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29413800000013

第13章 冬季养生

第一节 冬季宜滋补固元阳

《黄帝内经》中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阴气水冰地诉,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阳气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冬季阳气闭藏,阴气极盛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疲厥,奉生者少。”可见冬季三个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也是阳气潜藏,阴气极盛的时期。因此在日常起居时,不应轻易扰动阳气,而应守避寒冷,求取温暖,同时也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不断地损失阳气。如果背逆冬季的闭藏之气,则可能会损伤肾脏,导致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季也就可能会引发痿厥之疾。

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感受寒邪。所以在冬季饮食上,应该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以达到不损伤脾胃阳气的目的。其实,冬季饮食总原则是应选择热量较高的食物,以抵御冬季的寒冷,但不要燥热。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冬季进补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何体质,如果是“寒热”属性,对于“寒性”体质者来说,一般不适合“热补”。肠胃机能不好者,则要先将肠胃功能调节好后再进补,以免使肠胃负担加重。

此外,冬季是肾主令的时期,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可胜苦。如果在冬季不注重进行调养,肾的咸味则会伤到心。《四时调摄笺》就说到:“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因此,冬季饮食宜以“减咸增苦”,以达到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吃辛热的食物可使肺气直达,固实肾气。冬季虽然适合热食,但也不可过食燥热之物,以免让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此外,冬季也不宜食用较硬的和生冷的食物,此类食物多数属阴,容易损伤脾胃之阳。

第二节 中老年人冬季养生要“三藏”

冬季为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藏于内。所以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冬季养生要注重“藏”。如自然界的各种动物,选择在冬季利用冬眠养精蓄锐,以为来年春季生机勃发做好准备。因此,中老年人在冬季也要做好“三藏”。

一藏:每天要藏阳。冬季要减少阳气的损耗,避寒就温,不可劳累过度。少出汗,不做剧烈地运动,也不要消耗无谓的阳气,也要注意衣服的保暖。

二藏:冬季要藏精。藏五脏之精,特别是肾精,因为肾精为五脏之精的根本。这就要求冬季要节欲,避免过度酒色。而且冬季脾胃吸收功能好,是藏精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贮备精气的大好时机。中医也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意思是说,如果冬季没有很好地进行养“藏”,春季则会因缺乏物质基础,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以此影响正气,导致正不胜邪,所以春季人就很容易生病。

三藏:冬季要藏神。冬季万物闭藏,人的神气也应随之内藏。藏神应做到“三少三多”,即少动、少喧哗、少生气、多睡眠、多平静、多安心。冬季饮食上,中老年人应多吃养心安神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肉、百合、莲子、小米、米粥等。

此外,现代医学认为,“冬藏”为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冬要“藏”放入好,关键在于抓“早”。可是如何做到抓“早”呢?一是防治要早。冬季人体血液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上升明显,对于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和心脏病人来说,尤其在血流最缓慢的凌晨4~6点,非常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栓塞,所以采取措施一定要早。对策是在早晨起床前,先喝300毫升温开水以稀释血液。这种保健方法被称为“内稀释”。

二是冬季防寒要早。感冒为百病之源,冬季气温骤降,也是感冒、气管炎多发的季节,而且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病,又常常会诱发许多疾病的出现,尤其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对策是老人洗脸时可常用冷水,以加强血管对寒冷的应变能力,另外在听到天气预报,预报即将大风降温时,就开始采取防寒措施。

第三节 冬季防寒先暖足下

人体的脚掌密布着许多血管,因此,脚又被称之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据研究,脚部受凉也是人体呼吸道、胃肠道及其他内脏器官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学也认为,脚为人之根,犹如大树的根部对于整个树的重要性,人体十二经脉之中有六条经脉皆系于足。这些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通道。足部穴位有33个之多,占全身穴位的1/10.它们就好像机器身上的各个零件,对维持气血通畅,协调脏腑、全身组织器官的联,调节生命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足部受寒邪,一定会影响到内脏,可能会引起胃脘痛、腹泻、阳痿、腰腿痛等症状。特别是脚和上呼吸道黏膜的神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足部受凉,则会导致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一定要注重对足部采取保暖措施,有益于延年益寿。

足部离心脏最远,导致血液供应少而且慢,致使脚皮的温度相对比较低,脚趾尖的温度有时候只有25℃,因此常有“寒从脚起”这一说。以此证明,在冬季时,我们必须注重对脚部的保暖。在冬季时,鞋袜应选择尺寸稍大些的,使脚和鞋之间有空隙,以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增强其保暖性。同时,鞋底也要适当加厚,这样可以加强鞋的防寒性能。在冰天雪地活动时,要穿带毛的高靿儿皮鞋,或者长筒皮靴,易生冻疮者则要提早穿上棉鞋,有脚汗的人应选透气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如果袜子、鞋垫汗湿之后,应及时将其烤干。此外,也应常烘晒棉鞋内,让鞋袜保持干燥,才能保持其保暖性。

第四节 温暖度冬,养肾是关键

冬季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冷,穿再多的衣服也觉得冷。寒为阴邪,容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而人体内阳气源自肾,寒与肾相应,因此寒邪最容易损伤肾阳,而肾阳气虚又易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易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状伴随出现。此外人体阳气于冬季闭藏之后,使得新陈代谢相应较低,所以要依靠肾发挥作用,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可见,冬季对肾脏进行保养很重要。

在冬季饮食调养方面,应以温补为主。宜选择食用羊肉、狗肉、雀肉等属温性的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尤其对于素体虚寒者有益处。还可以吃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物,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可入肾强肾,也可以选择食用,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乌骨鸡、海带、紫菜等。

