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秋分”节气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此节气的突出特征,不仅是为秋季“九十日之半”,而且从阴阳上来说,亦为“阴阳相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秋分”与“春分”同,即阴历“二月中”和阴历“八月中”,均为“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里记载:“秋分”节气的特征,从阴阳上来说,为“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情形归纳为“秋分”,作为“白露”后的节气,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
雷始收声所谓“雷”,就是在阴雨天气,当天空中出现闪电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汽化,致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
然而,按照古时候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阴阳相薄为雷”,或者叫做“阴阳相薄,而乃发声矣”。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自然界反应出来的这种现象归纳叫做“雷乃发声”,作为“春分”的“候应”。可是每年到“秋分”节气时,就基本上听不到雷声了。所以,此时被人们归纳叫做“雷始收声”,作为“秋分”节气一候的“候应”。
蛰虫坏户每年到阴历八月中“雷始收声”,各种“蛰虫”亦由此季节开始渐渐进人“冬眠”(亦称“冬蛰”)。而有的“蛰虫”亦就是从“秋分”节气前后开始损坏各种物件,如米生虫、毛料衣服会被虫咬等。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蛰虫坏户”,作为“秋分”节气二候的“候应”,以此示意和提醒人们应该注意防止“蛰虫”损坏各种物件。
水始涸每年秋季“秋分”节气,与春季和夏季相比较,降雨量开始渐渐减少。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秋季“秋分”节气出现的这种自然现象的反应叫做“水始涸”。所谓“涸”,取其水干或者枯竭之意。因此,“水始涸”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秋分”节气三候的“候应”。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秋分”节气及其“候应”作了解释,原文为:
白露后十五日,斗柄指酉,为秋分,八月中。一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二候,蛰虫坏户。淘瓦之泥日坏,细泥也。按礼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芒乃瑾塞之也。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寒露”节气与“候应”——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时间正值
农历九月
寒露每年农历九月、阳历10月8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开始。何谓“露”,前面“白露”节气里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而“寒露”和“白露”相比较来说,有轻重之别,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重者之露”作了解释,他说每年到秋季农历“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对秋季农历九月“露气寒冷”的这种自然现象概括为“寒露”,作为“秋分”后的节气,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
鸿雁来宾雁属于“知时鸟”,或称为“候鸟”。它对自然气候规律性的变化,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即表现在它们“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并且古时候,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这样的解释,即:以每年农历八月仲秋之月先飞回南方的雁,名为“主雁”;秋季农历九月季秋之月后飞回到南方的雁,为“宾雁”。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情形列人了“七十二候”,作为“寒露”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鸿雁来宾”。
雀入大水为蛤“寒露”节气的这一“候应”,是属于古人有观察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
菊有黄华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寒露”节气及其“候应”亦作了解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原文为:
秋分后十五日,斗柄指辛,为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一候,鸿雁来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三候,菊有黄花。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花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霜降”节气与“候应”——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霜降每年,农历九月阳历10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10°时,“霜降”开始。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来说,每年到此节气,我国黄河流域一般来说会出现初霜,我国南方地区则大多进入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其实,人们对“霜”的认识比较早,《诗经·豳风·七月》篇里记载:“九月肃霜,十月涤场。”后来,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霜”亦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他说每年一到秋季农历“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所以,古时候人们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将农历九月出现“霜”的这种自然现象归纳为“霜降”,作为秋季“寒露”后的节气,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
豺乃祭兽每年“霜降”节气,生活中,人们讲究猎取豺兽祭天,以答谢“天神”的保祐。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生活习俗亦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霜降”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豺乃祭兽”。
对“豺乃祭兽”这一“候应”,学者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里亦作了认识性的解释,其原文为:
纬瑛案:“豺祭兽”与“獭祭鱼”,为一类之事。正月日“獭祭鱼”,指渔期之至;十月日“豺祭兽”,示猎季之来。
