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县域管理研究
29251600000025

第25章 要致力于乡村素质培育工程的实施

新平县12个乡镇和118个村办,分布在4223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之中,坐落分散,差距很大,有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多元,财政收入400多万元,有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才达680元,财政收入才达10万元;有的村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0元,而有的村办农民人均纯收入只达450元。全县乡村之间发展的极不平衡性,除了自然条件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乡村素质培育上的差距。要不断提高县域整体素质,争取县域整体搞活,必须搞活每个乡村,必须努力逐步缩小乡村的发展差距,实现县富、乡富、民富的“三富”目标。这样我们必须认真组织抓好乡村素质培育工程,也就是要以乡镇或村办为单位,提高人口、文化、科技和经济整体素质。实施乡村素质培育工程必须认真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实施生产要素培育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依靠改革,依靠政策,依靠投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各生产要素的积累不断增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一方面农村和农业投入不足;但另一方面投入的各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不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所以我们要把盘活乡村现有人、财、物、技术等生产要素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使现有的生产要素逐步实现优化组合,努力达到最佳综合效益。要深化改革,搞好农村系列化服务,进一步调动、保护和引导好农民的积极性。要切实实施两个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投入效益。要切实加强现有各生产要素,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切合实际,面对市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地增加生产要素的存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捕捉信息,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物质技术条件,增加乡村社会固定资产总量,为乡村的加快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培育乡村“专品经济”

所谓“专品经济”就是一村一品,发展农村专业户和专业村经济。这应该是我县最具地方特色的经济组成成分,同时,也是最适应我县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收益最明显、最普遍、最直接的生产方式。要积极组织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村和专业户,引导农民围绕优势产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开发,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它可形成乡镇内主次分明、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的分工协作,共同受益的群体规模经营生产方式,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壮大乡级财政实力,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培育乡村“专品经济”要立足乡村实情,注意研究打破乡村行政区划界线,根据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发展层区产业。要面对市场,发展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品。能蔗则蔗,能烟则烟,能粮则粮,能矿则矿,能畜则畜,能林果则林果,不拘一格,只要符合县上的生产力布局,只要市场需要,都要上,都要有质量有规模地发展。

三、要培育乡村运行管理机制

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运行是县域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各乡、村、社要切合自己的实际健全运行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乡级机关的管理,使乡级机关增强活力,运行有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的作用,为村社和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其次,要加强村办级的管理,要充分发挥五大组织八大员的作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各项任务。领导、指挥好本村办的各项工作。再次,要加强合作社的建设,使合作社干部自觉履行教育农民、服务农民、抓好公益事业、维护村社治安的职能。乡、村、社三级都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履职意识,增强履职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加强乡、村、社的组织,建设一个好班子,找准一条发展的好路子。

四、要培育乡村文化

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职校和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力度,要充分发挥专业户、示范户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切实抓好“普六”的巩固工作和“普九”的基础工作,要切实抓好扫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实施人口素质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注意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找准载体组织开展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进一步提高乡村的电视收视率和广播覆盖率。要进一步解决好农民群众看病吃药难的问题,抓好农村卫生防疫工作。要引导农民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五、要培育乡村精神

要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乡村传统美德结合起来,要把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和青年一代立志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要把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和村民之间的互启力结合起来,培养乡村兴、家庭荣,乡村衰、家庭耻,家家为乡村争光,人人为乡村出力的新时代乡村精神。增强村民荣誉感,共同为树立良好的乡村形象作努力。要加强村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要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反对宗族不法活动,加强村民团结,提倡互助共济,加强民族团结。要加强相邻乡村社的沟通,共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