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科技发明的历史长河
29181800000024

第24章 弩

弩,曾经是古代的一种远程射击武器。从外形上看,弩与弓很相似。《吴越春秋》说“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可见弩是由弓演变来的。从考古发掘的这些旧石器晚期的石镞来看,中国人使用弓箭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万年前,而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更是提供了有关弓的详尽资料。然而在古代战争中,由于士兵和战马的浑身上下都包裹在坚实的甲胄之中,要想在百步之外射穿敌人铠甲,必须依靠强弓。在三国故事中,名将黄忠为了证明自己不老,仍能带兵打仗,选择的项目中便有拉弓试力。古人定弓以九斤四两为一个力,十个力为一石。许多著名的射手能拉开三石以上的强弓。然而人的臂力终究是有限的,拉开强弓后也不可能长时间张弓,需要迅速瞄准,尽快放箭,这样在战场上就很难组织齐射,而且普遍弓力较小,射程不远。所以对于弓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弩被用于战场,开始了它辉煌的历史。

关于弩的起源学术界还在探讨之中,新石器时期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种小的骨片,它的样子和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的比较原始的木弩上的扳机形状有些相似,因此,推测那些骨片也可能就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弩上使用的,因为没有发现其他的遗迹,因为弩臂是木头的,木头的东西保留很不容易,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他材料,从现象上看,也可能在比较早的时候用一些原始的木弩,而后真正能够用来作战的是铜的弩机,这种弩机也就是东周时期才开始出现的。

古人把弩的特点概括为“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八个字。也就是说,横着的部分是弓,与弓相连的直的部分叫臂,也就是弩身,一般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弩臂的后部设有一个机关用于发箭。而弩与弓在发射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张弓来积蓄能量然后释放出来。所不同的就是,弩的“触发装置”是弩机。这个装置能让弩手在张弦之后,从容地瞄准,伺机发射,而不是像拉开弓那样,用臂力张弓的同时还要瞄准。从这点上来说,弩是装有“延时机构”的弓。

这个“延时机构”就是弩机,由牙、悬刀和牛三部分构成。

牙:又称机钩,用它可以钩住拉开的弩弦,这样人在瞬时拉开弦后,不再需要用力,就可以保持撑住弩弦。

悬刀:也被称为机拨,有些类似于现代步枪上的扳机。

牛:又称垫机,在张开弩时,用来把牙和悬刀像这样钩合在一起,这时张弦所聚集的能量被储存在这里。当扣动扳机,在悬刀与牛分开的一瞬,张弦所聚集的能量被释放了出去。

从古至今,弩机的结构基本没变,然而弩却发展成了一个家族。

一般来讲,可以按弩的强度来分类,比如说用臂力张开的弩叫劈张或臂张,就是用手的力量;用脚来蹬,力量更强,这种弩叫蹶张弩或叫踏弩,就是两只脚踏住弩,这样力量比手臂力量强;再强就是腰引弩,是在腰上系根腰带,把弩的弦系在腰带上,用全身的力量来张弩,这个力量就更强了;再强的弩还可以使用绞车,利用动物的力量。另外特别强的一种弩,不是用人的力量,而是放在一个木架子上,就是床,或叫弩床,把它安装在弩床上,可以不止一张弓,而是几张弓合在一起,这样的弩叫床弩,它的力量就非常强大了。它是用绞车来装弦,几个人推绞车甚至用牛来拉绞车,这样的弩是可以用于攻城的,力量很强。

虽然人们对弩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不同的弩在战场上仍然并存着。比如骑兵,在马上无法用脚来蹬弩,所以只能用臂张弩。步兵,虽然可以用蹶张弩,但是过重的弩不好携带。而床弩在攻城时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弩的强度的增大,制作弩机的材料也在不断地改进,从远古的骨质到后来用青铜,从直接将弩机固定在弩臂上,到为弩机加了一个“廓”镶在弩臂上,再到后来将弩机埋在弩臂里。弩伴随着人们走过了千年历史,今天,弩仍在人们手中,只是功用截然不同。

练习弩箭的运动员们也许并不需要清楚地知道手中的弩是怎样走过几千年的,他们热爱这项运动,喜爱他们手中的这把弩,看来,弩还会随我们一起继续走下去。

(秦雪竹 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