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印象美国
29090400000010

第10章 违章停车必遭重罚

美国社会之所以让人觉得安全、有序,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状况好的原因,也有公众文化道德修养、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法治,美国把依法治国的理念贯穿在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并在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上动了真格,下了苦功,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是因为有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人们的行为才得以有效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良好习惯才得以养成,整个社会才得以有序、安全运行。一方面,美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除了国家法律外,州及以下的城市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社会事务需要,事无巨细地进行地方立法;另一方面,强调法律的严肃性,一旦一些规范上升到法律范畴,就有很强的约束力。美国的法治触角已遍及各个领域,在以下几件生活琐事中得以验证。

近年来,随着国内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停车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管理问题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面前,成了一件十分棘手和头疼的事。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建了一些停车位,划出了一些临时停车点,但还是满足不了这迅速膨胀的停车需求。这不禁使我想起美国依法管理停车的问题。以我生活过的城市芝加哥为例,停车设施并不比我们现在国内的一些城市好,停车位也未见得多。芝加哥这个城市基本上没有地下车库,大多数车库是在地上的,地下室一般都为洗衣房。车辆大都停放在室外或地上室内停车场。室外的停车场也不是很大,也不能满足需求。现在国内的很多商务楼和居民小区,都套有地下停车位。就说宁波吧,2000年以后新建的楼宇都是有地下停车位的,只是当时的配套不足,当然这跟当时的形势有关,谁都没想到这些年私家车数量会如此迅速递增。可为什么我们的群众对增加停车位的呼声仍很高呢?记得有个区政协委员提了一个建议,说我们的停车位跟实际汽车保有量相差悬殊。这是事实,但只是静态的数据,缺乏动态的评估和管理潜能的评估,只有挖掘潜力和强化管理同步推进才能破解难题。在芝加哥停车管理是很严格的,要经过地方立法办理的。不该停车的地方坚决不能随意停车。所有的停车位都有明显标志,车辆只能在指定的地方停,没有标志的地方绝对禁止,否则就会被贴罚单,严重的车会被拖走。当前我国政府在增加停车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在严格规范停车上动真格、求效益。这里我就经历过的两起违章停车的事,谈点感受,从中你会感到他们的监管是何等严格。一次是晚上约几个同学驱车去学校附近的密西根湖滨散步,本以为晚上就近停车不会惹事,为图个方便,就把车停放在密西根湖滨公园绿化带的空地上(那里没有停车标志)。不到一刻钟一辆警车便呼啸而至,起初以为不关我们的事,后来才知道他们是针对我们而来的,从车上下来两位女警察,当场要了我的驾照和ID。我们拼命解释说,刚停还没几分钟,能否通融一下,我们马上把车子开走。可是警察说已经违规了,必须按规定处罚,随即给我们开了违章通知书。我问要罚多少,她们说不清楚,她们只是巡逻的,必须按规定上报,具体罚多少等警方通知。离开之前还对我们进行了一番安全教育,说车辆必须在停车位上停放,这样才比较安全。可是后来等了一个月罚单没来,我有点纳闷,就咨询了美籍华人,他们告诉说,如果不去接受处罚,驾照和身份证就有可能被记上不良记录,对今后出行、租车都会带来诸多不便。于是回国前,我去了芝加哥市政厅市民服务中心负责车辆违章处罚的服务窗口做了查询,庆幸的是没有违章记录,只属初犯警告。尽管逃过一劫,但这给了我一个深刻的警示,必须严格按规定停车,否则会遭受处罚的。

另一次也是把车停在不该停的地方,也同样被开罚单。在美国除了私人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外,城市内几乎没有自行车、电瓶车等国内常见的交通工具,偶尔看到几辆自行车也是作为健身工具。所以他们在很多不影响交通、不影响消防的路边以及小区周边的路上都划出很多停车位以方便市民停车,这些停车位一般无须缴费。在行车道上面、人行道台阶的边角上画线来标志停车位。画白线的为可停车区域,画黄线的为禁停区域,黄线一般在消防栓附近、极易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果你停车不到位,车尾部或者头部占据了黄线部位,哪怕碰到一点点,也要被贴罚单。也就是说,占用黄线部分是绝对不允许的。这里我要说的一点就是,美国车辆很多,街区道路也很多,可不管在哪里违规停车,都会很快进入管理部门的视线,这说明他们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和一批严于执法的管理人员。将车停到残疾人车道上那就更惨了,车会被当即拖走。我就偷了一次懒,将车就近停在残疾人车位,结果付出了被罚$170的代价。另外,这里我要顺便提一下商业中心的停车管理问题。芝加哥市商业中心的停车位也是很紧张的,有时兜好几圈才能找到空位。所以他们在市中心一些对交通不构成影响的位置,设立了许多咪表停车收费处,收费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停的时间越长费用越高,以价格的杠杆来提高车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督促来此办事购物的人,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