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中国自闭症患者生存状态调查杂录
29265100000039

第39章 青春时代

初中那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似乎总是不足。总是有窒息感。那时桌下总是一滩口水,我厌恶着源源不断分泌而出的口水,将之全部的及时的吐出,空气蒸发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口腔分泌的速度,于是桌下越积越多,泛滥成灾……

中专那时,上肢有时会忽然麻痹,大脑有时会放电,放电的同时,全身便不由自主,整个大脑空间犹如潮水满溢而过,全身痉挛的时候,下肢的麻痹会让人瘫软在地,拼命般的痉挛过后,是大脑虚空、全身虚空、是精神和肉体的自我,被抛弃到无法以已知的空间计量单位来计量的遥远宇宙的另一端,此时的存在感,为一种若有若无的联系感所取代……

我的青春时代,有过癫痫,有过精神状态的错乱。

精神状态的错乱,比如一般人的脑子是现在进行时,但我的脑子不是,我的脑子是一种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的混搭模式,不断交替。

比如有人在路上叫喊我的名字,虽然喊得很大声,我也听见了,但是我却未必能够将这个声音信息及时输入脑子并进行解码,我往往会将这个输入和解码过程进行延迟处理,以至于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后,我会答应一声,却莫名其妙的想:谁在叫我?我要等人家走过去才能发现有人叫了我的名字,要等走过一段路之后才会回应几分钟之前对面碰到的路人的招呼,而这个时候,招呼我的路人已经走过了我。有人可能因此认为我耳聋,但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不能及时处理当前信息的延后效应。

延时处理信息的习惯,有时候还会导致幻觉,有人叫我,其实根本没人,可能是此前的一个信息涌入,至于此前何时,我也不知。

或许因为世界,尤其是当前世界,让我感到不安,所以有一个类似本能的自动屏蔽外界信息的机制和另外的一个延时处理外界信息的机制,这就像是牛吃草,牛会一次性的吞入草料,然后慢慢的反刍。

这种本能般的机制一直延续到二十岁。曾经有人不知是出于威胁的目的还是出于一时失去理智的愤怒而拿长刀捅我,我既不害怕,也不自卫,根本就没有丝毫反应,因为我不能那么迅速的思考并及时处理那些很突兀的外界信息,哪怕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事实上,也可能根本就不具备迅速处理当前信息的能力,于是就自我发展出一套特殊的延迟处理信息的生存机制,并且不断的努力将这种延迟的时间缩短。这可能是自闭症患者的自我进化。

这导致我往往不是生活在现在进行时之中,而是生活在过去进行时之中。

不少人曾经梦见过去而不知道现在,忘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回到了过去,他们只是在梦里如此,而我在现实中也会这样,我会回到过去的场景,而处于一种尴尬至极甚至恐怖至极的生存状态之中。

中专时候,新学期往往会更换寝室,这就给我带来一个问题,我会经常性的走入过去的寝室之中,甚至怎么也想不起新寝室的存在。曾经我们被更换了寝室,而上学期的寝室,与整个男生寝室楼二楼的寝室一起,全部调给新生使用,那时新生尚未到来报名,故而空出。有几次,我竟在早上刷牙洗脸之后,穿过长长的空无一人的走廊而来到过去的寝室之中,当我放好水杯,却发现寝室空无一人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有什么不对。那个时候,我忽然懵了,就像大脑中的线路短路,就像电路板瞬间被烧坏,就像是有几次推门走进卫生间,出来的时候,却怎么也不能想到可以拉门出去。

我想不起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到这里做什么,我使劲的拼命的想啊,可是我绝望的徒劳的竟想不起。我想大家都可能会走错,可是只有我,在走路时候对于外界信息的惯常的屏蔽,会导致对于长长的空无一人的走廊毫无警觉。

我真想一锤子砸坏这个世界。

那种无助感,与整个生命紧紧相连,存在了那么久,却在那个时刻,聚拢浓缩在一起。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觉,就像是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画下了我有过的对生命的感觉,但却绝对无法画下当时那一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