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体育史话
29102100000032

第32章 相扑——源自中国的运动

角抵经过战国秦汉的发展,在晋代出现了另一个名称——相扑,它在整个宋辽金元时期的运动项目中占主要的地位。

相扑起源于中国汉代,起初曾作为宗教和宫廷表演运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

宋金元时期相扑有很大的发展,称相扑比赛的规则为“社条”,称裁判为“部署”。由于在比赛中可能会失手死人,赛前双方都要立下生死文书,并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比赛的,就像打擂台。这种形式,如《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的“燕青智扑擎天柱”:“燕青再上献台来,要与任原放对。部署向他先要了文书,怀中取出相扑社条读了一遍,对燕青道:‘你省得吗?不许暗算!’燕青冷笑道:‘我单只这个水裤儿,暗算他什么?’”可见,相扑中最重要的规则是不许暗算,这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进行。

另一种相扑,是表演的形式,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和其他地方都有这种表演,而且表演的服装基本延续前代。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的两块金代砖雕,上面雕刻的画面就很典型地反映了两个力士在相扑前的一个瞬间,画面中的相扑者上身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间系一个兜裆。这一形式跟现在日本的相扑完全一样,也就是说相扑从中国晋代以后,通过文化交流传到日本,而日本保留了这一传统。

宋代社会上喜爱看相扑比赛,这在《水浒传》中有较详细的描写,燕青和任原在泰山庙会上相扑比赛,台下的观众有“数万香官,两边排得似鱼鳞一般,廊庑屋脊上都坐满了”。这些香官观众,来自全国各地,“一者烧香,二者乃为着看任原本事,三来也要偷学他几路”。这反映了宋代相扑的开展有广泛的群众性。

宋代已经有了全国性的相扑比赛。《梦粱录》记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如头赏者,可得奖品、旗帐、银杯、彩缎、锦袄、马匹等。”南宋临安城的南高峰比赛是全国最高级的比赛,赢得头名所获得的奖品非常丰盛。宋理宗景定年间,温州的韩福夺得了冠军,不仅获得奖品,还被封了官“补军佐之职”。《水浒传》上写的泰山庙会的比赛也是全国性的比赛。任原在擂台上夸口说:“四百座军州,七千余县治,好事香官恭敬圣帝,都助将利物来,任原两年白受了。今年辞了圣帝还乡,再也不上山东了。东至日出,西至日没,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南及南蛮,北济幽燕,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吗?”泰山庙会的相扑是全国性的比赛,连奖品也是全国各地赞助来的。这更说明宋代的相扑运动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

相扑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另一个名称——摔跤。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陈元的人,在抗清失败后曾经东渡日本,把摔跤与拳术进行糅合,在日本授徒传技。最后经过日本人士的辗转传播,发展成了现在的柔道。

延伸阅读

日本相扑

日本《相扑之始》一书说,日本的相扑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3年。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日本历史考古学家池内宏和梅原末治合著的《通沟》一书也说,日本的相扑同中国吉林省辑安县出土的3~5世纪古墓壁上的角抵图极相象;同中国唐宋时代的相扑比赛形式和规则也近似。从17世纪起,日本各地兴起职业性相扑,称为“大相扑”。18世纪开始形成现代的相扑。到20世纪初期,相扑作为日本的“国技”广泛开展起来。至今日本的相扑比赛每年都要举行6次,分为一月场、三月场、五月场、七月场、九月场和十一月场,是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