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印象美国
29090400000068

第68章 一场考试小插曲

在美国学习,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要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主张千篇一律,不主张人云亦云,只要能亮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自圆其说就会得到不低的评价。记得有一次领导组织学考试,根据考试要求,每位学生可以带电子词典。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事先把老师给的复习提纲里的所有题目,进行了集体研究,并和其他班级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做成近乎完美的答案,输入到电子词典,以应付考试。答案是我们一起讨论做的,考试题目事先也无从得知,只是凭借多年的考试经验,大家感到考题不会超出复习提纲中的内容。到了考场,大家看了题目,发现很多论述题确实与复习提纲中的内容相似,于是就很高兴地打开电子词典,拼命地抄答案。特别是像我这种英语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拼着老命快速抄起来,也不管答案是否完完全全贴题,只要稍微有些搭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抄进来。可是好景不长,在得意之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抄了十来分钟,监考老师就发现情况不妙,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对着电子词典抄写,于是他收走了所有的电子词典。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意外,由于考试前明确规定可以带电子词典,我就放松了前期的复习,觉得靠词典蒙混过关没问题。电子词典一收缴,我感到两眼一黑,头脑一片空白,无奈之余,只好镇定答题。根据题目要求,我只能全凭个人理解和认知,组织语言答题。其中有一道题目——请考生谈谈女性领导的必备素质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用自己的语言以多年来对女性领导的理解进行答题,没运用任何组织学的有关理论及观点。最后成绩公布,我居然得了个A等。这门课也有同学得B等甚至C等的。我之所以讲这个事,是要说明一点,美国学校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任何理论约束学生,只要学生能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讲出个道理来,不管从什么角度作出分析和判断,都能得到好的分数。不像国内的一些考试,必须找到理论依据,提到与参考答案相符的几个观点,点到的有分,漏掉的扣分。这样做会抹杀学生个性,否定学生新思想,学生的想象力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