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建筑殿堂
29374200000015

第15章 秦始皇陵

我们对阿房宫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到秦始皇陵去看一看吧。秦始皇陵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它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

秦始皇陵原名“丽山”或“骊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陵墓高120多米,底边周长2167米有余。北魏时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说,因为始皇陵所在地区的地质多砂石,缺乏纯净的黄土,于是就从陵冢东北五里的吴家寨子附近的低洼地运来了土。

从秦朝开始就有了这种设园建寝的制度,古代的时候,在墓旁建造寝庙是为了方便对死去的帝王举行祭祀。在庙内往往放一些死者的衣冠及牌位,而且还会围绕陵墓建筑城垣,这是为了守护陵墓而建的,即所谓的“园寝”。秦始皇陵与其他园陵不同,它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这代表的是都城的皇城和宫城。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6年,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时,就开始在骊山营建陵墓。当统一六国以后,又从全国各地征来七十多万人来建造修筑。不过,到秦始皇死时这项工程还没有完成,秦二世继位后,又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两年才算真正的竣工。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在秦始皇陵中,哪件文物被称为“青铜之冠”?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了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你们知道兵马俑是怎么做成的吗?

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大开眼界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三座,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并出土仿真人真马大小的陶制兵马俑8000件。陶俑神情生动,形象准确,轩昂;陶马造型逼真,刻画精致自然。兵马俑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布局排列如军阵,气势凛然。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像是一组模拟军事队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