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29424400000027

第27章 将相篇(8)

1958年11月,毛泽东到河南新乡地区视察,在安阳接见了新乡地区县级负责干部。……毛泽东在与温县县委书记李树林谈话时说:“温县是司马懿的故乡。他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

——《伟大领袖谈地名人名》,《中州今古》1994年第2期。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就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

——转引自陈晋《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选》上卷,第691页,时事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鉴赏】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三国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为曹氏集团的重要谋士、军事家、谋略家。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曹睿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曹芳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杀死曹爽,专擅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在世家大族的拥护下,其劝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宣帝。

司马懿作为曹操祖孙四代的重要谋臣,谋略甚多,择其要者,有以下数端。

一、谋攻四川。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军到汉中讨伐张鲁,不久张鲁投降,这时刘备刚人川取代刘璋,尚未巩固,司马懿对曹操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曹操认为不能得陇望蜀,没有听从,后来后悔了。对于这件事,毛泽东评论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哗、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毛泽东认为在曹操平定汉中之后,应该像刘哗、司马懿建议那样,乘刘备立足未稳,不失时机地攻打四川,就有可能攻灭刘备。而曹操犹豫了一下,错过了时机,悔之莫及了,这是对刘晔、司马懿谋略的肯定与赞扬。

二、劝曹操称帝。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司马懿跟随曹操讨伐孙权,获胜。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时,司马懿对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命也。”曹操认为孙权劝他称帝是要使他成为众矢之的,曹操没有答应。如果从斗争策略上来讲,曹操的想法更为有利,但司马懿的想法也未必行不通,所以也有一定道理。

三、屯田筹粮。

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屯田制度。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建树。

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马懿就向曹操提出建立军屯的建议。《晋书·宣帝纪》称:“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日:

‘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为耕者盖20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以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曹魏军屯主要基地设在边境驻军地区,特别是和蜀、吴的军事对立地带。曹魏和蜀汉的邻近地区,如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其中最著名的上邽军屯是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由司马懿上表倡议建立的。主持具体事务的是那时的度支尚书、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司马懿在屯兵长安时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沃洛溉舃卤之地三千余顷”,收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

曹魏东吴领近地带的屯田,主要在淮河南北。曹操时期曾“开募屯田于淮南”,但仅是民屯。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司马懿在主持对吴作战时,在淮南淮北创立军屯。后来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

司马懿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屯垦,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财力,支持与吴、蜀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巧解樊城之围。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大将关羽把曹仁包围在樊城(今湖北襄樊),于禁等七军皆被水淹没,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芳投降,形势危急。当时曹操曾打算把国都从许昌(今河南许昌)迁往河北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司马懿认为于禁是被水淹,不是战守之失,于国家大计无损,如果迁都,“既示敌以弱”,又使南方百姓不安。“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持其后,则樊围自解。”孙权果然派大将吕蒙“西袭”公安,“羽遂为蒙所获”,樊城之围自解。

五、奔袭孟达。

孟达原是蜀汉的降将,曹丕任命他为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曹丕死后,孟达在诸葛亮的策动下,又欲叛魏归蜀。

当时司马懿领兵驻扎在宛(今河南南阳),他听到这消息后,一面给孟达写信假意安抚,一面率军倍道兼行,潜军征讨,仅用8天时间行军1200里,赶到了新城县治上庸城下。起初孟达计算他如果起事,司马懿在宛距洛800里,距上庸1200里,这样司马懿得到消息,上奏皇上,再领兵来征讨,需要一个月时间。现在司马懿率军提前20多天赶到,完成出乎孟达预料,打乱了他的作战部署。当时“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魏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一面派兵分拒蜀、吴对孟达的援军,一面亲率主力分八路猛功上庸城,仅用16天的时间,司马懿就攻破上庸,斩孟达,速战速决地解决了这场战争。

六、远征公孙渊。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公孙度占据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任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魏明帝派毋丘俭率兵伐辽东,反为所败,公孙渊遂自立为燕王,并引诱鲜卑对魏进行骚扰。第二年,魏明帝改派司马懿领兵4万继续讨伐辽东。在出征前,他们君臣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天子曰:“……君度其(公孙渊)作何计?”对曰:“弃城豫走,上计也。距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计将安出?”对曰:“惟明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天子曰:“往还几时?”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