草木黄落就是每年“霜降”节气,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为:气温开始渐渐下降,转为寒冷,大地上的百草树木皆被霜打得变黄,并且逐渐脱落。所以,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概括为“草木黄落”,即大地上的百草树木皆渐渐色黄而飘落。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霜降”节气二候的“候应”。
蛰虫咸俯每年“霜降”节气,随着天气渐渐转为寒冷,“蛰虫”开始渐渐处于“昏睡”的状态。古时人们对“蛰虫”的这种现象作了这样的认识和解释:每年到秋季农历九月,成,皆也,指所有的“蛰虫”;俯,垂头也;此时指每年一到“霜降”节气,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蛰虫”反映出来的这种现象概括为“蛰虫咸俯”,并将其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霜降”节气三候的“候应”。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霜降”节气及其“候应”亦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寒露后十五日,斗柄指戌,为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殒霜。一候,豺乃祭兽。祭兽,以兽而祭天,根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二候,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三候,蛰虫咸俯。成,皆也。俯,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冬季节气与候应。
冬季节气与“候应”
“立冬”节气与“候应”——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时间正值
农历十月
立冬每年农历十月、阳历11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节气开始。结合农业生产来说,一般说来,每年到此节气,我国各地开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事等活动。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每年“霜降”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所谓“冬,终也”,其可理解为人们将一年四季最后一个季度(阴历十月至十二月)称为“冬季”。不仅如此,而且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习惯将“立冬”节气作为冬季三个月时间的开始。
水始冰每年农历十月“立冬”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就是许多地区渐渐开始结冰。所谓“冰”,即为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古时候,人们对“冰”的认识就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或者“水寒而凝结也。”(《荀子·劝学》篇)所以,人们将“水寒而凝结”的自然现象归纳概括为“水始冰”,作为“立冬”节气一候的“候应”,列入了“七十二候”。
地始冻古时候,人们将“立冬”节气后渐渐开始出现结冰的一种自然现象称作“水面初凝,未至坚也”。随着水出现“水面初凝”的自然现象,大地也随之渐渐受影响,即每年“立冬”节气后,地亦会逐渐结冻。所以,人们将“立冬”后的第二个“候应”归纳为“地始冻”。
雉入大水为蜃“立冬”节气的这个“候应”同“雀人大水为蛤”一样,亦属于古人观察性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了。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立冬”节气及其“候应”亦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霜降后十五日,斗柄指乾,为立冬,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圻也。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归蜃大蛤也,
“小雪”节气与“候应”——虹藏不见·天气上升·闭塞成冬
小雪每年农历十月阳历11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节气开始。雪对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突出,即每年“立冬”节气后,阴历十月阳历11月开始进人降雪的季节,并将降雪量区分为大小不同。人们将每年“立冬”节气后开始降雪量较小的雪,称作“小雪”。
其实我国气象上规定:(1)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1000米或以上;(2)24小时内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皆称作“小雪”。
所谓“雪”,是从云中降落的具有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是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及温度高低等不同,所形成的雪花形状也不相同。
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雪”的认识为:每年冬季农历“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雪。”所以,古时候人们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将这种现象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立冬”后的节气,名为“小雪”。
虹藏不见何谓“虹”,在“清明”节气三候的“候应”“虹始见”里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然而,自然界反映出来的“虹”有它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说来,始见于“清明”前后,而到冬季“小雪”节气,人们就看不到“虹”的出现了。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雪”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虹藏不见”。
天气上升·闭塞成冬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经过不断观察,发现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本身对节气亦能说明问题。所以,人们习惯说:“言其气之下伏耳;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因此,人们将这种认识归纳叫做“天气上升”、“闭塞成冬”,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雪”节气二候、三候的“候应”。
对冬季“小雪”节气及其“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亦作了解释,原文为:
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一候,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日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二候,天气上升,三候,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乏所以为冬也。
“大雪”节气与“候应”——鹖鸡不鸣·虎始交·荔挺出
时间正值
农历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