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当你从山上轻滑而下,顿时沙鸣声声;如果人众,还能闻得雷声轰轰;行至沙畔,则见清泉一湾,犹新月落地。千年来,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尤显奇绝。
远远望去,鸣沙山就像一条黄龙,绵延40多千米,横卧在敦煌边上。
鸣沙山最高处海拔1715米,山体由细细流沙堆积而成,观来如金子般灿黄,抓一把像绸缎般柔软,站在旁边感觉,就像少女一样娴静。
游鸣沙,要一步步登上不高的山顶并非易事。细细黄沙,看似娴静如水,行起来却没有半点支撑力,行一步,退半步,似平行而无进,不禁汗流浃背。然而,纵使如此,心却畅快淋漓!
待登上峰顶,看那一道道沙峰,真如大海中的波浪层层荡开。俯瞰山下,在茫茫荒漠之中,有一湾形似月牙的泉水,隐隐泛着粼粼的波光,而泉边芦苇垂柳摇曳,湖中轻波涟漪荡漾——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月牙泉。
月牙泉原是一条东西长约300余米、南北宽50余米的小湖。
自东汉起有记载以来,已近千年。日夜移动的流沙始终没有湮没这片小湖,但如今由于干旱,湖已经变得越来越窄,虽月形犹在,然而已非新月,而似残月了。
鸣沙山最为有趣的便是沙山的歌唱。但要体会这千古奇绝的沙唱,却非下山时不可。有人说,自鸣沙山而下,就犹如听见“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原来鸣沙山,并非是自鸣,而是下山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的鸣响。坐上竹条板,顺坡而下,耳边嘤嘤咛咛,仿佛沙粒在歌唱。待多人结伴下滑,流沙急速,则听见咚咚咚,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
鸣沙山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如果你掬一捧鸣沙细看,就会发现沙粒有黑、白、红、绿、黄之别。相传,鸣沙山原本水草丰茂,汉代有位将军西征,所率人马的旌旗、铠甲为黑、白、红、绿、黄五色,驻扎于此,于一夜突遭敌军偷袭。正当两队厮杀之时,大风骤起,刮起漫天黄沙,把两军人马全都埋入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而鸣沙山因压制了众多冤魂,所以至今犹闻两军厮杀之声。
传说已无从考证,唯有鸣沙山之五彩晶沙在低低诉说着沙之浮嚣,与月牙泉之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