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29362200000019

第19章 博物馆建筑和陈列及社会职能的发挥

张耀忠

我国博物馆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国已拥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2000多座,门类日趋齐全,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博物馆已经和正在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新的文化中心。当前,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省市频频传来筹建新馆、改建旧馆的消息。博物馆建设如雨后春笋,其规模、速度为建国以来所未有,中国博物馆建设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笔者有幸于2002年元月开始,从事酒泉博物馆工程建设工作,五年来先后参观了国内外多家大中小型博物馆,走访了许多博物馆领导、专家以及工作人员,聆听了他们对当前博物馆建设和工作方而的看法和意见,阅读了有关博物馆建设方面的许多文章,加之笔者在参观过程中亲身体会和感受,就当前我国博物馆建筑、陈列、社会职能的发挥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一、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筑在世界各国争议颇多,博物馆到底应是什么样子?对其外观造型、内部结构方面都有不同意见。博物馆建筑开始是利用旧建筑,如卢浮宫、冬宫、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不像医院、宾馆、银行、商厦有明确的行业标准。我国目前博物馆建筑理论滞后,经验不足,没有理论上的指导势必会走弯路。博物馆建设要有_。种超前意识,国家花巨资建馆,就应该建成一个好馆,能长久立得住,具有生命力。博物馆的建设应从其主体外观、内部功能、陈列展览、坏境美化、周围附属建筑等多方考虑。否则,花了钱却不能把事办好,造成博物馆建设的终身遗憾。

笔者在参观考察中看到有些新建的博物馆外型为宫殿式,只追求外表的美观华丽,但没有认真考虑内部功能的使用,一方面给博物馆陈列工作造成不利,另一方面使游客参观极不方便。更有甚者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搞政绩,急功近利,不进行充分的科研准备和藏品准备,不考虑博物馆的前途命运,盲目花巨资建馆,搞成空躯壳的博物馆,中途就夭折了。

当然,近年来新建的博物馆中也有许多优秀的,如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它们不论在建筑、陈列、环境等方面都非常有特色。

一个好的博物馆建筑应多方考虑,取得建筑界、博物馆界,公众三方面认可。首先,博物馆应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外型建筑要根据其功能、馆藏文物的性质和陈列特点来设计。把外观与职能相统一,内部设计先于外部设计,最好是先写出文物陈列大纲再去搞建筑设计·不仅在建筑美学上要强调,而且在建筑实用功能上也要强调,依据文物和陈列内容要求,设计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主体外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注重博物馆外部环境建设,外部环境是博物馆的延伸,非常重要。博物馆附近不应有高大建筑,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之势。其附属建筑应与博物馆主体建筑相互协调统一。重视博物馆周边环境的美化,力求将馆舍、广场、道路、雕塑以及建筑小品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博物馆外部达到环境优美、地势开阔、空气清新、拱桥流水、绿树葱荫、鸟语花香,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使人在蹈循历史印迹,净化心灵,升华意识的同时,投入大自然无限舒适和温馨的怀抱。第三,博物馆建筑,要做为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应该是永久性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任何赶工期、求速度,危及质量的想法和行为,都要严格制止。有些人不了解博物馆的特点,以为博物馆建设时间可以随意制定,这就出现了一些速成博物馆,后患无穷。不同的建筑需不同的工程,特殊的重大建筑的工期应受它特殊要求去制约。

二、博物馆陈列

博物馆做为文化教育阵地,首先就是办好文物陈列展览,强调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搞好文物陈列展览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艺,是对文物进行科学的组合和艺术展示,而不是简单的摆放。它需要深入研究文物的特性及展览的设计、选题、形式、规模、组织,以便拿出有社会轰动效应的陈列精品。

时代发展及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使人们的精神素养日见提高,审美情趣愈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会把走进博物馆做为增长知识以至文化休闲的最佳选择。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供优秀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物的光荣任务和神圣职责。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博物馆陈列展览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博物馆陈列展览需要有丰富的文物藏品。没有一定数量的文物精品,就无法举办高水平的陈列展览,实物是陈列展览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历史实物才最具说服力,以便达到宣传教育大众之目的。否则,再好再多的文字说明和图片都如同虚设,陈列展览服务于社会大众之目的,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陈列内容要遵循严谨的科学性、准确性、重视专家的作用,有关专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研究专长,要做到一丝不苟。没有形成定论,特别是一家之说,绝对不能搞进展览中去。

(三)明确服务对象,将博物馆观众定位于广大人民群众。在遵循学术性的前提下,要一改过去教科书式的陈列宣传方式,文字说明撰写要精炼而短小,图示说明要丰富精彩,力求达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简明顺畅。

(四)陈列形式美观大方,形象生生动,打破传统单一的展柜、壁厨、图板等陈旧、呆板的陈列模式,采用声、光、电、模型、仿生和影视、多媒体等现代表现手法,使内容设计与艺术形式达到完美有机的统一。给人以耳目一新、别开生面之感,收到陈列大众化、通俗化、科普化的效应。

三、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迅猛发展,为博物馆事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博物馆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博物馆事业面临以下几方面的矛盾: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博物馆数量不足、种类不齐、陈列展览陈旧单调、服务与功能不健全的矛盾;二是博物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生存、发展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矛盾;三是博物馆提高发展水平与经费短缺的矛盾;四是博物馆加快发展与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五是与经济领域和其它行业相比,博物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专业队伍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

博物馆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锐意改革,在争取更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扩大经济效益,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树立市场意识,走多业助文,以副补文,主副共同繁荣的发展道路。博物馆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属上层建筑领域,深受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博物馆陈列展览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博物馆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就必须在服务社会方面下功夫。

(一)把博物馆办成科研场所。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标本,涵盖了很多学科,研究者都可以在此找到研究所需资料,博物馆应为诸多不同学科科研人员开方便之门。

(二)把博物馆办成社会教育基地。博物馆无论大小,无论其性质如何,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对于其所在地的社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可以用于学习、娱乐和交际的最佳场所。博物馆的实物资料,为人们接受再教育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材,所涉及到的多方面知识,能够满足人们综合学习的需求。博物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三)博物馆要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物复制、仿制品,图书资料和各种宣传品,向观众出售。还可以在餐饮,休闲等方面下功夫,开发新项目,搞好服务业,以增加经济效益,用于博物馆自身发展。

(四)博物馆要与大中小学以及科研机构之建立长期的有实效的合作,举办各种知识讲座、报告会、学习班、艺术沙龙以及各类公益性活动,宣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博物馆的资源。

(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与时尚,把博物馆中的主要藏品输入到数据库中,是博物馆适应社会需要,服务社会的最佳方式之一。文物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世界。通过网络媒体宣传,使人们对文物产生一定的兴趣,将人们吸引进博物馆来参观它,了解它,同时也使博物馆增加了收入。

(六)博物馆除搞好自己的基本陈列外,要走出去到社区、街道乃至学校、部队、厂矿举办临时性展览,或进行馆际间、省市间、地区间的交流展览。有条件的博物馆还要走出国门,到异国他乡举办展览,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充分发挥文物的优势,使博物馆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博物馆事业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博物馆总体建设和职能发挥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新时期博物馆建设要以理论为指导,强化精品意识,为公众提供优秀的陈列展览。博物馆在继续做好文物和标本的征集、保护、管理、安全保卫等基础工作,加强博物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前提下,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社会职能,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为创造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张耀忠甘肃酒泉市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