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29106400000019

第19章 集中投资,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2)

“根据我们的看法,投资必须确定的真正风险是他从投资(包括他的出售所得)中得到的总的税后收入,在整个预计的持有期内,是否可以至少给他带来与原来相当的购买力,加上原始投资的适当利息。”

巴菲特认为衡量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用工程般的精确性难以计算,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用一定程度的有效精确性来判断”。与这种估算相关联的主要因素是:

(1)评估的企业长期经济特性的确定性。

(2)评估的企业管理的确定性,包括他们实现公司所有潜能的能力以及明智地使用现金流量的能力。

(3)管理人员值得依赖,能够将回报从企业导向股东而不是管理人员的确定性。

(4)公司的收购价格。

(5)未来税率和通货膨胀率,二者将决定投资者取得的总体投资回报的实际购买力水平的下降程度。

巴菲特说:“这些因素很可能会把许多分析师搞得晕头转向,因为他们不可能从任何一种数据库中得到以上风险因素的评估。但是,精确量化这些因素的困难既不能否定它们的重要性,也不能说明这些困难是不可克服的,正如大法官斯蒂沃德(Stewart)虽然发现根本不可能使淫秽文字的检验标准化,但他仍然断言:‘我一看便知。’投资者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通过一种不精确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一样能够确定某个投资中的内在风险,而不必参考复杂的数学公式或者股票价格的历史走势。”

巴菲特认为公司持续竞争优势的不同决定了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的不同,“即使对于一个非常肤浅的观察者来说,可口可乐和吉列公司的强大竞争力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们公司股票的β值却与其他略有甚至根本没有竞争优势的众多普通公司基本相似。我们可以从这种β值的相似之处得出结论,可口可乐和吉列公司的竞争力在衡量公司风险中毫无用途吗?或者,我们可以说,拥有公司的一部分权益——它的部分股票——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与该公司经营中内在的长期风险毫无关系吗?我们相信这两种结论都是废话,而且将β值与投资风险等同起来也是一句废话。”

三、集中投资,快而准

我认为投资人应该很少交易股票,但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而决定买入之后,就要大笔买入。

——沃伦·巴菲特

我们常常会遇见日常购买很多种股票的投资人。一般股民,手上持有十多种以上的股票,是很普遍的事。一些股民甚至持有三四十种股票。

为什么这些股民与巴菲特集中投资的思想背道而驰呢?这实际上是他们追求“分散”风险的心情在作祟。但买对优秀公司而致大富的机会,已被他们“分散”了,化为乌有了。

巴菲特这种尽量买多种个股的投资态度,其实和买彩券没啥分别。我们知道股市里,股票涨涨跌跌,但一些股民就是一直看到手上的股票都只跌不涨。这些股民就像买彩券良久不中的赌徒那样,买下了近乎所有的股票或彩券号码,来中一次奖过过瘾,或买中大涨的股票。

如果投资人投资股市是真的抱有这种碰运气心里的话,还不如去买彩券、上赌场、赌马好了。至少,在那些赌博游戏里,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赌博,而可以亲眼看着自己手上的现金慢慢地消失。但在股市这个高级的赌场里,你实际上虽是在赌博,但却产生幻觉,以为自己是在投资,因而丢入股市的大笔资金,你可能会误以为是在长远投资,等到遭受巨大亏损的时候,才来后悔可就太迟了。

我们不要一直手痒而想要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一点,希望能够碰运气的话,反而是集中精神寻找区区几家非常优秀的公司,那么,我们就能够确保自己不随便投入资金、买入自己不值得投资的公司。

巴菲特四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虽然很成功,但真正使他赚到今日财富的,却是仅仅十多次投资决定的。他建议每个投资人都给自己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20个小洞,每次买入一种股票时,就必须打一个洞,打完20个,就不能再买股,只能持股。这种态度会使投资人从“玩票性质”转变成真正优秀公司的长远投资人。

巴菲特把选股比喻成射击大象。投资人所要选择的,是头很大的大象。大象虽然不是常常出现,而且跑得不是很快,但如果你等到它出现时才来找枪把,可就来不及了。为了等待和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任何时刻都要把上了子弹的枪准备好。这就像投资人任何时候都准备好现金等待大好机会来临那样。比如在过去近九年的美国股市飙升时期里,巴菲特就很少购入大笔的股票,反而让现金累积。

而一般的散户就是喜欢东买西买,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入一些,名下股票种类多得不胜枚举,等到最佳企业廉价购入的机会到来时,反而手上剩下的资金不多。这就像打猎时,大象一直不出现,使人失去了耐心,就连松鼠、兔子等小动物也照射不误,结果,等到大象出现时,子弹已经所剩不多。

1999年3月,巴菲特更是向股东们强调,股市腾升已经使美好的购入机会不再,因此他找不到适合射击的大象,但有一点却是他可以保证的,那就是他和查理将会集中精神和保持耐心,等着大象的出现。

棒球是美国人最爱的球类运动之一,巴菲特也很喜欢以棒球来比喻投资。他常提起一位美国著名职业棒球打击手击出全垒打的秘诀。这位打击手说,他把打击棒球的空间,划分成几十个和棒球一样大小的位置,只有在最佳的几个位置上,他才会挥棒打击。巴菲特说,我们投资人也应该这么做,只有在最适当的时机才挥棒,挥出投资场上的全垒打。

巴菲特本身的投资,次数的确是很少的,但一旦投资了,就会很大笔。比如,自从1960年末全盘卖出手上的白银之后,巴菲特一直都在注意着国际银量的供需定律,看看有没有出现可以赚取市场错误标价的机会。尽管他30年来一直都在注意着银量的生产、供应和需求,但他却没有发现巨大的获利机会,因此30年来都没有任何举动。

直到1997年,巴菲特觉得机会来了。他和查理发现,20世纪90年代里,每年的银产量都少于需求。简单地讲,银不像金条那样主要是为了装饰用,而是拥有一些很重要的实际经济用途,包括制造我们日常拍摄的相片底片等。但问题是银一般不是采矿者心目中的主要金属,而是他们从地下采取其他金属(如金、铜等)时所取得的副产品。因此,就供应量而言,就会受其他金属供需情形的影响。比如,如果金条价格大跌、铜的需求大降的话,那么,这两种金属的采矿量将减少,这也导致银的生产量相应下降。这就是90年代的普遍情形。问题是,银的经济用途是相当稳定的,因此这将使银价因供应不足而上涨。但在90年代,巴菲特发现国际市场银的供应商一直不停地消耗他们的存货,因而导致价格一直没涨。换言之,银的公开价格还未反映出实际上的供需定律情况。迟早,这种“消费多过生产”的现象,将导致国际市场上银的存货被人掏尽,而银价必将反映出这个供不应求的现象。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巴菲特的所谓“令人流口水的价格”看中这一点之后,巴菲特在1997年总共买下了超过2.8万吨的银,一夜之间,从30年来完全没有持有任何银,摇身而成世界最大的银主人。30年来一直不停地注意市场的供需定律但从未买入,而机会一到的时候,则大笔进场,这就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巴菲特在选购股票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他觉得不值得买,那他就一张股票也不买。如果值得买,他就会大举进场,绝对不会婆婆妈妈。

四、集中投资的秘诀:估计成功的概率

我把确定性看得非常重要……只要找到确定性,那些关于风险因素的所有考虑对我就无关大局了。你之所以会冒重大风险,是因为你没有考虑好确定性。但是,以其价值的一部分的价格来买入证券冒风险。

——沃伦·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