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29156400000097

第97章 西路军右支队战斗在祁连山中

中李新国

(石窝会议后)同志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相互告别。走到岔路口时,三十军和九军就默默地分开了。由于疲劳过度,我骑在马上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到天快亮时,才发现我们队伍的前后都没有连接上,只剩下王树声军长和杜义德师长及部分通讯员,共二十余人马。眼看着天快亮了,敌人就会追过来,军首长命令赶快上山。祁连山里面虽有积雪,但山的坡度不大,骑马能爬到山顶,上去后一面可寻找失散的部队,一面还可观察敌情。当我们登上山顶时,正好发现敌人已追上来了。我们赶快又翻过另一个山头,幸好敌人没有发现。这天总算是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但与失散的部队没能联络上。

在王树声军长、杜义德师长带领下,我们20余人,在连绵不断的祁连山里翻山越岭,孤独地行进着。第三天上午9时许,敌人沿着马踏出的雪印,跟踪追上来了,王树声同志命令几个人阻击,以掩护其他同志脱离险境。我们脱险以后,担任掩护的同志再也没有回来。这时我们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一天下午,大约三四点钟,我们走进了一片大森林。刚停下来,突然从森林深处跑出二三十个女同志和几个男同志,我们吃了一惊,走近一看原来是妇女团的同志,也是在夜间行军失掉联络而走散的。她们见我们都骑着马,一再要求拉着我们的马尾跟着走,进山里去打游击。但根据情况分析,这里不能久停,只好让她们分散行动。我们刚走出六七里地,即听见后面有枪声,估计可能是妇女团的同志被敌人发现,结果如何就不清楚了。

我们摆脱了敌人,继续沿着山区向西走。有一天刚到一个三岔路口,又被敌人搜山的骑兵发现了。我们边打边跑,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后来,在一处休息时,发现有烧过不久的柴火灰,用手摸着还有余热,旁边还有零碎纸屑并有钢笔字样,附近还有马粪等物。根据宿营地践踏的脚印看,这不是少数几个人,我们断定这是三十军的宿营地,于是赶紧往西追去。走了约十余里,遇上了原九军军长孙玉清同志和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同志,他们一共有七人。孙、熊两同志都负了伤,当时谈了三十军行动的情况和方向,我们估计不可能追上了。从此,我们会合在一起行动。

孙玉清同志骑匹枣红马,熊厚发同志骑着个大灰骡子。这时已是我军进山后大约半月或20天了,敌人的搜山追击稍有放松,我们活动比以前也自由些了。连着几天的晴朗天气,使山坡阳面的积雪有些融化,人也觉得暖和一些了。但我们仍是无目的地走着,艰难地在祁连山区游动。每天的宿营地大多是大森林中的松树下,偶尔找到深沟里的土洞或牧羊人住过的草棚子,就很幸运了。

如果在山里遇上牧羊人的帐篷或有人的住处,便买点青稞、炒面或小米作口粮。一到宿营地便架起柴火,用铝锅融化冰雪烧水做饭,不过为了赶路,大都是用山沟里的冰雪冷水搅拌炒面充饥。

有一天,我们走到一条深沟里,发现有八九个土石洞子,据了解,这是从前淘金的老百姓凿下避风的洞子。当时已是下午3点左右了,我们决定就在此地宿营。因为这里的地形比较好,由沟口通往后山只有一条小路,如果敌人要进沟,必须先从山口进来,很容易被我们发现。我们把孙玉清、熊厚发等伤病员安排住在后沟,我们则住在离后沟约二里路的前沟,以便警戒。不料敌人从山口左侧的一条小路翻越上来,直接到达后沟。

