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节约金点子
29119600000052

第52章 培养中学生理财有妙招

我国目前有7300万中学生,7300万中学生消费什么?中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他们对体育、服装等用品看重名牌,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中学生对有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广告印象深刻,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呢?

1.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

2.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不断强化一些有益行为。比如,孩子付出了什么劳动,做出了什么贡献,取得了什么成绩,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让孩子形成劳动所得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

3.小学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教师或家长要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或家长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4.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是一门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

5.培养自立能力。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