从这段对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司马懿成竹在胸、指挥若定的军事家风貌。司马懿率军进入辽东后,公孙渊果然派步骑兵数万在辽水岸的辽隧(今辽宁海城县西)坚壁拒魏。司马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强渡辽水后,不攻辽东军的堡垒,而直指公孙渊的老巢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辽东军大惊,离开营垒截击魏军,司马懿挥军迎击,三战三捷,辽东军退保襄平,魏军进而围之。时恰逢大雨连绵,平地水深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辽东军利用水势仍可打柴、放牧。魏将欲断其樵牧,司马懿认为“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不久雨停水退,魏军完全包围了襄平,昼夜猛攻,公孙渊突围逃跑,被魏军杀死,辽东平定。

七、拒敌诸葛亮。

司马懿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曾两次领兵在岐山和五丈原抗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

就当时双方的情况来看,蜀军有10万人,魏军约有20万人.魏占绝对优势。诸葛亮孤军深入,距后方基地甚远,而且道路险阻,运输不便,所以军粮供应是一个大问题;而魏军则不同,背靠屯田基地,故粮食充裕。但诸葛亮善于治军,指挥有方,军队又训练有素,故从战斗力来说,则胜过魏军一筹。在这种情况下,魏与蜀交战速决,失败的可能性不小,必胜的把握则无;但如果据险坚守,以逸待劳,避免决战,不久即可把蜀军拖垮,可稳操胜券。因此,在司马懿领兵出发时,魏明帝为他制定的战略方针是“坚壁拒守”、“以逸待劳”。司马懿坚决执行这一方针。尽管他的将军讽刺他“畏敌如虎”,但司马懿不轻易地与诸葛亮交战。诸葛亮也千方百计引诱司马懿出战,甚至把一套巾帼服饰送给他,讥笑他像妇女一样懦弱。司马懿佯装大怒,向朝廷上表请求决战,实际上是想让朝廷出面制止军事冒险,以压服他手下求战心切的将领。果然魏明帝迅速派了辛毗,坚决制止魏军出战。在司马懿这种坚壁不战方针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一筹莫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杜甫:《蜀相》),他的北伐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毛泽东认为这种坚壁不战的方针,和司马懿抬出皇帝老子压服众将的做法不失为一种聪明之举。

所以毛泽东在读《三国志集解》时批注道:“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八、智赚曹爽。

曹爽,字昭伯,为曹操侄孙。魏明帝时,为武卫将军。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曹芳即位,他与司马懿接受遗诏共同辅政。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用何晏、邓飚、丁谧之谋,把太后迁居永宁宫,专擅朝政,兄弟共掌京城警卫部队,“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司马懿不能禁止,因此开始了争权斗争。司马懿以退为进,五月,“称疾不与政事。”却暗中窥视,寻找时机。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月,黄门张当私自放出宫廷才人石英等11人,给曹爽作艺伎。曹爽、何晏以为司马懿病重,更加肆无忌惮,但不放心司马懿,恰遇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上任,去问候司马懿。司马懿假装病重,由两个婢女服侍。二人交谈时,司马懿说自己“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并且两次故意把李胜说要上荆州赴任错说成“并州”,造成一副假相,以至于李胜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曹爽等信以为真,对司马懿不再戒备。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甲午那天,天子曹芳拜祭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曹羲兄弟都陪同前往。司马懿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发动政变。他一面奏永宁宫皇太后,罢免曹爽兄弟。一面令其子司马师为中护军,带兵驻屯司马门,自己亲自率军在宫廷外面列阵,经过曹爽把守的城门时,曹爽的部将严世几次要引弓射他,都被孙谦制止。大司农桓范出城向曹爽报告,蒋济说:“智囊往矣。”司马懿于是令高柔持司徒节旄,代理大将军,统帅曹爽的部队,对高柔说:“君为周勃矣。”命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领曹羲的部队,夺了曹爽兄弟的军权。然后司马懿率领太尉蒋济等列阵出迎天子。

