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29300400000002

第2章 彼得·尤伯罗斯

奥林匹克运动会既是运动会,又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登台亮相的盛会。既是运动水平的展示,又是政治和经济实力的炫耀。哪怕有的国家只有一个运动员出现在奥运会上,便说明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存在。

五环旗象征着全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和大竞争。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一般都是由某一国家的某一城市来申办,而这个城市的背后,站着的是这个国家,国家是城市的坚强后盾。

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获得申办权,但承办期间出现了资金麻烦。时势造就了尤伯罗斯,本届奥运会将会由他来主办。尤伯罗斯开创了奥运历史上私人承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罗斯把他的商业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获得了圆满成功,并成为名噪一时的新闻人物。

1978年11月,在洛杉矶市获得奥运主办权后的一个月,市议会通过了一项不准动用公共基金办奥运会的市宪章修正案。

洛杉矶市政府只好把求援之手伸向美国政府,也许是对奥运会不屑一顾,也许是已经意识到美国举办奥运会将会遭到前苏联的报复而进行抵制,美国政府对此冷若冰霜,明确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钱。

于是,洛杉矶奥运会筹备组开始“物色”一个能在行政当局不贴一分钱的情况下办好奥运会的人选。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筛选,计算机里不断出现的名字就是——彼得·尤伯罗斯。

于是筹备组向尤伯罗斯发出了邀请。

私人主办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的第一次,同时也意味着要冒最大的风险。前几届奥运会是城市主办的,财政上的亏损,谁也没能逃过去。

纵观现代奥运会的历史,就能发现,举办奥运会是财政上的一场“灾难”,谁主办谁就得不惜“血本”,更何况尤伯罗斯是私人主办奥运会?

现实即便如此,但尤伯罗斯觉得是对自己一次重大的挑战,他欣然接受了筹委会的邀请。

尤伯罗斯毕竟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物。如果没有很大把握,也不会接这个摊子的。

尤伯罗斯决定利用各竞争对手的竞争心理,提高赞助收入。

他规定本届奥运会正式资助单位只接受30家,每一个行业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取得本届奥运会某项商品的专卖权,这样一来,各大公司就只好拼命抬高赞助额的报价。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历来是对头,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两家交手的战场,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百事可乐占了上风,虽然赌注大了点,但毕竟打响了牌子,提高了销售量,可口可乐尽管自恃老大,但一不留神就会在竞争中落后,这次洛杉矶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决心一定要挽回自己的面子。

尤伯罗斯向两家面子公司抛出了400万美元的底价。

百事可乐思想准备不足,还在犹豫之际,可口可乐已经胸有成竹,一下子把赞助费提高到1300万,高出了尤伯罗斯提出的底价2倍之多。

可口可乐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说:“我们一下子多出900万,就是不给百事可乐还手的余地,一举将它击退。”果然百事可乐没有还手,可口可乐成了饮料行业独家赞助商。

尤伯罗斯接受了可口可乐的1300万美元的赞助费后,又把目光对准了感光胶片的两位大亨: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底价同样是400万美元。

然而这次可不那么顺利。

柯达公司开始也想加入赞助者的队伍,但他们不肯接受组委会的不得低于400万美元的条件,他们只同意赞助100万美元和一大批胶卷,尤伯罗斯没有答应,他还亲自飞到柯达公司的总部劝说他们接受组委会的条件,但“心胸狭窄和傲慢”的柯达公司没有同意,他们满以为有把握不改变条件便可获得赞助机会,而等待着尤伯罗斯的让步。

此时一向嗅觉灵敏的日本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决心以此打入美国市场。富士公司同尤伯罗斯讨价还价,最后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洛杉矶奥运会胶卷独家赞助权。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等日本几家汽车公司,竞争激烈。彼此都竭尽全力夺取“唯一”的赞助权。

结果企业赞助共计385亿美元,而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的381家赞助厂商,总共赞助仅900万美元。

尤伯罗斯又把运动会实况电视转播权作为专利拍卖。最初,工作人员提出的最低拍卖价是152亿美元,遭到他的否定。

他研究了前两届奥运会电视转播的价格,又了解了美国电视台各种广告的价格,最后竟以25亿美元的价格拍卖。

尤伯罗斯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从此,广播电台免费转播体育比赛的惯例被打破了。结果,尤伯罗斯又筹集到了28亿美元。

奥运会开幕前,要从希腊的奥林匹亚把火炬点燃空运到纽约再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1个城市和近1000个镇,全程15万公里,通过接力最后传到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尤伯罗斯发现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引以为荣的事情,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公开拍卖参加火炬接力跑权利的办法,即凡是参加美国境内奥运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一英里,须交纳3000美元。

此语一出,世界舆论哗然,尽管尤伯罗斯的这个做法引起了非议,他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大笔的款项还是收上来了,这一活动筹集到了3000万美元。

设立“资助人计划票”,凡愿赞助25万美元者,可保证奥运会期间每天获得最佳看台座位两个;每家厂商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能到奥运会做生意,结果有50家厂商,从杂货店到废物处理公司,都出来赞助。

组委会还发行各种纪念品、吉祥物,高价出售。

虽然奥运会的大多数项目的开支不能减少,但有不少项目可以采取变通办法,这就会节省一大笔开支。

首先,洛杉矶于1932年曾举行过奥运会,虽然现在的奥运会的规模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但以前奥运会的一些设施毕竟犹存,仍然可以用。于是他对这些场地进行了修缮,这就为他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其次,尤伯罗斯正式聘请的工作人员只有200名职员,这与前三届比相差悬殊——

慕尼黑奥运会有1600个职员;

蒙特利尔奥运会有1505个职员;

莫斯科奥运会有2000个职员。

正式工作人员少,不仅减少了开支,而且容易管理,职员之间没有踢皮球现象,工作效率高,更何况尤伯罗斯很好地运用了支援人员,使组委会工作效率迅速提高。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主任贝利乌夫人视察了这些设施之后,非常满意地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是最好的,无懈可击的。”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960名运动员使本届奥运会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整个奥运会期间,观众十分踊跃,场面热烈,门票销路大畅,田径比赛时,9万人的体育场天天爆满,以前在美国属于冷门的足球比赛,观众总人数竟然超过了田径,就连曲棍球比赛也是场场座无虚席。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一人独得4枚金牌,各种门票更是被抢购一空,多杰尔体育场的棒球表演赛,观众比平时多出1倍。

同时,几乎全世界都收看了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令人眼花缭乱的闭幕式至今还留在人们记忆中。

在奥运会闭幕的记者招待会上,尤伯罗斯宣称,本届奥运会将有盈利,数目大约是1500万美元左右。一个月后的详细数字表明本届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

洛杉矶奥运会以其财政上前所未有的成功为后来的奥运会树立了榜样,这一结果证明了尤伯罗斯确实是一个经营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