了。每个人的情感不一样,“我”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价值取向就不一样。这就是利益相关性。价值的增加和价值的减少,就是利益相关性的正向、负向甚至归零、零状态。这就是我后面要讲到的静心状态。

实际上,我们把价值增加和减少看得很淡的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不垢不净,没有什么脏的,也没有什么好的和坏的。用很平静的眼光,很平等的眼光去读取世界,我们获取的信息就相对比较准确了。

作者:所以您认为读取信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一种中立的心态,一种不带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己见的心态,才能相对准确地读取信息。是吗?

彭江涛:是的。所以,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事物时把自己的感觉第一时间说出来:啊!太美了!啊!太不好了!这个好坏的判断和感觉都是你在读取的过程中内心深处的一种迸发,而不代表事物本身!我们看见高山大河,看见美丽的景象就赞叹。但平时,有一天当你心情好的时候看见路边的小草小路你也会赞叹的,这就是人生。除了大川大河以外,小河、小溪、小花、小草也能产生状态,也能让我们产生这种内心深处的喜悦!

为什么呢?因为信息里具有同性,我们的信息都有同点,都是拿“点”来表示自己的。按照佛教来说就是众生皆有佛性,我们实际上和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具有相同性,姑且称它为生命的力量,或者生命信息。那么在地球上,我更愿意把生命信息跟水联系在一块。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母,生命之源,这世界上没有水基本上就没有生命存在。水可以比喻人的生命状态,可以表达人在不同阶段的人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