我们刚卸下马鞍子,就听到后沟有枪声,赶快又备鞍上马,追到后沟一看,发现敌人的骑兵不到十人,还有驮马,他们正在上山追击孙玉清同志等伤员。我们当即开枪射击,打死一个敌人和一匹驮马。敌人见势不妙,便翻山逃跑了,我们缴获了驮马上的白面和小米等物。后来询问牧羊人,才知道这是给追击我军的敌人运送粮食的,并了解到敌人把我们的同志抓去送往青海了。从此,我们和孙玉清同志又分散了。王树声同志分析了形势,决定改变计划,往东面走,选择适当的山口出山,再往北走,以摆脱敌人的注意力。

大家经过研究,认为带上马匹翻山越岭很不方便,再说牲口目标也大,又没有饲料,为了减轻负担,便于隐蔽,决定不要马了。轻装以后,我们八个人便沿着崎岖的小道东行。有一天,在太阳西斜天将要黑时,我们走到了一个距山口十多里地的山沟里,发现有间草房子里住着一个牧羊人,他曾给我军带过路,很同情红军。他详细谈了山外敌人把守山口子的情况及敌人活动的规律。随即又给我们煮了黄米饭吃,饭后还给我们安排住宿的地方。在悬崖峭壁的石岩上,有两个大石洞,离地约有三四丈高,要用吊绳才能爬上去,不知底细的人是找不到的,非常隐蔽安全,晚上他就将我们安置在这里。天快亮之前,他将羊群赶到路上走了一趟。将我们踏下的脚印让羊群踩掉,使敌人搜查时找不到痕迹,于是我们放心地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上午12点,突然从我们头顶的山上连响了三声枪,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我们怀疑是老乡向敌人告了密,把我们出卖了,但三声枪响后再没动静。

过了约一个多小时,这位老乡从绳子上溜下来告诉我们说,敌人搜山来到他的棚子里,问有无红军的散兵,没有发现可疑的迹象,就到山口外面去了。他劝我们继续往东走,说这里的山口是出不去的,说完便让我们去吃饭。以后,王树声就用他自带的金叶子付了饭钱,并感谢他对我们的帮助。

经过一夜的行军,第二天上午到达一个大山脚下,这里荒无人烟,积雪覆盖着整个大地。时间虽是四五月间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在这高山丛林中,到处都是冰封雪冻,寒气刺骨。

为了恢复体力好翻越雪山,我们就地找了一积雪稍浅一点的阳坡地住下来。这里的干枝、烂柴遍地皆是,很快就烧起了一堆大火,煮了些稀饭吃。饭后大家席地而卧,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又煮了一顿稀米汤,喝完后开始翻越大雪山。我们选择了大山的鞍部翻越,沿途都是半人多厚的积雪,行走十分艰难。经过一天的奋斗,只走到山腰,大家便走不动了,只得用手将地上的积雪扒开,用干柴垫在地下作为宿营地。

我们从山上下来,便在峭壁石岩中穿行。不久又被一条河流挡住去路,水深流急,徒步过不去。平时老百姓所用的铁绳吊桥,对岸的绳头已被敌人解开,胡乱地搭在石柱子上,没有固定好。我们先由一个同志从绳索上吊过去,侥幸成功了,大家非常高兴,过河的人立即将绳头重新固定好,其余的人就陆续过了河。

我们走到距渡口约二里的地方,有一块平坦的场地,扎有帐篷和草棚,这是少数民族的营地,看来在我们到达前,老百姓都跑出隐蔽在附近了。我们没有进到老百姓的棚子里,很快离开了这里,沿另一条山沟继续向东赶路。

越过祁连山的最后一个山岔,到达通往出山的后沟。越往前走河道越宽,地势越平缓,前面不远就是出口了。为防意外,我们在距出口约十里的地方,稍作休息。这天是1937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到了开始出山的时候,负伤的同志走不动,只好留在山里,留了两个同志照顾他们。天黑时出发的只有八个人了。

这是李新国同志《在西路军中的艰苦历程》一文的一部分,原载《革命回忆录》增刊1,转录自《悲壮的征程》,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原任西路军骑兵师作战科长,其生平简介见本书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