冬季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可以进行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与人体免疫相关的肾气功能,还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肾主纳气,还能够有助于肺气呼吸,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另外,也应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作息规律、生活有度,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应坚持早睡晚起,在太阳出来后起床最为有益。

此外,精神调养对肾脏的保护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除了在平时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之外,还应学会调整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要学会尽快平复心理平静。

冬季,人与大自然相应,身体也处于阴盛阳衰的状态,所以应多进行日光浴,以帮助肾中阳气的升发。在进行日常保暖时,应注意肾和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首当其冲的会被寒邪入侵。所以于冬季,应多注意对背部的保暖,可以穿件棉或毛背心以助于保肾阳。

第五节 冬季预防冻疮有方法

冬季时,如果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入侵,这时人就特别容易怕冷。尤其是老年人,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肌肤失去养分,致使阴寒长久伏于脉络。由此可见,预防冻疮很重要。

肢体的末端,如手、脚跟、面颊、耳郭等部位最容易发生冻疮。预防冻疮的措施,主要是进行局部保暖,当室外温度在0℃以下时,外出最好戴上手套,可以护住耳朵的帽子,穿上棉袄,戴上口罩等。每天对局部皮肤(尤其是好发冻疮的地方)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鞋子不要穿得太紧,以免影响脚和脚跟的血液循环。另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从夏季开始就用冷水洗脸、洗脚,慢慢加强四肢血管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对于还没有溃破的冻疮,可先用温水洗,之后外敷冻疮膏进行治疗。

现代医学也认为,手脚及耳郭都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位,是冻疮好发部位。进入深秋后,气温会突然降低,人的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之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手脚和耳朵的皮下小动脉遇冷则会收缩,因静脉回流不畅导致冻疮的发生。另外,也有部分人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从而引发血流不畅使之诱发冻疮。

第六节 冬季可适当吃点辣

冬季气候寒冷逼人,人体的生理活动则需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医认为,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即人体的生理活动因冬季气候特点的影响,而有所收敛,并将一定能量贮存于体内,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冬季热能的更多支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现代营养学经研究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人体热能消耗则会有明显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基础代谢增强,出现寒战及其他不随意运动、防寒服装负担及其限制活动所引起的能量代谢率上升所致,这些都已得到生化代谢方面的证明,如甲状腺功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提高氧的摄取量等。热能消耗增高的幅度,则因实际曝寒情况而有比较大的出入。由此可见,冬季多食辛热的食物可以增加身体温度,维持体内热能。

另外,冬季为肾主令的时期,而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可胜苦。如果吃过过多的咸味,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进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因此,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四时调摄笺》中也记载到:“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因此饮食之味,可增苦减咸以养心气、保心肾相交,吃辛热食物,可使肺气直达,固实肾气。冬季的时候,虽然适合食热食,但也不可过食燥热之物,不要多食葱,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切记冬季不要吃比较生硬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多数属阴,容易损伤脾胃,常常容易造成肾阳虚者中气下陷、形寒肢冷、下痢清谷等病症。

第七节 冬季调养饮食三宜

进入冬季以后,人体的生理功能、食欲皆受到寒冷气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又因为冬季为蔬菜淡季,供应的蔬菜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所以对冬季饮食营养就有特殊的要求。而且冬季天气寒冷,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令某些激素分泌增多,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进而加快了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三大热源营养的分解,致使较多热量散失于体外,减弱了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因此,冬季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而热能增加的部分主要是由糖及脂肪提供。因此,这就需要摄入足够多的含有丰富糖和脂肪的食品,如粮食、食油及其他富含脂肪的副食品。

此外,也要经常吃肉、鱼、蛋、大豆、豆制品,及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蛋白质。再者寒冷的冬季,同时还会影响到人体的消化、泌尿系统和人体的营养代谢,使人体增加了对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因此也要注意选择含有丰富钾、钙等无机盐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B3等微元素的食品,以保证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

因此,冬季饮食调养有以下三宜:

一宜,食温热之品,取阳生阴长之义。可以多吃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天的晚餐喝一小杯酒,对养阴大有裨益。

二宜,古代养生家提倡深冬晨起应多喝些热粥。如果在粳米粥中再加入点红枣、赤豆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饮膳正要》

中认为冬季吃羊肉粥,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此外,冬季还宜吃些养心除烦的麦片粥,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而且民间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饭)”的习惯。

三宜,食坚果之品。冬季可多吃些核桃、板栗、松子及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坚果类食物。但是体肥胖者,忌肥甘温热厚味之品。

第八节 中医冬季调补方

桂圆红枣粥

材 料:桂圆10克,莲子20克,红枣4枚,糯米100克。制 作:1.桂圆、莲子、红枣一同放进锅中。

2.再放入糯米100克,适量清水,煮至烂熟为止。

功 效:补血安神。适合病后体虚的老人食用。

山药薏米粥

材 料:山药30克,薏米30克,粳米100克。制 作:将山药、薏米、粳米洗净,煮粥至熟烂为止。功 效:益肾健脾。适合脾肾气虚、面黄肌瘦、倦怠易累、腰酸乏力、大便溏稀、舌胖大有齿痕等症状者皆可食用。

核桃羊肉粥

材 料:核桃仁10克,羊肉100克,羊肾1对,大米100克,葱、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制 作:1.将羊肉洗净,切成细末;再将羊肾剖开,去筋膜,也切细。

2.

之后将大米煮沸,放进羊肉、羊肾,煮至粥熟即可。

3.

放入适量葱、姜、盐等调味品后,即可食用。

功 效:温补肾阳,适合阳虚怕冷者食用。

§§第五篇 房事养生

房事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需要,隔绝阴阳,禁绝房事既违反了自然之性,也有悖于人情。古人曰:“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由此可见,只有正确认识房事,坚持有法、有节、有度,便可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