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婴幼儿3-4岁智商潜能激发
29266900000010

第10章 适当、适时地教孩子识字

(一)教孩子识字的好处

识字,能开发孩子的智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1.看字形,可以训练注意力、观察力。

2.听音、读字,可以训练听觉、记忆力。

3.对字义的理解,可以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阅读,可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多识字,就表示聪明吗

多识字,不等于聪明。如:有的父母教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了几百甚至几千个字,但是到了小学仍然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因为其只注意机械地认字,却忘记了听、说、练的培养,结果这种孩子有时看图说话的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同伴。

总而言之:在幼儿期间,学习一些常用字有必要,但这只是为孩子打开了识字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即提高智慧水准。有了这种智力,有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孩子识字不是很多,亦能后来居上、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三)什么时候教孩子识字比较好

究竟什么年龄开始认字好呢?专家认为:这与许多条件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条件如下。

1.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较好?或智力是不是好?

2.对认字有没有兴趣?可以试着让他认自己的名字,或猫、狗、老虎、大象等的名称。

3.有没有人长期教他?

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就可以让孩子在2岁左右就识字,早识字,就能早阅读,早扩展知识,会更聪明。当然,条件不完全具备,晚一点学也可以。不过,4~5岁时应该认字,而且孩子到这个年龄往往会主动要求认字。

(四)要不要教孩子写字

写字,对孩子是一项很精细的困难动作,除了需要手部肌肉有一定力量之外,还需要大量言语分析器的参与和手指手臂动觉的协同,更需要孩子有长时间端坐的耐心和耐力。

但是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很难用手完成握笔运笔如此精细的动作,他们手部小肌肉的发育较为迟缓,肌体内能量储备也不多,不仅灵活性差,且容易疲劳。还有,长时间端坐,对于孩子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也是超负荷。因此,要求孩子坐在那里一笔一画地写字,是很不合适的,就像让他们挑很重的担子一样,会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不仅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极容易使他们产生恐惧厌学的心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十分不利。

再说,孩子还不会写作和计算,也没有用文字表达感情的需要和愿望,所以写字的意义不大。如果硬要他写,时间一长他必定厌烦,不仅可能不愿意写,甚至听读都不愿意了,那损失就更大了。此外,因为孩子写字慢,十分消耗时间。这些宝贵的时间,如果不用来写字,而用来识字或学别的东西,收获会大得多。

如果想巩固识字成果,多认几遍就行了,何必非要写呢?等将来孩子有了写作的要求,又具备了写作的能力时,再叫他写字,就既不会感到困难,也不会感到无趣。

总而言之:孩子识字的需要和写字的需要非同时产生,孩子识字的能力和写字的能力也非同步发展,所以孩子的识字和写字也不应该同步进行。

(五)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多少字

不要等到认识1500个字,才从识字到读书。识字只是手段,读书才是目的。孩子一旦能利用其认识的字读他们喜欢的书籍,等于盲人突然看见光明,他们的识字兴趣便是大增。

教孩子认字,要有统计概率的概念,如果先学了使用频率最高的560字,孩子读任何一篇成人的长篇性文章将认得文章中80%的字,所以识字看书的效果,不直接取决于识字数量,倒是与所认的字的使用频率直接相关。因此,教孩子认字最有效的方法是:大致按照使用频率来教,如果找不到使用频率表,找一套小学教材就行。

(六)如何教孩子识字

1.以物识字

当孩子认识物体时,同时教他认识表示这个物体的字。

2.以动作、表情识字

当孩子出现某种动作或表情时,可以教他相应的字。

3.以字带字

当孩子学习1个字时,可以同时学习与这个字相关的字。

4.在为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的过程中教孩子识字

5.与孩子唱歌、散步、看电视的过程中教孩子识字

6.识字游戏

(1)配对游戏

让孩子找字、认字,并配对,如“上”配“下”。

(2)贴标签游戏

父母先要孩子碰碰自己的鼻子,或指指小狗等,再找到相应的字。

7.教孩子识字的一些方法

(1)字形记忆

通过字的偏旁部首来记忆。

(2)字义记忆

根据字的含义归类记忆。

(七)教孩子识字时应当注意的原则

1.以识句、阅读为主,识字为辅

选择教材的标准同上。

“材料”

找一块小黑板。

“方法”

(1)刚开始,在小黑板上写上要学的内容(也必须有书,最好配图,内容不要多,有两句即可),如“小鸭子、呱呱叫”,让孩子照着黑板念,甚至一边念、一边手舞足蹈。

(2)孩子念会后,调换字的顺序,指着每一个字,让孩子认。

2.鼓励孩子坚持不懈,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前3个月父母比较费力。

等孩子大概有了500个字的基本阅读能力后,父母就不费力了,孩子会自己拿书看,看不下去的的地方,会找父母问,父母只需要把生字写到黑板上,并每天帮孩子复习这些生字;有时候,也可以和他一起阅读,最好是每天陪着阅读,并为他讲解。

到了有800~1000字的阅读能力时,孩子的进度就像坐飞机,天天要看书,恨不得你每天买书给他。如此一来,父母没有费什么力,就让孩子学会了阅读,并留下父母和他一块阅读的快乐。

3.注意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

让孩子凭兴趣学习,不要勉强,要因势利导,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良好习惯,避免填鸭式教育,“习惯”最重要!

4.不要用糖、钱等物质刺激引诱孩子学习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回答与反应或完成一定的作业时,可以用点头、手势、口头的嘉奖来强化。

最好遵守学习心理学的原则:知道自己做得对、做得好,就是奖励。

5.每次学习时,只引进1、2个生字,并及时复习许多学过的熟字

使学习的成功机率极大化(即正确的反应极大化)、失败或答错的机率极小化,便可以维持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6.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

7.运用看、听、读、动手等多种途径教孩子识字

8.在教的过程中,尽量用普通话,切忌用方言

(八)巧用识字卡片教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买回许多识字卡片,教孩子识字。

识字卡片:一面是汉字和拼音,一面是图画。这种“3位1体”的设计,对孩子识字无疑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