驻扎在洛水浮桥,上奏天子,指斥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图谋不轨,要求罢免曹爽、曹羲、曹训兵权,各就本官府第。

不久,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人司马懿的手中,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九、击灭王凌。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正月,王凌诈称吴人堵塞涂水(即今安徽、江苏境内长江北岸支流滁河),请发兵讨伐,想拥立楚王曹彪。司马懿知道这是王凌一计。四月间,便自率中军,乘舟沿流,九日而到王凌的老巢甘城。王凌无法,束手就擒,行至项地,饮鸩而死。司马懿收其余党,并杀曹彪,干净利落地平定了这场未发的叛乱。六月,司马懿病故,享年73岁;所以说这是他最后的一个杰作。

总之,司马懿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正如毛泽东所说:“他出身士族,多权谋,善权变,为魏重臣。”他在辅佐曹操等祖孙四代时,多有建树,确为魏国重臣。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此营私。他晚年智赚曹爽,使军政大权归司马氏,又为子孙开创了一代帝业。从中国历史进程看,司马氏集团是极其腐朽的士族集团的代表,其代替曹魏的结果是将中国历史拖入分裂混战的时代。尽管如此,司马懿仍不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

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丞相诸葛亮

毛泽东十分推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诸葛亮被举为古代贤相的典范,自归刘备之后,便竭心尽力,事必躬亲,最后病逝于前线军中,实践了他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成为后人的楷模。

【诸葛亮小传】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曾任泰山郡郡丞。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郡太守,带着诸葛亮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去上任,恰好碰上朝廷派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玄一向与荆州牧刘表有交情,于是就去投靠了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自己耕种田地,喜欢吟诵《梁父吟》。诸葛亮身高八尺,常把自己比作春秋著名政治家管仲和战国著名军事家乐毅,当时很少有人相信。只有他的好友博陵郡的崔州平、颍川郡的徐庶和诸葛亮友好,认为确实如此。

当时刘备依附荆州刘表,率部驻扎在新野县(今河南新野)。

徐庶去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问刘备:“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可愿意见见他吗?”刘备回答:“您陪他一起来吧。”徐庶郑重地说:“这个人以前去拜访过,不会屈其志节而把他招来。将军应该屈尊去拜望他。”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现在危亡,奸臣盗用皇帝的名义,我能力有限,因此才落到这个地步。但是我的志向还在,您看应该怎样才好?”诸葛亮对刘备说:“自董卓搅乱朝政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割据一方的势力为数不少。曹操和袁绍相比,名望低,兵力少,但是曹操所以能够打败袁绍的原因,不仅是机遇而且也是靠人的智谋。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着皇帝来号令诸侯,确实是不能和他争高下。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已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附,有才干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力,将军只能把他作为外援,不能谋取。荆州北面有汉水、沔水,向南可取得两广地区的全部物质资源,东面与吴郡和会稽郡连接,西面通向巴郡和蜀郡,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它的主人刘表守不住这块地方,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可有这个打算吗?益州关塞险要,有上千里的肥沃土地.是个物产丰富的天然宝库,汉高祖凭借它创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北面又有张鲁威胁着他,虽然人口众多、百姓富裕,却不懂得关怀照顾百姓,有智慧和才干的人都希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将军是皇帝的后代,信用和道义闻名天下,广泛招纳英雄豪杰,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地方,西面与各少数民族和好,南面安抚好夷越各族,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改革政治;天下形势一有变化,就派一员大将率荆州的部队向宛县(今河南南阳)和洛阳(今河南洛阳)一带进军,将军您亲自率益州大军直出秦川,百姓能不用篮子提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您称霸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汉王室就能够复兴了。”刘备说:“讲得很好。”从此,刘备和诸葛亮的友情一天比一天亲密,并成为刘备的忠诚谋士。关羽、张飞等人很不高兴,刘备就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也就不再对此议论了。

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琦也很器重诸葛亮。刘表听从后妻的话,宠爱小儿子刘琮,不喜欢刘琦。刘琦常想和诸葛亮商量怎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安全,但诸葛亮总是回避、拒绝他。